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曾向红

更新时间:2023-03-16 22:40:23 阅读: 评论:0

鲁沙梨-乌鸦兄弟

曾向红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第30卷第11期

2011年11月

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INGEOGRAPHYVol.30,No.11

Nov.,2011

收稿日期:2011-03;修订日期:2011-06.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2008FJ1006);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200920);湖南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200801);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10-04)。

作者简介:张剑明,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气与气候研究。E-mail:zhaolanxiai@

1395-1402页

1960-2009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

张剑明1,2,廖玉芳1,段丽洁1,曾向红1

(1.湖南省气候中心,长沙410007;2.株洲市气象局,株洲412000)

摘要:本文采用湖南省88个地面气象站点1960-200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等闲视之的意思 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分析及小

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50年来区域暴雨极端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过去50年暴雨极

端事件增多、强度增大。暴雨极端事件有波动上升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偏少,70年代和90年代偏多;

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暴雨极端事件由小变大是一突变现象,且存在2年、5年、7年和21年左右的周期振荡。降

水量明显高于平均值的月份集中在4-8月,而暴雨降水量和暴雨总次数明显高于平均值的月份集中在5-8月。降

水量湘西地区可能更加少雨,湘北洞庭湖区和湘中部分地区有可能向多雨转变的趋势;湘东和湘南有可能向干旱

转变。暴雨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暴雨次数、暴雨强度和降水集中率在湘中、湘西南和湘西北个别地区可能比原

来更少,其余地区均可能增多。

关键词: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空间分布;区域差异

1引言

极端降水事件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中国

夏季南方暴雨频发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危及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造成严重的国民经济损

失。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气象工作者对极端降水状

况,尤其是在降水方面作了不少研究,提出了不少

可行的数学方法,发现了不少事实及规律[1-8]。

丁一汇[9]给出了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定义。翟盘

茂等[10]、Zhai等[11]分析了中国降水极值的变化趋势

指出,中国东部降水日数趋于减少,降水强度极值

出现的范围趋于扩大。刘小宁[12]研究中国暴雨极

值事件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东部除华北

外,平均趋势为降水日数增多,降水强度增大,尤其

是华南、江南地区。江南区、华北、东北区暴雨异常

年份增多,强度增大。大暴雨的频数存在10年左

右周期。任国玉等[13]指出,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年

和夏季降水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鲍名等[14-15]研究

了中国暴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指出持续性暴雨

主要发生在华南和江南地区。朱宵峰等[16]研究长

江中下游汛期暴雨气候特征发现,暴雨降水量呈现

增加趋势,且存在6~9a的周期振荡。暴雨降水强

度都不同程度存在着3a的周期振荡。汛期暴雨降

水量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增多的过程。

湖南省属多雨省份之一,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

1200~1700mm之间,但时间分配不均,明显地集中

于4-8月,因此研究湖南省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

征、突变以及周期变化和空间变化趋势,揭示该地

区极端降水事件的一些规律,为极端降水事件诊断

和预测提供依据,对湖南省的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

2资料与方法

降水资料来源于湖南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湖南

省97个测站1960-200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剔除

资料长度不够的站点,剩余89站(图1)。考虑到南

岳站海拔1268.5m,该站多年平均降水(2051.3mm)

与周围站点(衡山1400.5mm)的降水相差悬殊,该

站降水的偏差主要是由迎风坡爬坡造成的,故在本

文中不考虑南岳站降水场和趋势场的绘制。

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mm或以上的

强降水称为“暴雨”;暴雨降水量为所有暴雨日降水

量的总和;暴雨强度为暴雨降水量与暴雨次数之

比;降水集中率为统计时段内暴雨降水量与总降水

量之比。

地理科学进展30卷

0100km

站名

河流

湖泊

市州界

省界

<50

50~200

200~500

500~1000

1000~1500

>1500

图例

本文采用线性回归[17]方法分析1960-2009年湖

南省极端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区域特征;运用

Mann-Kendal(M-K)非参数检验[17-18]方法对湖南极端

降水做突变分析;运用Morlet小波分析[19-21]方法分

析湖南极端降水年际变化的周期性。

3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3.1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趋势

