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
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
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
会写“同、学”等字。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秋天,我们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去郊游,
现在你的心情会如何?你又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
一起去一个小朋友的家里,看看她在远足前有什么表现。
2.出示课题。(板书:明天要远足)引导学生齐读题目,解释“远足”。
(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一)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
韵味。
2.学生自由练习读文。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实在不会拼读,向同学或
老师请教,将课文读通读顺。
(2)在文中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反复认读。
3.分小节指名朗读,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注意:这首诗中有不少轻声词语,如“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
时候、呢”,“吗、呢”可以结合句子朗读进行训练;“地方、真的”等词语可
以以词的形式单独训练。
(二)认识生字。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
睡
shu
觉那
n
么大海
hi
天真
zhn
老
lo
师
sh
好吗
m
同
tn
学
什
shn
么刚才
ci
天亮
lin
2.认识新偏旁。
(1)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目字旁,字形变瘦长。
带目字旁的字,大多和眼睛有关。如:睡、瞧、盯、瞪。
(2)京字头:由一点和一横构成,点取直势、形态粗壮,横画细长、左低
右高。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加减法识记。
◇加一加:目+垂→睡氵+每→海口+马→吗十+具→真
◇换一换:叶-口+亻→什◇减一减:哪-口→那
(2)运用语境识字。如“那、什”,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
进行问答。如“才”,创设语境:“天都黑了,你才回来。”引导学生识记。
(3)结合生活实际识记。如“老师、同学、明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
结合生活举例子:“老师、同学亲如一家。”“教室里十分明亮。”
4.(课件出示大海、蓝天白云图)引导学生开展数白云的游戏,交流识记生
字的好方法。
5.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桌交流你的小发现。
(2)教师出示动漫笔顺,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观察,一边
书空。
独体字。3个笔画都较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
线上,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合体字。“日”字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竖撇起笔在竖中
线,向左穿插。
合体字。“冂”要写得横平竖直框正,“口”字上沿顶横中线,避免
重心下沉。
合体字。前3笔应写得紧凑些,秃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
位于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
改正。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书写成果,师生共评,学生再练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诗歌共有几个小节,写了一件什么
事?
(诗歌一共有3个小节,主要写主人公明天要去远足,今天晚上睡不着觉。)
2.小组活动。根据诗歌内容,把每个小节和它相对应的内容连一连。
第1小节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云而睡不着。
第2小节小朋友盼望快点儿天亮。
第3小节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大海而睡不着。
3.小组交流:你有过因为某件事而睡不着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有一次,爸爸要带我去游乐园,我兴奋得前一天晚上睡不着。
生2:一次,妈妈准备第二天带我去医院检查身体,我害怕得一直睡不着。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第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
女孩要去远足,因为兴奋而睡不着觉,于是她躺在床上想到了大海。小女孩还想
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在这节课上,我们还学习了生字新词,掌握了一些好用的识字方法,记
牢了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可以自己归纳一些识字方
法,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生字和词语。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好的识字方个人单位工作证明 法,互相读一读生字、生词。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运动动作 。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1)听写。
明天小学一同同学什么天亮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开火车朗读。
睡不着那地方大海真的老师同学什么天亮
睡不着那地方大海真的老师同学什么天亮
(3)分小组朗读课文。
2.激激励学习的句子 趣谈话。
过渡:同学们,课文写的是不是你们呀?当你们要去春游或是秋游时,是不
是盼望快天亮,也睡不着啊?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小女孩在思考着哪些问题呢?这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先播放朗读音频,再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感觉蕴含的情感。
2.男生读第1小节,女生读第2小节,齐读第3小节。
3.学习第1小节。
(儿童书法作品 1)引导学生结合读后感想,提取关键信息。
①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②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③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小作者想的是那地方的海,“那地方”指的是明天要去远足的地方。)
④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⑤板书:海——颜色
(2)(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你们知道大
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①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蓝色、黑色、绿色)
②小作者也想去看这么美丽的大海,所以她晚上——(睡不着)。
③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④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的?(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3)指关于春天的儿歌 导朗读。
①朗读指导:第一句中的“唉”,读时稍拖长,读出小朋友急切、无奈、期
待的心情。第二句中的疑问句要带着好奇、想象、疑惑的语气读,“吗”要读得
轻而短,语调微微上扬。
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4.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翻过去,唉——睡不着”这句话和第1小
节的第一句有什么不一样?(想象作者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景,那种激动
的心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2)这一次作者又想到什么?(云。)云是怎样的?(洁白柔软。)
(3)帮助学生理解“洁白”“柔软”的意思。
①“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洁白的?(雪
花、棉花、梨花、白粉笔……)
②请学生摸一摸棉花和白粉笔,说说感觉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反馈,提
问:“柔软”是什么意思?(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还有什么也是“柔软”
的?(毛巾、衣服、沙滩、草地……)
(4)引导学生质疑:“那地方”和第1小节中的“那地方”是一个地方吗?
是谁告诉“我”那地方的云洁白柔软?“我”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是从哪里看出
来的?
5.学习第3小节。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从“翻过来,翻过去,唉——”这句话中,
你可以看出小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小作者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盼望快点天亮好
去远足的急切心情。)
(2)从哪个句子还能看出小作者这种急切的心情?(到底什么时候,才天
亮呢?)
(3)指导朗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有多着急吗?你能读出这
种急切之情吗?
(4)再读句子思考: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
语看出来的?(唉。)
小结: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这个破折
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
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
(5)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
——”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6)自由交流:小女孩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
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如果明天你将去远足,你会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文本,学有所获
过渡:诗中睡不着的小朋友发挥无限想象,想象着工程师英语怎么说 明天远足的美好情景,除
了“多种颜色”的海和“洁白柔软”的云,一定还会想到很多很多。她还会想什
么呢?你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吗?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那地方”可能会出现的景物并描绘景
物的特点,相互交流、补充。
2.师生合作,仿照课文改编。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椰树,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高大威武吗?
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贝壳,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千奇百怪吗?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发?
3.你们和爸爸妈妈都去过哪里?远足的前一夜你在想些什么呢?
4.学习了课文,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13:0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0295981459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带目字旁的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带目字旁的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