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
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好啊,春天来了!大地将再一次焕发出活力和生机。但是前行的人们还需留心;要知道,
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泥泞……
在村里和家里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孙少平却陷入了极大的苦恼之中。
三年的教师生涯结束了,他不得不回家当了农民。他倒不仅仅是为此而苦恼。迄今为止,
他还不敢想象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这些苦恼首先发自一个青年自立意识的巨大觉醒。
他一个人在山里劳动歇息的时候,头枕手掌仰面躺在黄土地上,长久地望着高远的蓝天
和悠悠飘飞的白云,眼里便会莫名地盈满了泪水,山里寂静无声,甚至能听见自己鬓角的血
管在哏哏地跳动。这样的时候,他记忆的风帆会反复驶进往日的岁月。石圪节中学,原西县
高中……尽管那时饥肠辘辘,有无数的愁苦,但现在想起来,那倒是他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妙
的时光。他也不时地想起高中时班上的同学们:金波、顾养民、郝红梅、田晓霞、候玉英……
眼下这些人都各走了各的路……
外面等待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难以想象。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切都将无比
艰难;他赤手空拳,无异于一丛飘蓬。
唉!有时他又动摇了,还是顺从命运的安排吧!生活在家里虽说精神不痛快,但一日三
餐总不要自己操心;再说,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亲人的关怀和照料。倘若流落在它乡异地,
生活中的一切都将失去保障,得靠自己一个人去对付冷酷而严峻的现实了……
可是,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心灵中勾销。随着他在双水村的苦
闷不断加深,他的这种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了。他内心为此而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象打摆
子似的颤抖。他意识到,要走就得赶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
永远成为梦想。现在正当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
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如果再过几年,迫不得已成
了家,那他的手脚就会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高加索山”了!
经过不断的内心斗争,孙少平已经下决心离开双水村,到外面去闯荡世界。少平已经暗
暗把自己外出的目的地选在黄原城。到黄原去干什么?他将在那里怎样生活?
别无选择。他只能象大部分流落异地的农民一样去揽工——在包工头承包的各种建筑工
地上去做小工,扛石头,提泥包,钻炮眼……
不管怎样,他是非去不可了。
孙少平把他外出谋生的一切方面都想好以后,决定先和父亲谈这件事。
这天吃过午饭,父子俩到山上一块坡地种玉米。父亲在前面拿镢头掏土坑,少平手里端
个升子点籽种。两个人都赤脚片,一前一后,来来回回,也顾不得说话。
父亲挖坑就象母亲纳鞋底,行行道道,疏密有致,远看如同工艺美术家精心设计的图案。
少平耐着性子,尽量把籽种不偏不露点在土坑中间,再补一个不轻不重的脚印。终于休息了。
父亲蹲在地上抽烟,少平就凑到他跟前,也学着他哥的样,卷了一支旱烟棒。
他用父亲的打火机点着烟抽了几口,然后才鼓起勇气,和父亲谈起了他走黄原的打算。
孙玉厚老汉惊得目瞪口呆。
他“吱吱”地用劲吸着烟锅。思谋了好一阵,才说:“你还小哩!出那么远的门,人生
地不熟,我和你妈怎能放心?你怎猛然想起要出门哩?”
少平一时难以给父亲说清楚自己的心思。
“我呆在家里不痛快,想出去跑一跑……”
父亲低倾下头,手指头抠着脚指头,说:“我能想来哩。你从学校回来劳了动,心里难
过。没办法啊!世事就是这样。爸爸看见你一天灰土满面的,心里也难过……不过,而今政
策宽了,劳动虽说熬苦一些,但吃饭不要再受熬煎。你刚开始出山,爸爸晓得你不习惯。过
上一两年,也就习惯了。外面的世界不是咱们的,你出去,还不是要受苦?再说,有个什么
事,也没有人帮扶你……”
“爸爸,这你不要操心。我二十几的人了。自个儿能管得了自个儿,你就让我出上几天
门!你年轻时不是也吆牲灵跑过山西吗。我不到外面闯荡一回,一辈子心里平不下来,你就
让我走吧!咱们家现在有你和我哥,这点土地你们能耕务过来。我出去,也不是去瞎逛!我
也长两只手,兴许还能给家里赚几个活钱,爸爸,你放心……”
孙少平几乎要哭了。
父亲看出儿子为他的行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显然很难再说服他放弃这种冒险念头,
他只好犹豫地说:“那这事你要和你哥商量哩!唉,我老了,世事要看你们闹。不过,爸爸
生怕你们有个闪失……”
少平严肃而感动地对父亲点了点头。
等父亲嫂子先后走了以后,少平却磨蹭着没有急忙回家。他一边在和哥哥添炭,一边吞
吞吐吐对哥哥说出了他的心事。
少安惊讶得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了。他生气地对弟弟说:“你胡想啥哩!家里现在这么忙,
人手缺得要命,你怎么能跑到外面逛去呢?”