为了分析湖南省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利用线

性回归方法计算出极端降水的倾向率,并通过线性

回归方程表示极端降水序列的线性变化趋势。

在过去50年,湖南省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

降水量倾向率9.2mm/10a(图2a)。7年滑动平均曲

线表明,降水量变化总趋势是在波动中上升,20世

纪60年代中期以前降水偏少,60年代中期到70年

代中期略高于平均值,但干湿变化明显。70年代中

期前后降水量由大变小,80年代降水最少,处于干

旱时期,80年代末降水量开始由大变小,90年代以

后降水明显增加,处于湿润时期,进入21世纪后降

水量又呈减少的趋势。

湖南暴雨降水变化趋势

和降水量变化趋势相似(图

2b),表现为增加趋势,暴雨

降水倾向率为14.1mm/

10a(达到0.1的信度水平)。

湖南省最大日降水量逐

年变化曲线(图2c)表明,最

大日降水呈明显增加趋势,

倾向率达12.0mm/10a(达到

0.05的信度水平)。7年滑动

平均曲线可以看出,20世纪

60年代中期以前和90年代

以后最大日降水量偏大,其

余时段偏小。

湖南省暴雨日数逐年变

化曲线(图2d)显示,暴雨日

数呈增加趋势,日数倾向率

达0.14次/10a。7年滑动平

均曲线表明,20世纪60年代

中期到70年代初期和90年

代初到21世纪初暴雨次数

偏多,其余时段偏小。

湖南省暴雨强度呈增加趋势(图2e),强度倾向

率达1.4mm/10a(达到0.01的信度水平)。7年滑动

平均曲线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暴雨强度

偏小,之后偏大。

湖南省降水集中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图2f),倾

向率达0.008%/10a(达到0.05的信度水平)。7年滑

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降

水集中率偏小,之后偏大。

对湖南省极端降水的逐年变化曲线分析说明

过去50年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强度增大。

3.2极端降水的突变分析

对湖南省极端降水进行曼肯德尔突变分析,绘

制出M-K曲线图(图3),UF曲线表明20世纪80年

代中期到90年代初极端降水有增大的趋势。根据

UF和UB曲线交点的位置,确定极端降水80年代

中期到90年代初的增大是一突变现象,具体开始

年份分别为1986年(降水量)、1992年(暴雨降水量)、

1993年(最大日降水)、1990年(暴雨日数)、1993年

(暴雨强度)和1989年(降水集中率)。

图1湖南省气象站点的空间分布

Fig.1ThespatialdistributionofmeteorologicalstationsinHunanProvince

1396

11期张剑明等:1960-2009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

3.3极端降水的周期分析

对湖南省极端降水小波分析做Morlet小波变

换得到的小波系数实部等值线图(图4)。图中横坐

标值为年代,纵坐标值为周期,实线表示处于降水

偏多期,虚线表示处于降水偏少期。

湖南省降水量(图4a)存在4个特征时间尺度,

分别是2年、5年、9年和21年左右的准周期。2年

时间尺度上,在50年中始终存在,且周期振荡稳

定;5年时间尺度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比

较明显,之后较弱;9年时间尺度上,干湿期之间转

换频繁;21年左右的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贯穿整个

研究时段且表现稳定。1960-2009年近50年大致经

历了4次干湿交替,60年代中期以前为降水偏少

期,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为降水偏多期,80年代

初到90年代初为降水偏少期,90年代初到21世纪

初为降水偏多期,之后为降水偏少期。

湖南省暴雨降水量(图4b)周期性变化可分为2

个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暴雨降水量存在4

个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2年、5年和10年和22年4

个准周期;80年代中期以后暴雨降水量存在3个特

征时间尺度,分别为2年、5年和20年3个准周期。

湖南省最大日降水量(图4c)周期性变化存在3个特

征时间尺度,分别为3年、7年和12年左右的准周

期。湖南省暴雨日数(图4d)和降水集中率(图4f)的

周期性变化与湖南省降水量的周期性变化相似,存

在4个特征时间尺度,分别是2年、5年、9年和21年

左右的准周期。湖南省暴雨强度(图4e)周期性变化

可分为2个时段,90年代中期以前暴雨强度存在3

个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3年、11年和24年3个准

周期;90年代中期以后暴雨强度存在4个特征时间

图21960-2009年湖南省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趋势

Fig.2VariationsofextremerainstormeventsinHunanProvinceduring1960-2009

P = 0.9248t - 442.78

