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学习心得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学习心得篇1
筑牢大国粮仓让“中国饭碗”端稳端牢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放眼当前和未来,我国粮食供求紧平
衡的格局没有变,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在向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我们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
毫麻痹大意,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用
智慧和汗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战略意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事
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__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反复
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
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粮
食生产一直都很关注,在基层调研时也经常到田间地头走走看看。各
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充分认
识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粮食安
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高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
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
的主动权,让粮食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坚持党建引领,注入动力活力。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党、
关键在人。在粮食安全工作中,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建强建好基层党组织,创新思路做好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严格落
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
围绕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开展组织生活,提升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
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
织带动农民,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
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要进一步盘活用好党员群众中的“土专家”“田
秀才”等队伍,充分发挥新型农业能人引领作用,让“乡土人才”和
农民成为粮食安全的行动主体。
破除发展瓶颈,提升种业水平。种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更是社会稳定、民生福祉和农业发展的基础。强调,解决吃饭问题,
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
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立足新征程、新起
点,推进种业振兴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更大更实的举措推动种业高质
量发展,把种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
粮食安全之路。要深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重大种业科技创新平
台建设,加快生物育种技术赋能生物农业产业,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
技的翅膀,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保护、
开发和利用产业体系,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群众消费升级
和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出种业科技创新高地。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学习心得篇2
牢守粮食安全底线端牢“中国饭碗”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既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
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
要性,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牢守耕地红线,有效防止粮田“非粮化”。__以来,高度重视耕
地保护工作,明确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
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耕地保护思维,熟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
例》《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各项法律法规和管
理条例,做到粮田“非粮化”治理心有所尺、管有所据,强化耕地用
途管理。同时,做好耕地保护普法宣传,为老百姓解读好各项政策知
识、法律法规,避免老百姓出现“耕地政策盲区”,为“牢守18亿亩
耕地红线”保驾护航。
推动高标准农田改造,有效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端牢
中国饭碗,必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根据科学数据评估,耕地质量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
10%到20%,可见推动高标准农田改造势在必行。截至_年年底,全国
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40%,推动高标准农田改
造依然任重而道远。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要强化农田改
造学习,多向专家学者请教、多去田间地头走走,因“地”施策、科
学施策,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让老百姓的“望天田”变成“囤
粮田”,真正端牢“中国饭碗”。
规范土地流转,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农
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再加上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农村土
地撂荒、利用率不高。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必须强化土
地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当前全国各地都有根据地方现实
情况,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相关细则,广大党员干
部要深入基层、走进百姓,在广泛宣传相关办法的同时,了解群众需
求、化解群众顾虑,根据百姓反馈,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情的高效稳
定的土地流转关系,强化县乡村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在消除百
姓疑虑、保障百姓利益的同时,有效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率,筑牢国家
“粮食安全”。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学习心得篇3
端牢“中国饭碗”守好“天下粮仓”
16集纪录片《端牢中国饭碗》正在央视一套播出,该片盘点了
中国人饭碗中,从主粮到蔬菜、肉禽、蛋奶、水产等副食产品各种令
人惊叹的数据,全面解读十年来中国粮食安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悠
悠万事,吃饭为大,仓廪实,天下安,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牢记“饥饿感”,树立粮食安全“托底观”。改革开放前,“饥饿”
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集体记忆,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
