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的种植

更新时间:2023-03-16 09:24:50 阅读: 评论:0

紧急避险车道-幼儿园跳蚤市场

药材的种植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艺术的特点)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地、整地

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得品质与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

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得土壤中。根与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

与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

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得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得含量,

参照绿色蔬菜生产得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中药材得根系,50%分布在0~20厘米得耕层,30%分布在20~

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

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

她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

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二、播种

中药材得繁殖方法,分有性与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就是

主要得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

风及十字花科、苋科得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

行繁殖,就是母体阶段发育得延续,能保持母体得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繁

殖系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得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

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得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

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

草、知母、贝母等。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

子处理。

(1)精选与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得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

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得活性,提高种子生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

促种子吸水快,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得

0、2%~1%,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2、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

握。

3、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得,如薏苡、紫苏、决

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

宜春播,也可夏播。

4、播种方式

有条播、撒播、穴播等,生产上多为条播,其优点就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通

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硬粒种子可以机播,节省人工,播种质量好。

5、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决定播种得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宜浅播。一般原

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得3~5倍,约为1~2厘米,播后一定要压实,并浇出苗

水。

三、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中药材得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得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后

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与有病虫

得幼苗。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与苗情长势灵活掌握,

适当密植就是增产得关键。

2、中耕培土与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需多次中

耕。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等。药材

田间杂草防除就是一项艰巨得任务,因幼苗长势弱,生长时间长,要进行多次除

草。

为了保证中草药土贝母与黄芪得品质质量,最好不要用除草剂。可以采用一些物理得方法进

行除草,如:人工锄草或拔草、覆盖薄膜等。可以使用中药材系列专用除草剂。中药材系列

专用除草剂就是根据药材生理特性,经多年反复试验研制得药田专用系列化学除草剂。分为

苗前与苗后两大类。

3、施肥

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得

规律也不同,施肥得总原则就是:1~2年生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

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与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

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

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

4、灌溉与排水

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与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需水临界期

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瓜类在开花成熟期,禾本科如薏苡在拔节期,

黄芪在幼苗期。耐旱力强得中药材有知母、甘草、红花、黄芪等,如果适时灌溉

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药材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最易遭受旱害,要小水勤浇,保

持土壤湿润。根及根茎类得药材,最怕田间积水与土壤水分过多。土壤中水多气

少,根呼吸减弱,影响生育,易死亡,所以,在雨季一定要注意田间排涝。

5、株形调整

可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通过抑制无效器官

生长,促进商品部位发育壮大并提高品质。草本类得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打

杈、摘蕾、摘叶、修根等。木本类得有整形、修剪。生长调节剂也可在药材上

试验应用,通过化控手段,可以延长地上茎叶寿命,促地下根及茎生长,打破种子休

眠,调控花芽生长等。

6、其她管理措施

阴生得中药材忌强光直射,要搭棚遮阴,如人参、西洋参等,或就是种植高秆作物

遮阴,如天南星可套种玉米遮阴。攀援、藤本与蔓生得如山药、党参、栝楼等需

要搭立支架。防冻害也就是很重要得一个技术环节,尤其在北方地区,易出现霜冻,

应注意防治。调整播种期、科学肥水管理,可以培育健壮个体,提高植株抗性。

7、病虫害防治

为害叶部得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与病毒病;为害根部

得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线虫病;为害茎部得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

为害果实与种子得病害有枸杞黑果病与薏苡黑穗。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

虫、叶蝉、鳞翅目幼虫等。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总原则就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残效长得农药。

四、采收加工

多年生药材应在适宜得年限采收,年限不够,有效成分含量低,年限过长,有效成分

含量下降。果实与种子类药材适期采收,能提高收获效率。生产种子与种栽,适期

采收更为重要,否则难保种子与种栽质量。

多数药材都需要在产地进行粗加工,以防止霉烂变质,保持药效,也利于运输与贮

藏。不同种类得药材,加工方法也不同,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9:2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298901437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药材的种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药材的种植.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药材的种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