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名人励志故事5篇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
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写作素材】
名人励志故事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名人励志故事1
海伦凯勒,她是个重度障碍者,虽然她听不见,看不见,也不能
说话,但是她有一颗真诚和努力学习的心,克服了重重的困难。
其实海伦凯勒本来是跟正常人一样,她看得见也听得到,小时候
和大家一样生龙活虎,会想建议书作文 模仿别人做事,爱笑爱哭爱生气,会故意
跌倒在地上,要妈妈把她抱起来,但是在她得了一场大病后,让她的
生活变成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是一个完全由触觉构成的世界,而她
的爸爸妈妈对她绝不放弃,费尽心思寻找启蒙老师,只为了让海伦凯
勒从黑暗走向光明,由孤独进入友谊。
苏利文小姐是开启海伦凯勒心灵的导师,老师用她的手代替了听
觉和视觉,在她手心拼字,让她一字一句的感觉,并用手去探索和学
习触摸到的一切东西有它的名称和用途,用凸出的印刷字体学习阅读,
使她学会了把单字排列成短句,而又把她的手放在脸上轻轻摸过,让
她感觉发音时舌头和嘴唇的位置,使她学会说话。
海伦凯勒虽然生活在黑暗及无声的世界,但是她却没有自暴自弃,
反而更努力向上的学习,她曾说过”聋与瞎都没有关系,把它们放逐
到生命的外围去。”她勇敢面对自己身体带来的伤痛,一点一滴的累
积知识,并且获得了比一般人更高的成就,所以我们要满足自己所拥
有的一切,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要勇敢面对,不要逃避,要想办法克服,
并在自己的能力下,多帮助别人。
名人励志故事2
飞翔是很多人的梦想,莱特兄弟是飞行的始祖,他们忠于梦想,
努力奋斗,才成功发明了飞机。
莱特兄弟从小对机械很感兴趣,但如果他们没有合作无间的话,
可能飞机的发明又会晚了几十年,莱特兄弟一生奉献于飞机的发明,
虽然在努力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冷嘲热讽,但他们努力不懈,终于发明
了飞机,完成了梦想。
伟伯莱特出生于一八六七年,奥维伯则在一八七一年出世,伟伯
十一岁时,爸爸买了一个简单的飞行玩具,启发了两兄弟的灵感,飞
行的梦想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萌芽。他们同心协力发行了一份报纸──”
迪顿周刊”,可是因为大报社的恶性竞争而改行做脚踏车。后来因为
德国发明家李连的飞行实验,让他们重新对飞行感到兴趣。一九零零
年莱特兄弟进行了第一次滑翔机的实验,虽然失败了,但他们锲而不
舍,在第二年制造了第二号滑翔机并修改了第一次的错误。一九零五
年,莱特兄弟的”动力飞机”成功飞行了三十九公里,创下佳绩。四
年后他们在迪顿成立”莱特兄弟飞机公司”,开始大量制造飞机。但
不幸的事降临了,伟伯染上了伤寒,虽然他努力的和病魔缠斗、抗争,
终因天命难违,伟大的发明家就与世长辞了,享年四十五岁。而万万
没想到的是他们奉献一生所发明的飞机,竟然在世界大战中成为可怕
的杀人工具,这件事让奥维尔痛心不已。奥维尔缠绵病榻,一九九年
四一月三十日安祥的离开了人间。
莱特兄弟努力不懈,再接再厉,正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
人。”最好的典范。虽然飞机的发明成了战争无情的杀手,但也让交
通更无远弗届,使距离缩短了许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更加快速、
频繁,这正昰他们人生伟大的地方。莱特兄弟克服了许多困难,从不
向失败低头,他们对于发明的坚持和力求上进的态度,正是“勇者的
画像”也是我们效法的最佳楷模。
名人励志故事3
马云的创业故事
据说他是一个让人疯狂的人。他每年会在全球10所大学演讲,他
曾在哈佛讲台上与诺基亚总裁激烈辩论,最终赢得了台下1000多名听
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他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全球商人热烈地追捧他。他的网站
阿里巴巴两次被哈佛、斯坦福商学院选为MBA案例,掀起全美研究热
潮。阿里巴巴从1999年成立至今,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多家媒体对
它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并连续第5次被《福布斯》评选为全球最佳
B2B网站,其排名甚至领先于全球电子商务巨擘亚马逊!这个人是马云。
骗子马云的穷人世界
和所有的互联网精英不一样,马云从小就没有生活在顶尖的那部
分人当中,他活在平常的普通人当中。马云称自己脑子笨,从小功课
就不好,数学考过1分,只有英语特别好。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
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所以,马云一直对员工说,如果光看IQ,
世界上有70%的人都可以获得成功!
