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白马篇赏析

更新时间:2023-03-16 19:37:39 阅读: 评论:0

摄像机怎么用-钱学森的精神

白马篇赏析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我透明)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1

白马篇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箭靶优秀人物事迹 ”。注:“马蹄”即

为“箭靶”之意。

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1]羁:马络头。

[2]连翩:飞跑不停的样子。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

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

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

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6]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

散"(破裂),都有如何做包子 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

称。接:射击迎面飞来的东西。猱(n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7]剽:行动轻捷。螭(ch):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8]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

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0]蹈:奔赴。

[11]陵:陵蹈,以武临之。

[12]怀:顾惜。

[13]中:心中。顾:念。

赏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

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

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首联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

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

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必会陷入深深

的忧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

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

情写到极致。

颔联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

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

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

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

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

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

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

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颈联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

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

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

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

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

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读来回肠荡气。

尾联合,收拢有力,却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

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

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

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

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

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

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

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

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

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

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

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

感染力。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

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

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2

白马饰金羁[1],连翩西北驰[2]。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3]。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5]。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6]。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7]。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8]。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9]。长驱蹈匈奴[10],左顾凌鲜卑[11]。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2]?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

[1]羁:马络头。

[2]连翩: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魏初西北方为匈

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

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

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

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6]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

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

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猱(n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7]剽:行动轻捷。螭(ch):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8]虏:

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

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0]蹈:奔赴。

[11]陵:陵蹈,以武临之。

[12]怀:顾惜。欧美经典音乐

[13]中:心中。顾:念。

翻译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马蹄”。

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赏析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

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

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

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

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

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

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

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3

白马篇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名编一作:名在)

《白马篇》译文

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

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抬手就能射中巴西人参 飞驰而来的东南斯拉夫联盟 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白马篇》注释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

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

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楛(h)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nc):长短不齐

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

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o):勇敢剽悍。螭(ch):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虏骑(j):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

数,经常。

羽檄(x):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

顾:看。凌: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

北方强族。

弃身:舍身。

怀:爱惜。

籍:名册。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捐躯:献身。赴:奔赴。

《白马篇》赏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

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

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首联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

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

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必会陷入深深

的忧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

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

情写到极致。

颔联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

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

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

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

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

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

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

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颈联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

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

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

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

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

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读来回肠荡气。

尾联合,收拢有力,却并高三生活 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

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

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

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

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

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

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

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

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

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

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

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

感染力。

《白马篇》赏析二

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

“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

“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

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

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

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

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

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

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

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

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

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

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

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

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

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

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

情怀。

《白马篇》赏析三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

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

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

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象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

感情。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战乱和人民苦

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篇章。这方

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白马篇》。如果说《龟

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美国林肯 的"壮士之歌"的话,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

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

英雄的形象。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生于乱世,自幼即

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东

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

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

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

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

《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

望和憧憬。

全诗共28句,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四层来理解。

开篇两句是第一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色的战马,

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首句不写人而人却在其中。这

里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马指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

白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战善战,堪负重任的品格外,还象征着

坚定、忠诚、奉献、牺牲。"生乎乱,长乎军"的曹植,"志欲自效于明

时,立功于圣世",以白马来指代他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贴切不过

的了。"连翩西北驰",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战争气氛。

"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是第二层。如上所述,诗一开头即写军

情紧急,可是接下来却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问答宕开,缓

笔插入对这位白马英雄的描述,造成诗篇节奏上的一张一弛。幽并,

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赵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诗中写这位

白马英雄是"幽并游侠儿",以见其根基不浅。古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这位"少小去乡邑"的白马英雄却能久经征战

而扬名边塞。何以如此?接着诗人便以饱蘸热忱的笔触描述英雄的精

绝武艺: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宿昔秉良弓",是说他早早晚晚弓箭不离手;"楛矢何参差",是形

容他射出去的箭络绎不绝,纷纷疾驰。这两句是写他长期坚持不懈地

苦练骑射技术的情景,说明他精深的武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下边接

着即写他过硬的骑射技术:左右开弓,仰射俯射,或动或静,箭无虚

发。敏捷胜过猿猴,勇猛好像虎豹和蛟龙。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墨、

铺陈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雄的不凡的

来历和出众的本领。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

以能"扬声沙漠垂",而且为下边写他英雄事迹作了坚实的铺垫。"边城

多紧急"以下6句,是第三层。从结构上讲,这里是紧承开头"连翩西北

驰"的,这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的继续。从内容上讲,

这是把人物放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塑造。"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边塞城邑多次报警告急,敌军骑兵频繁犯

边。插着羽毛的紧急文告从北方传来,白马英雄立即催马登上防御工

事。只用了4句20字,便写出了英雄急国家所急的侠肝义胆。在边塞

紧急的关头,国家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立即奔赴前线。"长驱蹈匈奴,

左顾凌鲜卑"两句,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英勇。"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现

了他压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从结构上讲,这两句是

承前启后的过渡句,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结,又是诱发下文议论的

引言。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最后一层。意思是说,投身于刀锋剑刃的战场,岂能不置生

