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
1、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安全生产
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条:
(1)事故可以预防。在这种原则基础上,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防止事故发生
的理论及方法。
(2)防患于未然。事故与后果存在着偶然性关系,积极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只
有避免了事故,才能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
(3)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事故与其发生的原因是必然性关系。任何事故的出现,总是有
原因的。事故与原因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因果关系。为了使预防事故的措施有效,首先应当
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准确地找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基础原因。所以,效的
事故预防措施,来源于深入的原因分析。
(4)全面治理的原则。这是指在引起事故的各种重要的原因,必须全面考虑、缺一不可。
预防这三种原因的相应对策为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及法制(或管理)对策。这是事故预防的
三根支柱。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根支柱,事故预防的效果就不好。
2、安全生产小常识
3、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4、如何防范事故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如何防范事故:
防范事故的发生,无外乎有两点,一是预防,二是反违章。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际通则,也是我国始终坚持的方针,要把预防措施真正落实到现
场工作中去,首先要增强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以及职工的责任心,特别是要防止对待安全工
作或冷或热、时紧时松的认识,在思想上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其次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把责任落到实处,只有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才能及时发现缺陷、消除隐患。
要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护体系和监察体系的作用,坚持有章必循、执章
必严、违章必究。
对于疏于管理,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因“三违”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和有关人员
必须依法追究,严肃处理。第四要认真分析以往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强化日
常管理,堵塞各种漏洞,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重蹈覆辙。
再说反违章这是个常谈的问题,人身事故在单位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为
不按规章制度执行,而是凭经验和“感觉”操作,或者是嫌麻烦,图省事而随意工作。
违章习惯不是一日一时形成的,反违章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杜绝的。主要预防措施,
要建立严格的监护制度,切实抓好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把安全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严格考核奖惩,养成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
领导者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勤检查严监督,常抓不懈。尤其是对发现违章行为决不能大事化
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行动上真正做到违规必究,执规必严,决不心慈手软姑息迁就。
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继续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进
行全面排查,该整改的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坚决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的现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做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坚决取缔违章操作行为,重点检
查人员培训、机械设备、应急预案等。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特别是要抓好全员安全培训,尤其要加强对新录用员工、临时
工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成立三级安全网络机构,“三级教育”要有内容、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制定《重点部位隐患
排查及事故预防措施》、《重点部位应急抢险预案》,设立各级安全员岗位,明确了安全员岗
位职责。
抓重点落实,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出具安全检查报告,同时还不定期对重点单位进行
抽查,对查出的隐患以书面形式责令整改,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抓宣传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及培训,制
定了各种安全作业措施及检查制度,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点,坚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
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
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4)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扩展资料
1.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新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将坚持安全发展写
入了总则,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
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条)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完善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新法提出要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明确了各方安全职责。(第三条)
3.落实“三个必须”,确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部门地位。按照安全生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
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
新法一是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
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明确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
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三是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为行政执
法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八条、第九条、第六十二条)
4.强化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乡镇街道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有必要在立法层面明确其安全生产职责,同时针对各
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监管体制不顺、监管人员配备不足、事故隐患集中、事
故多发等突出问题。
新法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
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
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第八条)
5.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配备标准和工作职责。
新法一是明确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
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设置
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职人员的从业人员下限由300人调整为100人。
二是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的7项职责,主要包括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
培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
产整改措施等。
三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三条)
6.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职责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一是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
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明确被派遣劳动者
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第二十五条、
第五十八条)
7.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新法把加强事前预防、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
隐患。三是对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行为,设定了严格
的行政处罚。(第三十八条、第九十八条、第九十九条)
8.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新法在总则部分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应
当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第四条)
9.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新法确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并从两个方面加以推进:一
是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
管理工作,鼓励其他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
二是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制度,授权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
10.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根据2006年以来在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北京市、重庆市
