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贵⽣书院说(万安飞注释)
贵⽣书院说
[1]
天地之性⼈为贵
[2]
。⼈反⾃贱者
[3]
,何也。孟⼦恐⼈⽌以形⾊⾃视其⾝,乃⾔此形⾊即是天性,所宜宝⽽奉之
[4]
。知此
则思⽣⽣者谁。仁孝之⼈
[5]
,事天如亲,事亲如天。故⽈:“事死如⽣,孝之⾄也
[6]
。”治天下如郊与禘
[7]
,孝之达也
[8]
。⼦
⽈:“天地之⼤徳⽈⽣,圣⼈之⼤宝⽈位
[9]
。”何以宝此位,有位者能为天地⼤⽣⼴⽣。故观卦有位者“观我⽣”
[10]
,则天下之⽣
皆属于我;⽆位者⽌于“观其⽣”
[11]
,天下之⽣虽属于⼈,亦不忘观也。故⼤⼈之学
[12]
,起于知⽣
[13]
。知⽣则知⾃贵,⼜知
天下之⽣皆当贵重也。然则天地之性⼤矣,吾何敢以物限之;天下之⽣久矣,吾安忍以⾝坏之
[14]
。《书》⽈:“⽆起秽以⾃
臭
[15]
。”⾔⾃⼰⼼⾏本⾹,为恶则是⾃臭也。⼜⽇:“恐⼈倚乃⾝。
[16]
”⾔破坏世法之⼈
[17]
,能引百姓之⾝邪倚不正也。凡此
皆由不知吾⽣与天下之⽣可贵,故仁孝之⼼尽死,虽有其⽣,正与亡等。况于其位
[18]
,有何宝乎!
吾前时昧于⽣理,狎侮甚多
[19]
。受命以来,偶读⾄伊尹⽈
[20]
:“天之⽣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乃叹⽈:“谓之天
民
[21]
,当如是矣。”始知“君⼦学道则爱⼈
[22]
”。故每过郡县,其长吏及诸⽣中有可语者
[23]
,未尝不进此⾔。⽽徐闻长熊
公
[24]
,爱⼈者也。此⾢⼠⽓民风
[25]
,亦⾃惇雅可爱
[26]
,新会以南为第⼀县
[27]
。且徘徊于余
[28]
,不忍余去也。故书《贵
⽣说》以谢之。
【注释】
[1]贵⽣书院:1591年(万历⼗九年),汤显祖被贬到徐闻任添注典史时,与知县熊敏捐资创建。
[2]性:事物的性质或性能。《左传·昭公⼆⼗五年》:“则天之明,因地之性。”
[3]⾃贱:⾃⼰看不起⾃⼰。
[4]“孟⼦恐⼈”三句:《孟⼦·尽⼼上》:“形⾊,天性也。”形⾊:指形体和容貌。奉:尊奉。《左传·昭公⼗⼀年》:“⼦奉君命
以会⼤事,⽽背宋盟,⽆乃不可乎?”
[5]仁孝:仁爱孝顺。《史记·留侯世家》:“窃闻太⼦为⼈仁孝。”
[6]“故⽈”两向:见《礼记·中庸》:“武王、周公,其达孝乎……事死如事⽣,事亡如事存,孝之⾄也”事:服侍、伺候。
[7]郊与禘:古帝王以祖先配祭昊天上帝。《礼记?祭法》:“有虞⽒禘黄帝⽽祖颛顼,郊尧⽽宗舜;夏后⽒禘黄帝⽽祖颛
顼,郊鲧⽽宗禹;殷⼈禘喾⽽郊冥,祖契⽽宗汤;周⼈禘喾⽽郊稷,祖⽂王⽽宗武王。”郑⽞注云:“禘、郊、祖、宗,谓祭祀
以配⾷也。此禘,谓祭昊天於圜丘也。祭上帝於南郊,⽈郊。祭五帝、五神于明堂,⽈祖、宗,祖、宗通⾔尔。”郊:古代祭天
地的典礼。禘:古代帝王、诸侯举⾏各种⼤祭的总名。
[8]孝之达:最⼤的孝道。达,通“⼤”。
[9]“⼦⽈”句:语见《易经?系辞下》:“天地之⼤德⽈⽣,圣⼈之⼤宝⽈位,何以守位⽈仁,何以聚⼈⽈财,理财正辞,禁
民为⾮⽈义。“意思是说天地最优秀的品德是滋⽣万物,帝王最珍视的东西是地位。⽈:为,是。《尚书·洪范》:“五⾏:⼀⽈
⽔,⼆⽈⽕,三⽈⽊,四⽈⾦,五⽈⼟。”⽣:滋⽣;产⽣。《⽼⼦》:“道⽣⼀,⼀⽣⼆,⼆⽣三,三⽣万物。”圣⼈:君主时
代对帝王的尊称。宝:珍视。《韩⾮⼦·解⽼》:“智⼠俭⽤其财则家富,圣⼈爱宝其神则精盛,⼈君重战其卒则民众。”位:职
