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跨栏跑班级:高二足球基础班人数:39人时间:地点:操场
教材名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
谐发展为出发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通过渐进式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跨栏跑技术的深入理解,提高跨栏跑的过
栏能力,通过教学巩固提高跨栏跑的抬伸压和蹬展拉用力顺序,改进起跨腿的动作的方法,
提高在跨栏跑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跨栏跑的技术理解,并以不同的
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
生为主体,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跨栏跑技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
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非对称性、周期性运动项目,它要求在短时间内,在保
持快速跑动的情况下,连续跨越栏架,对发展速度、力量、弹跳、柔韧性、节奏感和时空
感有比较明显的作用。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品质。根
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起跑跨过第一个栏”“栏间跑”“全程跨栏跑”作为高中教
学内容。
跨栏跑教学模块学习安排了10学时,本次课是第5次课,以起跨腿蹬、展、拉和剪腿
技术动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学习。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足球基础班的男生,认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强,身体发育不
是很均衡,平时与教师配合较为默契,善于思考问题,能完成教学任务。
在模块教学的前4次课中,学习了摆动腿攻栏、起跨腿技术、栏间跑三步的节奏,学
习效果较好,对跨栏跑的技术理解比较深刻,上一次课学习了起跨腿的蹬、展、拉技术,
完成效果较好,动作幅度有待本次课的提高。
三、教学重点:起跨腿的蹬、展、拉的幅度
教学难点:剪腿的时机
四、教学策略和场地器材
(一)教学策略:
1、利用走栏练习,体会起跨腿的蹬展拉技术,逐步理解剪腿的发力时机。
2、跑动中起跨腿跨栏角练习,熟练起跨腿过栏技术,加深对技术的认知。
2
3、找同伴,看说评价练习质量,强化对技术的理解,提高课堂练习质量。
4、在栏架旁边加小体操垫子,加强摆动腿与起跨腿的协调配合,体会剪腿时机。
5、自我选择不同栏距和不同难度的栏架进行丝瓜炒蛋的做法 练习,挑战自我,完善技术。
(二)场地器材:
田径场直道跨栏架25个体操垫20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起跨腿外展提拉动作幅度对跨过栏架的重要意义及剪腿的时机,
并且能说出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主动加大起跨腿蹬展拉的幅度,剪腿时机比较合理,发展上下肢、腰
腹的身体力量及柔韧性。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能指导和鼓励同伴练习,敢于去挑战自我,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
理状态。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学常规内容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队列队形
目的:进行常规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开始部分
1、课堂
常规
2、队列
练习
准备部分
1、徒手操
2、专门性
练习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
2.走栏练习
3.跨栏角(栏垫组
合)练习
4.学生相互指导
5.自主选择练习
6展示
7身体素质
1.放松
2.师生共同
总结
3.收放器材
3
1、行进间身体素质、基本体操
目的:充分活动身体,提高一般性的身体素质,为后面的练习奠定基础。
2、专项准备活动
目的:充分拉伸本课所需关节、肌肉、韧带,
二、基本部分
主要内容:
(一)跨栏跑
1、观看教师示范
2、走栏练习
要求:节奏快,小腿叠紧
(1)正向走栏练习
(2)侧向走栏练习
要求:外展大小腿叠紧,前摆到位,前压后提快
设计意图:课课练,提高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力量,规范细节动作
3、跨栏垫组合跨栏练习
要求:外展幅度大,摆到正前,
设计意图:提高起跨腿过栏高度,促使学生提高外展幅度
4、体操垫与栏架错开摆放的跨栏练习
要求:体会蹬展拉的时机
设计意图:错开摆放后,起跨腿外展提拉动作延迟,有利于体会剪腿时机,突破难点
5、自我选择不同栏距和不同难度的栏架进行练习
要求:根据自己能力,领会动作要领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难度,提高动作质量和练习积极性,挑战自我。
6、观摩与展示
4
要求:认真对比,体会不同
设计意图:增强练习信心,树立练习目标,表演优秀,促进整体提高
(二)、身体素质
(1)立卧撑10*2
(2)俯卧撑15*2
要求:动作标准,用力
三、结束部分:
1、集合、放松
目的:进行放松调整,为下一次课做好准备
2、小结
3、师生再见
4、组织学生收器材
教学设计创新之处
本次课选择了跨栏跑的几个练习方法,通过互帮互学,加强对跨栏跑的起跨腿技术
的理解。
1、以走栏练习作为课课练内容,提高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力量,几次课下来,潜移
