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3-03-15 18:16:28 阅读: 评论:0

做手工简单又好看-我忘了怎么哭

洛阳纸贵的故事
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伤害近义词)

1/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洛阳纸贵的典故的成语故事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

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

然而,左思写成《三都赋》却是历经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

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

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

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

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他父亲请人教

他书法、弹琴,成绩都不太好。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

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

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西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

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

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

2/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

入赋中。

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

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大量的书、资料、堆满了屋子。

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

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这

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可是,当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他却受到了讥讽。当

时一位着名文学家陆机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

经传的左思写《三都赋》,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

过班固、张衡,太自不量力了!”他还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

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

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

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细看,摇头摆手,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

处。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找到了着名文学家张华。

3/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张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

经过,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不由得为文中的句

子深深感动了。他越读越爱,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他称赞道:“文章

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

皇甫谧先生很有名气,而且为人正直,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荐

给世人!”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

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他还请来着作郎张载为《三

都赋》中的魏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刘

逵在说明中说道:“世人常常重视古代的东西,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

这就是《三都赋》开始不传于世人原因啊!”

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

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也细细

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断定若

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

4/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这

其中当然有鉴别力高低的区别,可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是否重视

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

晋代左思作《齐都赋》一年始成。复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赋》。

在其舍中院内,以及茅厕皆置纸笔,偶得佳句,当即录之。自认所学

不多,便求为宫禁藏书郎。其赋成后,仍未获士人青睐。左思自认其

作不逊于汉时班固与张衡,恐一人之褒贬而遭埋没。便请文学家张华

过目,张华阅后,咸认为佳作,可媲美班张之文。复请教当时名士皇

甫谧,谧观后欣然为之作序,自此名声大噪。由于都城洛阳权贵之家,

皆争相传抄《三都赋》,遂使纸价上扬,为此而贵。“洛阳纸贵”一时成

了佳话。

洛阳纸贵的典故的成语故事【注音】luòyángzhǐguì

【解释】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晋书·左思传》:“(左思造《三都赋》成)于是豪贵之家竞

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5/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用法】形容词

【近义词】有口皆碑有目共赏

洛阳纸贵的典故的成语故事点评晋代左思作《齐都赋》一年

始成。复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赋》。在其舍中院内,以及茅厕皆置

纸笔,偶得佳句,当即录之。自认所学不多,便求为宫禁藏书郎。其

赋成后,仍未获士人青睐。左思自认其作不逊于汉时班固与张衡,恐

一人之褒贬而遭埋没。便请文学家张华过目,张华阅后,咸认为佳作,

可媲美班张之文。复请教当时名士皇甫谧,谧观后欣然为之作序,自

此名声大噪。由于都城洛阳权贵之家,皆争相传抄《三都赋》,遂使

纸价上扬,为此而贵。“洛阳纸贵”一时成了佳话。洛阳纸贵比喻著作

有价值,流传广。

------------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都赋》

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

6/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然而,左思写成《三都赋》却是历经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

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

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

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

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他父亲请人教

他书法、弹琴,成绩都不太好。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

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

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西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

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

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

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

入赋中。

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

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大量的书、资料、堆满了屋子。

7/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

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这

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可是,当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他却受到了讥讽。当

时一位着名文学家陆机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

经传的左思写《三都赋》,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

过班固、张衡,太自不量力了!”他还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

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

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

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细看,摇头摆手,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

处。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找到了着名文学家张华。

张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

经过,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不由得为文中的句

子深深感动了。他越读越爱,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他称赞道:“文章

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

8/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皇甫谧先生很有名气,而且为人正直,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荐

给世人!”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

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他还请来着作郎张载为《三

都赋》中的魏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刘

逵在说明中说道:“世人常常重视古代的东西,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

这就是《三都赋》开始不传于世人原因啊!”

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

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也细细

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断定若

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

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这

其中当然有鉴别力高低的区别,可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是否重视

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

晋代左思作《齐都赋》一年始成。复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赋》。

9/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在其舍中院内,以及茅厕皆置纸笔,偶得佳句,当即录之。自认所学

不多,便求为宫禁藏书郎。其赋成后,仍未获士人青睐。左思自认其

作不逊于汉时班固与张衡,恐一人之褒贬而遭埋没。便请文学家张华

过目,张华阅后,咸认为佳作,可媲美班张之文。复请教当时名士皇

甫谧,谧观后欣然为之作序,自此名声大噪。由于都城洛阳权贵之家,

皆争相传抄《三都赋》,遂使纸价上扬,为此而贵。“洛阳纸贵”一时成

了佳话。

洛阳纸贵的典故的成语故事【注音】luòyángzhǐguì

【解释】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晋书·左思传》:“(左思造《三都赋》成)于是豪贵之家竞

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用法】形容词

【近义词】有口皆碑有目共赏

------------

10/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晋代左思作《齐都赋》一年始成。复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赋》。在

其舍中院内,以及茅厕皆置纸笔,偶得佳句,当即录之。自认所学不

多,便求为宫禁藏书郎。其赋成后,仍未获士人青睐。左思自认其作

不逊于汉时班固与张衡,恐一人之褒贬而遭埋没。便请文学家张华过

目,张华阅后,咸认为佳作,可媲美班张之文。复请教当时名士皇甫

谧,谧观后欣然为之作序,自此名声大噪。由于都城洛阳权贵之家,

皆争相传抄《三都赋》,遂使纸价上扬,为此而贵。“洛阳纸贵”一时成

了佳话。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8:1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875388142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洛阳纸贵的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洛阳纸贵的故事.pdf

上一篇:校园文明用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