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课时练(含答案)
10绿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mòshuǐpínɡjiāochāzhǐhuījiàoliàn
()()()()
二、仿照例子,写词语。
绿墨绿嫩绿淡绿粉绿
三、汉字变脸(加偏旁组字组词)。
安_____()_____()
军_____()_____()
四、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
1.()按着:①用手或手指压;②止住;③依照,按照;④考查。
2.()舞蹈:①践踏,踩;②跳动。
【答案】
一、墨水瓶交叉指挥教练
二、蓝浅蓝深蓝瓦蓝湛蓝
三、安按(按时)案(方案)
军挥(指挥)辉(光辉)
四、1.③2.②
第二课时
一、仿照样子,写词语。
绿得发黑
二、选择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填序号)
集中:①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②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1.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
2.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交叉:①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②部分相重的。③间隔穿插
3.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利益交叉。()
4.他告诉我每一个交叉点处都有埋藏的宝藏。()
5.晚会上的歌舞和时装表演,交叉进行。()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填空。
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
奇。
1.这里写到绿的不同层次的词语有:()。
2.你还知道哪些绿:()。
【答案】
一、红得发紫白得透亮紫得发黑
二、1.②2.①3.②4.①5.③
三、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碧绿,油绿,青翠,葱绿,黄绿、苍绿、新绿
二、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节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
治病,谁也分不清。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
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神农带着随从,攀上了高山。他亲自采摘各种花草,放到嘴里尝,并把尝到的结果详细记
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
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
巴。随从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他的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才把毒气解了。随从担心他这
样尝草,太危险了,劝他下山回去。他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
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就这样,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
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随从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
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随从带回去,为
天下百姓治病。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选自《中华传统美德简明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
(1)“苦思冥想”的意思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把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________
(3)下面说法,有错误的是()。
A.神农氏为了让百姓有吃的,能看病,就亲上山自品尝了一百种草药。
B.神农氏利用灵芝草救了自己一命。
C.“神农架”这个名字是用来纪念神农氏的。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神农氏为说些什么呢?
【答案】(1)尽心地思索和想象;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2)我们不能回去。
(3)A
(4)神农,你为了百姓,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太感谢你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
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
可,不唯一。苦思冥想:尽心地思索和想象。根据其意思,苦思冥想的近义词可以是“搜
肠刮肚、绞尽脑汁、静思默想”中其中两个。(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
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
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
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品尝了一百种”是一个概数,泛指品尝之多。(4)回答
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⑴尽心地思索和想象;示例:搜肠刮肚;绞尽脑汁;⑵我们不能回去。⑶A;
⑷示例:神农,你为了百姓,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太感谢你了!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
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
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
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3.
一棵树,三堂课
查一路
儿时家门前有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里开始的。
桃树每年开花结果,诱惑就悬挂在我头顶,很长一段时间,我垂诞三尺地抬头望。可是一
直不敢爬上去。我家的门前住着一个瘸子,我父亲就拿他来恐吓我,说瘸子就是儿时爬桃
树摔的。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作
为回报,我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到的桃子。而且此后没有一次空手而返。
这时,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
。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在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让我看管桃树,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的部分口粮。看桃的日
子,总让我无端地心惊肉跳,天空中向这边飞来一只鸟,路边行人的脚步声,夜晚毫无先
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有点儿妹丝马迹,我的心都会为桃树牵挂,为此常常从梦中惊醒。
当有一日,桃树只剩下空空的枝头,我的心充盈而且踏实,不但是我,一家人都感觉轻松
又坦荡,夜晚睡觉,一家四口的鼾声,像交响乐中四个声部的重奏。
财富是诱人的,你我家门前那一棵桃树的果实。只要它还挂在枝上,
只要它不定期对他人存在着请意,总会让看管它的人担惊受怕。而简单质朴的生活,让人
感到轻松、踏实。
我曾经尝过那种毛茸茸的青果。那是一种青涩的溢味,父亲说,等它们长成了,就跟蜜一
样甜。于是,我只好等待。等着青色一点点褪去,慢慢变成深红。但是,不经意的某一天
,忽然间一夜醒来,一树的桃子不翼而飞。成熟的果实已被父亲偷偷摘下,连夜挑到镇上
,换回了口粮。我对着桃树哭喊,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未成热的果子是青涩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热的鸭子往往也会飞。在生活中,需要恰当
地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垂涎三尺:
窘况: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三堂课”的具体内容,再用文中的三句话分别指出“三堂课”给了作
者哪些启发。
“三堂课”的具体内容:
“三堂课”给作者的启发;
4.文中作者从挑树上感悟到的三个启发中,你对哪一个的感触最深?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
的理解。
1.垂涎三尺:形容嘴馋到极点。窘况: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
2.用比喻手法将“鼾声”比喻成交响乐中的声部,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我们一家四口睡觉的
踏实,引出下文自己的感悟。
3.“三堂课”的具体内容:①爬树摘桃。②看管桃树。③等待桃子成熟,失去桃子。
“三堂课”给作者的启发:①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
没有可能,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
响。②财富是诱人的……让看管他的人担惊受怕,而简单质朴的生活,使人感到轻松,踏
实。③在生活中需要恰当的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4.略
4.
