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关于得失的话题作文多篇
浙江卷
试题内容: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
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
法。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
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范文:
高考关于得失的话题作文1
有人说,我们都在得失之间来回选择。
我们曾经为少年截去了病肢而心痛,为海豹困于海洋馆而叹
息,为金鱼囚于玻璃缸而难过。可细想,它们失去了,也得到了。
少年保住了生命,海豹得到了另一项完美的技能,金鱼得到了可
爱的外表和人们的青睐。
在世为人,自是体会到了更多的得与失。亿万富翁说:“我失
去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我宁愿做个普通人!”学霸们说:“我得到
了优异的成绩,却失去了玩耍嬉戏的时间,但我依然会选择做一
个好学生!”千万富翁想做普通人,因为他认为他失去的多;学霸仍
想做自己的原样,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多。
就像一座天平,两边分别装着相同分量的得与失作为砝码,
如果一边少了,那天平就会倾斜。俗话说得妙:“上帝在给你关上
一扇门的同时,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上帝是公平的,他不会让
你失去太多,得到太少。
在南山蜿蜒的小径上,走着陶渊明恬淡静穆的身影。他挥一
挥衣袖,吟到:“采菊东篱下,平潭君山 悠然见南山。”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选择了“守拙归园田”,虽然失去了权势,却挺直了他的脊梁,洗
濯了他的傲骨。
在伶仃洋颠簸的木船上,挺立着文天祥傲岸不屈的身影。他
与敌力争,一身凛然正气,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的千古誓言。面对利禄而不惑,面对强横而不屈,虽然失去
了生命,却留下了千古赞颂的民族气节。
因此,我们不要为失去的东西而追悔,而伤心,或许失去意
味着更好的得到,只要你选择的是纯洁而又美好的理想;不要为
得到的而沾沾自喜,也许得到代表着更多的失去,如果你选择的
是虚荣而又自私的目标。
得与失是不能截然分开也注定分不开的。但是,在得与失之
间,聪明的你,是否找到了平衡呢?
高考关于得失的话题作文2
得,就完全是获得吗?难道就牙痛吃什么药最快见效 没有任何一点的失去?
失,就彻底是错失吗?难道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收获?
就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表明的那样,得到不一定是福,
失去也不一定是祸。得失之间相互转换,相伴而行。获得的同时
必定伴随着一些东西的失去,失去的同时我们也获得助人成长的
经验。
生活就是一个充斥着得失的空间,让人在得失间徘徊。有的
人为得大喜,为失大悲,把得失划分得清清楚楚,整天患得患失,
闷闷不乐。有的人却认为得失皆可乐,得即是失,失就是得。不
必将得失与哀乐挂钩,所以他们活得精彩,活得开怀。世界上没
有绝对,事物就是息息相通的,得失也就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
换,我们何必为未知是得是糯米的做法 失的事而忐忑不安呢?
通常,乐观的人总会认为自己在收获着,而悲观的人总是断
定自己在失去。同样的事,在不同的眼中却有了不同的诠释。当
我们很口渴,而水杯中只有半杯水时,乐观的人会说:“还好,还
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水了?”可见,并不是
失去本质变化,而是人的思想影响个人的得失观。
主观思想论得失将事物绝对化,就已违背了自然的观点。从
客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得失相生相依。
一个人如果在获得名利之时数典忘祖,那他就失去了忠孝信
义;一个人如果在错失良机之后自我反省,那他就获得了促进自
己进步力量。拿破仑曾经说过“最容易打败的人是已经打过胜仗
的人。”打过胜仗的人按理应更容易取得胜利,后来却成为最容易
打败仗的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失去曾经谦逊的心,化得为
失。
昭君出塞,她失去了留在国土的幸福,却换得了两国之间的
和谐安定,繁荣发展;杜甫失去了入朝为官的契机,却成就一代“诗
史”;柳永失去了官场生活的富足,却成为了杰出的市井文人。他
们的失去都换来了丰厚的收获。
当我们跌倒的时候,我们失去了旅途的舒适,但我们获得了
经验,降低了再次跌倒的可能性,无异于化失为得;当我们为过去
的骄人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得到了愉悦,却失去了谦卑的
上进心,走向挫折。
得失,不因时空而分割,不因人事而分隔,它们相行相伴,
相互转告。
得,不仅仅是得,兼有错失。
失,不单单是失,并有收获。
高考关于得失的话题作文3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张爱玲
春天来了,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悄悄地来了。或许是因为今年
的冬天太漫长了,于是在期待着春天的日子里慢慢地麻木,以致
于它突然有一天就来了。来得太快太突然,都感觉不到一点的喜
悦,感觉不到一点万物复苏的生机。今年的春天带着一点伤感,
似乎还残留着冬天的气息。
没有了那种看到小草冒尖,枝条冒绿,花朵含苞待放的雀跃
之情。因为春来得真的太快,仿佛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那边的
草就冒出来了,那边的花就开得正灿烂了。思维还停留在冷峻的
东风里,瑟瑟地期盼着春天,只是吹拂在脸上温煦的春风提醒着
我,孩子,春天已经来了。是的,春天野营的英文 真的已经来了。或许是我
太过于期盼春天,以致于它真正来临时,却又迷茫了,呀,它怎
么来了,我还没有准备好呢。所以,不由感叹,是不是还没有得
到的东西是最好的呢,是不是得到了却又会怀念没有得到之前?