位;地位。《诗经·⼩雅·⼩明》:“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10]观(gun)卦:《易经》六⼗四卦。观卦第三⽘,⽘辞:“六三:观我⽣,进退。”本⽘的意思是:观察别⼈对⾃⼰的反
应,省察⾃⼰的⾔⾏,审时度势,⼩⼼谨慎地决定进退。我:指⾃⼰。⽣:⼴⽣,作出决定。
[11]观其⽣:语出观卦第六⽘,⽘辞:上九:观其⽣,君⼦⽆咎。其:指九五之位的君主。本⽘的意思是:君⼦时刻观
察君主的德⾏和作为,没有灾难。
[12]⼤⼈之学:指⼤学。亦作太学。《礼•王制》:“⼩学在公宫南之左,⼤学在郊。”《⼤戴礼•保傅》:“古者年⼋岁⽽出
就外舍,学⼩艺焉,履⼩节焉。束法⽽就⼤学,学⼤艺焉,履⼤节焉。”《礼书》:“四代之学,虞则上庠、下庠,夏则东序、
西序,商则右学、左学,周则东胶、虞庠。”上庠、东序、右学、东胶,皆⼤学也。汉兴⼤学,⽴五经博⼠,以养天下之⼠。
唐代太学与国⼦学、四门学等并⾪国⼦监。宋因之,凡七品以上之⼦弟得⼊国⼦学,⼋品以下之⼦弟及庶民之俊秀者,得⼊太
学。明代以后,唯有国⼦监,⽆太学。
[13]知⽣:求⽣存。战国·宋·庄周《庄⼦·盗跖》:“古者民不知⾐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知⽣之民。”
[14]⾝:⽣命,性命。宋·⽂天祥《指南录·后序》:“国事⾄此,予不得爱⾝。”
[15]“⽆起秽”句:见《尚书?商书?盘庚》。起有挖出、暴露的意思。秽就是肮脏、丑陋。挖出和暴露(⾃⼰的,⾃然的)
肮脏丑陋的东西,⾃然会散发臭⽓。臭:⽓味之总名。《书·盘庚》疏:“古者⾹⽓秽⽓皆名之臭。”意思是说:如果是⾃我挖
掘,那就是⾃我暴露⾃⼰的丑陋⽽毁害⾃⼰。
[16]“恐⼈倚乃⾝”句:亦见《尚书?商书?盘庚》:“恐⼈倚乃⾝,迂乃⼼。”《註》:“恐浮⾔之⼈迂汝⼼,使邪僻也。”。恐:疑
也,虑及意外⽈恐。倚:恃也。如⾔倚势陵⼈。乃:第⼆⼈称代词。此引⽤尚书中的话论证⼈“知⽣和贵⽣”的重要性。
[17]世法:世⼈的典笵,社会沿⽤的习惯常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居则为⼈师,⽤则为世法。”
[18]况:通“贶”。赐予。《国语·鲁语下》:“况使⾂以⼤礼。”
[19]昧:愚昧;糊涂。《左传?宣公⼗⼆年》:“兼弱攻昧。”⽣理:⽣存的道理。狎侮:轻慢侮弄。《书·旅獒》:“德盛不狎
侮。狎侮君⼦,罔以尽⼈⼼;狎侮⼩⼈,罔以尽其⼒。”孔传:“盛德必⾃敬,何狎易侮慢之有。”
[20]伊尹⽈:出⾃《孟⼦·万章下》:“天之⽣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
此民也。”意思是说:上天⽣育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的⼈来开导后知的⼈,先觉的⼈来开导后觉的⼈。我就是这些⼈中先
知先觉的⼈,我要开导这些后知后觉的⼈。伊尹,商汤⾂,佐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
[21]天民:指贤者。因其明乎天理,适乎天性,故称。《庄⼦·庚桑楚》:“⼈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
”《孟⼦·尽⼼上》:“有天民者,达可⾏於天下⽽后⾏之者也。”
[22]学道: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论语·阳货》:“君⼦学道则爱⼈。”《史记·仲尼弟⼦列
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者谓之病。若宪,贫也,⾮病也。”爱⼈:爱护百姓;友爱他⼈。《论语·学⽽》:“节⽤⽽
