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员相关试题及答案
1.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某种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
为主要()的社会活动。[单选题]*
A、生活来源(答案)
B、爱好
C、责任
D、分工
2.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的工作。
[单选题]*
A、自己(答案)
B、别人
C、社会
D、集体
3.动物检疫检验工要加强()修养,树立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并为之奉献。
[单选题]*
A、劳动纪律
B、职业道德(答案)
C、文明礼貌
D、思想文化
4.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做起,从小事做起,生活中不注重“小节”,往往就
会失“大节”。[单选题]*
A、别人
B、国家
C、集体
D、自己(答案)
5.()细胞圆而扁平,两面略向内凹,成熟后无细胞核,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重要物质。[单选题]*
A、红细胞(答案)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6.禽类特有的气囊的主要作用是()。[单选题]*
A、气体交换
B、血液交换
C、储存气体(答案)
D、分泌黏液
7.以下关于浆液性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以大量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
B、常常为纤维素性炎或化脓性炎的晚期变化(答案)
C、常常为纤维素性炎或化脓性炎的早期变化
D、可发生于全身皮肤、粘膜、浆膜
8.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取决于它的致病性(答案)
B、毒力是指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强弱程度
C、凡能使动物患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D、致病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动物体内引起感染
的能力
9.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
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为()。[单选题]*
A、混合感染
B、继发性感染(答案)
C、单纯感染
D、外源性感染
10.下列有关疫源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疫源地的范围大小主要根据传染源的分布和污染范围具体情况而定(答案)
B、疫源地范围只限于个别畜栏、厩舍、场地,不可能包括整个养殖场、自然村
或更大的地区
C、根据疫源地范围大小,可分为受威胁区和疫区
D、疫源地的存在没有时间性
11.()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蛳。[单选题]*
A、肝片吸虫
B、弓形虫
C、华支睾吸虫(答案)
D、姜片吸虫
12.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单选题]*
A、贮藏宿主(答案)
B、终末宿主
C、中间宿主
D、超寄生宿主
13.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险程序取决于()。[单选题]*
A、人们与受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接触的密切程度
B、是否有传播该病的适宜条件
C、传染源动物的密度、年龄组成
D、以上都是(答案)
14.关于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通常不能单独侵入,需伴随水和食物等媒介物侵入
B、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有相当部分直接的或间接的存在于水
中
C、也常见有病原体排在土壤表层,其后随雨水流入水中
D、以上都正确(答案)
15.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有()。[单选题]*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接触
D、以上都是(答案)
16.关于人畜共患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人畜共患病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大类
B、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人作为其传染源的病很少,绝大部分是以动物作为传
染源
C、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和节肢动物传播
D、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和家畜都有不同的侵袭力(答案)
17.用于剧烈干咳对症治疗的药物是()。[单选题]*
A、尼可刹咪
B、咳必清(答案)
C、氯胺酮
D、苯酚
18.兽用生物制品的原料不包括()。[单选题]*
A、生物毒素
B、人工合成材料(答案)
C、寄生虫
D、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
19.应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筛选的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或丧失毒
力的无毒株所制成的疫苗是()。[单选题]*
A、灭活疫苗
B、活疫苗(答案)
C、亚单位疫苗
D、分子生物技术疫苗
20.动物性饲养场选择厂址时,应距离铁路、公路(国道、省道等干线)、城镇、居
民区、学校、公共场所和水源()以上。[单选题]*
A、1000米(答案)
B、2000米
C、800米
D、500米
21.畜(禽)舍室内应比室外高()。[单选题]*
A、30厘米
B、20厘米(答案)
C、10厘米
D、50厘米
22.关于饲养场用具车辆消毒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生产区内、外车辆、用具必须严格分开