这个“逛”字刺伤了少平的心。他也有点生硬地对哥哥说:“我不是去逛!我是要出去
干点事!”
“干什么事?无非是去揽工!你又不是匠人,当个小工,一天挣一两块钱,连自己的嘴
都糊不住!你何必要之受这罪呢?你在家里,咱们父子三人,加上你嫂,一边种地,一边经
营咱们的烧砖窑,这不好好的嘛!”
“我已经二十几的人了,我自己也可以干点什么事!”
少安一时不能理解弟弟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现在没事可干吗?
但少安猛然感到,弟弟已经长大成人了!他已经不能再象过去一样在他面前以老大自居
了!是啊,弟弟大了……本来他应该为此而高兴,可是此刻心里却有一丝说不出的伤感。
他早已看出来,弟弟是一个和他想法不太一样的人……现在,少安已经明白,尽管他不
情愿弟弟出走,但看来已经很难劝阻他了。
(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10.理解下列句子加点部分的含意。(4分)
(1)父亲蹲在地上抽烟,少平就凑到他跟前,也学着他哥的样
......
,卷了一支旱烟棒。(2
分)
(2)这个“逛”字刺伤
..
了少平的心。(2分)
11.从语言角度赏析画横线段落的写景艺术。(4分)
12.文中的孙玉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儿子有什么影响?(6分)
13.有人说,如果给这部分节选的文本拟个标题,“争”比较恰当。请简析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0.(4分)(1)孙少平用抽烟这一行为,向父亲暗示着长大了,可以像哥哥一样独立
生活,独立门户。(2分)
(2)“刺伤”是指哥哥的不理解而误解的言语,伤害了孙少平的自尊心。(2分)
11.(4分)
①白描手法,写出了春天到来的活力和生机。②用词一语双关,富含意蕴。如“春天”
“大地”“生机”既是实指的自然的,又暗指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的活力,象征着美好的希
望。③多用短句,辅以感叹句,表达生机和欣喜;省略号表达了困难的不可预测,暗示着人
物的命运不平。(答出任意两点得3分。)
12.(6分)形象:一位理解尊重和体贴信任儿子、勤劳质朴、通达明理的传统老农民(3
分,四点中有任意三点得满分)
影响:①孙玉厚勤劳质朴的言行举止,熏陶着儿子们,将美德烙印在他们身上。②他青
年时期敢闯世界故事,也激励着孙少平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决意离开土地去闯荡。③孙少
安种地烧砖,守土持家,是受父亲忠于土地,安守一生的影响。孙少安没有和弟弟激烈争执,
而是理解和尊重,也是受父亲开明思想的影响。(3分,每一点大意符合即可。)
13.(6分)①从环境看,恰逢自然之春和国家改革之春的到来,万物复苏,万象更新,
“争春”的活力无限。
②从情节看,“争”是全文的线索,故事由少平内心的矛盾之争而起,因哥哥无法再与
弟弟争辩而结束。
③从塑造人物形象看,父亲的开明、兄长的理解、弟弟的执着,都在“争辩”“争执”
“不争”中展现出来。
④从主旨看,孙少安内心的“争”,既是理想与现实之斗争,又是对命运的不甘而勇敢
地抗争;父子仨的“争”和“不争”,展现了亲情的温暖和人性的善美。
(每一点2分,写出其中任意三点,得满分)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0:13: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8968301429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平凡的世界阅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平凡的世界阅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