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林语堂

更新时间:2023-03-14 07:09:31 阅读: 评论:0

芹菜叶怎么做好吃又简单-身披鹤氅读音

苏东坡传林语堂
2023年3月14日发(作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苏东坡传》赏析

第2页

《苏东坡传》赏析

作为一名中国文学的爱好者,林语堂先生的作品自然不

陌生了。对于领域唐先生的《苏东坡转》,每个人的解读都

不一样,今天就跟查字典语文网的小编一起来品读这篇《苏

东坡传》赏析。

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

曾这样评价过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

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

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

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

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

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

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

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

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

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

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的。类

比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亲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苏轼

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

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说道底,在

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

第3页

也许是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

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

姓生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

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

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

国措施他概不搭理。

作者曾经也这样描述过:“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条

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这很好理

解,如果你的存在不会对那些带头人物有所威胁,那你就不

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高明的官员永远不说出什么,但只

要否认。高明的官员必须深有休养,长于说‘无可奉

告’‘阁下听说,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

前途了。第二条,他必须讨好朋友。第三条,当特别提防开

罪他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使人高兴的窃窃私语,早

晚会积劳成疾,因公殉职。”作者说这就是朋党之争时政治

之中的规则。显然,苏轼已一一犯规了,但这并不是他不明

白这些“秘诀”,实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

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

况这些本性是值得歌颂的。苏轼就是要做到说话做事都要对

得起天地良心。当朝云产下一个男婴之时,苏轼也曾写到:

“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也许他知道,这许

许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但我想,这更是因为他

第4页

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到死都未曾泯灭呀!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

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

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

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妓女提诗,

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苏东坡的诗词

良篇里,他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

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拿林语堂做结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

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

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

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年少时管中窥蠡,已深为苏东坡折服。明月几时有--一句话

问得此往所有文人尽可中秋搁笔,香烛不争日月辉。小轩窗,

正梳妆--叫人掩卷不忍读。墙里秋千墙外道,多情却被无情

恼--风流天成,潇洒不碍天真。大江东去,振聋发聩。似花

还似非花,被和的章质夫杨花词倒无人记得。多情应笑我。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在他手中一洗脂粉闺怨调,柔靡悱恻声。铜锣歌,秋千调,

或尽抒胸臆,或信手拈来,都可千古吟唱。豪情未必粗放,

柔肠亦非靡靡。才高世俗段数太多,一开口,当世鸦雀无声。

然而他决非仅凭文辞立身。他的智慧,他的胸襟,他的乐天,

第5页

他的直爽,他的赤子之心,他的悲悯心肠,映庙堂、照江湖。

浩气才情,令人高山仰止。他治理过的百姓记得他可不是因

为“花褪残红青杏小”。

他在湖州获罪被押送京城时,全城百姓都出来相送,泪如雨

下。他的朋友有士大夫(欧阳修名满天下时见年轻的苏轼,

回家告诉儿子说三十年后没有人再会记得我。此后一直力荐

苏轼,自从王安石这笨蛋当权后归隐,终身为苏家良师益

友),有妙僧逸士(佛印和苏轼尝相互取笑。苏轼说,古人常

以“僧”对“鸟”,譬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

如“常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佛印回答说,没错,这就

是为什么现在我以“僧”的身份和阁下对坐),有药师农夫,

有歌姬悍妇。有书生马梦得追随苏东坡二十二年,对他崇拜

的五体投地,(“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我们杭州人,向来以为苏东坡是杭州人而非四川眉山人。西

湖若是没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鱼亦奇。欲把西湖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好比美人穿锦着绣地走夜路,

未叫天下知道好处。请看林语堂中肯妙言:在性情,在放浪

的风情,在爱与笑等方面,苏东坡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

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

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林说距离苏东坡居住

杭州的一千余年后的今天,孤山岛、凤凰山、湖滨酒馆、苏

堤柳畔,你都能听到本地人嘴边常挂着“苏东坡,苏东坡”。

第6页

这是真的。杭州人打心底不认为杭州仅是苏轼第二故乡,而

深以父老乡亲之身份为东坡居士骄傲。

读《苏东坡传》时,时时被一个具伟大才情的伟大心灵激荡。

他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百姓的朋友,

大文豪,大书法家,大画家,幽默家,造酒试验家,工程师,

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瑜伽修行者,巨儒政治家,厚道的法

官,在政治上与当权者唱反调的人,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

那复计东西。这个我最喜爱的诗人,性之所禀,唯浩然之气。

气可入云,香留后世。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7:0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489711420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苏东坡传林语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苏东坡传林语堂.pdf

上一篇:经验超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