等省(市)的试点经验,重点是为了增加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单位从业人员以外的事故受害人
的赔偿补偿资金来源,新法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第四十
八条)
5、怎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教育工作的意义简单地说,是为了提高生产系统广大员工的安全素质,目的是防止和减
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意识,二是安全
知识,三是安全技能。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安全安全教育,它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看贝迪
中国是如何分析的吧!安全素质包括的三个方面相互交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安全意识
提高了,就会自觉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安全知识掌握的越多,安全意识水平越高;
有些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又是安全技能知识;有些安全知识即是为了提高安全意识,又是为
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素质,仅靠一、两次安全教育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
需要每一位员工平时加强安全知识和岗位操作知识的学习,认认真真的学,持之以恒的学;
还需要每一个班组加强班前班后会的工作;还需要车间、部门领导加强对本车间、部门员工
的安全教育;还需要公司领导制定政策、宏观指挥协调、正确引导。只要公司各级领导和每
一位员工,上下努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够使公司每一位干部、员工的安全素
质上一个大的台阶,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
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第一,安全培训教育是使员工学习安全知识,在企业现代化大生产工作中,尤其是危险化学
品生产企业,需要每一位员工学习掌握生产知识,安全知识,只有掌握了生产过程的各种知
识,特别是掌握了安全知识,才能够在具体生产岗位操作时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减少和避
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况且,大部分员工都是刚刚接触炼焦行业,对该行业的生产、安全
知识了解甚少,非常需要认真学习,还需要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密切结合起来,进一
步消化吸收,真正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岗位实际工作中去。
第二,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本次安全教育学习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四
十一条禁令和生产现场危险危害因素及事故案例,虽然有的员工已经不是第一次学习了,但
是这些内容多学一遍,就加深一遍理解,加深一遍记忆,因为这些内容作为一个危险化学品
生产企业的是员工必须掌握的,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
识,时刻绷紧头脑中安全这根弦,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第三,安全培训教育是让员工掌握安全技能。安全技能是人为了安全地完成操作任务,经过
训练而获得的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本次安全教育讲了对危险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消防、应急器材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当然,这次讲的,只不过是一些
基本的安全技能,炼焦行业的安全技能内容很多,例如:公司《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技术
规程》中,也有很多安全技能的内容;我们还要从其他资料、渠道涉猎和学习安全技能。只
有掌握了安全技能,才能实现工作中的正确操作,有效避免盲目蛮干;掌握的安全技能越多,
安全技能越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越低。
6、怎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
可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培训教育是使员工学习安全知识来,在企业现代化大生产工作
中,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要每一位员工学习掌握生产知识,安全知识,只有掌握
了生产过程的各种知识,特别是掌握了安全知识,才能够在具体生产岗位操作时得心应手,
如鱼得水,减少和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况且,大部分员工都是刚刚接触炼焦行业,对该行业的生产、安全知识了解甚少,非常需要
认真学习自,还需要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密切结合起来,进一步消化吸收,真正把所
学知识应用到岗位实际工作中去。
7、日常工作过程中如何作到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1、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单位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让生命教育、安
全意识进入到每个人员的脑中,自觉做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权利,提升自觉注意安全的
意识。
2、培训安全技能,对于灭火、防溺水、防雷电、急救等各项安全技能要培训,针对全体老
师和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和家长都要进行,培训技能包括防火、防溺水、防震、防雷电等紧急
避险知识技能和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
3、建立安全检查机制。根据墨菲定律,任何事故的出现都不会凭空而来,也不会无中生有。
总有一些事故的前兆,所以要经常检查,发现矛头,一定要及时制止在萌芽状态,不可掉以
轻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
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五十条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
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十一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
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7)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扩展资料:
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
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
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
损失的事故
8、如何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预防安来全事故,首先就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从小事抓起,从细事抓起,细节决定成败。
不要对眼前的平安状态,采取麻痹的状态。杜源绝违章操作,违章驾驶。要树立,正确的操
作技能。不违章,不违法,不疲劳操作,专心工作。这样才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要掌
握岗位相关的理论技术知识。穿戴合理的,劳保防护用品。遵守厂规厂纪。
9、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
括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安全生产基本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职业危害与职业
病、安全技术知识、事故调查处理等。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生产责任制
是根据安全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
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3.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产品安全和交通运输
安全等。
4.事故按其性质:可分为特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种。
5.企业为什么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方针
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劳动
者是企业的主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企业的神圣职责之一,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安全,尽一切努力在生产劳动中和其他活动中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伤
亡事故;
其次,企业的最优化目标是高产、低耗、优质、安全的统一,忽视安全,片面追求产量、产
值,是无法达到最优化目标的。
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还可能给环境,给社会,乃至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
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6.哪些情况下除追究直接责任外还应追究领导责任
(1)领导人员,安全责任制不落实,造成安全工作无人过问。
(2)对贯彻上级和本单位提出的安全要求和反事故措施不利;
(3)对频发的重大事故不能有力制止;
(4)对职工的安全考核不严,造成不会操作,不懂安全规程者;
(5)现场规章制度不健全;
(6)现场安全防护装置不健全;
(7)重大设备缺陷未组织及时消除;
(8)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
7.三级安全教育
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对调换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工艺的
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8.企业单位对干部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方面,二是防火、灭火知识技能方面。
9.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
答:(1)事故可以预防;(2)防患于未然;(3)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4)全面处理的原则。
10.违章作业
生产、施工中,凡违反国家、部或主管上级制订的有关安全的法规、规程、条例、指令、规
定、办法、有关文件,以及违反本单位制订的现场规程、管理制度、规定、办法、指令而进
行工作,称之为违章作业。
11.验电
答:通过验电笔可以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无电压,以防出现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
地刀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12.树枝接触带电导线时,为什么要禁止人员接近?
树枝接触裸导线时,树枝、树身会带电,危及人身安全,所以要防止人员接近。当绝缘导线
接触树枝时,树枝会磨损导线绝缘层,树枝会直接接触导线金属部分,使树枝、树身带电。
13.保护接地
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构架、支架通过接地和大
地接连起来叫保护接地。其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
属连接,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14.为什么绝缘靴、绝缘手套等胶制品,不可与石油类的油脂接触?
