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相信这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个节日吧?可对
于端午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
念屈原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
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
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
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
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
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
的忧郁悲愤,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
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
域。他在流放中,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无前
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
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
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
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
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
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
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
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
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
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
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0x80070643 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
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
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
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
“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
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
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
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
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
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
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农
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
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
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
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
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
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
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
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
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
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
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鲫鱼汤 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
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
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
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
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
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
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迎涛神。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
上虞人(公元23--220年),曹娥为救父投江。事情是这样的,父亲
溺于江17画的字 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
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
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
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
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
有端午节。
三,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纪念伍子胥,关于这个传说在江浙一
带流传很广。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名员,
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
楚,五战七上 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植树节是哪一天 尸三百,以报
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
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
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
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
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
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
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四,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害怕的意思 午
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
图腾童话睡前故事 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
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
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
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
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0:0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826851449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端午节的别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端午节的别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