B、生产区内车辆、用具只限在生产区内使用,不准出生产区
C、生产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入生产区
D、ABC全包括(答案)
23.牲畜耳标的主标包括()。[单选题]*
A、主标耳标面
B、耳标颈
C、耳标头
D、以上都有(答案)
24.《兽药管理条例》的立法宗旨是()。[单选题]*
A、2004年11月1日(答案)
B、2004年7月1日
C、2004年1月1日
D、2004年8月30日
2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制定的依据是()。[单选题]*
A、《畜禽养殖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答案)
C、《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6.疫点的随时消毒可由疫病防治员或()执行,消毒人员接到消毒通知后应接受
消毒指导,根据疫病种类和消毒对象保证随时消毒符合消毒原则。[单选题]*
A、畜主(答案)
B、专业消毒人员
C、养殖场工作人员
D、职业兽医
27.出现口蹄疫疫情后,对病死牛猪羊和宰杀的牛猪羊、畜舍、排泄物和分泌物等
进行()。[单选题]*
A、随时消毒
B、预防性消毒
C、应急性消毒
D、终末消毒(答案)
28.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后,可用碱类制剂进行消毒,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
剂大部分是含有()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单选题]*
A、94%(答案)
B、90%
C、80%
D、85%
29.紫外线灯的物理监测法测定消毒效果时,用()棉球擦拭紫外线灯管,以除去
表面灰尘。[单选题]*
A、75%乙醇
B、无水乙醇(答案)
C、70%乙醇
D、蒸馏水
30.用于表面消毒效果和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一般采用()进行。[单选题]*
A、麦糠凯培养基平板法
B、血平板培养法
C、营养琼脂平板培养法(答案)
D、EMB平板法
31.对手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时,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棉拭子()往返涂擦两次。[单选题]*
A、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答案)
B、在手的掌部
C、在手指部
D、在手的背部
32.()的作用机理是动物接种后,微生物在动物体内复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
应,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达到对疫病的有效保护的作用。[单选题]*
A、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B、类毒素
C、灭活疫苗
D、减毒活疫苗(答案)
33.生产中,通过在灭活疫苗中加入佐剂,使抗原释放的速度(),抗原持续释放、
持续刺激机体产生( )的免疫应答。[单选题]*
A、加快,较强
B、变慢,较强(答案)
C、加快,较弱
D、变慢,较弱
34.兽用生物制品管理总则是依据()和《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单选题]*
A、《兽药管理办法》
B、《兽药管理条例》(答案)
C、《兽药管理制度》
D、《兽药质量管理制度》
35.兽用新生物制品的研究、田间试验及区域试验,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
[单选题]*
A、《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答案)
B、《兽药管理条例》
C、《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D、《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办法》
36.根据()来合理的设计免疫接种的种类、次数、时间和顺序,这就是免疫程序。
[单选题]*
A、各种疫病,动物种类
B、各种疫病,疫苗特点(答案)
C、动物种类,疫苗特点
D、各种疫病,地区特点
37.种畜(禽)免疫程序是不同的,其生产周期(),因此需要进行。[单选题]*
A、短,多次免疫
B、长,多次免疫(答案)
C、短,一次免疫
D、长,一次免疫
38.下列哪项不属于评估免疫效果的方法()。[单选题]*
A、抗体监测
B、攻毒保护试验
C、流行病学评价
D、抗原检测(答案)
39.下列哪项不属于免疫接种引起的严重反应的表现()。[单选题]*
A、震颤
B、流产
C、皮肤丘疹
D、食欲减退(答案)
40.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局部处理常用的措施有()。[单选题]*
A、镇静解痉
B、抗过敏
C、消炎(答案)
D、强心补液
41.采集病毒检验样品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必须用无菌技术采集
B、不同的组织快可以同时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答案)
C、每取一个组织块,应用火焰消毒剪镊等取样器械
D、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
42.运送采集的病毒检验样品时,如果运送时间较长,可将组织块浸泡在pH7.4乳
汉液或磷酸缓冲肉汤保护液,并按每毫升保护液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各()。[单
选题]*
A、500IU
B、1000IU(答案)
C、2000IU
D、1500IU
43.采集死亡后的动物皮肤样品时,用灭菌器械采取病变部位及与之交界的小部分
健康皮肤大约10厘米×10厘米,保存于30%的甘油缓冲液中,或()中。[单选
题]*
A、10%饱和盐水溶液(答案)
B、磷酸盐缓冲液
C、10%的甘油缓冲液
D、生理盐水
44.制备用于组织学检验的皮肤样品时,皮肤样品应立即投入()内保存。[单选
题]*
A、生理盐水
B、甘油
C、固定液(答案)
D、蒸馏水
45.病死动物要在隔离区或实验室剖检、采样,采样后的动物尸体、废弃物等进行
()。[单选题]*
A、烧毁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答案)
B、消毒后扔到垃圾场
C、直接扔到垃圾场
D、以上处理均不正确
46.下列哪项属于采集样品的包装的基本原则()。[单选题]*
