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感悟作者对生死抉择的思考。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特点。感受深沉而凝重
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
生命的困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
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2003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词
他,就是史铁生。他告诉我们,生命是美丽的,是多姿多彩的,
不论上天对你是否公平,只有永远不屈服,生命,总会发出耀眼的光
彩。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三、文本研读
1.“我”进入地坛时是怎样的精神状态?(请从文中划出有关信
息)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
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
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我”刚进入地坛时,它在我眼中是什么样的?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到处
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从“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等词中,我们可以猜想出地
坛的辉煌灿烂,但这些词前面的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则
表明此时的地坛已丧失了人工的雕琢和外在的浮华,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史是一个历经风雨苍桑后的荒芜古园。
那地坛有什么特点呢?——荒芜
3.作者从地坛中得到哪些启示?
点拨:研读作者描写地坛中各种生命的语段,从中寻找答案。
(1)地坛被人遗弃--作者被社会遗弃,地坛形体改变--作者身体遭
受残疾。此时作者就如古园一样,被不幸的命运抛出正常轨迹,此景
与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息息相通。
(2)明确: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
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
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
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
彩。
明确:地坛的生机让作者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重新燃起了对
生活的希望。
(3)明确:文章用六个“譬如”描写了六种事物:“落日、雨燕、脚
印、古柏、落叶和气味”,表明了地坛虽然形体被改变,有些东西是
不会随便改变的,是永恒的。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等,显示了生命的激情,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人的生命又
何尝不是如此?地坛给作者一个生命的启示: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4.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
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安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韧的活下去,生存的意义、价值、在逆
境中更加坚强
5.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
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
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
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个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
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6.节选部分中,前后两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本文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全文的第一、二部分,
这两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
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所选部分涉及
两个话题,一个话题是“我”在突遭双腿瘫痪的不幸后对于生死的深
沉思考,重点写地坛对“我”的启迪;一个话题是“我”悔恨在母亲
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与激励。
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看待死亡,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
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母亲,
都给过“我”关于生命的启示,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
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
四、课堂总结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
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
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11:2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640491224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与地坛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与地坛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