r = 0.08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降水量平均

年滑动平均线性

降水量

Pr = 1.406t - 2517.2

r = 0.27

100

250

400

550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暴雨降水量平均

年滑动平均线性

暴雨降水量

Pm = 1.2025t - 2152.3

r = 0.29

100

200

300

400

500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最大日降水平均

年滑动平均线性

最大日降水

Rs = 0.014t - 24.111

r = 0.22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暴雨日数平均

年滑动平均线性

暴雨日数

Ri = 0.137t - 200.56

r = 0.45

55

65

75

85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暴雨强度平均

年滑动平均线性

暴雨强度

Rc = 0.0821t - 144.37

r = 0.31

10

15

20

25

30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降水集中率平均

年滑动平均线性

降水集中率

a.降水量

b.暴雨降水量

c.最大日降水量

d.暴雨次数

e.暴雨强度

f.降水集中率

1397

地理科学进展30卷

图41960-2009湖南省极端降水的Morlet小波系数实部等值线图

Fig.4ThecontoursoftherealpartofMorletwaveletcoefficientsofextremerainstormeventsinHunanProvinceduring1960-2009

图31960-2009年湖南省极端降水的M-K突变分析

Fig.3TheMann-KendallabrupttestofextremerainstormeventsinHunanProvinceduring1960-2009

-3.9

-2.6

-1.3

1.3

2.6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UF

曲线

UB

曲线

-2.4

-1.2

1.2

2.4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UF

曲线

UB

曲线

-2.4

-1.2

1.2

2.4

3.6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UF

曲线

UB

曲线多重性

-2.6

-1.3

1.3

2.6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UF

曲线

UB

曲线

-2.2

-1.1

1.1

2.2

3.3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UF

曲线

UB

曲线

-3.2

-1.6

1.6

3.2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UF

曲线

UB

曲线

ab

c

d

ef

02005

02005

02005

02005

02005

02005

25

20

15

10

5

25

20

15

10

5

25

20

15

10

5上周工作总结

25

20

15

10

5

25

20

15

10

5

25

20

15

10

5

年份

年份

年份

年份

年份

年份

期/

a

期/

a

期/

a

期/

a

期/

a

期/

a

偏多

偏少

偏多

偏少

偏多

偏少

偏多

偏少

偏多

偏少

偏多

偏少

a

b

c

d

e

f

1398

11期张剑明等:1960-2009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

尺度,分别为2年、5年、7年和18年4个准周期短语的英语 。

3.4极端降水的年内变化

图5a给出了湖南省1960-2009年50年平均逐

月降水量和暴雨降水量的年内变化。湖南省降水

明显高于平均值(116.2mm)的月份集中在4-8月,

其中4月为175.5mm,5月为202.4mm,6月为

206.1mm,7月为144.3mm和8月为134.5mm;而

暴雨降水量明显高于平均值(22.6mm)的月份集中

在5-8月,其中5月为46.3mm,6月为73.6mm,7月

为50.4mm和8月为39.4mm。

湖南省1960-2009年50年多年逐月暴雨总次

数的年内变化(图5b),表明暴雨总次数明显高于平

均值(1364.9次)的月份集中在4-8月,其中4月为

1631次,5月为2899次,6月为4252次,7月为2803

次和8月为2300次。

以上各图表明湖南省降水量明显高于平均值

的月份集中在4-8月,可以确定该时段是湖南省的

汛期,而暴雨降水量和暴雨总次数明显高于平均值

的月份集中在5-8月,即为暴雨集中期。

4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4.1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湖南省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6a)可看出,湖南