死于度外?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之情?既然编入壮士的名册,参加

到军队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

死如归?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

的揭示和礼赞。就一般叙事诗来说,把诗中主人翁的本末事迹表达清

楚也就够了,用不着再加议论。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

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激情

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

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

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

有应风雅。"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

"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

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此诗奇警家训手抄报 ",又说此篇"实出屈子

《九歌国殇》"。所论极是。此诗不仅节奏张弛有致,篇章波澜起伏,

令人奇警,语言也具有奇警的特色。例如,"木苦矢何参差"的"参差",

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词,本意是长短不齐。可是用在这里就平中见奇,

普字生辉了,用来形容射出去的箭纷纷疾驰,络绎不绝,是再形象不

过了,怕是难以找到比它更贴切的了。所谓"实出屈子《九歌国殇》",

是指篇末所颂扬的英雄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与屈什么补肝 原

《国殇》篇末所歌颂的卫国英雄的"子魂魄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是一

脉相承的,都是对爱国英雄的慷慨礼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

思是说,诗歌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音为花朵,以思想

为果实。曹植在其笔下的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满腔激情,

又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和民歌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因此才创

造出"白马山药性温还是性寒 英雄"这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白马篇》赏析四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

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

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

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

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

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

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

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

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

“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

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

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

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

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

故设问答,补叙来历。关于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

他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

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

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

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

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

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

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

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

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

“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

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

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

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

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

匈奴,左顾凌鲜卑。”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

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

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

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

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

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最后八句揭示游

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

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

超武艺结合起来,使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

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

府的影响。曹植诗的“赡丽”“尚工”“致饰”,还有曹植的“雅好

慷慨”(《前录自序》)和他诗歌的“骨气奇高”(钟嵘《诗品》上),即

曹植常常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因此其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迈不

凡。从《白马篇》来看,确实如此。

《白马篇》创作提示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

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

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

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景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

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

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

“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

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4

白马篇

李白〔唐代〕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译文: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你五陵豪侠。你所佩之

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原来

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陕高高。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

臂手接太行飞猱。你酒后日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你杀人如

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

取功名。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叱咤日云

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

宰相下拜。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注释:

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龙马:《周礼夏官廋人》:

“马八尺以上为龙。”五陵:语出班固《西都赋》:“南望杜、灞,

切眺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

陵、茂陵、平陵,在渭切。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

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见《后汉书班固传》及:李贤注。五

陵豪,谓五陵豪侠。“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

色如秋霜,切玉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秋霜:形容剑

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斗鸡:玄宗好斗鸡,

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陕:有篷陕之车,贵人所乘。

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陕:车陕。弓摧南山虎,

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

之。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函谷:古关名,

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

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临挑: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叱咤:

怒斥声。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

此代指时相。二句意谓:“五陵豪”因边功而傲视大臣。自篇首至此,

皆写“五陵豪”。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

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二句李白自谓。善慕“五

陵豪”之生涯,羞为蛰居陋室之穷儒。使酒气:因酒使气。萧曹:西汉

名相萧何和曹参。拜,全诗校:“一作下。”

鉴赏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描绘豪侠的形象。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讲述豪侠的倜傥不群和武艺高强。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表达豪侠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虽写豪侠的爱国精神,实则也隐隐流露出诗人想建功立业的寄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最后四句是说打败敌人,胜利归来,既不会阿附权贵、居功邀赏,也

不自命清高,隐居草野,要继续过游侠生活。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

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

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

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

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

他潇洒倜傥,豪迈勇敢,不拘礼法,疾恶如仇。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富于爱国精神。当祖国的统一和安定受到威胁时,便“发愤去幽谷,

从军向临洮”,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功疆场,而胜利归来时,

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又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在这个形象身

上,集中体现着李白的任侠思想。显然,他的这种任侠思想和他进步

的政治理想,他的反对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是有密切关系的,因而也

显示了这种任侠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

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

(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

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5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古诗简介

白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又作《游侠篇》,因其所写

的是边塞游侠的忠勇。作者平素也有“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抱负

和从军出塞的经验,写游侠也可能是自况。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

年英雄(一说是指他的兄长曹彰,另一说是指西汉时的骠骑将军霍去

病)。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

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

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

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

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

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

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翻译/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

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

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中了

“长臂猿”,转身又去射“箭靶”。注:“马蹄”即为“箭靶”之意。

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听说边境军情急,侵略者一

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

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

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

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⑴羁:马络头。

⑵连翩:骏马飞奔的样子。

⑶幽并(bng):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

部分地区。游侠儿:指勇侠的青少年。

⑷扬:传扬。垂:即“陲”,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

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⑸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

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⑹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

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

称。接:射击迎面飞来的东西。猱(n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⑺剽:行动轻捷。螭(ch):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⑻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⑼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

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⑽蹈:奔赴。

⑾陵:陵蹈,以武临之。

⑿怀:顾惜。

⒀中:心中。顾:念。

赏析/鉴赏

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

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诗

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

前的精神。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

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

高亢的情绪。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

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

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

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

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

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

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9:3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666591445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马篇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马篇赏析.pdf

上一篇:七言律诗平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白马篇赏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