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16 02:42:25 阅读: 评论:0

关于青年的诗句-教师思想政治表现

梅花魂教学设计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荫蔽)

第3篇部编版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复习:(2分)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默读批注法初读了22课,谁还记得文章写了哪五件事?

(吟诗落泪、弄脏梅图、提起回国、赠送梅图、赠送手绢五件事。)

2、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写事为主的文章以《梅花魂》为题

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深入的学习课文。

二、新授:

1、师:同学们,你们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

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来。(课件:梅花图)望着那朵朵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与外祖父之

间的往事。(1分)(学生听,进入情境。)

2、请大家默读文章所写的五件事,边读边用直线划出描写外公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

划出描写我的表现的句子,划完后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4分)(学生用心去读书,

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3、两人一组汇报句子,一人读外公的表现,另一人读我的表现。(初步感知)(2分)

(1)外公落泪我拍手笑

(2)外公发脾气我不理解

(3)外公哭起来我不明白

(4)外公送我梅图我不知为什么

(5)外公送我手绢我不解

(板书五件事)

4、从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1分)

(总结出婴儿不理解外公的所作所为。)

5、当时幼小的莺儿不理解外公的感情,你明白吗?你是从哪读懂的?请你从刚才划的

外公表现的句子中找到最能表达外公感情的的句子,大声的朗读。(3分)

6、请你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来评议。(3

分)

7、全班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要认真听,对同学的朗读加以评议,如果你

觉得自己比他读得还好,那你就站起来读。

第一件事:(2分)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

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指名读

(2)同学加以评议:重点体会外公在吟诵诗句时的意境,体会老人思念故乡之情。

(3)你们想试一试吗?每个人试着读读。

(4)全班齐读,共同体会老人的思乡之情。

第二件事: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

得的吗?(2分)

(1)指名读

(2)同学评议:声不在高,批评的分量重,十分严厉。

(3)带着这样的感情试着读出来。

(4)指名读。

(5)简单评议。

第三件事:(10分)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

魂、有骨气的呢!

(一)

(1)学生读到时出示投影

(2)是啊!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歌颂了梅花精神,你知道哪些呢?(学生诵读自

己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文。)

(3)你见过梅花吗?想再看一看吗?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梅花,边看边结合着同学

们找的的句子、资料和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梅花与其他的花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

评议,抓住愈是寒冷句,教师边总结边变愈字的颜色。)

(4)每个同学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5)指名读。

(二)

(1)外公由梅花联想到什么?

(2)自由读外公说的话,想想还有哪些有气节中国人?

(学生反馈,说自己知道的有气节的人。)

(3)在读,读出中国人的气节。

(三)

(1)我们再看13自然段,这是在我即将离开外公时他对我说的一段话,想一想此时

的外公应用怎样的语气对我说这段话?(学生讨论:语重心长,教育,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期望之情等。)

(2)每个人试着用这种语气来读。

(3)指名读,大家评议。

(4)师生对读,体会外公的感情。

8、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

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

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也可

以结合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来谈。2分)

9、老人为什么把自己珍爱的梅图送给我呢?齐读16自然段,思考。(2分)

(把他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到祖国)

多少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了外公的心。

10、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1分)

这节课我们有深入的学习了《梅花魂》,知道了这篇文章由我看到了梅花想到了外祖父,

回忆起他生前的五件事,进一步体会到了老人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的感情,也从中感受到

了老人盼望回归的心。

11学忘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2分)

(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12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

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

颗中国心。最后请大家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爱国华

侨们的心声。(2分)

板书:

梅花魂

落泪

外公

赠手绢

训斥

思乡之情

赠图

痛哭

第4篇部编版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梅花魂

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摘录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并揣摩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指导结合法

学法: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的学习法。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特点以及赞美梅花的诗句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诗句。

3、了解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气节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梅花情怀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

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回忆走近外祖父,去解读这位漂泊异乡的老

人的梅花情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作者与外祖父之间发生的五件往事,他们

之间发生了哪些事?

看来,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把它们归纳出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以读促悟,体会梅花情怀

(一)体会爱梅之心

1、你认为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

三自然段,把你认为能体现外祖父爱梅花的句子画出来,圈点批注。

2、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相关部分。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份多么真切的爱梅之情哪!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分外爱惜”!

(——指名读——小组读)

3、还有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特别喜爱梅花呀?“我五岁那年……什么稀罕呢?”

是啊,这么慈祥的外祖父竟然会大发脾气。这一字一句,甚至连一个标点,都在向我们诉

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从祖父的话语、动作、神态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刮、慢慢地专心致志地抹,在老人看来,这仿佛不是一幅画,

而是一件——稀世珍宝。——指名读(读出对梅花的珍爱之情)

谁能读读外祖父训斥我妈的话,其他同学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反复读)(指导:你是在“训斥”吗?你拉下脸来训斥了吗?)

