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一生的行囊
——浅析邮包的意义
看罢霍建起执导的《那人那山那狗》,不仅为导演不落俗套的执导风格拍案叫绝。依然记得那条山山峦峦、
沟沟坎坎的深山邮路,依然记得那只忠实可靠、精通人性的勇敢老二,当然更不曾忘记老邮差顶破风雨、踏破季节
的坚实足迹。透视全片,邮包似乎永远都是一个不起眼的道具,然而却是因为有了这沉甸甸的行囊,全片变得有形
可靠,有物可依,在一连串感人至深的故事中荡漾着人间美好的情怀。
邮包里装着父亲和母亲陈年朴实的爱情。“雨中邂逅”、“桥头相知”、“迎嫁出山”,一组组闪回式的追忆镜头,
简短而连续地组接将我们带回到二十年前,让我们刻骨铭心地体味到那段掩埋在岁月深处久久不曾提及的古老爱
情。在父亲微笑的表情特写中,我们似乎又寻到了那份属于中年人的浪漫。父亲因进山送信认识了母亲,临走时带
走了山中偶得的爱情,以邮包为媒实不为过。多少年来,父亲常因邮路繁忙而久久不能回家探亲,母亲也常因思念
山中的亲人而暗自流涕,这种难熬的感情考验和舍小顾大的奉献精神,又为父亲和母亲原本朴实的爱情添加了些美
丽的色彩。
邮包里埋藏着儿子的爱情。“田间的一见钟情”、“舞中的爱意释放”、“分别后的暗自牵挂”,这是一份畅通无阻
顺其自然的感情历程。然而最后,儿子依然忍痛割爱,舍弃了这份艳丽的爱情。儿子和父亲站在山头,张望着山中
的一切,“我不想让她像我妈一样,走了一辈子都想家”,与其说这是对父亲的谴责,倒不如看作是父亲舍小顾大的
侧面反映,更不如说是儿子对邮路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爱情的果断让步。这是一种对父亲工作的坚守和继承,以及对
待感情的正确抉择。影片采用一组运动镜头拍摄展现了一只自由滑翔的纸飞机,峰回路转地将观众的视角引入大山
深处,那该是一种对爱情的美丽释放。镜头回升,画面中呈现儿子、父亲、老二、邮包、山峦,影片主题淋漓尽致
地通过画面直白地表现出来。
邮包里装着父子两人步步升温的父子感情。从对父亲邮路的不解和非议到对父亲工作的敬仰和继承,这是一段
怎样的情感历程?影片巧妙地设置冲突,譬如因“是否该骑坐车上邮路”以及“给五婆读信”产生的语言冲突,将
影片中的父子矛盾升至高潮,然而此时影片又巧妙地衔入亲情,“背父过溪”以及父亲的脸部特写并上闪回式镜头
的运用,将至纯至真的父子情还原,“你还不如个邮包重”,那份曾经有过冲突的父子情感已经蜕变成一种关爱体贴,
一种敬仰。
邮包里承载着父亲与乡亲们的深厚感情,这是影片广义上的主题。“乡亲们村头迎邮差”、“转娃山头等邮差”,
一系列的情节无不体现出父亲与乡亲们浓浓的感情。“我是冲着这群乡亲们才做这的”,这是一种舍小顾大的人格魅
力所攒取的至深人情。
当然,影片中所讲述的情感绝不仅限于人,而且还体现在父亲与老二的感情。影片之所以将一只狗安置于情节
中,必有其深刻的寓意。影片中的老二是人性化的暗喻,它没有语言,却直露地折射出父亲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奉献。
在父亲的心里,老二已经成为了他最忠厚最亲切的朋友,一个可以“进村报信”、“舍命追信”的帮手。当然,老二
的深意还在于与儿子的巧妙对比,他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敬仰。这不单单是一只狗,而更是一
位默默无闻的勇士,是父亲披荆斩棘的同行者。