省降水量大致是山区丘陵大于平原区,西南东三面

山地降水多,中部丘陵和北部洞庭湖平原降水少,

湖南省降水量有4个高值区和3个低值区。多雨区

位于雪峰山北段,极值中心为安化(1703.0mm);南

岭山地极值中心为蓝山(1562.4mm);湘东北,极值

中心为浏阳(1551.5mm);湘东南,极值中心为桂东

(1707.0mm);少雨区位于洞庭湖区,极值中心为安

乡(1235.7mm)薛之谦行程 ;衡邵盆地,极值中心为祁东(1246.5

mm);沅水、资水上游山间盆地,极值中心为新晃

(1160.9mm)。

图6b为湖南省年暴雨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图中表明湖南省暴雨降水量有湘西北和湘东北2

个高值区,极值中心分别为安化(431.0mm)和临湘

(411.9mm物理小报 );低值区位于湘西南,极值中心区为城步

(160.9mm)和武冈(180.3mm);次低值区位于湘北

洞庭湖区、湘中和湘南。

湖南省最大日降水量(图6c)的空间分布图表

明,湖南省最大日降水量有3个高值区和3个低值

区。高值区位于湘西北,极值中心为张家界(455.5

mm)和桑植(373.8mm);湘东北,极值中心为临湘

(289.3mm);湘东南,极值中心为永兴(341.7mm)。

低值区位于湘西南,极值中心为武冈(116.5mm);湘

北,极值中心区为桃江(142.0mm);湘中,极值中心

区为醴陵(134.3mm)。

湖南省暴雨次数的空间分布图(图6d)表明,湖

南省暴雨次数的空间分布与湖南省降水量的空间

分布类似,高值区位于位于雪峰山北段、南岭山地、

湘东北和湘东南,低值区位于洞庭湖区、衡邵盆地

和沅水、资水上游山间盆地。

湖南省暴雨强度的空间分布图(图6e)表明,湖

南省暴雨强度的空间分布与湖南省最大日降水量

的空间分布类似,也存在3个高值区和3个低值区。

图6f为湖南省降水集中率空间分布图,图中表

明降水集中率的分布呈湘西北、湘东北向南逐渐递

减的特点。降水集中率大于0.25的站点有临湘

(0.251)和沅陵(0.251),小于0.13的站点有新宁

(0.126)、武冈(0.125)和城步(0.123)。

4.2极端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

为了分析极端降水变化趋势的区域差异,对湖

南省各站点极端降水的线性倾向进行估计。

在过去50年湖南省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年降水

量(图7a)呈下降趋势,其它地区年降水呈增加的趋

图51960-2009年湖南省降水量和暴雨降水量(a)暴雨总次数(b)的年内变化

Fig.5Interannualvariationsofprecipitationandrainstormprecipitation(a)andrainstormnumbers(b)inHunanduring1960-2009

a.降水量和暴雨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b.暴雨总次数的年内变化

50

100

150

200

250

10

11

12

月份

月降水量月暴雨降水量

1500

3000

4500

10

11

12

月份

1399

地理科学进展30卷

势。在88个统计站中,有65个站点b>0,主要分布

在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澧水和资江流域,其中降

水增加的极值区分别位于湘东北和湘东南,最大值

分别为资兴(64.0mm/10a)、临湘(36.1mm/10a)和华

容(38.5mm/10a);有23个站点b<0,主要分布在南

岭和沅江上游,最小值分别为古丈(-27.0mm/10a)、

江华(-23.2mm/10a)和武冈(-23.0mm/10a)。17个站

点达到0.1的信度,6个站点达到0.05的信度(表1)。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暴雨降水量(图7b)呈增加