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约20%的人口。“在粮食安全这
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不能依靠国际
市场解决,更不能抱有工业化时代不存在粮食问题的侥幸心理,古有
“种桑误国、穿丝拓疆”,而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疫情影响,
更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蔓延近三年的全球新冠疫
情仍在持续,全球人口饥饿状况急剧恶化,俄乌战争爆发后,世界粮
价上蹿下跳,这些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只有粮食安全才能给社会注入
“定心剂”、带来“安心丸”,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
基础,是一个国家安定有序发展的“底气”,一旦出现问题,国家安
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守牢“耕地红线”,守好粮食安全“安全阀”。我国粮食产量连续
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粮食生产18年连续丰收,但是
从_年8月25日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来看,
全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与上一次调查相比,10年间我国耕地面
积减少了1.13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130万亩耕地。粮食产量稳步提
升和高位稳定意味着耕地长期持续全面的高强度利用,耕地退化发生
面大。守牢耕地红线,必须坚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
体”管护,做到耕地数量有增加、耕地质量有提升、耕地生态有改善。
守牢耕地红线,必须构建耕地资源及其利用的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开
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监管,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耕地资
源源头保护与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守牢耕
地红线,必须加强执法力度,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为抓手,建
立常态化曝光机制,形成常态化警示教育效应,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
耕地红线的氛围。
落实“藏粮于技”,做好粮食安全“科技观”。“科技务农”正在
改变中国农业的现在,也将改变中国农业的未来,加速布局“科技务
农”,持续挖掘“藏粮于技”,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的蓬勃兴起,进一
步赋能中国农业现代化。落实“藏粮于技”,要依托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区块链、遥感、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更多元化的形式
加速“科技务农”创新演进。落实“藏粮于技”,要坚持政府和市场
两手发力,促进技术创新与生产应用有机结合,让产学研紧密结合,
形成商业化、市场化、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的良好
生态。落实“藏粮于技”,要注重研发应用集体化,统筹推进科技攻
关,集成转化与推广应用,营造良好农业创新生态,充分激发推进科
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内生动力。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学习心得篇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
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它告诉我们节约粮食,合理用
餐的文明理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宽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
多人养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坏习惯,这就助长了大家铺张浪费的生活
习惯。
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在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点了三道菜,津津
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两个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他们拿着菜单
一下子点了十几道菜,没一会儿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摆满了饭菜。看
见这一幕,我惊呆了,心想:这么多菜能吃完吗?不会是大胃王吧?
但是,他们竟然没吃几口,把钱一交就走了。满满的一桌子菜,就被
服务员给倒了,真可惜!
为了制止这种坏习惯,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法规,提倡节约。每年
十月十六日是节约粮食日,这就告诉我们应从这就做起开展节约。
我们应该每次在饭店,点适当的饭菜,不够吃可以在点,吃不完
可以打包。不要因为没面子而浪费,通过国家这几年的宣传,这周星
期五我们家在小六汤包吃饭,发现人们现在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已经
有了节约的好习惯。
浪费粮食就像给白纸上抹上了黑点,而珍惜粮食是传统美德,我
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学习心得篇5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简单
的十个字,道出了粮食的珍贵。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历来是大问题,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怎样做到节约资源、节约粮食,是摆在我们
每个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浪费的现象,例如为了讲究
排场而过多地点菜、因为好面子而不愿意在餐后打包等等,这些不文
明现象,在浪费粮食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一部分人目前对于珍惜粮食
的认知还不够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中华民族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在科技和文明发达的今天,我们更
应该学会珍惜资源、珍惜粮食。
节约粮食,我们应该加深思想认识。每个人都应该深刻地认识到
节约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我国每年浪费掉的粮食相当于2亿
人的口粮,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足以让我们加深认识、树立起节约粮
食的良好观念。每一粒粮食从插秧、播种、浇水施肥、生长、收割、
扬场、加工到制作成食品,每个环节无不浸透着劳动者辛勤的劳动和
热切的期盼,粮食来之不易,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粮食。
节约粮食,我们应该落实实际行动。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
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该自觉成为节约粮食的宣传员和践行者。餐馆、
食堂应该张贴节约粮食的标志,做好日常提醒;餐饮业主应该倡导顾
客合理点菜、餐后打包;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粮食作物
生长实践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作为消费者,
我们在饭店用餐时也应践行“光盘行动”,积极参与到节约粮食的活
动中。
相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下,节约粮食将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
良好习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1:50: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026541431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国粮仓纪录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国粮仓纪录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