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垫等橡胶制品与石油类的油脂接触易产生化学反应,使其腐蚀和降
低绝缘材料的绝缘,并过早老化、失效。
15.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停电;(2)验电;(3)装设接地线;(4)悬挂表示牌;(5)装设遮拦
16.电流通过人体造成死亡的原因
由于电流通过人的肌体,伤害了管理心脏和呼吸机能的脑神经中枢,致使心脏的正常工作遭
到破坏,呼吸停止,从而造成死亡。
17.怎样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1)切断电源。
(2)如切断电源有困难,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或其他绝缘物体将电源挑开,或用带绝缘
物体的钢丝钳剪断电线,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3)如果有人在较高处触电,应迅速拉开电源开关,同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电源后
触电人从高处坠落。
18.电气设备高低压是如何划分的?380伏是否是高压?为什么?
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下者;380伏因对地电
压超过250伏,所以属高压。
19.漏电保护器的功用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漏电保护器的功用主要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其适用范围是交
流50HZ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至250A。
20.为了防止电、气焊作业中的灼伤事故,正确地使用防护用品对上衣、裤脚、手套的穿戴
有哪些要求?
答: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裤脚不准塞在靴子里,手套要套在袖口外。
21.架设临时线路的要求是什么?
答:架设临时线路时,必须经安技部门批准,在规定使用期满后应立即拆除。
临时线应使用合格的设备和器材,其长度不得超过10米,离地面高度不得底于2.5米,有
关设备应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等安全措施,临时架空线长度不超过500米,离地面高度
不应低于4---5米,与建筑物、树林或其它导线距离一般不得小于2米。
22.起重设备"十不吊"的内容是什么?
答:(1)斜吊不吊;
(2)超载不吊;
(3)散装物装的太满或捆扎不牢不吊;
(4)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5)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
(6)吊物上站人不吊;
(7)埋在地下的构件不吊;
(8)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9)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不吊;
(10)六级以上强风不吊。
23.什么叫不安全行为?说出几类不安全行为。
答: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如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使用无安全
装置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未戴安全帽等。
24.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工、夹具、刀具不坚固、不牢靠,导致物体飞出;
(2)设备有缺陷,防护罩、防护挡板等缺损或被任意拆除;
(3)操作现场杂乱,道路不通畅;
(4)金属切削飞溅;
(5)违章操作等。
25.机械设备的哪些部位应装设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
答:在机械设备的传动带、明齿轮,接近于地面的连轴节、皮带轮、转动轴、飞轮、砂轮和
电锯等危险部分,都要装设防护装置。
对压力机、碾压机、压延机、电刨机、剪板机等压力机械的旋压部分都要有安全装置。
26.焊工在焊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防止飞溅金属造成灼伤和火灾;
(2)防止电弧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3)防止某些有害气体中毒;
(4)在焊接压力容器时,要防止焊接发生爆炸;
(5)高空作业时,要带安全带和安全帽;
(6)注意避免触电事故。
27.什么叫职业性危害因素?职业性危害因素分哪几类?
答:在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称之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职业性危害因素可分为三类:一是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粉尘,二是物理因素,包括
不良气象条件、异常气压、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噪音和振动等,三是生物因素,主要是
微生物和寄生虫对人体所起的危害。
28.粉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答:(1)局部作用,即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刺激作用,产生一系列病变;
(2)中毒作用,即吸入有毒性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吸收,引起中毒现象;
(3)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尘肺、粉尘沉着症和呼吸系统肿瘤等。
29.基准面多少米以上为登高作业?
答:基准面2米以上为登高作业。
30.制定防火措施应以什么为依据?
答:(1)防止人身伤亡;
(2)保证财产安全;
(3)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4)预防火灾苗头。
31.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什么?
答:实现无死亡、无重伤、无重大火灾、无重大设备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
32.生产厂房及仓库应备有哪些必要的消防设备?
答:备有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砂箱、石棉和其他消防工具。
3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消防设施,其中有哪三不准?
答: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防火间距、
堵塞消防通道。
34.火灾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分三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35.用电线路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短路、电路超负荷、电路中产生大的接触电阻、保险装置不适合。
拓展资料职业性危害因素可分为三类:一是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粉尘,二是物理因
素,包括不良气象条件、异常气压、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噪音和振动等,三是生物因素,
主要是微生物和寄生虫对人体所起的危害。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为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中的一个科目,本科目总分数为100分,
考试题型为,单选题70题,每题1分,多选题15题,每题2分,及格分数为60分,个别
及格分数有波动,详细及格分数以当地人事考试中心发布的政策文件为准。
主要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
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
产监管监察,安全评价,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应急管理,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安全
生产统计分析。
与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相关的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1:3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9019381431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预防事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预防事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