美德在民间
孙道荣
①为了36元钱,一个人苦苦找寻了另一个人,整整三年。
②找人的叫老张,是个鞋匠,专门帮人修鞋、擦鞋,在街上开了个修鞋的小店,已经摆了
八九年,一直没挪窝,加上手艺又很好,所以生意不错,积累了很多熟客。老张要找的人
叫石慧,石慧是附近的住户,也是老张的一个客户。
③如果客户预存一笔钱,可以打八折,老张的这个主意,吸引了好多客户。老张有三个厚
厚的大本子,清清楚楚登记着每一个客户的存款和每一笔消费记录,从无差错。其中有个
客户,预付款还剩余36元,但她已经三年没有来过了,鞋匠老张要找的人就是她,他想把
钱退还给她,或者请她把剩余的钱消费掉。
④可是,除了知道她名叫石慧,住在附近的某个小区之外,老张对她一无所知,也没有她
的任何联系方式。老张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一个个地问。每一个前来擦鞋或者修鞋的
客户,他都要问人家一句,你认识石慧这个人吗?久而久之,竟然成了老张的一个习惯。
⑤有人被反复地问,就好奇地反问他,为什么要找这个人?老张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人家
。有人劝慰老张,可能是她搬家了,或者有其他原因,不来了,反正就这么点钱,不用找
了吧。老张一本正经地说,那可不成,再少,也是人家预存在我这儿的,她若不来消费了
,我就要把钱退给人家。
⑥慢慢地,到老张的店铺来修鞋或擦鞋的人,都知道老张在找一个人,那个人叫石慧。
⑦有个客户认识石慧,但客人沉重地告诉老张,两年前,她就已经因病去世了。他也不知
道她具体住哪个小区,也没有她的联系方式。
③老张很难过。但他不想就此放弃,他想,石慧不在了,那就找到石慧的家人,把剩下来
的36元退给人家。因此,他依然固执地向每一个到店的客人询问,你认识石慧吗?
日子就在老张的这一声声询问中,慢慢流逝。
①终于,有个新客户告诉老张,他认识石慧的丈夫。
①第二天,石慧的丈夫,来到了鞋匠老张的小店内。老张拿出一本厚厚的旧账本,翻到其
中的一页,对石慧的丈夫说,她的预存款还剩36元,把钱退给你,或者你来修鞋、擦鞋,
都可以。
②石慧的丈夫却坚决不肯收,他说,这么点钱,你却一连找了我们三年,已经很让我感动
了,钱我不能收。
13一个坚持退钱,一个坚决不肯收。最后,还是鞋匠老张想了个办法,要不,我们把这钱
捐了吧,也算是对石慧的一个纪念。
14第二天,鞋匠老张来到当地的红十字会,以石慧的名义,捐了336元钱,其中的36元,是
石慧三年前预存在鞋匠老张店里的余款,另外的300元,是石慧的丈夫追捐的。
15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善良而关满的结局。我不厌其烦地复述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
这个社会需要的很多东西,比如善良,比如诚信,比如承诺,以及其他的很多美德,从来
就不稀缺,它们就在民间,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从原文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悟。请具体写出其中某一点感悟,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条理清晰,语言流畅,80字左右)
4.本文语言朴素,丝毫不加粉饰,读完却让人颇为感动。结合你平时的写作,你认为一篇
好文章是内容重要,还是华丽的词句和描写重要?谈谈你的看法。
1.鞋匠“老张”三年苦寻顾客退还36元预付款。
2.这个社会需要的很多东西,比如善良,比如诚信,比如承诺,以及其他的很多美德,从
来就不稀缺,它们就在民间,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3.感悟:①诚信最美;②生活中到处都有修身树德的正能量;③普通人的心智最朴素,
还没有被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所沾染,他们身上形显着人类最本真的优秀品质。(结合实
际,略)
4.示例:我认为文章的内容重要,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而华丽的词句固然可
以锦上添花,但却不能少了文章思想的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5.
