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定远县实验小学何忠霞
摘要:“生活处处有语文”,可见语文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统
一体,那么语文教学就应与生活结伴同行,这样语文教育的发展才
能获得源头活水。本文主要通过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实践活动、
作文教学四个方面与生活结伴同行进行阐述,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
文能力,激发语文的教学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结伴同行
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贴近生活的语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
学改革的必然走向。《语文课程标准》也非常强调生活教育,要求
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
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让语文
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要让教学融入生活并引领生活,要让语文
教学与生活结伴同行。那么,如何将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让语
文教学与生活结伴同行呢?
一、将语文教材内容与生活结伴同行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源自于对生活的提炼,是经历了时间验证
的经典之作,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生活色彩以及作者的心灵感悟和道
德情感。新课改后,苏教版小语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
前,它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缤纷的世界。无
疑,这是一套优秀的教材。然而,语文学科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生
活世界,课本再优秀,也不能穷尽整个生活。因此,只有开放教
材,与学生生活牵手,到生活中去寻找丰富的题材来充实教材、拓
展教材,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春联》这一课
前,布置学生收集了大量的春联。在课堂上,将学生生活中收集的
春联与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结合,使教材的内容更丰满了。学生兴趣
盎然,很快就了解了春联的特点。
现行教材的编写虽然已经注意了贴近儿童的生活,但受儿童活
动区域及生活积累相对贫乏的局限,教材中有的内容学生很难产生
真切的感受,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寻找课文内容与生活的最
佳结合点,创设情景,让教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落脚点,唤起学生
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
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写法。例如:教学《早》一课,重
点是帮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的写作方法。学生大多数没
亲自去过鲁迅的三味书屋,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按参观的路线模拟
出来:画出有关三味书屋中的陈设的图片,置于教室四周,再聘
请学生竞争上岗作“导游”,带领“游客”进行“实地”参观。该
设计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更加具体地了解了按空间方位顺序描写
的方法。
二、将语文教学环境与生活结伴同行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
以及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培
养。而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能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
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例如:将课桌椅摆成一个大圆
形,学生围坐在一起,犹如在家里,大家积极思考、尽情交流、主
动合作,学生怎会不思潮涌动?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室里开辟贴近
学生生活的图书角、生物角,让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成为学生学习
的好伙伴,让学生在生活的情趣中学习语文。
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用简单的语言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overlook 难获
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创设一种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感受。我们
的学生地处华东地区,很难有机会见到吉林雾凇奇观。在教学《雾
凇》一文,我便运用帅英语 空间上的近距离效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雾凇
奇观,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引发他
们的兴趣拜访函 ,使他们加深感悟与体验。
三、将语文实践活动与生活结伴同行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我
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能闭门造车。丰富多
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
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比如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
生去说,不限定说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生活的某些看法,也可以
是学生的所见所闻等。让学生用思考的眼光去观察、去感悟、去关
注生活。当然还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读名著谈心得,推荐一部
影视剧等等。这样,学生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生活,
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更
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悟出人生的道理,也使得语文教学恰
如其分地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
四、将作文教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审视人生、审视生活
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实写照。写作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
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学生作文的取材主要来源于
生活。多彩的生活,每天都在拨动着人十堰市博物馆 们的心弦。在作文教学
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
点,激发写作兴趣。应注意把q版动漫 学生的目光引向丰富多彩的学校生
活、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学生在生活体验
的学习中通过问题探索、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语言运用等教学设
计中,使作文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使原先呆板的小学作文课堂
变成充满生活激情,激发生命活力,迸发智慧火花的课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教学的资源就这
样信手拈来,使课堂不再封闭,而与学校、社会彼此相连,成了
一泓活水。显然,作文教学的课堂因为向学生的生活体验开
放,学生自然言之有物,而且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
达”。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大斑斓的意思 课堂。正如朱
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只有扎
根生活这片沃土,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才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盎
然春意。那就让我们去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利用生活中的语文
资源,让教学与生活结伴同行,让生活与教学拥抱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23:58: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8231510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结伴同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结伴同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