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月第一人是谁

更新时间:2023-03-16 11:01:19 阅读: 评论:0

王贯英-景色怡人

中国登月第一人是谁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日夜操劳)

1

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分三步

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

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

据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报道,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

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

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虽然具体的登月时间现在尚不能完全

确定,但航天科学家肯定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短。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探寻太

空商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中国政府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中国航天白皮书,初步确立月球探测

的目标,明确提出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

预先研究”。同时提出选择月球探测的目标必须突出特色向日葵的花 ,既要填补中国

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尽

量避免重复其他国家已做过的工作。

中国为登月计划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

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太空机器人专家称:太

空机器人将在中国人登上月球前承担主要探测任务,在卫星维修、太空科

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希望将来建立国际月球基地时,中国也

能作出贡献。据已有的设计模型,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

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

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将是建立利用太阳能

的“月球城”--多余的能量将被传送到地球上的采集点。

中国一旦成功实现载人登月,将成为世界上移居月球俱乐部的创始成

2

员。

中新网11月29日电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

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28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

进展顺利,运载火箭、探测器、数控、发射场和地面运用五大系统均完成

初样阶段,各项技术指标均已确定,目前已进入转正样阶段,预计2007

年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不成问题。

欧阳自远院士是应首届长三角青年创新论坛的邀请,来上海做空间探

测与中国月球探测的特色和创新的主题报告。

据欧阳院士介绍,中国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十年论证,其实早在

2004年止损是什么意思 1月嫦娥工程正式立项前,已经有很多单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过

各项预研。对于这样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家首先将其划分成五大系

统分别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讨论通过后,研制出原理性样机,再对样机经

过各种复杂的实验,制作成初样,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后,还要转成正样,

再对正样进行单测、联测、综合测等各种测试,以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万

无一失。

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主要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2004-2007年

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

2007-2012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

测;2012-2017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

回。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以后,中国才考虑载人登月。

目前,中国已经选定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火

箭选定长征三号甲。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目前初样

星的整星测试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正样星的研制;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

3

征三号甲火箭也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

员对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提高可性的设计。(

中国在2004年2月十三日公布首次探月计划——嫦娥计划。计划分

“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总投资14

亿元(一个比较常见的比喻是:“第一次探月工程的花费也就相当于修建

两三公里地铁的钱。”),将在2007年以前发射一颗绕月卫星。此后10年

间,中国将陆续进行月球车在探月软着陆以及机器人月壤采样工作。

[编辑]首期计划“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四大任务是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

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

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

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

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

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

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

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

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

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

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

作用

4

在太空中走得更远正在成为中国航天人的新梦,随着国际深空探测热

潮的又一次兴起,中国的探月计划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近日,记者专

访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耗资15亿三年内首次探月

1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在京丰宾

馆召集中国航天界的院士听取了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汇报。会议进行了一

天,中国航天局局长、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

师孙家栋和欧阳自远做了汇报。在院士们的规划中,中国探月工程的未来

越来学生手册心得 越清晰。

欧阳自远告诉记者,这次会议肯定了中国探月三步走的计划,这个计

划可以用“绕、落、回”三个字分别概括探月的三个阶段。“绕”指的是

在2007年之前发射一颗重约2吨的月球卫星,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

科学数据,包括拍摄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的资源含量

和分布,探测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以及监测地月空间环境。“落”是指在2010

年之前实现月球软着陆,先发射一个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测,这个月

球车相当于一个月球机器人。而“回”主要是指2020年之前采集月球表

面的一些样本返回地球。欧阳自远接受记世界著名雕塑 者采访时强调,这个探月计划并

不将人送上月球,在第二和第三阶段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工作。

欧阳自远表示,目前被命名为“嫦娥”一号的探月卫星研制进展顺利,

轨道设计、测控和数据传输、导航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路线图已经确定,整个奔月需要8天或者9天时间。这将是目前我国发射

