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广角
67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28期总第179期
基于工作过程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章志芳
摘要:
在“液压与气动技术”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实现了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理念,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实例和经验。
关键词:
工作过程;行动导向;项目教学;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
章志芳(1964-),女,河南信阳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教学和研究。(河南漯河462002)
DOI编码:10.3969/.1007-0079.2010.28.029
任
务
下
达
咨
询
与
计
划
设
计
规
划
实
施
完
成
图1完整的工作过程
教学的原理的深化
理论的学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师生关系、知识与能力、
↓认知与情感、接受与发现)
↓
↓课堂教学的准备、开展、评价
理论的应用→辅助的教学行为
↓课堂管理
↓
↓
课堂行为研究
理论的创生
教师行为研究
↓
↓
↓
↓
↓
↓
四、作为终身学习的教师
教师教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需要
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在笔者看来教师教学理论是教师内发的
教学理论,需要将外在的学习理论,尤其是专家讲授的理论转
化为教师自己的品格,成为教师生命中的一部分,进而产生指
导实践、改造实践的力量,连续转弯标志 这是“教学理论”的最高目标。
在内化教学理论的同时,教师还需要秉承终身学习的思想,
作为教学者,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学习者,教师的学习应该贯穿
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甚至贯穿教师的一生。教师在学
习教学理论、运用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理论时,要学会、
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教师身体力行,培养自己不断学习的能力,
提升自己收集资料、分析信息、占有信息的能力与本领。[4]
参考文献:
[1][2][3]施良方,崔允
漷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郑金洲.教育絮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郝魁府)
工作过程就是以一个教学内容为项目,从项目的计划、预算、
实施、监督、完成和验收的整个实际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图1所示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
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它是生产现场实施一个工作
任务的标准行为,即企业人员具体的行动过程。在教学的过程婴儿老吐奶
中基于将这个过程融入到教学中去,在完成相关技能教学的同
时,还要获得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进行课程方案的设计。根
据这些教学项目,按照接受任务、计划任务、实施任务和完成
任务的步骤进行实施。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的设计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课程,
既要讲解基本原理,还要教会学生应用,根据高职学生的理论
基础和教育特点,在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应用为主线将液压与气
动技术鱿鱼的做法大全 融入到各个项目中。
将“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重新组合成三个部分十个任务,
即10个项目。(见表1)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的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主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主要是引导、
答疑和最后的总结。
在学期的第一节课老师将本学期的教学方式和同学们先进
行沟通,将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每组五人,选出一名组长,
组长可轮流担任。
每一个项目完成后教师以课题的形式将下一个项目以课题
的方式下达给同学们,在下达课题时将技术要求,完成达到的
目标明确化,包括一张图纸、设计过程、工作原理作为技术资
料一并上交。图纸按照A4图纸的要求按照绘图规则将系统图绘
出,标题栏也要按照图纸要求填写,其中一张为A3图纸,用于
上课时研讨用。
下节课开始后经过十分钟的整理和协商,每组同学选出代
表上讲台对本组的设计进行讲解,在讲解中除讲解工作原理、
教学改革广角
68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28期总第179期
表1“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任务分解表
序号项目掌握内容课时实验安排
液
压
基
础
1
液压元器
件的认识和
识别
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液
压系统的基本结构,液压元器件的
分类和作用
6
液压系统的基
本认识、元器
件的认识和识
别
液
压
技
术
应
用
2
液压刨床
换向回路
掌握液压换向回路的工作过程和设
计,掌握相关液压元器件的选择换
向阀的选择
6
液压换向回路
实验
3
液压刨床
调速回路
掌握液压调速回路的工作过程和设
计,掌握相关液压元器件的选择
6
液压调速回路
实验
4
液压刨床自
动加紧回路
掌握液压双缸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
过程和设计,掌握相关液压元器件
的选择
6
液压双缸顺序
运动实验
5
推土机液
压系统回
路
掌握液压双缸同步动作回路的工作
过程和设计,掌握相关元器件的选
择
6
液压双缸同步
动作实验
6
液压打包
机液压系
统设计
掌握整体液压系统的设计过程,相
关元器件的选择
10综合实验
7
液压打包
机液压系
统故障分析
掌握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4故障排除实验
气
动
应
用
技
术
8
气动系统
基本知识
了解气动系统的基本知识4
元器件和气动
系统的认识
9
自动分拣机
构气动系统
掌握气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设计,
相关元器件的选择
8
自动分拣机构
系统实验(综
合实验)
10
自动分拣机
构气动系统
故障排除
掌握气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4
自动分拣机构
系统故障实验
过程和本设计的优点外,还要讲述调研的过程,查找的资料,
并出示书面内容。最后老师给予点评,指出一些系统的优点和不
足,对于缺点要进行修改,课时为2节。
系统设计完毕后,进行系统安装与调试,即实验。在安装
调试前要做好如下准备:需要的液压元器件;需要的安装调试
工具和仪器仪表;安装调试步骤等。安装调试完毕后写出调试
报告:调试的系统、调试时间、调试地点、参与调试的人员、
调试负责人、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调试结果。
在安装爱400字作文 调试过程中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进行详细的分工,完全
按照企业现场设备安装调试过程和要求进行。学时按照教学计
划进行。
尽管制定了新的以项目教学为目标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
计划和教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知识点的欠缺等,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脱离课本又要源于课本,在完成安装调试教学环
节后利用2个课时对一些相关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讲解。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的效果
从2007年开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已经进行了
3年,现在已成为常规教学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由于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将要学习的内容布棉衣怎么洗最好 置给同学们,使
同学们具有责任感,激发出了他们的责任心,因此同学们便会自
觉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即使部分同学有些懒散,在组长的
督促下也能够将任务按时完成,加之老师在布置任务的同时给
出的一些相关问题,为同学们学习提供了思路,使同学们更容
易完成任务。
2.使同学们获得了自学的方法
在给定工作任务后,通过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
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会学习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以后技术飞速变化和工种
不断变化的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能力。由于同学们一直在一
种任务的情景下学习,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都会不自觉地把一
项新的技术或工种作为一个任务来做,并会在这个任务下提出
一些问题,沿着这个思路会很快掌握这项技术。
3.同学们很快进入工作岗位
由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生产现场来制定和实
施的,因此同学们就业后能够很快融入工作岗位,进入工作状
态,并且当接收到一个新任务后都会自觉地制定出计划、工作
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毕业一年后部分同学已经担任了班组副班长的职务。
4.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纪律性、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由于学习任务是以班组来进行和完成的,组长轮流担任,
所以每一个同学都感受到班组长的责任以及作为组员应该承担
的责任,因此同学们团队文化 都会自觉地遵守班组纪律,这种组织纪律
性也影响到班级组织,实行这种教学方式的班级在各种活动中
通常能顺利完成任务并且获得优秀。一个任务一个组长,因此
每个同学都有机会组织活动,这样就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更是被迫走出自我封闭状态,使同
学们养成了融入集体和大众的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
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来说比获得专业知识更重要。
四、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先进的高职教育方式,满
足高职教育的要求,不仅能够更好地使同学们掌握应具备的专
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一个良好
的工作习惯,不仅使同学们实现工作无缝对接,更重要的是培
养了一批具有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为我国进一步成为世界
加工工厂提供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
部教高[2006]10号文件[Z].
[2]张池.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综合实训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
力教育,2班主任评语小学 010,(2):141-142.
[3]赵志群.《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讲义[Z].
[4]陈树梅.“液压传动”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液压与气动,
2008,(5):57-60.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
版),2006,(1):5-10.
(责任编辑:郝魁府)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1:4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88982145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郑金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郑金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