(诶!这是一个——反问句,言下之意是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外祖父

为什么不直接这么说,而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你觉得这句话的重心在哪

里?(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小结:你们能够透过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真会学习。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场景,去感受老人对梅花那份深沉的爱吧。——请同学们齐读本段。

(二)感受爱梅之因

1、过渡:是呀,不就是一枝画梅吗?有什么稀罕的呢?当时年幼的我并不明白外祖父为什么

如此钟爱梅花,你明白吗?

请好好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学生自由读。

2、外祖父为什么这么钟爱梅花?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呀?

(1)指名读。你发现在这几句话中哪几个词用得多?(愈……愈……愈……愈……,最……

最……最……),从这几个词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看,这就是风欺雪压中依然昂首开放的梅花,这就是百花凋零时依然吐露芬芳的梅花,

看到它,你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它的品格?(昂首开放,坚强不屈)

多么坚强的梅花啊.谁能读出梅花的傲然开放,坚强不屈?——指名读——再读.

(3)小结:这种风欺雪压中依然坚强不屈、迎难而上的精神就是——梅花魂(板书:梅

花魂)。原来,外祖父爱梅花就是爱梅花的精神啊!外祖父爱的仅仅是梅花的精神吗?他爱

的还有什么?

3、交流。“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1)是啊,中国人有着梅花的精神,那就是——“管历尽多少磨难……不肯低头折节”。

(2)正如外祖父所说,我们中华民族的确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在磨难面前,

在敌人面前,甚至在死亡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他们是最有骨气的人,你知道有哪些这样

的人?——学生说——请大家看屏幕

(3)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像这样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人。我们的炎黄

子孙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所以,在老人眼中,梅花精神就是中

华民族的精神,这梅花之魂就是中华民族之魂。(板书:民族魂)

(4)同学们,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好,现在让我们通过朗

读表达出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谁来读?——男生齐读————全班齐读

(5)外祖父这么爱梅花,那他为什么还要把这幅他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我?

(6)外祖父期盼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德的人。所以他告诫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

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7)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

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原来,老人爱梅情怀的`后

面藏着的其实是一颗心,一颗怎样的心?——一颗爱国心,一颗中国心。(板书:中国心)

4、好,同学们,拿好书,让我们带着对梅花,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情

好好地读读这一段。

5、过渡:同学们,老人对祖国如此热爱,可是,他却身在国外。每当想起自己深爱的

祖国,老人不免一次又一次流下了热泪。课文中几处地方写到外祖父流泪?

(三)、以外公三次流泪为引子,体会思乡爱国之情

1、第一次流泪的情景我们已经学了,请大家回忆一下,外祖父是在什么情况下流下的

怎样的泪?

2、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其他两次描写外祖父流泪的句子,看看外祖父

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找完后,大家可以先讨论交流一下。

3、孩子们,泪是情感的标志,你是否读懂了老人泪光中蕴涵的深情呢?谁来说说老人第二

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流下了怎样的泪?

第二次:我们要回国了,老人却不能回,流下了伤心的泪。

4、请同桌间互相读一读外祖父第二次哭泣的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理解这位老

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因为种种原因,自己永远不可能回

到家乡,永远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5、那第三次呢?指名生说。第三次:我们回国时,外祖父来送别,流下了遗憾终生的

泪。

6、引:让我们把回忆的镜头切换到码头送别的那一天。

出示第13、14自然段。——师范读

(1)孩子们,你们发现今天的外祖父和往常有什么不同?

小结:头发乱了也无暇料理,因为老人的心里思念着——

面容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因为老人在伤心啊!他为什么伤心?

(2)在船快开的那刻,泪眼蒙眬的外祖父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你觉得他递

给我的仅仅是一块手绢吗?是什么?

(3)说得多好啊。同学们,这是一颗怎样的思乡心,是一片怎样的爱国情哪!老人这深深的

情,这浓浓的爱震撼了我们,也震撼了作者。作者将这份沉甸甸的思乡心,爱国情凝聚成了

三个字,那就是(指课题)——梅花魂。老师觉得,这深深的情,这浓浓的爱,也凝聚成另外三个字

(指课题)——中国心。

7、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再一次感

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8、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前后呼应,首尾连贯,对比朗读,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寄托情怀

老师这有一首跟老人有关的诗歌——乡愁,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师先诵读一二节,

再引导学生一起读)

四、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梅花,她是我们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象征!无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

怎样的欺凌,只要心中有“梅花”,就会添一份信念,添一缕幽香!让我们再次深情地齐读

课题——《梅花魂》

五、拓展实践

1、当莺儿和母亲回到祖国之后,外祖父一人身处异国他乡,他会做些什么来寄托他对

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了外祖父……”