而1995年他开创企业黄页网站,每天出门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
请人家心甘情愿同意付钱把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去。没有人相信他,
1995年的杭州,人们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在那段时间里,马云
过的是一种被人视为骗子的生活。
有人在杭州的大排档里见到马云。马云喝得微醺,十足一个跟一
大帮人神侃瞎吹的小市民。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杭州人的安静和从容。
但是,马云的网站为上网的企业带来了客户,他的网站盈利了。
在中国互联网大潮风高浪急之时,马云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
决定做一个和世界上所有电子商务网站不同的B2B网站,他不做那15%
大企业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
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马云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如是
说,在网上,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服务收费是一样的,他要为互联网
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
是远见还是狂妄?
1999年初,他为网站起了一个众所周知代表财富的域名“阿里巴
巴”,然后他对他的团队说:“我要回杭州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从
零开始。愿意回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意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绍去
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他说用3天时间给他们考虑,但不到5分
钟,伙伴们一致决定:“我们回杭州去,一起去!”这就是被阿里巴巴
员工戏称为“十八罗汉”的开山元老。1999年3月,马云在杭州的家
中创办了阿里巴巴公司。他和他的“十八罗汉”没日没夜地工作,地
上有一个睡袋,谁累了就钻进去睡一会儿。而要做到与众不同,阿里
巴巴网站必须迅速覆盖全球,否则只做国内就会变成没有买家的卖家,
失去第一就失去了意义。
这一次为了阿里巴巴,马云决心向全球出击,到各个国家去展示
他那绝世口才。他到各个大学去做演讲,到电子商务网络会议和论坛
上宣讲他的B2B模式。怪异的长相、极具煽动性的口才和超越全球的
商业思想,竟然交融在这个枯瘦弱小的中国人身上,听众无不英语报告 为之惊
讶。海外媒体开始对马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马云再有魅力,不管
在演讲的时候如何意气风发,他还是要回到现实:阿里巴巴缺钱,庞
大的运营费用将马云压得喘不过气来。幸运的是,马云马不停蹄地在
全球的巡回演讲,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是吸引客户,二是
吸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商慢慢从马云的演讲中对他的阿里巴巴有了
兴趣,随着AB公司副总蔡崇信考察阿里巴巴并加盟阿里巴巴之后,数
十家风险投资商与马云接洽商谈。拒绝38家风险投资后,马云接受高
盛为首的投资集团500万美元的投资。就在该笔资金到位的第二天,
马云飞赴北京“见一位神秘人物”。见面才知,那人是雅虎最大的股
东、“全球互联网投资皇帝”、日本软银公司的董事长孙正义!原定1
个小时的讲述,马云刚讲了6分钟,孙正义就说:马云,我一定要投
资阿里巴巴!而且用我自己的钱。2000年1月,双方正式签约,孙正义
投入2000万美金。据说孙正义事后判定阿里巴巴会成为一家和雅虎一
样伟大的公司。
2000年,《福布斯》评价马云: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
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很快,马云和阿里巴巴在欧美名声日隆,来自国
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激增之势!从此,阿里巴巴开始被业界公认为全球
