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华罗庚的小故事

更新时间:2023-03-16 14:08:01 阅读: 评论:0

屈原诗句-电信网大

华罗庚的小故事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自然法)

1/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

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

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

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

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主要荣誉: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

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

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2/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

部委员(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

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

有一次,他被叫去看卖棉花的铺子,这时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

正在演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问:“一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

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

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

女便买下一包棉花走了。华加工承揽合同 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演算时,才发现刚才

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他便不

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车师傅见了,便让他坐车追,后来终于追上

3/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

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

“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

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

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演算起来。

------------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动脑筋。他十四岁的

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

“今有ps改数字 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

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

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初一英语作文范文 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

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

4/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老师惊诧地问。

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

“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老师又问。

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

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

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

所求的数了。”

“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

《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

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

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

5/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

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

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

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

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

习惯。他当然没有十二个月英语 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

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

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

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

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

6/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

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

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

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

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

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

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

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5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

7/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

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

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

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

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梦到女朋友 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

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

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

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

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

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

8/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

兮……为了国家民怎么摆摊 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功夫英语怎么说

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

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

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

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

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

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

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给小学生的寄语 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

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9/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6

华罗庚的父亲是经营杂货店的小业主,由于经营惨淡,家境每况愈下,

致使上中学不久的华罗庚辍学,当了杂货店的记账员。在繁琐、单调

的劳作中,他并没有放弃最大的嗜好--数学研究。

正在他发奋自学时,灾难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被

医生判了“死刑”。然而,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左腿却落下了

终生残疾。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

断的努力。”

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学,

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

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后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

助教。在这里,他得益于熊庆来、杨武之的指导,学术上得以长足进

步,并逐渐树立起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

1948年应美国一所大学骋请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

10/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携妻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后

任中国两河文化 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十分重视和倡导把数学理论应用到

生产实践中,并亲自组织和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使之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他一生勤奋耕耘,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着。作为

数学教育家,他培养出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

并形成了中国数学学派,有的人已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讲学时,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去

世,终年75岁。一生以“最大希望就是龙头烤 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自勉

的华罗庚,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7

华罗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成就了他自己的追求,获得了今

天的成功。华罗庚在概括他全部的治学精神中说道,学习必须踏实,

11/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不能踏空一步。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踏空多步,补不胜补,会使人

上不去,就会完全泄气。小朋友们,一定有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个

有学问的人哦。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4:0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46881144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华罗庚的小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华罗庚的小故事.pdf

上一篇:中国哲学简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