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滚翻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16 03:00:29 阅读: 评论:0

两岁宝宝身高-团的词语

前滚翻教案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清殇夜未央)

《前滚翻》教学设计(总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2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范文

《前滚翻》教学设计1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教材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健康第一”的精神

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选择本教学内容。在教学中

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师生

之间、学生之间互动教学。教师通过语言点拨、启发、诱导;动作

提示、释疑、评价、小结,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掌握、理解

掌握动作技能,建立正确动作概念,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意

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本

科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1、连续两次前滚翻

2、游戏:障碍跑接力

(三)单元课次

本单元共四次课;本课为第一课次。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上课内容是《连续两次前滚翻》,本教

材安排了4次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此课为第一课次出现。本教材

内容能培养学生平衡、协调的能力,学生对各种方式的滚动和前滚

3

翻有一定的基础。针对本课二年级学生的问题,本课重点是:衔接

的连续性;难点是:滚动圆滑,动作协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

出现的问题有:衔接不及时、不连贯,产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是因

为学生反应慢。

2、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地处农村,本课授课班级是我校二年级

(2)班,共32名学生,他们在二年级里掌握前滚翻技术动作最好

的班级,学生整体素质较强,95%的学生对于一年级所学的前滚翻的

动作技术掌握的很好,由于学生年龄处于8岁左右,前庭器官发育

不完全,所以对连续两次前滚翻的学习存在着滚翻后的平衡性、方

向感和稳定性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师根据此特点,设计采用情境教

学模式贯穿全课,在关注学生练习次数,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同

时,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自我表现能力,

带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课堂纪

律稳定。对各种不同的身体运动练习方法感兴趣,能够结合教师提

出的要求进行自主练习和相互间协助练习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自我评价:

在学习中,学生对自己表现的正确评价,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更好的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自我展示

动作赢得小奖贴。

2、他人评价:

4

通过交流、展示等活动,开展学生对学生、老师对学生的表

扬、激励等,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正确与他人交往的习

惯。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或游戏时,无论是出现错误还是有表

现精彩时都要给与鼓励。对学习表现突出地采取发小奖贴进行表扬

评价,游戏获胜队伍颁发小奖贴进行鼓励。

通过自我评价、组内他人评价、教师的评价与表彰引导学生学

习重视学生对评价的反应,使学生学习劲头越来越足,而且也会让

学生看到自己不足一面加以改正。

好—能够独立完成连续前滚翻动作。

较好—在保护帮助下完成连续前滚翻动作。

继续努力—在保护帮助下勉强完成连续前滚翻的动作。

(六)本课特点

1、本课以情境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为重点,让学

生在玩中学、学中练,既吸引学生,激发运动兴趣,又提高学生练

习的质量。使学生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

折。

2、本节课注重学生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

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前滚翻》教学设计2

一、指导思想

5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和

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

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

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的活动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

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

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通过技巧练习能提高学生

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本课

时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喜爱的模范动物操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

单个前滚翻动作学习,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难度的组合动作等

过程,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技术动作。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个性活泼、思维反应

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并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乐于向同伴

展示技术动作。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但由于心理因素

的原因,该阶段的学生也有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

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四、学练过程设计

6

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

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学

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愉悦热身(采用片段

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复习前滚翻(纠正巩固技术)→技术延伸

(前滚翻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游戏(愉悦身心,快乐竞赛)→

小结(评价、总结)。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3:0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06829102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前滚翻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前滚翻教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前滚翻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