落幕前,再多看一眼那沟沟坎坎的山峦和那只忠实勤恳的老二,再多看一眼那沉甸甸的邮包和那排凹入山路的
足迹。影片落幕,是否还有人记得那山、那人、还有一只狗的故事……
山间缎带
——浅析影片的“色彩”运用
影片的色彩服务于影片的人物及其反映的主题思想。色彩的这种作用在《那山,那人,那狗》中被导演霍建起
发挥得淋漓尽致。导演用色彩向观众演绎了父亲(腾汝骏饰)和儿子(刘烨饰)两人为山里人邮寄的艰辛和山里人
之间的真情。在这部影片中,绿、黄、白、红凝练成一条亮丽的缎带。在这条缎带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
题思想应运而生。
绿色是父亲和儿子两个人肩上扛着的山里人的希望和父亲和儿子两人工人为山里走过的万里“长征”。在影片
开始时,镜头定格在父亲为儿子检查邮包的身影,一句“总共二百二十三里,走三天”道出了这趟路的艰苦。而在
之后的众多树木丛生、道路不平的景象的远景镜头,更使我们清楚明白了路途和艰难。但已经四十多岁的父亲和二
十岁左右的儿子为了背上邮包、为了山里人的希望,不顾路途艰难,一一将信送到了正确的地方。那沉重的邮包中
满载的是山里人们的希望;那背上沾染的绿色,是山里人殷殷的期盼。有一组镜头是潮湿山石的路上父亲和儿子脚
部有特写,那青绿色的山石和父亲略微摩损的绿色兵步鞋,是父亲为了山里人的希望和期盼走过的“万里长征”和
儿子将要走的下一个“长征”。
黄是父亲和儿子两个人交心的温情,是两代人清除心里阴影的映照。由于父亲是个不常回家的乡邮员,儿子与
父亲始终很陌生,儿子心里对父亲更多的是害怕和不理解。在与父亲一同去送信的路上,两个人的对话寥寥无几,
似乎儿子根本就不愿意与父亲交谈。但儿子回忆时镜头中暖黄色背景让观众清楚明白了儿子心中不曾说起的对父亲
的爱和对父爱的渴望。并伴随着两人的熟悉,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两个人的情感也开始外露,而不再
是单纯的藏在心里。对于父亲和儿子两个人的交心,画面的色彩逐渐转暖。导演用色彩的细微转变形象地向观众反
映了父亲和儿子之间交心的温情。
白是父亲和儿子两个人善良质朴的写照,是山里人真心为他人着想的纯真,五婆是一个很可怜的老人,费尽心
思养大的孙子在考上大学后从此离开了山村,再也没有回来过。尽管五婆为儿子和孙子哭瞎了眼,但孙子依然没有
回来。善良的父亲为了让五婆不再伤心,用一张纯白的纸当作信并自己编一些令五婆不再伤心的话让五婆高兴并让
五婆有什么事不要瞒着。而善良的儿子在得知五婆的情况后,一边承诺常去陪五婆,一边对五婆孙子的行为斥责。
善良的父亲和儿子,用他们那颗纯洁的心拯救了一个可怜的老人。当镜头转动停留在回廊上山里人专门为赶路人预
备的那桶水时,我深深地被山里人真诚为他人着想的纯真打动了。山里人的心,就有一样纯洁无杂。
红是父亲和母亲对爱情的坚守,是儿子对“爱情”的“舍弃”。婚庆宴上,父亲对曾经的回忆充满了火热的爱
意。在父亲结婚时的回忆中,导演用淡绿色和火红色的反差突出了父亲和母亲之间火热的情感。“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纵使父亲很少回家,但两个人的情感依旧炽热。在父亲和儿子参加喜宴时,儿子和一位侗族女
子(陈好饰)一直很要好。但在所有人都以为儿子会像父亲一样将这女子带出山里的时候,和子却对父亲说:“我
不会娶她的。”在向父亲解释时,儿子是这样说的:“我不希望她们像我妈,离开了这里永远都想家。”为了不让山