最优秀的B2B网站。2001年12月27日,中国供应商会员达到100
万人,成为全球第一个达到此数目的B2B网站,并在当月实现盈利。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真正开始赚钱了!对马云、对阿里巴巴、对中国互
联网企业、对全球电子商务而言,这都堪称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它正式
向全世界宣告,马云创建的电子商务B2B模式是正确的、可行的。
抓住有梦想的人
不管是在创业初期的“开荒牛”,还是今天的“空降兵”,加盟
阿里巴巴完全是被疯狂的马云和阿里巴巴所吸引。无论是挑战也好,
梦想也罢,人总是需要有些狂热的东西鼓动自己,来到这里不是因为
阿里巴巴有一眼可见的前景,而是因为阿里巴巴是一个不知道未来的
巨大的梦想。正因为有太多的变数,反而使马云和阿里巴巴讨得了这
帮天才的欢心。正如马云在接受某个媒体采访的时候所说:如果一个
决定是100%正确的,就没有执行的意义;如果一个决定引起极大的争
议,才值得去执行。马云一拍脑袋认定的事情,每每引起无数人的争
执,让所有人觉得他是个疯子,却吸引了众多的顶尖人物。
阿里巴巴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始终如此信任马云,
是因为马云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他无与伦比的高瞻远瞩的眼光,
已经赢得了所有员工的心。
名人励志故事4
罗斯福的励志小故事
罗斯福39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场疾病让他以后只
能呆在轮椅上。在残酷的疾病面前,罗斯福没有屈服,反而以更大的
勇敢在政治上一步一步攀上顶峰。
自古英雄多磨难。富兰克林罗斯福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不久,便正
式开始了政治生涯。先是于1909年参加纽约州参议员竞选获胜;继而
于1912年积极为威尔逊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和为威尔逊竞选
总统出力奔走。威尔逊当选为总统后,罗斯福被任命为海军助理部长。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斯福请假三周与民主党党阀支
持的詹姆斯杰拉尔德竞争联邦参议员职位,结果党内提名遭到失败。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宣布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为了增加实战经验,作为海军助理部长的罗斯福于1918年赴欧洲战场
考察,目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生命和世界六大名枪 财产的损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
印象。1920年,在总统选举中,他被任命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结
果被共和党候选人柯立芝击败;同年,回到纽约重操律师旧业,暂时退
出政坛,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正在这时,一场意外的大灾难降
临到他的头上。1921年8月10日,他在他的海滨别墅扑灭了一个小
岛上的一场林火后,汗流浃背地跳人芬地湾游泳,不幸患上了小儿麻
痹症。
一场严峻的考验摆在了39岁的罗斯福面前,它比生死的考验更为
残酷,也更叫人难以忍受。
开始,他还竭力让自己相信病能够好转,但实际情况却在不断恶
化。他的两条腿完全不顶用了,瘫痪的症状在向上身蔓延。他的脖子
僵直,双臂也失去了知觉。最后膀胱也暂时失去了控制。每天导尿数
次,每次都痛苦异常。他的背和腿疼痛难忍,好像牙痛放射到全身;肌
肉像剥去皮肤暴露在外的神经,稍一触动,就忍受不了
但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精神上的折磨。他从一个有着“光辉前程”
的年轻力壮的硬汉子,一下子成了一个卧床不起、事事都需别人照料
的残废人,真是痛苦极了。在他刚得病的最初几天里,他几乎绝望了,
以为“上帝把他抛弃了”。但罗斯福毕竟是罗斯福,他依然受着痛苦
的煎熬,却又以平时那种轻松活泼的态度和妻子埃莉诺开玩笑。他理
智地控制住自己,绝不把自己的痛苦、忧愁传染给妻子和孩子们。他
不允许把自己得病的消息告诉正在欧洲的妈妈,以免母亲牵肠挂肚。
当医生正式宣布他患的是小儿麻痹症时,妻子埃莉诺几乎昏过去,而
罗斯福却只是苦笑了一下。
“我就不相信这种娃娃病能够整倒一个堂堂男子汉,我要战胜它!”
