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健康

更新时间:2023-03-17 11:58:03 阅读: 评论:0

二年级作文小白兔-近代自然科学

心理不健康
2023年3月17日发(作者:狗咬吕洞宾的歇后语)

心理不健康是否就是心理不正常

民警来信:

自从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治安总队,到现在已经快10年时间了,应该说我

也算个老民警,破获了很多起案件,和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也经历过各种

纷繁复杂的场面。目前我在单位里也算是个“中层人物”吧,但是,不知道为

什么,我老觉得自己事业无成。

最近我总是在想,要不要弃警从商,看着我做生意的同学各个“火”得不

得了,房子车子都有了。相比之下,我感到自己很寒酸,从警之初的那种热情

和冲劲似游泳姿势 乎已经荡然无存了。我现在有一种厌烦的感觉,工作压力很大,很少

有休息时间,觉得生活很累,老感觉心理上很疲惫,对家庭也很失望(对我儿

子除外),晚上经常失眠,情绪也起伏不定,很容易烦躁。我想知道我是不是

有严重心理问题,是不是心理不正常?

专家把脉:职业倦怠不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四班班徽

你目前的状况与警察的职业特点有一定的联系,是职业倦怠的突出表现,而

不是有严重心理问题。

职业倦怠是最近一些年从国外传入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以人为工作对象

的职业中,由于长期压力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状态,包括躯体不适、情绪耗竭和

成就感降低三个主要方面。作为治安总队的一名成员,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终

日奔波不辞劳苦,风雨无阻,连续作战,食无定量,居无定所,睡眠严重不足,

有家难回,这种超负荷无规律的工作是司空见惯的。

受任务繁重、考核指标多、案件难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收入与

付出不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疲惫不堪、头晕乏力、食欲不佳、肠胃

不适、失眠等亚健康状态。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警察常常表现出性急易怒,容

忍度低,缺乏工作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耗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

对人际关系敏感,看谁都不顺眼,经常想发泄。你目前的状况就是很典型的职

业倦怠症状。在你头脑中出现的这些想法以及你目前的表现都是可以理解的,

你的这些表现都是由现实原因引起的心理冲突造成的,不是严重的心理问题,

只要进行适度调节,是可以恢复的。

首先你要找到一些适合你自己的放松方法,缓解身心疲惫感。其次要协调

好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因为你的工作给家庭带来的不便要越野车英语 尽

量取得妻子的理解,尽量保持轻松舒适的家庭氛围。再次要调整好你的心态,

不要太在意物质方面的得失。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更多的取决于主观感受,而

非物质财富的多少。有许多人物质上很富有,但他们并不感到幸福,也许你那

些有房有车有钱的同学不但不觉得自己比你幸福,反而还会羡慕你所从事的警

察职业。

专家分析:心理健康与心理正常都是相对的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一样,通常人们

将心理活动分为正常和异常(不正常)两个方面。正常心理是指具备正常功能

的心理活动,在正常心理中又根据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分为心理健康和不健康。

异常心理则是指心理功能遭到破坏,有典型的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比如

变态人格、神经症和各种精神病等。

如何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判断标准。对

于非心理学专业人员来说,只能依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尽管这种做法不太科学,

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这种区分方法简便易行,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是否有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2.是否有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3.是否能够

完整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4.是否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如果回答是否定的,

就表明你的心理是正常的;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表明你的心理是异常(不正

常)的。

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是相对的一对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各类心理

活动正常、关系协调、主观反应的内容和现实刺激一致、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电脑的用处 在常规条件下,是通过自身

与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然而,无论是自身状态,还是生存环境都处

在变化之中。当自身或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的时候,这种平衡就可能被打

破,心理活动也就有可能引起早泄的原因 会发生偏离,使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相对失衡的状态。

当心理活动变得相对失衡,而霍玲为什么变成禁婆 且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负面影响

的时候,心理活动便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状态也是一个动态

失衡的过程,只要及时进行调整,平衡又可以得到恢复。通过心理健康和心理

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的说明,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心理健康状态,还是心理不

健康状态,心理功能都没有遭到破坏,没有出现“精神障碍”的症状,因此都

属于“正常心理”的范畴,只是“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不同而已。因

此,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都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即使是心理不健康,也不

是心理不正常,只是心理健康的水平低于一般人群。

专家支招:怎样判断心理是否健康

民警在遇到案件难破、上级领导限期破案、群众不理解的时候,心理就难

免会感觉不舒服,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妥当的言行和想法,事后自己也觉得可

能是心理不健康,但又不知道这种判断是否确切。

关于判定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不同的人各有建树。中科院心理所的郭念

锋教授提出了判定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标准,这些标准也是比较好理解的:

1.心理活动的强度。在遭遇精神打击时,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

容易遗留下后患;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

2.心理活动耐受力。生活工作中长期遇到的慢性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

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

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而对耐受力强的人来说,他们虽然也体验到

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还会在逆境中做出

更大成绩。

3.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

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

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4.意识水平。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

想经常“开小差”或者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则要警惕心理健康问

题了。

5.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一些无关因素而引起情绪波动

和思维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不易受暗示的人则相反。

6.康复能力。即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常态水平的能力。因为在生活工作

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极大波动,行为暂时

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每个人各自的认识能力、

经验不同,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

别。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而康复水平低的人

则需要很长时间。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的情绪表现也不同。

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

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

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畅通,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

是说,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可以判断其心理健康的水平。

8.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

应付能力。有些人可能估计过高,有些人可能估计过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

实际操作中容易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过低的

自我评价,常会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焦虑不安。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

自信,是评定其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

9.社会交往。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

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

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

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较

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10.环境适应能力。一个人为了生存和自我发展,就必须适应环境。而环

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或被动的措施,使自

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是适应。有的人面对急剧变化的生活环境

时,感到无能为力,只是忍耐、韬晦,而不做出改变;而有的人当生活环境突

然变化时,很快地采澳门英文怎么写 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能否积极适应

环境,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任何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但它并不可怕,只

要进行积极调整,心理就会恢复平衡状态。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11:58: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0254831458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理不健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理不健康.pdf

上一篇:喜迎元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心理不健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