里的女子也像母亲那样活在等待里,儿子“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不管是坚守还是“舍弃”,父亲和儿子的心都是
火红的,他们的情感都是炽热的。
儿子和虎子脚下的山路,他为一条缎带深向山里。从中我读懂了乡邮员的质朴和艰苦,让我们向每一个为人民
辛劳的邮政人员致敬。
一路走来一路情
——解读影片《那山那人那狗》的主题思想
影片中的山是翠绿的山,影片中的人是善良的人,影片中的狗是忠诚的狗,那山、那人、那狗,给我们营造了
世外桃源般的静谧与和谐。而导演是通过那条寂静而不是陡峭的邮路将我们带入这一人间天堂的。
邮路首先是影片的拍摄线索和故事发生的空间。优扬的音乐中又一个清晨来到了,小邮递员(刘烨饰)要开始
自己的邮递员生涯了,老邮递员(滕汝骏饰)不放心带着“老二”决定陪他走一趟。于是两人同走这一条邮路。一
路上,帮助五婆、背夫过河、侗族姑娘、风中追信等故事相继发生。同时,邮路不仅是一条故事线索,更是一条情
感线索,当我们说这里是人间天堂的时候,不仅仅指旖旎秀丽的风景,还有浓浓的人间温情,而这些深情正是在这
条邮路上酝酿。
首先,我体验最深的是父子情。影片在表达“父子情”上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有一个远景让我们看到父
子二人和“老二”离家走过小桥,画面中的绿色扑面而来,青翠宁静。但儿子在前,父亲在后,话语不多,关系并
不和谐。通过小邮递员的画外音和童年记忆的影像再现,我们知道是因为他小时候父亲很少回家,即使长大了与父
亲也很生疏。但通过走这条邮路这次机会,两人开始了心灵的沟通和交流:父亲发觉自己还不知道儿子已经学会了
抽烟,并为没有发觉儿子脖子上的伤疤懊悔不已;儿子通过邮路的漫长和艰难,特别是得知父亲有次为了送信从陡
峭的山坡上跌落,体会到父亲工作的艰辛,而通过父亲对五婆默默的照顾则感受到父亲无私的奉献,两人的关系开
始发生转机。
小邮递员背父亲过河是两人相互理解后关系的升华。深情的音乐中,不停穿插老邮递员背儿子在肩头的画面,
温馨的现实和醉人的记忆在他的胸中碰撞,这一蒙太奇的运用带来巨大的情感张力,老邮递员眼里溢满晶莹的泪花。
“能背动父亲就说明孩子长大了”,这是任何一位被儿子背着的父亲都会有的由衷的幸福,特写镜头让我们进入了
父亲波涛翻涌的内心世界,一同分享这种深沉而含蓄的感动。
除了父子情,还有乡亲们对老邮递员的关爱。它不仅是使小邮递员体验到父亲伟大、改变自己成见的因素,更
作为独立的情感元素震撼着观众的心灵。乡亲们知道这是父亲最后一次送信,将他送到村头还依依不舍,在这里导
演运用了景深镜头来传达这种感情:前面是行走着的父子二人,后面是乡亲们站立的身影。而后面跑过来几个小孩
将食物“悄悄地”的放入小邮递员口袋里的行为则将真挚的情感“轻松地”表达了出来。
能够体现乡亲们对父亲感谢的还有转娃受爷爷的嘱托每次都在父亲曾经跌落的地方等待。,这里不仅是更是一
种情感的传递:当小邮递员接过父亲背上的邮包的时候,乡亲们也把他们的感谢之情告诉了孩子,让这种美好的情
感传递下去,一代一代。
“老二”作为影片中重要的“主人公”之一,它衔来柴禾让父子二人点火取暖的段落很然人感动,影片中它的
“忠诚”可以说是对情感的最高阐释。影片的开始,它不跟随小邮递员上路,老邮递员上路了,他才顺从的跟着,
可见,他只对父亲是忠诚的;但影片的最后,他也追随小邮递员踏上了漫长的邮路,联想到小邮递员对邮递事业的
态度的变化我们就会明白“老二”对父亲的忠诚其实是对“邮递员”这一职业的忠诚,而这又何尝不是对大山里
乡亲们的忠诚、对这座秀丽青翠的大山的忠诚呢?