趋势,中心位于湘东南、湘东北和湘西,共有73个

站点b>0,其中炎陵暴雨降水量增加最大达43.6

mm/10a。有17个站点达到0.1的信度,11个站点达

到0.05的信度。湖南省最大日降水量(图7c)在湖

南省的北部、中部和西南部呈下降趋势,其它地区

年最大日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有69个站点b>

0,日最大降水量增加的极值区分别位于湘东南和

湘西,最大值分别为永兴(11.6mm/10a)和黔阳

(10.0mm/10a);有19个站点b<0,主要分布在湘中

和湘西南,最小值分别为龙山(-4.4mm/10a)和株洲

(-4.0mm/10a)。18个站点达到0.1的信度,16个站

点达到0.05的信度。湖南省年暴雨日数(图7d)在

湖南省的西北部、中部和西南部呈下降趋势,其它

地区年暴雨日数呈增加的趋势。有70个站点b>

0,有17个站点b<0,其中15个站点达到0.1的信

度,5个站点达到0.05的信度。湖南省暴雨强度(图

7e)在湖南省的西北、东北和湘中东部呈下降趋势,

其他地区年暴雨强度呈增加的趋势。有60个站点

b>0,暴雨强度增加的极值区分别位于湘东南和湘

西南,最大值分别为麻阳(6.4mm/10a)和江永(4.6

mm/10a);有19个站点b<0,最小值分别为保靖

(-3.5mm/10a)和株洲(-2.6mm/10a)。21个站点达到

0.1的信度,16个站点达到0.05的信度。湖南省降

水集中率(图7f)的空间变化趋势与暴雨降水量的空

间变化趋势类似,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率呈增加趋

势,中心位于湘东南、湘东北和湘西,共有73个站

点b>0,最大值为辰溪(24.610-3/10a)和岳阳(23.3

10-3/10a)。有23个站点达到0.1的信度,15个站点

达到0.05的信度。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极端降水的空间

分布反映了地理位置和地形对其的影响,同时对比

空间变化趋势发现,降水量在湘西地区可能更加少

雨,湘北洞庭湖区和湘中部分地区有可能向多雨转

变的趋势;湘东和湘南有可能向干旱转变。暴雨降

水量、最大日降水量、暴雨次数、暴雨强度和降水集

中率在湘中、湘西南和湘西北个别地区可能比原来

更少,其余地区均可能增多。

图6湖南省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Fig.6SpatialdistributionofextremerainstormeventsinHunanProvince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30N

29N

28出差申请书范文 N

27N

26N

25N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1

3

5

0

1

4

5

0

1

5

5

0

1

3

5

0

1

3

5

0

1

3

5

0

1

4

5

0

1

4

5

0

1

4

5

0

1

5

5

0

1

5

5

01

4

5

0

1

2

5

0

125

0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3

6

0

3

2

0

2

8

0

2

4

0

2

4

0

2

4

0

200

2

8

0

3

2

0

3

6

0

280

3

5

0

3

0

0

2

5

0

2

0

0

1

5

0

2

0

0

2

0

0

2

0

0

1

5

0

2

5

0

2

5

0

5

4.53

.5

4

4

4

4

4

.

5

4

.

5

3

.

5

3

.5

3

.

5

3

.

5

3

.

5

5

3

3

3

24

2

4

2

4

2

2

2

2

2

0

1

8

2

0

1

8

1

6

1

8

1

4

1

8

1

61

6

1

61

8

7

6

7

6

707

3

6

7

7

3

70

73

6

7

6

4

6

1

6

7

7

0

7

3

70

7

0

6

7

7

0

7

3

a.降水量

b.暴雨降水量

c.最大日降水量

d.暴雨次数

e.暴雨强度

f.降水集中率

新晃

安化

浏阳

安乡

城步

武冈

安化

临湘

桑植

武冈

永兴

桃江

临湘

醴陵

沅陵

城步

新宁

武冈

临湘

祁东

桂东

蓝山

1400

11期张剑明等:1960-2009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

5结论

本文采用湖南省88个地面气象站点1960-2009

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

分析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50年来区域

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

(1)湖南省过去50年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强度

增大。极端降水变化总趋势是在波动中上升,20世

纪60年代和80年代偏少,70年代和90年代偏多;