但罗斯福也知道这只是在说大话,不过大话使他比较容易保持勇
气。为了不想自己的病情,他拼命地思考问题,回想自己走过的路,
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回想自己接触过的各种各样的政治家,谁是
可资学习的导师,谁是卑鄙的政治骗子。他也想到人民,想到饱受战
争创伤的欧洲人民,想到那些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社会下层的人们。
到底今后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做人,他在思索,在探求。为了总结经
验,他不停地看书。他比较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有关美国历史、政治的
书籍;还阅读了许多世界名人传记;还有大量的医学书籍,几乎每一本有
关小儿麻痹症的书他都看了,并和大夫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他几乎
成了这方面的一个权威。
苦难可以造就一个人,当然也可以压跨一个人。关键在于处于苦
难中的人如何面对他所面临和忍受着的苦难。罗斯福面对病痛是乐观
而镇静的,虽然这并不能使他所遭受的苦痛减轻,但是,乐观的态度
使他又像从前那样生气勃勃了。他虽然仍卧床不起,但他相信这场病
过去之后,他定能更加胜任他所要担当的角色,重新返回政治舞台。
当母亲急匆匆来到他的床前,他以微笑迎接母亲,宽慰母亲说:“妈
妈,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的。说真的,我实在想亲自到船上去接你
呢。”医生的嘱咐进行艰苦的锻炼。为了使两腿伸直,不得不打上石
膏。每天他都好像在中世纪的酷刑架上一样,要把两腿关节处的楔子
打进去一点,以使肌健放松些。但是,这个曾被看成花花公子的人身
上蕴藏着极大的勇气,所以不久就出现了病情好转的迹象——他的手
臂和背部的肌肉逐渐强壮起来,最后终于能坐起来了。
为了重新走路,他叫人在草坪上架起了两根横杠,一条高些.一条
低些。每天,他接连几个小时不停地在这两条杠子中间挪动身体。他
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能走到离斯普林伍德四分之一英里远的邮
政街。每天,他都要拄着拐杖在公路上蹒跚着朝前走,争取比前一天
多走几步。他还让人在床正上方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两个吊环,靠这两
个吊环坚持锻炼。到开春,他已经日见好转,甚至能够到楼下在地板
上逗孩子们玩,或者在图书馆的沙发上接见客人了。
1922年2月,医生第一次给他安上了用皮革和钢制成的架子,这
副架子他以后一直戴着。架子每个重7磅,从臂部一直到脚腕。架子
在膝部固定住,这样,他的两腿就像两根木棍一样。借助于这架子和
拐棍,罗斯福不仅可以凭身体和手臂的运动来“走路”,而且还能站
立起来讲话了。但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开始时经常摔倒,夹着拐棍
的两臂也经常累得发疼,尽管如此,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
度坚持锻炼。
经过艰苦的锻炼,罗斯福的体力增强了。1922年秋天,他重新回
到病前任职的信托储蓄公司工作。开始,他每周工作2天.又慢慢增加
到3天,最后每周4天。他的日程排得很满,每天早晨8点半在床上
会见他的顾问路易斯毫和其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他来访者,这样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两个小时后,他来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下午5点。午饭就在办公室
里吃。上午他处理公司的事务,下午办些私事。回家后,喝点茶,活
动一下身体,就又会见来访者。事情往往要到吃晚饭时才完。由于重
新回到了社会,罗斯福的名字又响起来了。
病痛并没能吓倒罗斯福,甚至没有成为罗斯福的负担,他给人的
印象是,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健康人。他面对病痛所表现出来的超人
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他那蓬勃的生命之光不仅增添了他个人的
自信,也赢得了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1924年又是总统选举年。民主党由于上届总统选举失败,所以迫
切需要罗斯福出来竞选,重振士气。罗斯福表示:“在摔掉丁字形拐
杖走路以前我不想竞选。”但他决定出席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以发
出他本人重新返回政界的信息。在儿子的协助下,他撑着拐杖走上讲
台,这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罗斯福巧妙地控制着讲演的节奏,
完全把听众吸引住了。他呼吁大家团结起来,这时听众全都起立。他
充满激情地号召大家:“要牢记亚伯拉罕林肯的话:‘对任何人都不
怀恶意,对所有的人都充满友善。’”他的讲话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
烈欢迎。这是人们对他表示的一种少有的敬意。他的心好像又长上了