校园里的玉兰花开了,某一天看到时便已是竞相开放的模样。
一眼望去,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红的,一大片一大片。但也发
现地上开始有玉兰的花瓣,它开得正灿烂的同时,也开始在凋零。
玉兰花多美啊,可是却也是红颜多薄命,它只留给我们那么短暂
的几天芳颜,便开始消逝。“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便是这
番凄凉之感,奈何。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容易失去,可是它也给
我们带来过美丽,不是吗?有时候,有些东西,得到了便意味着要
失去了。得失,得失,有得才会有失。再怎么怨,再怎么恨,失
去了便是失去了。惋惜,没有必要,至少曾经拥有过。所以有些
东西,不要害怕失去,得到过,就够了,因为有些事真的很难两
全,很难称心如意。如果是注定要失去的,请在拥有的时候好好
珍惜。
我们都会习惯说以后,只是以后太飘渺,太脆弱。我们谁又
能笃定现在说的以后,就一定是这样的呢?爸爸说,对于老人只
有活着的时候对他们好点,该买的买给他们,该孝顺的时候好好
孝顺,钱什么的都不重要。等到哪一天他们不在了,才想到,都
没有用了,想孝顺都孝顺不到,再后悔也没有用,再烧大把大把
的纸钱有什么意思。是啊,人活着是最重要的,只有过好现在的
每一天是最重要的,何必活在以后的幻想之中。
对于得失,是否也该看淡一些,有得必有失,拥有一个好的
心态,或许那些失去的从某些方面也能变成所得到的。得到的不
一定是最好的,失去的也不一定是最不舍的。患得患失,这才是
人生。
某一天,我会在渐渐躁动的蝉鸣声中,恍然发现春天已离我
远去。
高考关于得失的话题作文4
在我谈怎样面对我们人生中的得与失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
前辈们那两种面对得与失的心态。
一种为“失之东隅,得之桑榆”之类;第二种则为“塞翁失马,焉
知非福”之类。
前者用后得弥补先失给人生带来的遗憾,而后者则对人生中
的得与失皆能以一种平常心面对。而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可取
之处,那就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我的理
解就是这样。
得与失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是必须面对的,而当我们面
对得与失的考验时,我们都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这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是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简单小手工 的宝贵经验与教训。面对来之不易的得
我们也许没有理由不去好好珍惜它;但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失时
我们也无须耿耿于怀,我们当代人不是也有一句“失败乃成功之
母”的精辟诠释吗?
在我多年的人际生涯中,我看到人生百态中最让人动容的表
情,也就是人们对待自己人生中的得与失的那种了。
于一个理性的人来说,在他失去了之后,他不会深陷丢失之
痛中,他会从中总结经验,以防再犯。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人生中,有得必有失,山药骨头汤 我们无须对眼前的得太过欣喜,也没
有必要对昨天的失太过在意。
人生本来就是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幸或不幸区别在于我
们对待的心态。患得患失会让我们变得狭隘,坦然面对、方能收
获柳暗花明的人生!
难道这种经验不就是我们难能可贵的“得”吗?
高考关于得失的话题作文5
生活在这个世上,总会有所得和有所失,得中必有失,失中
必有得,但无论得与失,我们都应坦然面对,最重要的是得到时
心存感恩,失去时心怀希望,这样才是智慧的人生。
坦然面对得失,因为有一种得到叫作失去。失去并不代表一
无所有,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获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远离了喧嚣红尘,繁花似锦,五柳先生归隐于“屋上青鸠鸣,村边
杏花白”的田园里,怀着超脱的心境,去享受“行到水穷处,坐看
云起时”的生活,让生命化繁为简,让心境归于平和。影栖碧泉,
逍遥自在于王维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获得?舍去楚王的千金相邀,
舍去相位的尊容华贵,宁可曳尾途中,梦蝶翩跹,庄子高歌着那
份自由,高歌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将情怀荡漾于濮水之上,
将赤子之心回归自然,著成《南华经》,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获
得?坦然面对得失,就要懂得有“舍”方有“得”,这是前提。
坦然面对得失,因为有一种心态叫作平常。一味地患得患失,
最终什么也到。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作华伦达心态。华伦达是美
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但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他不幸
失足身亡。事后长有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
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决取消分页符 不能失败;而之前
每次成功表演,他都只管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想这件事所
带来的一切。”华伦达心态,便是指专心致志于事情本身,不去管
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坦然面对得失,根本要求就是要有
一颗平常心。
坦然面对得失,因为有一种品质叫作知足。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和尚发现师父和大师兄都得到了六个馒头,而她自己只得到四
个,于是找到师父。师父把自己的馒头拿了两个给小和尚。小和
尚吃得很撑,还说明天也要六个馒头。师父微笑着对小和尚说,
明天你要不要六个馒头,还是待会儿再说吧。很快,小和尚觉得
肚胀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接着,小和尚的肚子比刚才更
胀了,而且有点发痛。这时,师傅对小和尚说:“你多得了两个馒
头,却并没有享受到它们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关于时间的格言 了痛苦。”
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同样,得到也并不意味着快乐,甚至会给
你带来烦恼与忧愁。这也正如伊索所言“有些人因为贪婪相要得
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都失去了。”知足常乐,这不仅是
坦然面对得失的必要条件,还是幸福的保证。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坦然面对得失,
不被各种得失所左右,生命不止,改变不息。拿得起放得下,赢
得起输得起,人生才精彩。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1:58: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894961450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得失作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得失作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