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极端降水由小变大是一突

变现象,并且存在2年、5年、7年和21年左右的周

期振荡。

(2)对湖南省降水量和暴雨总次数的年内变化

分析发现,降水量明显高于平均值的月份集中在4~

8月,而暴雨降水量和暴雨总次数明显高于平均值

的月份集中在5-8月。

(3)湖南省年降水量和暴雨次数的大值区位于

雪峰山北段、南岭山地、湘东北和湘东南,低值区位

于洞庭湖区、衡邵盆地和沅水、资水上游山间盆地;

暴雨降水量有湘西北和湘东北2个高值区,低值区

位于湘西南;最大日降水量和暴雨强度高值区位于

湘西北、湘东北和湘东南;低值区位于湘西南、湘北

和湘中。降水集中率呈湘西北、湘东北向南逐渐递

减的特点。

(4)湖南省年降水量湘渗透的近义词 西地区可能更加少雨,

湘北洞庭湖区和湘中部分地区有可能向多雨转变

的趋势;湘东和湘南有可能向干旱转变。暴雨降水

量、最大日降水量、暴雨次数、暴雨强度和降水贡献

图7湖南省极端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

Fig.7SpatialvariationtrendsofextremerainstormeventsofHunanProvince

表1湖南省极端降水的倾向率及信度水平

Tab.1BiasofextremerainstormeventsinHunanProvince

b 站点数 bmax及站点名 bmin及站点名

站点数 b=0 b>0 b<0

|r|≥0.23* |r|≥0.27*

降水量 9.2 0 65 23

64.0(资兴) -27.0(古丈)

17 6

暴雨降水量 14.1 0 73 15 43.6(炎陵) 燕麦片的功效与作用 -17.5(武冈) 17 11

最大日降水 12.0 0 69 19 11.6(永兴) -4.4(龙山) 18 16

暴雨日数 0.14 1 70 17 0.6(岳阳) -0.24(永顺) 15 5

暴雨强度 1.37 1 62 25 6.4(麻阳) -3.5(保靖) 21 16

降水集中率 0.08 0 73 15

0.25(辰溪) -0.13(武冈)

23 15

|r|≥0.23*

和|r|≥0.27

分别达到信度0.1和0.05的水平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109E110E111E112E113E114E

30N

29N

28N

27N

26N

25N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过年的画怎么画 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张家界

常德

岳阳

益阳

吉首

怀化

邵阳

衡阳

永州

郴州

株洲

湘潭

娄底

长沙

0

1

0

2

0

3

0

4

0

-

2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2

0

2

0

2

0

2

0

2

0

1

0

3

0

-

1

0

0

0

0

0

1

0

2

0

3

0

0

0

1

0

1

0

1

0

1

0

2

0

2

0

2

0

3

0

3

0

3

0

0

0

3

6

9

0

0

0

0

0

0

0

3

3

3

3

6

6

6

6

6

3

0

.

1

0

.

2

0

.

3

0.4

0

0

0

0

0

0

.

1

0

.

1

0.

1

0

.

1

0

.

2

0.

2

0

.

2

0

.

2

0.

2

0.

1

0

.

2

0

.2

0.

3

0

.

4

0

.1

0

1

.5

0

3

-

1

.

5

0

00

0

01.

51

.

5

1

.

5

1

.

5

1

.

5

-

1

.

5

3

3

3

3

0

1

2

1

.

5

0

.

5

0

0

00

0.5

0

.

5

0.

5

0

.

5

0.

5

1

.5

1

.5

1

.

5

1

.

5

1

.