漫漫邮路,款款深情。因为忠诚,“老二”送走了老主人,陪伴着新主子;因为感谢,乡亲们依依相送孩子们
远远相迎;因为奉献,儿子理解了父亲接过背上的邮包;因为有情,这里才是人间天堂,山常绿、水长流。
两代人,一条路
——对主题的一种解读
儿子背上了邮包,那个被父亲背了半辈子的邮包。儿子踏上了邮路,那条被父亲往返了半辈子的邮路。老二离
开了父亲,追随着儿子走上了同一条路。一个平淡的故事,通过《那山,那人,那狗》缓缓铺叙而来,展示了一个
父亲的过去,一个儿子的未来。
一条路,亘古的盘踞在山中。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路的起点是牵挂与等待,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孩子,从日出等
到日落,从孩子的童年等过少年等到青年。路的中点是寂寞与艰辛,曾经的青年从矫健走向了苍老才走完。路的终
点是期盼与等待,为了那份期盼和自己内心的牵挂,父亲将漫长路途的重担交给了儿子。
这是一条神奇的路,路拉远了两代人的距离,又最终让两代人在这条路上相遇。儿子在每日才见一次父亲的时
间中与父亲变得陌生。两代人之间没有形成于外的温暖。于是我们看到父亲埋怨似的说:“妈,妈的,叫的够亲。”
儿子对母亲的依赖比起和自己的生疏多少有些吃昧。一路上两人相距且无语,有陌生,也有对父亲的畏惧。一条路,
拉长了两代人的距离。儿子不满的质问着父亲:“你趟冷水有谁知道”,“那是五婆她孙子的事用不着你操心”,走在
父亲熟悉儿子陌生的路上,是有距离的。然而路上的艰辛,浮现出了两代人的故事,使儿子走上了父亲的路。父亲
说着儿子出生时的喜悦,儿子明白了父亲邮路的艰辛,滚下山的经历,儿子看到了父亲对邮件的珍爱,懂得了父亲
并非一无所有。在这条路上有他的理想目标和牵挂,一条路上,儿子体会到了父亲的辛苦。由当初躲在母亲背后排
斥父亲变的自主的靠近父亲,去感受父爱。和父亲相对抽烟,缩短两人的距离,用“你也不容易”的话语去安慰父
亲。感动于那样的镜头,父亲说:“老二你听见了吗,他叫我爸。”一条路,让儿子看到了父亲执着其中的意义,继
承了父亲的步伐。走上了父亲的路。
在这条路上,两代人交付着任务,父亲不忘乡邮递员的责任,嘱托儿子特地去给五婆送信、念信;叮嘱他不要
漏看邮箱,帮助贴邮票。儿子告诉父亲回家去拜访老叔公和村长,带妈去看病。仿佛一个仪式般,完成了父亲最后
的路途和儿子明天的道路。
一条路是两个人的一种选择。父亲看着侗族姑娘和儿子的快乐,回忆着过去和儿子一般大的时候的时光,同样
的年轻,同样的充满活力,追求着幸福。儿子,不仅是自己生命的继续,也是事业的继续,未来的继续。唯一不同
的是,儿子说不想娶山里的姑娘,他说:“我怕她会像我妈,离开了这里,一辈子都想家。”出于真情的一句话,道
尽了心酸。儿子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路,是寂寞,是艰辛,但是知道是寂寞,仍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路。
因为路上有牵挂。画面长久从远影中拍摄一只白鹰的飞翔。在山的怀抱中,在苍翠的环绕中。或许这就是父亲
说的“想头”,人若有了理想,再苦再累都不怕,属于这条路,牵挂着这条路,无论多艰辛都不会再退缩。
依旧是碎石小路,石巷湿阶,依旧是郁葱围绕,空旷辽远。在属于自然的空灵乐曲中,儿子接替了父亲的邮包,
在“老二”的陪伴下,踏上了山路,完成一生的使命。
影片结束了,但故事没有结束。艰辛的路途依旧往返着沉重却坚毅的步伐,在一条寂静的山路上行走着。路,
没有尽头的漫长。步伐,将不停息的延续下去。脚下有路,心中才踏实,父亲的路被儿子踏上,即使停止了自己的
步伐,依旧会感到欣慰。儿子迈上了父亲的路,懂得了父亲的留恋与牵挂,去继续永无尽头的事业。
两代人,一条路,永无完结的事业与责任。
朴实的,才是最好的
——解读影片艺术特色
一条曲折蜿蜒的乡间小路,一片清新自然的浓郁苍翠,一间坚实古朴的山村小屋,影片《那山,那人,那狗》