为开头来写一段话。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背诵。

第5篇部编版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

漂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感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体会华侨老人眷

恋祖国的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好,班级同学比较活泼开

朗,课堂活跃,比较喜欢抢答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讨论,多提问,多自学的方

法让学生们了解学习此课

3重点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单元教学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所授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因此,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

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

1【讲授】梅花魂

(一)检查预习情况

在这里我会在黑板上写出魂,分外,抹净低头折节,然后分别让他们标出魂,分,抹,

折的音魂(hun)分(fen)外抹(ma)净低头折(zhe)节

设计意图:为文章的学习扫清文字障碍,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字词的积累。

(二)说导语设计

梅花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赞颂对象,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

样优美的词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文中我的外祖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想一想作者

围绕梅花回忆了哪几件事?标题“魂”又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地址:

设计意图:提出所学重点,考察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程度,为进入下文做铺垫。

(三)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五件事,想一想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默读了解全文,提出问题,使学生默读

时有重点的

把握了解点,让学生能抓住重点事件。

(四)深入文章,感知课文

1.在这个环节,我会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外祖父一向是和蔼可亲的,可是有一次他却大发脾气,使我又害怕又奇怪,

“我”为什么害怕了?学生朗读课文在交流中体会到害怕的原因是我玩耍时不小心弄脏了墨

梅图,外祖父拉下脸来训斥妈妈。老师追问,从哪里看出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的喜爱呢?学

生会抓住惟独,分外,轻轻,慢慢,抹净等词语来体会。并且我会让同学们分析这段用了什

么写作手法,学生分析是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当交流的生气的原因是一幅墨梅图时,向

同学们提出就是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好生气的啊?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梅花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使学生初步懂得梅

花的含义。了解字词的作用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对学生写作手法的积累,并为下一题做铺垫。

2.由老师范读“临别赠梅”一段,找出在哪几句体现了梅花的品格,梅花的品格又是什

么?学生们回答后,提出“魂”的含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范读中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精神,品格的回答使学生更加了解了梅花的深层含

义,理解“魂”字的含义,懂得“魂”指的就是梅花精神,是外祖父的一颗爱国心,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与导语相照应。

(五)品味赏析

1.外祖父赞美梅花顶天立地,坚贞不屈的秉性,可是有件事却时刻寄托着他的情愫,每

当想起就不禁怅然泪下。读全文,找到外祖父几次落泪,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共有

三处。几次落泪给我的感受是什么?

2.第一次是教我读唐诗宋词的时候,读到思乡的诗句时,情不自禁的流泪,此刻祖父想

到了什么?由此体会外祖父时刻牵挂祖国,心系祖国。并且在这里我会指导同学朗读,读出

外祖父的伤感,忧郁之情。

3.第二次,当我告诉外祖父就要回国的消息时,外祖父竟然呜呜的大哭起来,从开始看

见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让学生补充省略号的内容,想想此

时我会想的什么?

4.第三次在送别之时赠送我手帕时泪眼朦胧,这里对外祖父的外貌做了特写,让学生读

描写外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想到外祖父老了,已无法达到回国的心愿,但他的

心会随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5.听歌曲感受外祖父的爱国心,并且有感情的伴随音乐朗读这三次落泪。

设计意图:旅居海外的外祖父的爱花之情。更有恒古不变的爱国情。老师紧紧扣住外祖

父的三次落泪让学生感悟游子的爱国心。作者在描写这三次落泪时也伴随了自己不同的`理

解。学生感悟时也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外两次展开的学习活动也不同。第一处是读中

悟,第二处是想象悟,第三处是谈体会。活动实现了由积累到表达感悟的过程。有感情的朗

读课文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6.读读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

(六)扩展延伸

1.体会老人的爱国心,说说古今中外都有哪些爱国人士?设计意图:了解古今中外的

爱国人士,深入了解梅花魂的含义。

1.体会老人的爱国心,说说古今中外都有哪些爱国人士?设计意图:复习“前后照应,

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

(七)总结全文

《梅花魂》是一篇华侨来人体现爱国心的文章,文章采用叙事的手法,写了老人与“我”

的五件事,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通过“读——悟——理解——分

析”而感受学习。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运用“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五板书设计梅花魂

——民族精神珍爱梅图赠送梅图中国心三次落泪

设计意图:本文由珍爱梅图——赠送梅图——三次落泪的过程讲起,并且在讲解这三

个过程时都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华侨老人的中国心。并且指出“魂”

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课堂所讲重点,板书线条鲜明,使学生一看

即懂,看到板书就能够明白所讲内容及文章重点。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2:4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05745143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梅花魂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梅花魂教学设计.pdf

上一篇:协会工作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