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中国古代民族)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契丹”本意
为镔铁,表示坚固。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扬,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
中国称做“契丹”。
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处在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联盟,曾臣服
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
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雷锋活动 、入仕和贸易,也有战
争和掳掠。公元906年契丹联盟可汗痕德堇可汗临终前遗命推选阿保
机为汗。后来耶律阿保机在907年举行仪式登可汗位,915年耶律阿
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
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
朝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阿育王寺 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
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
契丹是一个进取开放的民族,通过与中原及西方的密切交往,创
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契丹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以国制治契丹,
以汉制待汉人”。又今文经学 仿汉制实行科举,制订成文法典。建立全体男丁
皆入兵籍的兵制,又依本身游牧民族习俗而首创五京制。共建有5个
都城,即上京、中京、东京、南京和西京。其中首都辽上京和陪都辽
中京均建在北方草原契丹本土内(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是著名的
草原城市。
契丹人于920年仿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史称下月工作计划 大字,后又仿
回鹘文创制了契丹小字。契丹文字的创造标志着契丹族的进步。契丹
人还喜欢绘画,皇太子耶律倍便是契丹国著名的画家,尤其擅画马。
契丹族广建佛寺和佛塔,使辽王朝的文化颇为昌盛。内自字成语 蒙古草原东部
是契丹族的发祥地,也是其立国后统治的中心区。在这里留下了大量
珍贵的契丹族遗迹遗物,成为草原文明繁荣的象征。
契丹王国在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有很大贡献,由
于辽国的疆域东西横长,正好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渠道。在辽代贵族墓
葬中出土的琥珀、玛瑙和玻璃筹文物,很多都来自西方。
自元末明初以来,契丹族却从史籍中突然消失。阜新,开州立县
是从辽开始,阜新被史学家年夜饭的做法 称为契丹人的“故地”和“摇篮”。辽时,
阜新建有头下州9座,人口达20万。可头牌主播 以说,阜新与契丹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2:58: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426831440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契丹文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契丹文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