火车六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活,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六年前春节
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
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
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
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
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
。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
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商店的老板说,那人
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
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厖”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
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
,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下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
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六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1.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
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惊呼→脱衣服→向对岸游去→。
2.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3.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
品德。
4.你认为“火车六年不到站”这个标题取得好不好?为什么?
6.
梦想背后的故事
王列
王老师没想到一向很听话的燕红,突然变得这么倔强。
进入高二,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流。所谓分流,就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文化课基础,
把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教学班,这样便于管理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发展。
燕红的文化课基础很好,老师希望燕红专心学习文化课,想不到燕红坚持学习美术。实事
求是地说,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较差,文化课基础这样好的一个学生,学习了美
术,王老师觉得非常可惜。
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想不到燕红却毫不动摇,他异常生气。他想跟燕红的父母交流一下
情况,让她的父母劝说她,偏偏他们都在外地打工,通过电话联系上后,他们都表示孩子
学什么由她自己决定。既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她,干脆先让她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她
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师有些无可奈何地想。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期末考试,燕红的文化课考得很好。让王老师想不到的是,
她的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王老师询问美术老师燕红今后发展潜力如何,老师赞扬燕红
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王老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莫名的失望。
高三下学期,市电视台组织一次以“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学生绘画大赛。大赛分两个阶段进
行:第一个阶段是初赛,学生自由创作。第二个阶段是决赛,学生现场作画。学校很多学
生都参加了比赛,但是进入决赛阶段的只有燕红一个人。
这次比赛除了看学生的绘画基础,还委比学生的想象力。不用说,凡是参加比赛的,绘画
基础都不错,谁的想象力更强,谁肯定会胜出。
通过前几轮的比赛来看,燕红的想象力非常强;几乎每一张画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最后一次比赛的题目是《梦中的家乡》,只要胜出,燕红就会获得冠军,大家对燕红也非
常期待。然而那幅画燕红却画得非常普通甚至连一点想象的成分都没有:弯曲的柏油马路
、低矮的远山、清清的小溪、几块石板搭成的小桥,还有低低的石头房子……
当然,燕红与冠军失之交臂了,大家都为燕红感到惋惜。
“自从参加比赛以来,你的每一幅画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为什么最关键时候的这幅画却这么
普通?”主持人问她。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
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
“为什么不是更美好一些的呢?”主持人感到奇怪。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
燕红再次强调说。
“作为这太比赛的亚军,电视台会帮你实现一个梦想,您的梦想是什么呢?”主持人问。
“我想找到一个和我画上一模一样的地方,哪怕哪怕十几年前曾经这样也行。”燕红说。
“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主持人问。
燕红说这是她的一个秘密,她非常希望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主持人只得答应想尽一切办法
帮她寻找。
也视台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那是几千里路外的一个小山村,而燕红
的秘密也随之揭开,原来她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被拐卖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根本不
知道家乡是哪里,只是隐约记得自己家乡是这样的,而家乡的样子也曾一次次闯进她的梦
乡,于是她发誓学习绘画,画出家乡的样子并找到家乡。这个秘密,此前,她没告诉过任
何人。
知道实情后,王老师感慨无限,他不禁暗暗告诚自己,今后一定要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
因为,有时,你不可能知道学生有怎样的梦想,也不知道这个梦想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选自《当代青年》,有改动)
1.文题为“梦想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仔细品味文中画””句,王老师因为什么而高兴?又为什么有些莫名的失望?
3.文章主要写了王老师和燕红两个人物。请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4.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最后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1.小时候被拐来的孩子燕红,为了找到家乡,毅然放弃基础很好的文化课坚持学习美术,
并最终凭借一幅美术画,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乡。
2.因为燕红文化课考得很好,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而且美术老师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
常敏感,所以王老师高兴。而因为燕红在绘顺方面的发展潜力很好,所以分流后她不会专
攻文化课了,所以王老师觉得可惜和失望。
3.王老师:关爱学生,为学生的长远负责,尊重学生的选择;燕红:学习成绩优异,性格
倔强,思念家乡。
4.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表达了燕红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已经极度汹涌,她非常渴望
能够找到家乡。刻画了燕红倔强执着的人物性格和对家乡的殷切思念。
5.结构上:总结全文,服应题目。内容上:这一段写出了王老师不禁暗暗告诚自己的原因
,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大家尊重学生的选择这一思想和理念,揭示了文章的题目,深化了
文章的中心。
7.
