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戏曲

更新时间:2023-03-16 03:39:25 阅读: 评论:0

征信报告是什么-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00字

中华戏曲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我们的节日春节)

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

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

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

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

"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威

猛的男人,别称“大花脸”)、丑(男、女人皆有,

别称“小花脸”)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

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

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

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昆曲和其他

地方戏曲,同城争辉。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

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

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

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

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

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

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

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京剧有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

种。民国以来,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

民的赞赏。

代表人物

京剧的流派习惯上以创始人的姓来命名,各行当

被公认的主要流派大致如下:

老生:潭派——谭鑫培;汪派——汪桂芬;孙派

——孙菊仙;汪派——汪笑侬;王派——王鸿寿;

刘派——刘鸿声;余派——余叔岩;言派——言

菊朋;高派——高庆奎;马派——马连良;麒派

——周信芳;新谭派—谭富英;杨派——杨宝森;

奚派——奚啸伯;唐派——唐韵笙

武生:俞派——俞菊笙;李派——李春来;黄派

——黄月山;杨派——杨小楼;盖派——盖叫天

小生:程派——程继先;德派——德珺如;姜派

——姜妙香;叶派——叶盛兰;俞派——俞振飞

旦角:陈派——陈德霖;王派——王瑶卿;梅派

——梅兰芳[2];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

生;尚派——尚小云;筱派——筱翠花;黄派—

—黄桂秋;张派——张君秋

老旦:龚派——龚云甫;李派——李多奎;孙派

——孙甫亭

花脸:何派——何桂山;金派——金秀山;裘派

——裘桂仙;金派——金少山;郝派——郝寿臣;

侯派——侯喜瑞;裘派——裘盛戎

丑角:萧派——萧长华;傅派——傅小山;叶派

——叶盛章

1、评剧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

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俗称蹦蹦戏、

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

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

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

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

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

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

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

梆子戏。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

一。早在上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

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

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

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

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

“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

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

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

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

深受当地地农民喜爱。这些艺人随后又由农村进

入到工业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别时煤矿和

钢铁工人成了这个剧种早期地热心观众及积极

支持者。但是,它形成为较完整地戏曲艺术则在

辛亥革命前后。

代表人物

评剧解放前出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如:李

金顺、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白玉霜等。解

放后更有东北、河北等地刘小楼、喜彩苓、韩少

云、小俊亭、花淑兰等名伶;在北京评剧界的筱

白玉霜、新凤霞、李忆兰、花月仙、马泰、张德

福、席宝昆、魏荣元、陈少舫等

2、豫剧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

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

“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

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

称“豫”,所以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

主要剧种之一。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

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

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

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

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说一

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

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

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代表人物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

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

风格旦角流派,小生赵义庭、王素君,须生唐喜

成、刘忠河和刘新民,黑脸李斯忠,丑角牛得草

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

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

“豫剧五大主演”。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

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

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豫剧

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3、越剧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主要流行于浙