爱⼈,使民以时。”
[23]长吏:指州县长官的辅佐。《汉书·百官公卿表》:“﹝县﹞有丞、尉,秩四百⽯⾄⼆百⽯,是为长吏。百⽯以下有⽃
⾷、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24]徐闻长熊公:即熊敏,江西新昌(今宜丰)⼈。万历⼗⼋年(1590)任徐闻知县。见《⼴东通志?职官表》。
[25]⼠⽓:读书⼈的风⽓。明·刘基《诸暨州重修州学记》:“於是庙益邃以清,学益隆以严,弦诵蔼然,⼠⽓为之⼀新。
”民风:民间的风尚。《汉书·董仲舒传》:“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
[26]惇雅:敦厚雅正。惇,通作“敦”。《明史·吴⼭顾锡畴等传赞》:“要其守正⾃⽴,不激不争,淳静熟雅,承平⼠⼤夫之
风流,概可想见矣。”
[27]新会:治所在今⼴东新会县北。
[28]徘徊:流连;留恋。《汉书·杜钦传》:“仲⼭⽗异姓之⾂,⽆亲於宣,就封於齐,犹叹息永怀,宿夜徘徊,不忍远去,
况将军之於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
【赏析】
作于万历⼆⼗年(1592)春。时滴官徐闻典史,即将离任。在知县熊敏的帮助下,建成贵⽣书院。汤⽒书简《与汪云阳》论
及命名由来,说道:“其地⼈轻⽣不知礼义,故以费⽣名之。”⼈的⽣命是最宝贵的,他意在希望⼤家珍惜⾃⼰的⽣命,这就是这
个名字的由来。
《贵⽣书院说》以“君⼦学道以爱⼈”为宗旨,宣扬“天地之性⼈为贵”、“知⽣则知⾃贵,⼜知天下之⽣皆当贵也”,这对当时
社会教化起到了⼀定的作⽤。汤显祖推崇“贵⽣”,这与他戏剧思想中主张的“⾄情”是⼀致的,他在《牡丹亭》题词中称:“⽣者
可以死,死者可以⽣,⽣⽽不可死,死⽽不可复⽣者,皆⾮情之⾄也。”汤显祖尊重⽣命,崇尚感情,这种思想不但是其戏剧
之魂,更是其教育之旨。这种教育思想是明代反理学的代表——理学禁锢⼈性与⼈欲,汤显祖倡导⾄爱,提倡“贵⽣”。希望徐
闻学⼦以及徐闻知县都能“学道⽽爱⼈”,使⼟民重视珍惜⽣命,讲习礼义,尊重⼈的⾃⾝价值,淳雅民风。当时,很多海南、
雷州半岛的⽂⼈学⼠仰慕汤显祖,纷纷来到这⾥听他讲学。然⽽汤显祖壮志未酬,1592年春离开徐闻,赴任浙江遂昌知县。
临⾏时题诗⼀⾸《徐闻留别贵⽣书院》:“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海波终⽇⿎,谁悉贵⽣情。”表达了对徐闻的⽆限眷恋之
情。
汤显祖的“贵⽣”思想,具有三⽅⾯特征:⼀是⼀切以⼈为中⼼,以民为本;⼆是质疑轻⽣,反思⼈性;三是以书院为平
台,⽤教育⼿段实现“贵⽣”主张。沈际飞评云:“随地⽴教⼀端。”⼜评“故观卦”五句云:“如此说亦⾜以补传注之所未备。
”评“《书》⽇”四句云:“⼀本删此四句,亦得。”评“吾前时”两句云:“⼀本删之,是。”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20:0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8816831426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经博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经博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