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价值

更新时间:2023-03-16 10:41:16 阅读: 评论:0

农业人才-描写森林的优美句子

人文价值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蚕结茧)

如何凸显人文价值取向

概要:中职语文课堂不仅仅本文几个德育元素的渗透,中职语文文本里的德育

元素还有很多,还需要语文教师平常注重挖掘其德育因素,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德育

教育,加强培养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

由于“爱国”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这就

使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纯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还应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通过渗透

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享受美的文艺作品的同时不断的净化自身的心灵,提高个人的

道德修养,达到语文教学和品德培养相得益彰的效果。然而,“爱国”是德育工作

的首要主题,语文文本蕴藏沈阳故宫导游词 着许多“爱国”元素,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加强对中职生

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朱自清)一文,可在介绍作者

朱自清先生时,有必要讲述朱自清先生反对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引导中职生通过

感受朱自清先生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

一、渗透“集体”元素,培养“团队”精神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有着父母的精心照顾,因

而滋生了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不良表现。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渗透集体

主义精神教育,致力于让中职生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团结协作、和谐共处、

互相帮助,培养他们“团队”的学习精神,培养他们团结友爱、协作共处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合作”教学环节,是“集体主

义”的体现,是“团队”精神的结晶。小组分工合作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小

组的分工合作中增强中职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他们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学

习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一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组织中职生分组讨

论:“你认为,在作者的心里,是颂秋,还是悲秋?”这一问题。将持不同观点的

中职生分为两组。“颂秋”组中职生积极思考,积极讨论,一致认为:作者通过赞

美故都及文中的秋景的描写,融入了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是颂秋;而“悲秋”组

中职生同样有自己的看法,经过一番商讨,认为:从文本萧瑟的景物描写中,我们

读出了“悲凉”的情意。写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表现出悲秋情结,园明的毁灭 作者主观情感中

有秋的落寞,有“悲秋”的情怀。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为中职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

习的平可乐果冻 台,让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使个体性学习得到有效互补,有效培养学

生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

二、渗透“责公司愿景怎么写 任”元素,健全“人文”品格

现在的中职生,在对待刻苦自律、爱劳动、给老师的新年祝福语 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等

方面都比较欠缺。一个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人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

之一。中职生缺乏了责任感,就难于学业有成,就业就会遇到种种困难与挫折,难

以担负起时代责任。因此,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中职生对自己负责、对

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教育中职生要有责任担当,增强中职生的责任

认知,培养中职生的责任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把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

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去培养中职生的高尚情操,来提高中职生的道德

品质思想觉悟。例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文,先1986年属相 引导中职生自由

谈对毛泽东的认识: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教师在介绍写作背景时,

引导中职生感悟当下背景中一位伟人思虑国家民族的心境,唤起中职生的民族使命

感和责任感,感受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三、渗透“感恩”元素,恪守“道德”准则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每位中职生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做人的

起码的修养。因此,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不知感恩

等现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切实加强对中职生进行感恩教育,唤醒他们的

感恩意识,教育他们感恩父母,感谢老师,感激同学,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例

如,教学《我的母亲》(老舍)食管炎吃什么药 一课时,通过加强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写

的几件事,感受文本中母亲的爱,母亲的伟大。课后,布置同题作文《我的母亲》

要求写出母亲对自己好的印象深刻的三两件事。这样,从中教育中职生学会感恩,

体察母爱的品质,养成“尊老”的良好的习惯。又如,教学《陈情表》(李密)一

文,指导学生翻译文本之后,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加强朗读文本重点语句(如“臣

以供养无主,辞不对支部的意见和建议 赴命。”“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等),体会文本表现出来的

母爱,进而教育中职生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母亲的伟大。

四、渗透“生命”教育,增强“关怀”功能

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仅有一次,是来之不易的。那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

学中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

敬畏生命。语文课堂充分利用语文文本里丰富的德育因素,加强对中职生生命意识

的渗透。加强中职生正确认识生命,学会珍惜生命,懂得尊重生命,加强教育中职

生如何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存在吉他谱 例如,教学《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

一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的深层含义,引导学

生以“微笑”一词切入,先理解“微笑”的含义,让學生明确:以“红柳”比作

“人”,写活了红柳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无所畏惧的神态,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

力及乐观的精神。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挫折与失败,我们石燕的功效与作用 又该如何面对?借此,

可以教育中职生,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

应该怎样做?教育学生我们要正视困难、挫折与失败,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念、坚强

的毅力,勇于挑战学习、生活,绝不向命运低头。

当然,中职语文课堂不仅仅以上几个德育元素的渗透,中职语文文本里的德育

元素还有很多,还需要语文教师平常注重挖掘其德育因素,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德育

教育,加强培养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0:4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34476122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文价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文价值.pdf

上一篇:名人励志语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人文价值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