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读书

更新时间:2023-03-14 09:00:23 阅读: 评论:0

酸奶的制作方法-什么汤好喝

朱光潜谈读书
2023年3月14日发(作者:白色鞋)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教案

问题导学

1.*题目是“谈读书”,可作者在开头两段大谈“书籍”问

题,这样写有何用意?

2.朱先生的“读书在精不在多”的见解与传统的“读书破万

卷,下笔如有神”是否矛盾?

自主探究

*在说理的详略和顺序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文法导析

1.正反论述,说理准确、透彻,逻辑严密。

作者为了说清道理,注意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如论述“读书

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时,先从正面讲清道

理,再从反面说明多读而不求甚解的坏处。

作者下笔很有分寸,不是说读书不能凭兴趣,而是不能全凭

兴趣。一个“全”字体现了逻辑的严密。作者说,“有些有趣的

书他须得牺牲”,这就是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即有所不为才能有

所为的道理。同时,作者又说,“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

定牙关去硬啃,一久了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作者在论述道

理的时候,把道理说得多么准确、全面和透彻。

2.善用比喻,说理浅显生动。

朱光潜先生写说理文,一向善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说得浅

显生动。在这篇短文中就用了许多确切形象的比喻。为了说明读

书贪多,所得甚少,他说,“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越多,

愈易酿成肠胃病”。为了说明读书要在基本要籍上下功夫,他又

说,“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

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像这样的比喻,在这篇短文中共有十余处之多。作者通过比喻把

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人印象深刻。

3.善用对偶,整散结合,语言有节奏感。

文中用了许多骈偶佳句,如“‘过目’的虽多,‘留心’的

却少”,对仗工稳,平仄协调。又如“少读如果彻底……”和“多

读而不求甚解……”两套复句,紧承上两句的“多读”“少读”

而层递扩展。先说“少读”,再说“多读”,既有回环之美,又

大体相对。读来颇有抑扬顿挫、铿锵回环之美。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从“继承”“包容”“取舍”中任选一个话题,运用对比论

证的方法写一个片段,阐明你的认识与感受,不少于200字。

《谈读书》知识点

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句。圈点批注课文论述的不

同内容,并尝试划分段落层次,梳理*的论证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而后,

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接着,论述读书与经

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

有知”):主要论述读书的方法,指出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

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主要论述读书的益处。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

论证了什么观点?试举例说明。

①比喻论证。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

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

比喻“求知学习”,论证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

形象,通俗易懂。

②对比论证。例如,*开头从正面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

反面论述了读书的三种偏向。正面与反面结合,使说理更加全面、

有力。

③归纳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

所学,皆成性格”前六个分句具体论述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

前面的论述内容加以概括。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并得出结论,这

是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

就会更使人信服

《谈读书》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主,以读促悟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距离很大。五年级的小学生理解文言文

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课上是这样来安排的:首先让学生借助

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强调让学生读流利,因为学生在没有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时候是不可能把语句读流利的。接下来,我

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中关键词的意思。

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先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

说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我的意图是让学生在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只有

借助集体的力量才能够事半功倍地解决困难,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并适时地予以指

导,这样又凸显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因为老师就是一节课的设计

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解惑者。但是老师决不能够越

俎代庖,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来完成文言文的教学,那是事倍功半

的,是受累不讨好的。因为那样做的话,老师一堂课下来累得要

死要活,学生学得昏昏欲睡,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学会,什么方法

也没有记住。即使有一两位学生记住了一点儿那也是鹦鹉学舌根

本无从谈起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进行完之后,我又组织了全班交流的

环节,这样做是有利于全班同学共享学习经验的。大家把自己小

组里的学习所得拿出来与同学们共享。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在

经历了探索的过程的基础上牢牢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的实际学习经验和学习情况想一想这两篇节选的内容给我们讲

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在感悟到课文的主旨之后再启发学生想一

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

果。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最大

的失误是没有充分利用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教学资源。这些突发

性的教学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自己的忽视大大降低了本

节课的教学效果。再就是对课堂上动态的生成的处理预设不够。

不过就算是这样,学生出现了意想不到,甚至奇怪荒谬的答案,

教师也不能发火,而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只有师生和谐,

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9:0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556231422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朱光潜谈读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朱光潜谈读书.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