一开始便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美的体验。影片叙述的故事虽朴实无华,但整部影片却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艺术特色。
整部影片以绿色为主要的色彩基调,我们以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是绿色,无边无际的稻田是绿色的,那漫漫邮
递路也是绿色的,给观众带来强撼的视觉冲击,营造了一种清新自在,纯天然的环境。当然这绿色不仅仅指自然的
绿色,它也象征着山里人的希望。影片中父亲说:“这里的人有想头,也就是理想,越穷就越有想头。”是的,绿色
就代表了他们的希望和理想,同时,正是这清新绿色,给了这些山里人一颗纯朴的心,老邮差正是有一颗纯朴的心,
才会处处挂念着山里的人,向山里送了一辈子的信。另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父子俩的回忆,回忆画面主要以金黄
色为色彩基调,营造了一个温暖温馨的氛围。可以说这片影片的色彩运用的恰到好处,使观众回味无穷。
影片中的主要道具——邮包,可谓贯穿整部影片,在这部影片中,它不仅仅是一个邮包,更象征着一种责任!
父亲背着它走了一辈子,尽管它沉重,却更增添了父亲的责任感,因此父亲让母亲等了一辈子,让儿子渡过孤独的
童年,甚至摔下山而且腿还出了毛病,他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山里天天盼信盼希望的乡亲们负责!自己终于干不
动了,于是把肩上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当父亲陪儿子走了一趟邮路后,儿子似乎明白了父亲这一生的追求是
什么,那便是给山里人带去希望。当听到父亲说:“交给别人我不放心,他是我儿子,不交给他交给谁?”儿子终
于领悟到,他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邮包,更是一种沉重的责任,于是他坚定地背上邮包,头也不回
地向大山走去!通过邮包,我们看到了父子俩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整部影片还有许多设置很好的画面。父子俩受到邀请参加侗族婚礼,当父亲看到儿子与侗族女孩围着火
堆欢快地跳舞时,不禁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也回忆起了自己和孩子母亲的恋爱,当影片几次穿插父亲与母亲恋爱的
闪回镜头,我们不难看出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并希望他早日找到心爱的女孩。还有当他们要过河的时候,儿子坚守
着说:“有我在,你就不用下水!”于是背起父亲过河,画面再次出现几次穿插父亲背着儿子的闪回镜头,回忆中的
父亲流下了欣慰的泪水,他明白,儿子终于长大了,变成男子汉了!最经典的画面便是影片的最后一组镜头:一片
清新浓郁的苍翠,一条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一个背着邮包迈着坚实的步子和大黄狗一起向远处的大山走去……
影片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给观众带来的震撼还有很多很多,霍建起导演用他独特地导演手法,为观众讲述了这
个充满艺术特色的故事——《那山,那人,那狗》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8:0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874789142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那人那山那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那人那山那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