A、确保物品不打碎容器也不漏到容器内(答案)
B、确保样品的包装外观的精美
C、确保样品包装容器的清洁
47.样品采集过程中,以冰作为冷冻剂时,一定要采取()措施。[单选题]*
A、防震
B、防挥发
C、防渗漏(答案)
D、防辐射
48.双氧水遇光可分解生成()。[单选题]*
A、氢和水
B、氢和氧
C、氧和水(答案)
D、以上皆不对
49.湿度太小,易使含结晶水的药品()。[单选题]*
A、发霉
B、分解
C、潮解
D、风化(答案)
50.恒温培养箱应放置在()。[单选题]*
A、干燥处
B、通风处
C、清洁处
D、以上均正确(答案)
51.电热干燥箱用来灭菌时,可使温度升至(),维持1~2小时。[单选题]*
A、120℃
B、160℃(答案)
C、100℃
D、200℃
52.下列哪项属于显微镜的光学部分组件()。[单选题]*
A、目镜(答案)
B、光圈
C、反光镜
D、聚光镜
53.在离心机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单选题]*
A、离心管中液体不要装得太满
B、对称放置的试样必须配平
C、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试液洒在机器上面及转头里面,用毕及时清理
D、以上均正确(答案)
54.严禁将超净工作台安放在产生()及( )的地方,以保证操作区空气的正常。
[单选题]*
A、大尘粒,气流大(答案)
B、小尘粒,气流小
C、大尘粒,气流小
D、小尘粒,气流大
55.超净工作台使用结束后,开启工作台紫外灯,照射消毒()后,关闭紫外灯,
切断电源。[单选题]*
A、1小时
B、30分钟(答案)
C、20分钟
D、10分钟
56.动物患结核病后,由于患病器官不同,症状不一。下列关于结核病描述错误的
是()。[单选题]*
A、肺结核时以长期顽固的干咳为主要症状
B、乳房结核常在乳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散性硬结,有热、痛现象
C、淋巴结结核常见于颌、咽、颈和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答案)
D、肠结核以持续性下痢或与便秘交替出现为特征
57.()是促成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主要条件。[单选题]*
A、气温下降
B、地面积水(答案)
C、气温上升
D、天气干燥
58.猪肺疫的特征是急性病例呈(),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慢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和慢性胃肠炎。[单选题]*
A、高热症
B、败血症(答案)
C、狂躁症
D、气喘症
59.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单选题]*
A、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答案)
B、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C、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D、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60.配伍禁忌可分为()。[单选题]*
A、物理性和化学性配伍禁忌两类
B、物理性、化学性和药理性配伍禁忌三类(答案)
C、化学性和药理性配伍禁忌两类
D、微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配伍禁忌三类
61.下列哪种不属于出现物理性配伍禁忌时的表现()。[单选题]*
A、沉淀(答案)
B、液化
C、分离
D、潮解
62.下列哪种不属于出现化学性配伍禁忌时的表现()。[单选题]*
A、沉淀
B、变色
C、产气
D、潮解(答案)
63.药理性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药理作用()。[单选题]*
A、相互抵消或毒性减低
B、互相增强且毒性增强
C、互相抵消或毒性增强(答案)
D、相互增强且毒性减低
64.气管注射给药时,为了避免动物咳嗽,可先注入2%普鲁卡因(),然后再注入
所需药液( )。[单选题]*
A、1毫升
B、10毫升
C、6~8毫升
D、2~5毫升(答案)
65.下列有关胸腔注射给药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刺针时,针头应该靠近肋骨前缘刺入,以免刺伤肋间血管或神经
B、刺入胸腔后,应该立即闭合好针头胶管,以防止空气窜入胸腔而形成气胸
C、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在靠近肋骨前缘处平行于皮肤刺入(答案)
D、必须在确定针头刺入胸腔内后,才可以注入药液
66.牛羊绦虫病是由()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的小肠所引起。[单选
题]*
A、莫尼茨绦虫
B、无卵黄腺绦虫
C、曲子宫绦虫
D、裸头科的许多种绦虫(答案)
67.旋毛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家畜中主要见于()。[单选
题]*
A、牛和羊
B、猪和犬(答案)
C、兔和犬
D、禽类
68.()是富含硝酸盐的饲料在饲喂前的调制中或采食后的胃内产生大量亚硝酸盐,
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机体缺氧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中毒病。[单选题]*
A、食盐中毒
B、棉籽饼中毒
C、亚硝酸盐中毒(答案)
D、黄曲霉毒素中毒
69.动物食盐中毒后,表现兴奋不安或强烈痉挛时,可静注()或肌注苯巴妥钠。
[单选题]*
A、氯化钙
B、葡萄糖溶液
C、溴化钙液(答案)
D、葡萄糖酸钙
70.犬、猫氟乙酰胺中毒后表现兴奋,狂奔,嚎叫,心动过速,呼吸困难,数分钟
内死于()。[单选题]*
A、供血不足
B、消化道炎症
C、免疫功能障碍
D、循环和呼吸衰竭(答案)
注:此试题中答案仅为参考,如有不对的地方,请以相关文献资料为准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9:1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290051437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动物疫病防治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动物疫病防治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