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包括

东北许多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

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

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

万,不胜统计。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在海外

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

广之地方剧种。[1]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

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

南地方色彩。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发展于上海,

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

班。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

“落地唱书”(主要是马塘村为主,可以说是越

剧的起源了,越剧起源应该是在马塘了,因而越

剧应该有近150年的历史了),清朝光绪三十二

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

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

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

班。中华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

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1942

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

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

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

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

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

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后来这两种曲调成

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

的流派唱腔。1960年5月,上海越剧院作曲项

管森于写《越剧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对袁雪芬、

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6

人(尹桂芳已调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点作了

分析,称之为“流派”。1962年4月,该稿被上

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

册,并在同行中流传。之后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则

将袁雪芬、范琐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

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

述,写成《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

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64年,

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

风,陈献玉等,根据浙江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

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

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即陈佩卿

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大

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越剧

流派一向有所争议,有观点认为浙江陈、毛、金、

高及周大风创立的男调并不能成派,亦有观点认

为周宝奎,竺水招,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

屠笑飞,张小巧,孟莉英等人,虽有特色风格唱

腔,但还未达成流派的火候。越剧流派唱腔由曲

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

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

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

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

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

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

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

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

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

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

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

彩。

代表人物

流派宗师:越剧老一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

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

派)、徐玉兰(徐派)、毕春芳(毕派)、陆锦花

(陆派)、傅全香(傅派)、王文娟(王派)、戚

雅仙(戚派)、吕瑞英(吕派)、金采风(金派)、

张桂凤(张派老生)、张云霞(张派花旦)、竺

水招(竺派)等。

越剧名人:包括这些越剧流派创始人在内,全国

各地的越剧名人据《中国越剧大典》记载,有

708位之多。正是他们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

得越剧有了今天的地位与成就。具体名单请进入

词条《中国越剧大典》查阅《名人卷》。

4、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的五大

剧种之一。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

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

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

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

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

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

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

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

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

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民国10年(1921年)出

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

这个名称。

代表人物

严凤英、王少舫、黄宗毅、周珊、黄新德、张辉、

吴琼、马兰、杨俊、韩再芬、关俊华、刘秋平

各省戏曲剧种分布:

(资料来源与网络,如有误差之处,望指正)

北京市

京剧北方昆曲西路评剧北京曲剧

天津市

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京韵大鼓;评剧、京剧、

河北梆子

河北省

河北梆子评剧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

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

岐调上四调

河南省

豫剧河南越调南阳梆子大平调怀梆大弦戏

罗戏卷戏

河南曲剧河南道情豫南花鼓戏乐腔五调腔

山东省

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柳子戏吕

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

山西省

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

杂戏耍孩儿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

济道情洪洞道情临县道情晋北道情襄武秧

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

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弦子腔凤台

小戏

吉林省

二人转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辽宁省

海城喇叭戏辽南影调戏蒙古剧彩扮莲花落

黑龙江省

龙江剧

上海市

沪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

江苏省

昆曲淮剧扬剧通剧锡剧苏剧淮海戏丹剧

丁丁腔海门山歌剧淮红剧

南京市

昆剧

安徽省

黄梅戏徽剧青阳腔沙河调岳西高腔安徽目

连戏安徽傩戏庐剧安徽端公戏泗洲戏坠子

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词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推剧嗨字戏洪山戏二夹弦

浙江省

越剧婺剧绍剧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

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

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

江西省

赣剧弋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

宜黄戏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

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

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

湖北省

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

楚剧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

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

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

湖南省

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辰河戏

湘昆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

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戏新晃侗族傩戏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剧

陕西省

秦腔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腔眉

户腔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陕南端公戏陕西

道情弦板腔陕南花鼓戏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

陇剧高山剧影子腔甘南藏戏

青海省

青海藏戏青海平弦戏

福建省

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平讲戏闽剧庶民戏

词明戏大腔戏闽西汉剧北路戏梅林戏右词

南剑调小腔戏三角戏闽西采茶戏南词戏闽

西山歌戏芗剧打城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

广东省

粤剧潮剧正字戏白字戏广东汉剧西秦戏

花朝戏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雷剧粤西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剧邕剧丝弦戏广西师公戏彩调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壮剧苗戏侗戏

海南省

琼剧临剧

云南省

滇剧云南花灯戏昆明曲剧关索剧傣剧白剧

彝剧云南壮剧

贵州省

黔剧贵州本地梆子贵州花灯剧贵州侗戏贵

州布依戏贵州苗戏安顺地戏

四川省

川剧四川灯戏四川曲艺剧秀山花灯戏

重庆市

川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曲子戏

西藏自治区

藏戏

台湾省

歌仔戏

香港特别行政区

粤剧潮剧

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呵呵)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3:39: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09165305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华戏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华戏曲.pdf

上一篇:然而不王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中华戏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