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概念

更新时间:2023-03-17 06:39:47 阅读: 评论:0

狐狸怎么写-班级团支书

环境的概念
2023年3月17日发(作者:小客人)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

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

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

综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大学生创业政策 律,

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一、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

一)人居环境的形成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

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

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

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点既不固

定,也不集中。为了利于迁徙,人类或栖身于可随时抛弃的天然洞穴,

或栖身于地上陋室、树上窠巢,这些极简单的居处散布在一起,就组

成了最原始的居民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

方式——农耕与饲养,而且形成了从事不同专门劳动的人群:农民、

牧人、猎人证实是什么意思 和渔夫。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

提出了定居的要管理会计论文 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乡村人居环境。

这种真正的人居环境最早出现于新石器中期,如我国仰韶文化大学多久开学 的村庄

遗址。随着生产工具、劳动技能的不断改进,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产

生了私有制,推动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劳动分工——手工业、商业与农

牧业的分离。手工匠人和商人寻求适当的地点集中居住,以专门从事

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于是,距今大约5500年前,以担负非农业

经济活动为主的城镇应运而生。尼罗河下游的底比斯、孟菲斯,两河

流域的伊立、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莫哼卓达罗,黄河流域

的亳、殷、镐京等,就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城镇。

(二)人居环境的发展

作为人类栖息地,人居环境经历了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从次一级

人工环境向高一级人工环境的发展演化过程,并仍将持续进行下去。

就人居环境体系的层次结构而言,这个过程表现为:散居、村、镇、

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带等。

人口规模的变化显示了人居环境规模演化的基本特征。这个演化过程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缓慢发展,不要求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各种人居环境的规模基本上

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

先后进入城镇化时期,城镇规模急剧扩大,而乡村规模相对稳定(某

市的向心移动模式。另外,随之兴起的第三产业以生产服务、科技服

务、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等从多方面支持了城镇化,并进一步扩

大了就业门路,赋予城镇新的吸引力。本世纪60年代以后,人居环

境规模的演化进入第三个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镇化的

进程正处于上升时期,城镇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一直处于持续增

长状态。1952年我国有大城市19个,19女孩的英语怎么说 85年增加到52个,增加了

1.74倍,大城市人口从3231万人增长到6941万人,增长了114.8%。

在发达国家,这一阶段却出现了新趋向。由于人口的高度密集大学英语自我介绍 ,城市

环境质量下降、用地紧张的矛盾不断加剧,城镇化的速度已大大减缓,

甚至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减少、小城镇人口增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郊区人口增加的逆城市化现象。

伴随着人居环境的演化,其地域形态也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乡

村地域形态的演化较简单,从零散分饮食习惯英语 布的农舍到以中心建筑物或主要

街道为线索布置的各类用地,就基本上完成了地域形态的演化过程。

城镇地域形态的演化比较复杂。我国古代城镇基本上是以权力机构为

中心的对称棋盘格形式,这与欧洲以教堂、宫殿或广场为中心展开布

局的城镇同属原生城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不断成长扩大,东

西方城市殊途同归,都趋于树木年轮一样旅行近义词 的单核同心圆式城市。资本

主义早期,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城市恶性膨胀,但城市仍固守原来的中

心,地域的扩展从摊大饼式的漫溢发展转为沿交通线的蔓延,城市地

域形态逐渐演化为单核多心放射环状。在近现代,为了克服城市病,

人们设想以大城市郊区的“飞地”为新的成长核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

力,从而出现了多核城市和星座式城镇群。人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

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沿既定方向作极轴形扩展有很大优越好玩的梗 性,于

是产生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6:3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90063871454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环境的概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环境的概念.pdf

标签:环境的概念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