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编辑:cxf
明月几时有?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
把酒问青天。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天上宫阙,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
今夕是何年。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欲乘风归去,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
又恐琼楼玉宇,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
高处不胜寒。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弄清影,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
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在人世间?
转朱阁,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
低绮户,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
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不应有恨,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此事古难全。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人长久,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
千里共婵娟。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主题】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
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
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
爱。
【常考赏析试题】
⑴《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⑵词的上片问天;下片问月;但归根结底是问人生。
上片写诗人在“天上”“人间”之间的徘徊、矛盾与难以抉择,下片写对
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3)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与弟苏
辙都是唐宋八大散文家。
(4)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引出下文。
(5)但愿:只希望。从全词来看,这两句诗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与深
深的祝福的感情。
(6)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
“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如李白的《静夜思》: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相见欢》:月如
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5:2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15525122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明月几时有苏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明月几时有苏轼.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