拯救老妈
余显斌
他特别烦老妈,一会儿敲门进来,让他吃饭;一会儿又拿一件衣服,给他轻轻披在肩上。
他屡次受到影响,气坏了,一白眼睛说:“老妈,你不能安静一点儿啊?”
老妈拿着一盘水果,长叹一声,张张嘴,想说什么,又没有说,无声地走了出去,轻轻地
关上门。
他安下心来,又进入了新的战斗中。
这是一款新开发的游戏,叫作《拯救母奈》,大概是从一个古老神话《沉香救母》中衍出
来的。老妈被捉,压在一座名叫“千仞不倒山”的大山下,受尽折磨和苦难。作为儿子,必
须去救老妈,。他披盔戴甲,手里拿着一把威力无穷的降魔刀,亮光闪闪,一路冲杀过去
。路上,有雷神,有雨神,有二郎神,甚至还有齐天大圣拿着金箍棒赶来阻拦。
他用尽全力,可是,沿路总有杀不尽的妖魔鬼怪,打不完的各路神仙。
他有些心焦火急,一头汗珠。可又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天黑了,他打到深夜,实在受不了,他会趴在来上,打上一个哈欠。天亮了,他揉一下眼
睛,接着开始。饿了的时候,手一伸,旁边放着吃的东西,是老妈悄悄送来的。老妈每次
来,站在他身边望一会儿,想说什么,怕他生气,又没有说,轻轻走了出去。
他拿过东西,两下吞咽下去,接着又开始游戏。
渐渐地,他感到,老妈没再来啰嗦了。
屋子里静静的,甚至没有了老妈的一丝声音。
老妈已经出去了。当时是他闯关最紧张的时候,隐隐约约中,他听到老妈一声叹息。然门
响了,又轻轻关上了。
太阳光照在窗户上,亮亮的,如一片温馨的水光,然后又移到椅子上,接着又慢慢移到脚
下。天,再次黑了,他感到有些饿了,甚至能听到肚子里咕咕地叫着。他本能地伸伸手,
去拿旁边的食物吃,可是旁边空的,什么也没有。
他的手机此时响起来,他没工夫接,继续忙着。
手机响个不停,真讨厌。他想,将手伸进兜里,关死手机。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打败了二郎神,接着又打败骑着风火轮冲来的哪吒,让他提着
他的火尖枪,逃回姥姥家去了。最后,他腾云驾雾,规尽变化,与斗战胜佛大战一千回合
,两人惺惺相惜,结成生死之交,相偕飞向千仞不倒山。站在山顶,他大喊一声:“老妈,
我来救你了。”随着喊声,一刀剁下去,神山被缓缓剖开,老妈从山中缓缓走出。
他和老妈相拥,泪如雨下。
他胜利了,伸伸腰,走出游戏。
天,已经彻底黑了。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过的荣耀,同时也有一种虚脱,一种彻心彻肺的
饥饿。他终于想起老妈,大声喊道:“妈,妈—
”没人答应,屋内是一片怕人的空寂,还有浮荡周身的孤独。
他猛地想起,老妈出去两天多了,怎么还不回来,甚至也不来个电话?
他转了两圈,突然一拍昏沉沉的脑袋,忙打开关死的手机,叩响了老妈的号码。手机响了
一会儿,那边通了,他问:“妈,你在哪儿?”
那边,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告诉他,这是医院,赶快来。
他一惊,愣了一会儿,然后疯了一样向医院跑去。赶到地方,在走廊里,他看到,几个护
士,用一张白床单包裹着一个刚刚停止呼吸的女病人,向外缓缓推去。那人,正是他的老
妈,患急性病死去的老妈。
他睁着眼睛站在那儿,耳边一片空静。
手机突然又响了,一个声音问:“有人给你订了份外卖,请问,你在家吗?现在可以送来吗
?”
他的泪一涌而出,扑过去喊道:“妈,别离开我。”他知道,那份外卖,一定是老妈临死前
担心他没吃饭,在病床上给他订下的。那时,当老妈挣扎在死亡线上时,他正在网上,竭
力拯救着那位虚幻的老妈。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4年第9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文中两次写妈妈“想说什么,又没有说”,你认为妈妈想对儿子说什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写到“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过的荣耀,同时也有一种虚脱,一种彻
心彻肺的饥饿”,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有人说这篇小说妈妈帮儿子叫外卖部分和前文内容无关,属于画蛇添足,你怎么认为?