5

1

1

1

2

a.降水量

b.暴雨降水量

c.最大日降水量

d.暴雨次数

e.暴雨强度

f.降水集中率

古丈

武冈

江华

华容

临湘

炎陵

龙山

黔阳

永兴

辰溪

1401

地理科学进展30卷

率在湘中、湘西南和湘西北个别地区可能比原来更

少,其余地区均可能增多。

参考文献

[1]张文,寿绍文,杨金虎.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极端降水

量的异常特征分析.气象,2007,33(3):61-67.

[1]杨萍.近四十年中国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的群发

性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

[3]许艳峰.我国南部夏季持续性暴雨的时空变化及其对

应的环流特征[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

[4]张永领.我国东部夏季降水极值的时空特征及其遥相

关研究[D].南京:南京气象学院,2003.

[5]黄琪波.江南地区夏季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前期信号分

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8.

[6]戴泽军,宇如聪,陈昊明.湖南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高

原气象,2009,28(6):1463-1470.

[7]罗伯良,张超,林浩.近40年湖南省极端强降水气候变

化趋势与突变特征.气象,2008,34(1):80-85.

[8]张剑明,黎祖贤,章新平,等.湖南省区域干旱模糊价.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4):629-635.

[9]丁一汇.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变化及其全球变暖的关

系.气象,2002,28(3):3-7.

[10]翟盘茂,任福民,张强.中国降水极值变化趋势检测.气

象学报,1999,57(2):208-216.

[11]ZhaiPM,SunAJ,RenFM,sofclimateex-

icChange,1999,42(1):203-218.

[12]刘小宁.我国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灾害学,

1999,14(1):54-59.

[13]任国玉,吴虹.我国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应用气

象学报,2000,11(3):322-330.

[14]鲍名,黄荣辉.近40年我国暴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大

气科学,2006,30(6):1057-1067.

[15]鲍名.近50年我国持续性暴雨的统计分析及其大尺度

环流背景.大气科学,2007,31(5):779-792.

[16]朱宵峰,钱永甫,宁亮,等.长江下游地区汛期暴雨气候

特征分析,2008,24(2):136-146.

[17]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北京:气象出

版社,1999.

[18]符淙斌,王强.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大气科学,

1992,6(4):482-493.

[19]TorrenceC,icalguidetowavelet

inoftheAmericanMeteorologicalSoci-

ety,1998,79(1):61-78.

[20]林振山.子波气候诊断技术的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21]杨梅学,姚檀栋.小波气候突变的检测:应用范围与应

注意的问题.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23(4):

73-76.

ClimaticCharacteristicsofExtremeRainstormEvents

inHunanProvinceduring1960-2009

ZHANGJianming1,2,LIAOYufang1,DUANLijie1,ZENGXianghong1

(limateCenter,Changsha410007,China;ologicalBureauofZhuzhou,Zhuzhou412000,Hunan,China)

Abstract:Using1960-2009dailyprecipitationdataof89stations,thespatio-temporaldistributionofextreme

rainstormeventsinHunanProvinceinrecent50yearsisanalydbylinearregression,abruptchangeanalysis

ultsshowedthattheintensityandfrequencyofrainstormeventsincreadinthe

erainstormeventsshowedawave-increa:lowinthe1960sand1980swhereashighin

tchange(fromdrytowet)

addition,theextremerainstormsalsooccurredincyclesof2-year,5-year,7-year,lly,the

numbersofrainstormsandtheassociatedprecipitationofMaytoAugusta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aver-

itationofthewesternHunanshowsadecreasingtrend,whilethatofthenorthernandcentralHunan

erainstormshowsaincreasing

trend,whilethatofthesouthwestern,northwesternandcentralHunanshowsadecreasingtrend.

Keywords:HunanProvince;extremerainstormevents;spatio-temporalcharacteristics;regionaldifference

本文引用格式:

张剑明,廖玉芳,段丽洁,等.1960-2009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1):1395-1402.

1402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22:40: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776231448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曾向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曾向红.pdf

上一篇:闰6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曾向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