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LT
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
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
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
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
险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
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hú),
意为隼,鹰的一种。作者多次描写到赤壁上的鹘,
如《赤壁记》:“断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
23.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
(píng)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
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
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
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
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
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
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
的样子。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30.放:纵,遣。这里有
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
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
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
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
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
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
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
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
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
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
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
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
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
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
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
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
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
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
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
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
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
“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
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
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
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
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
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
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
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
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
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
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
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
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
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
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
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
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
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
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
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
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
“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
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
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
么地方。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
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
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
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
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
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
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
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
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
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
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
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
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
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
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2]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
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
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
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
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
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
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
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
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
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
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
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
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
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
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
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
"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
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
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
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
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
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
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
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
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
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
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
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
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
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
"、"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
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
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
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
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
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
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
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
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
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
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
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
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
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
因。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
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
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
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
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
称优美的散文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
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
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独、寂寞、高贵、幽
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
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
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
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那我们就看看他
在《后赤壁赋》中是如何将孤鹤的孤独、寂寞、高
贵、幽雅、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山石高峻
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
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
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孤鹤在苏轼心中,
就像在其他隐逸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的
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
共处来渲染内心弃世的幽情,孤鹤的形象尤其为他
所钟爱。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
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
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蔚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
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
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
的道士形象新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
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
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
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
外的隐逸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
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
士。一笔双关,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
化境界中。山形与鹤形,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
事的不谙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
头找到了对应。通观全文,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就展
现出了好一幅“水月禅境、山鹤幽鸣”的美景图!
Q:在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何以会悲?(由最
初的“乐”转向稍后的悲叹与沉重)
明确:1、季节不同,景物相异(客观环境让人
触景生情)
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丽、平宁悠远转为冬季
的阴暗压抑、险峻肃杀
(巉岩、蒙茸、虎豹之石、虬龙之木、栖鹘之危
巢、冯夷之幽宫、风起水涌)
景物的阴森恐怖让苏轼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
环境,没有出路前途。截然不同的景物也使作者对
世事转瞬变迁感慨不已,从而联想到自己一生大起
大落,顷刻间经历了由地方长官到阶下囚的异变。
2、只身一人登山,无友人相伴(主观的精神寂
寞)
此时此刻的孤寂与下狱乌台,贬谪黄州前后险恶
困窘、独立无援的处境何其相似——精神上的孤苦
无告。独游的豪兴变为激越的悲哀,悲哀无法抑制,
于是长啸。
此处简介作者生平,在理解了作者悲情的基础上
散读第三节。总结作者“景中有情”的写作手法。
Q:比较前后赤壁赋,我们会发现《前赤壁赋》
中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情感变化是以乐始以乐终,
那么《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绪在悲恐之后的发展
是怎样的?
(首先明确“我知之矣”中的“之”指的是鹤乃道
士所化。道士笑而不答意味着什么)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
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
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
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
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
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
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
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
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
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
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
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一、二
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
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
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
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Q:你又如何理
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
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
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
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
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
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
感情的真实体现。
Q: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作者在《前
赤壁赋》中已经通过道家出世的思想解决了自己对
于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困惑,情感十分积极。为
什么到了《后赤壁赋》作者的情感又变得消极了?
苏轼此时正值壮年,心中那团为国效忠的火依然
没有熄灭。他一生多次被贬,其间的诗文既有对世
事无常的感慨,也有消极抱怨。至于苦中作乐的情
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那是苏轼
晚年的事。苦中作乐,就犹如老骥伏枥,是为了再
次出山,为朝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此之前,苏
轼知道自己被贬,但他不认为重归仕途的希望渺茫,
所以他才会有消极的情感。当他自知希望渺茫时,
这种消极也就变成了苦中作乐的无奈与自嘲。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5:2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156131433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后赤壁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后赤壁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