默化的规范了起跨腿的蹬展拉动作细节,为后面教学节省了时间,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小体操垫子与栏架组合摆放,降低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好地体会到起跨腿
过栏的蹬展拉技术;
3、学生的互帮互学,加深对跨栏跑技术动作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4、小体操垫子与栏架错开摆放,起跨点延长后,起跨腿做动作时间延后,有利于体
会剪腿时间,这也是本节课突出亮点,突破难点效果好;
5、自主选择练习难度,做到了因人制宜,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练习主动性,提高整节
课的练习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在教学评价中,结合教学目标,按照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学生学习
态度,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习效果。
5
2
练习密度预计:35%~42%
运动负荷预计:135——150次/分
6
课题跨栏跑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理解起跨腿外展提拉动作幅度对跨过栏架的重要意义及剪腿的时机,
并且能说出nba排名榜 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主动加大起跨腿蹬展拉的幅度,剪腿时机比较合理,发展上下肢、
腰腹的身体力量及柔韧性。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能指导和鼓励同伴练习,敢于去挑战自我,很好的调节自己的
心理状态。
过程课的内容
次
数
时
间
组织教法与要求
开
始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体委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宣布
本次课内容及要求
安排见习生适当练习
二、队列练习
原地三面转法
3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如图1
教法: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与要求
要求:快、静、齐,********
********
********
********
图1
准
备
部
分
1、跑的专门性练习
慢跑—高抬腿—后
踢腿跑
(1)头部运动28拍
(2)扩胸振臂运动28
(3)俯背运动28拍
(4)膝关节绕环28拍
(5)正压腿28拍
3、专项准备活动
(6)纵叉、横叉
(6)跨栏坐压腿
1
2*8
2*8
2*8
2*8
30
秒
6-8
2
2
3
1、组织:如图1
教法:
①、教师讲解队列练习的方法与要求
②、教师喊口令带领学生练习
要求:队列练习注意力集中,队伍整齐一致
2宝宝养成好习惯 、夏天的英语 组织:如图2
教法:教师组织折返跑的练习,
语言提示学生练习内容的
转换及要求。
要求:积极、用力、到位。
组织:如图2图2
教法:教师示范领做,口令与语言提父爱的名言名句 示
学生进行练习
要求:活动充分,避免受伤,用力要尽可能协调,动作到位
基
一、跨栏跑
学习起跨腿的蹬、展、
拉的技术动作
1、观看教师示范
组织:如图3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内容
图3
2、走栏练习
组织:如图2
教法:教师安排练习任务,组织学生练习,语言提示
要求:节奏快,小腿叠紧
7
本
部
分
重点:起跨腿的蹬、展、
拉的幅度
难点:剪腿时机
2-3
次
3-5
次
3-5
次
1次
10*
5
8
10
2
(1)正向走栏练习
(2)侧向走栏练习图4
组织:如图4
教法:教师讲解练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个别指导练习
要求:外展大小腿叠紧,前摆到位,前压后提快
图5
3、跨栏垫组合跨栏练习
组织:四路纵队,同图6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内容,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2、学生在教师的统一口令下,进行练习,同伴提示和纠正
要求:外展幅度大,摆到正前,
4、体操垫与栏架错开摆放的跨栏练习
组织:四路纵队,同图6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内容,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2、学生在教师的统一口令下,进行练习,同伴提示和纠正
要求:体会蹬展拉的时机
5、自我选择不同栏距wps背景 和不同难度的栏架进行练习
组织:四路纵队,同图3
教法:讲解练习内容,教师指导和纠正学生练习,及时鼓励
要求:根据自己能力,领会动作要领
图6
6、观摩与展示
组织:如图5
教法:教师和同学们推荐4个练习效果好的同学进行展示
图7
要求:认真对比,体会不同
二、身体素质
(1)立卧撑10*2
8
二、身体素质2
15*
2
5****
(2)俯卧撑15*2****
组织:如图4****
教法:教师安排练习任务,****
组织练习,****
要求:动作标准,用力图4
结束
部分
放松小结
下课回收器材2
1、带领学生放松练习
2、认真听老师点评
3、组织学生收回器材下课
器
材
跨栏架20个
小垫子20块
西侧跑道
预计
运动
负荷
预计生理
负荷曲线
190你好用英文怎么说
180
160
140
120
100
80
354045
练习密度
35-42%
平均心律120-135次/分钟
课后
小结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1:48: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888871450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跨栏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跨栏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