翅膀,他的腿被架子夹得麻木了,他的手由于把全身的重量都撑在桌
上而不停地痉挛。但他全然顾不上这些,他那浑厚有力的声音在大厅
里回荡着。
罗斯福最终赢得了这次选举,他的胜利在于他那非凡有毅力和超
人的意志。苦难并没有使他绝望,相反,他坚强地“站”了起来,
“走”了出来,并最终得到了民众的一致认可。
苦难本身是一次洗礼,是一种考验。苦难使罗斯福变得更加坚强,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显示了杰出人物那种固有的特质。
罗斯福的朋友帕金丝就相信这一点,她写道:“罗斯福在他得病
的那几年里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变化。我注意到,当他回来时,多年
的痛苦与折磨扫除了他得病前有时表现出来的不太严重的傲气。他变
得非常热心,精神很谦卑,思想很深沉。因为他经受了巨大的苦难,
他变得更能理解苦难中的人……他相信神圣的上帝把他从彻底瘫痪、绝
望和死亡中拯救了出来。”
名人励志故事5
俞敏洪的传奇经历
原太平洋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曾说过一番备受争议的话,他说:
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
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他认为不把自己当回事,不把面子当面
子,视面子为虚无,这才是一个真正干大事的人应有的风度。他的话
虽然偏颇了些、尖锐了些,但是,对企业来说,在创业初期所面临的
最大问题就是面子问题。
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就吃尽了面子的苦,卢跃刚在其著作《东方
马车》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至今读来,仍令人落
泪。
有一次,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为了处理这
件事,俞敏洪请一个刚刚认识的警察朋友,托他请刑警大队的一个政
委出来“坐一坐”。因为俞敏洪不会说话,只会喝酒;也因为内心不从
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就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
去了。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
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就回不来了。
那天,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他醒过来喊
的第一句话是:“我不!”
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
肺地喊着:“我不!——再也不!——把学校关了!——把学校
关了!——我不!”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哭够了,喊
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下午7点还有课,他又像往常一样,
背上书包上课去了。眼角的泪痕犹在,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按俞敏
洪自己的话说,不办学校,干吗去?
俞敏洪还有一件二氧化碳可燃吗 下跪的事,在新东方学校也是人尽皆知。
他的母亲不顾众人反对将俞敏洪的姐夫招来新东方做事,先管食
堂财务,后管发行部。因为某些原因,有人将俞敏洪姐夫的办公设备
搬走了,俞母大怒,在学校破口大骂。这位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万人
景仰的中国留学“教父”,当着大伙儿的面儿,“扑通”给母亲跪下
了。
见证此事的王强事后回忆说:“我们期待着俞敏洪能堂堂正正从
母亲面前走过去,可是他跪下了,顿时让我崩溃了!人性崩溃了,尊严
崩溃了,非常痛苦。”一个外人看见这样的场景尚且觉得“崩溃”,
觉得“非常痛苦”,那么,作为当事人和下跪者的俞敏洪内心会是什
么样的感觉stored 呢?
俞敏洪还有许多传奇般的经历,真要说起来,用他的话说,能说
上好几年。实际上,面子是人生中的第一道障碍,聪明的人决不做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过分爱面子,就会失去机遇,把自己看得
太重的人,很难做成大事。
要干大事就不能把面子看得太重。那些改革开放初期致富成功的
人,就是因为摘掉了虚荣面具,才走上了成功之路。有一大部分富豪
都是从“破烂王”和“臭皮匠”干起而发家致富的春节法定假日是几天 ,敢做“破烂王”、
敢做“臭皮匠”的人,本身就具有与常人不一般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1:2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371351438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海伦凯勒作文素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海伦凯勒作文素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