5.看完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1.画线句运用了环境描写,通过写阳光从窗户上,又移椅子上,又移到脚下的照射角度的
变化,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侧面写出他玩游戏的时间之长。
2.妈妈可能想告诉儿子:不要只顾着玩游戏,饿了要自己做饭,冷了要加衣服,困了要注
意体息,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3.“一种前所未有过的荣耀”指他在游戏中取得了胜利,很有成就感,“一种虚脱”指他在游戏
中取得的成就是十分空虚的,同时人的身体也很疲惫。一种彻心彻肺的饥饿”指他很久没吃
饭而十分饥饿。
4.有关,小说结尾部分写了儿子沉迷游戏,直到妈妈去世才追悔莫及,而妈妈在生命快直
到尽头时,心中想的却是儿子会不会挨饿,这样强烈对比,突出了妈妈无私的母爱和伟大
形象,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5.略
8.
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①有一个小男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偏瘫,嘴角畸形,左耳失
聪,讲话和微笑时嘴角歪向一边。
②为了矫正口吃,这个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
和舌头被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
你……”懂事的小男孩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每一只蝴蝶都是冲破束缚它的茧
.
才变
成的。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最终,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口吃,能流利地讲话了。
③在努力矫正口吃的同时,他还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为了获取知识,他默默地承受着
别人嘲笑的话语和讥讽的目光,全身心地沉浸在书本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饥似
...
渴
.
地学习知识,源源不断地汲取力量。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从不退缩,总是对自己说
“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通过发愤学习,他顺利地完成了中学的学业,()取得了
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人们的敬
.
重
.
。
④1993年10月参加全国总理大选时,他的成长经历打动了无数选民,他的竞选口号“我
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一经提出,就深入人心,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
持,人们纷纷把选票投给了他,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
⑤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克雷蒂安,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蝴蝶总理”。
1.给下列加点字标出正确的读音。
丑陋
.
______疾
.
病______偏瘫
.
______畸
.
形______
磨
.
烂______束
.
缚______沉浸
.
______汲
.
取______
2.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敬重:
(2)如饥似渴:
3.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A.因为……所以……B.不仅……还……
C.尽管……还是……D.无论……都……
4.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A.点明中心B.总领全文
C.承上启下D.首尾呼应
5.请你根据史意,写出“每一只蝴蝶都是冲破束缚它的茧才变成的”这一句中“茧”的含
义。
6.从让·克雷蒂安的故事中,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单说明理由。
7.读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lòujítānjīmóshùjìnjí
2.(1)恭敬,尊重。(2)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
3.B
4.C
5.先天残疾带来的束缚、学习中的困难险阻。
6.让·克雷蒂安是一个有着顽强毅力、刻苦学习的人。他为矫正口吃,嘴里含着石子,嘴
巴舌头都磨烂仍不放弃;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怕困难,最终取得优异成绩。这些事情让
我们看到了主人公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7.略(结合文章,言之成理即可)
9.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尤天晨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
.
傲
.
()——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
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
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
明看见了针孔在那儿,可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
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
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
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爱的丝
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
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
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
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朝夕相处:
(2)畅通无阻:
(3)行云流水:
(4)文思泉涌: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3.这篇文章是按______顺序写的,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作者把母爱比作______,
你把母爱比作______。
4.请从表达效果上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画线句。
5.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里的“美丽的梦”指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6.“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认为儿子今后会怎样做?
1.(1)从早到晚都生活在一起。(2)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3)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
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4)思路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形容思路开阔敏
捷。
2.自豪
3.事情发展穿针线春风
4.“不敢”“唯恐”“轻轻”这些词语从心理和动作上刻画了母亲怕打搅儿子工作而处处
小心谨慎的心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一切为了儿子,对儿子充满无微不至的爱的母
亲形象。
5.“美丽的梦”指母亲希望自己对儿子的爱能畅通无阻。母亲“笑纹如花”写出了母亲在
得到儿子对她的简单的爱的表示之后发自内心的愉悦心情,而“缝合”一词则生动地表现
了母亲想要让她对儿子的爱畅通无阻的愿望在得到儿子的回应时终于得到满足。
6.和母亲交流感情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6:34: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46858292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苦思冥想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苦思冥想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