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肇东一中王静涛
教学目标:
1、欣赏《中花六板》、《娱乐升平》等民间丝竹乐曲,培养学生对民间丝
竹乐的兴趣,了解丝竹音乐的构成以及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
原因。
2、感受、体验不同地域音乐风格、乐器等的变化,并通过两首不同风格
的丝竹乐作品,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本知识。
3、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江南民间乐曲,进而增强学生对我国多元音乐
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了解江南民间乐曲的基本知识。
2、学会区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并能分辨其常用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分两种不同丝竹乐的音乐风格,分辨其常用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江南风景图片及乐曲,让学生感受江南秀美的山水风光和柔
美的丝竹音乐。
提出问题:
1、大家知道这是哪一地区的景色、哪里的音乐吗?
2、你在乐曲中听出了哪些乐器?
引出课题
1、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爱江南,那这节课我们
就把目光转向山清水秀的江南一带。了解江南,更要了解江南的民
间器乐。
2、我国民间器乐历史悠久,演奏形式丰富多样、特点鲜明,合奏、
2
重奏形式分为四大类:①锣鼓乐、②吹打乐、③弦索乐、④丝竹乐。
今天我们将一起感受我国江南的丝竹乐。
3、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节——丝竹相和(课题)
1)何为丝竹——“丝竹”泛指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
2)“丝”如:二胡、琵琶、古筝等,“竹”如:笛子、笙、箫等。
丝竹乐器组合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组合形式,音乐的情绪和
风格特点也各不相同,如江南音乐和广东音乐,同属于丝竹乐
种,却因为使用乐器的不同和地域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音乐色
彩和地域特征。
二、江南丝竹
江南即长江以南。江南丝竹,广义上说,是指南方的所有丝竹
乐,狭义是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
1、欣赏《中花六板》(通听全曲)
《中花六板》又名《熏风曲》或《虞舜熏风曲》,它是民间器
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
2、下面我们欣赏江南风采图片(包括江南景色、风土人情、主要流
行乐器等等),感受江南的山清水秀,古色古香,人杰地灵的优雅
景致和舒缓恬静的生活环境、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给当地音
乐带来的影响。其音乐以纤细、轻盈、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
3、再次赏析《中花六板》并注意使用的乐器、乐曲速度、表达情绪
《中花六板》的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速度
较慢,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也从
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
乐曲主奏乐器是二胡和萧,乐队组合中还有琵琶、扬琴、笙、
竹板、铃、木鱼等。
4、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乐队编制灵活,可
大可小,大的十数人,小的两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乐
队分专业“丝竹板”、业余“清客串”两种。但多数为七八人的
组合。
5、打开课本51页,对比感受《老六板》和《中花六板》
3
节拍、速度、旋律的变化
《老六板》与《中花六板》速度由一拍放慢至四拍,节拍拉
宽,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大量运用了十六分音符。节拍和速
度,旋律都改变了,造成音乐的风格也变了。《中花六板》沿用
了《老六板》的骨干音,旋律放慢加花创作的。
有些江南丝竹乐曲的曲名十分相似,因为它们是由同一首
“母曲”经过加花变奏演化而成。
三、广东音乐
1、欣赏《娱乐升平》(通听全曲)
广东音乐也是丝竹乐的一个乐种,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
带。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
展为独立的乐种。
2、下面我们欣赏广东的风景、环境、人文等图片和视频。广东是个
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地区。其音乐的风格与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
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这种环境下,形成了一种轻快活泼、缠绵细
腻、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
3、再次赏析《娱乐升平》并感受乐曲音乐的情绪、风格及所用乐器
《娱乐升平》音乐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具有一种乐观向上
的情绪色彩,富有南国情调。
乐曲主奏乐器是高胡和扬琴。乐队中还有笛子、秦琴、洞箫、
笛子、椰胡等。
四、拓展与探究
1、对比《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说出其音乐风格及演奏特点的
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丝竹乐,旋律流畅动听,演奏精致细腻。
不同点:乐队编制不同;流传的地区不同;音乐风格,速度不
同。
2、播放《走马》、《寒鸦戏水》、《欢乐歌》、《三六》、《步步高》、《行
街》等乐曲,请同学们区分丝竹乐类型。
(1)广东音乐:《走马》、《寒鸦戏水》、《步步高》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5:5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17144307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丝竹音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丝竹音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