的最远距离的卫星,距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万公里,而在这之前,我国

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离地面4万公里。

5

实施和完成第一次月球探测的费用大约是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修

建2~3公里地铁的费用”。欧阳自远同时表示,中国探月并不是单纯重复

别国的工作。比如,我国在第一阶段绕月拍摄的月球图将更加全面,是三

维立体图。美国探测了月球的5种元素,而我国将探测月球的14种元素。

另外,我们还将探测整个月球表面的土壤,这一层土壤里面有非常有用的

一种资源,就是可控核聚变的原料———氦3,这一课题也是别国没有涉

及到的。中国声音值得世界探月领域倾听

谈到深空探测的话题,欧阳自远指出,目前国际上新的探月高潮正在

兴起。美国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新而完整的探月计划。欧洲空间局提

出了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详细计划,日本制定了系统的月球探测计

划,印度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探月计划。还有乌克兰、英国、德国、奥地

利及美国的军方与私人公司也提出了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12月17日美

国总统将发表演说,重申美国将重返月球,载人登月。在这种形势下,中

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正在被国际重视和关注。欧阳自远

讲起了最近的一个例子,今年11月16日,2003国际月球大会在夏威夷

举行,会议主办方邀请了一批包括欧阳自远在内的中国探月科学家。由于

签证的原因,中国科学家没能到会。但是会议的主办方执意邀请远在中国

的欧阳自远用电话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并回答各国同行提出的问题。

谈起这件事,欧阳自远一脸自豪,他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向世界发出中

国探月工作者的声音,这充分说明国际探月领域对中国月球探测工作的重

视。深空探测的真正价值远远高于工程本身

面对很多人对探月必要性的怀疑,欧阳自远指出,探月对国家经济的

6

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上世纪60年代的探月工程证实,空间探测是

一个具有高科技和高经济产出率的项目,它能实现的真正价值远远高于工

程本身。以美国阿波罗号为例,当时美国登月虽然投资高达260亿美元,

但其产生了3000多项新技术和20护肤正确顺序图 00亿美元的效益,并带动整个国家高新

技术发展。他指出,很多新技术推广使用的间接效益是难以计算的,日常

生活中随处都有航天交通银行信用卡申请 技术的影子,例如,现在婴儿用的尿不湿最初就是为

航天员设计的。像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据计算,美国在航天上投资1

美元平均能得到4~5美元的回报。

欧阳自远指出,中国目前虽然已经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商转公积金贷款流程 想,但在深空

探测领域仍然是一个空白。在国力能够承担的情况下,启动探月工程将极

大推动科技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意义。

中国在加紧筹备定于今年秋天进行的“神舟”飞船第二次盛开的反义词 载人飞行,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研制相关的机器人技术和空间系统设施,以便为

2012年以前把无人驾驶月面车发射到月球的计划提供必要技术。

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说,中国打算让一些

无人驾驶的轨道飞行器和月面车在大约2015年以前大王莲 具备在登月中进行采

样工作的能力,并以这样的方式执行最初的登月计划。

研究中国空间问题的美国专家琼约翰逊—弗里兹5月18日出席美

国参议院科学委员会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时指出,中国期望从此

次登月计划中获得巨大收益,欧阳自远将它与“阿波罗”计划给美国带来

的巨大收益相提并论。

约翰逊—弗里兹援引欧阳自远在此次会议上所说的话说:“登月计划

将刺激高科技的发展,我无法估算出这笔投资会带来多少回报„„登月行

7

动对于激励民族精神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激励作用的价值是无法

计算的。”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在这个新的“登月舞台”上的崛起,都是

促使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计划采取一项新的载人和无人登月计划的重

要因素。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希望把这一计划作为实现载人飞行器登陆

火星的手段。

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宣布任何载人登月计划,也没有打算在这个层次

上的计划方面与美国竞争。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大国,如果中国

在载人环地球轨道飞行和机器人登月计划方面取得成功,那么在很大一部

分欧洲人看来,中国在这方面将拥有更多与美国进行抗衡的机会。

约翰逊—弗里兹对参议院科学委员会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说:“中国

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中学到了一些东西。高科技航天方面的工作使大

批中国人获得了就业机会,而促进就业对中国来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约翰逊—弗里兹说:“正如一名中国评论员所说,中国登月行动还将向世

界展示,中国绝不是‘只能生产鞋子’。此外,中国也能够通过此举吸引

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到中国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在继续推进空间计

划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将航天事业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使

其能成为类似某种“技术引擎”的行业。

中国和美国目前都在致力于一些工作,这些工作对各自的载人航天计

划和机器人航天计划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约翰逊—弗里兹指出,中国成

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而美国现在暂停了航天计划,这使得人

们更加相信,中国搞航天事业收到了成效,取得了好处”。她对参议院科

学委员会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说:“假如等到明年秋天中国再次进行航天

8

发射,而美国仍然没有启动其航天计划,那么中国将获得进一步的声望,

而美国将很丢面子。”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1:0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356791438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登月第一人是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登月第一人是谁.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