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流动儿童

更新时间:2023-03-14 02:48:55 阅读: 评论:0

青年干部培训班-怎样预防地震

流动儿童
2023年3月14日发(作者:平湖秋色)

2011年第2期第32卷Northwestpopulation

Vol.32No.2(138)2011

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市化

工业化步伐的加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

形成了一个庞大

的群体

———

流动人口

最近几年

流动人口的子女

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媒体

政府

学者的关注

现代大

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有组织

有计划

体制化的教育

还包括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

育三个方面

家庭教育是基础

学校教育是主导

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1]。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

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强

它是学校教育的

延续

家庭教育的补充

它既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知

识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

又可以广泛的开展道德品

价值观教育[2]。

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讲

由于体制

的限制和自身资源不足

他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

育会在某些方面不如城市孩子

从而使得这些孩子

的社会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但是

目前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

流动儿童

学校教育

方面

特别是义

务教育

而对家庭教育研究较少

社会教育研究则更

少[3]。

张艳国等人对湖北农民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

研究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认为其制约因素主要社会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滞

社会教育法律法规缺失

农村集体资金短缺

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

并提出加大农村社区社会教

育基地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娱乐场所管理

充分调动

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

为留守儿童社会教育提供

法律保障等措施[4]。

郑蓉通过走访

召开座谈会等调

查形式收集资料

对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定性

分析发现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教育缺乏

足够的重视和公平对待

接受社会教育的渠道不足

多元化的不加限制的社会媒介环境给孩子带来了不

利的影响[5]。

目前对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研究不仅少

而且以理论阐释和定性分析居多

缺少在广泛收集

资料的基础上

对农民工子女社会教育进行定量的

分析与检验

流动人口子女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

这两类儿童的社会教育

有无差别

有什么样的差异

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还

没有做出回应

因此

本文拟在较大规模抽样调查

的基础上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的社会教育

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设计

概念界定与测量

1.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

教育

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

并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

社会教育: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

陈国华1,2

(1.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成都610054;2.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处

成都610059)

摘要

本文利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结果

从社会文化机构接触

大众传媒接触

社团活动参与

课外知识来源

渠道四个方面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结果一致表明

流动儿童的社会

教育要优于留守儿童

文章最后从社会结构制约和家庭教育缺乏两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关键词

流动子女

留守子女

家庭教育

比较

中图分类号

:C913.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7-0672(2011)01-0070-05收稿日期

:2010-11-05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

十一五

规划

教育学科

)2008年度国家青年课题

《“

流动

留守

子女教育比较

研究

》(

项目批准号

:CGA080212)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陈国华

重庆人

电子科学大学博士研究生

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处讲师

研究方向

青年社会学

70··

DOI:10.15884/.1007-0672.2011.02.014

Vol.32No.2(138)2011

Northwestpopulation2011年第2期第32卷

各种社会活动

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由政府

公共

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

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

有系统

有组织

独立的教育

活动[6]。

本文采用的是狭义社会教育概念

是指学校

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大众传媒

社会组织

社会活动对流动人口子女所施加的影响

和实施教育

并从参观社会文化机构

大众传媒的

接触

课外知识渠道

社会组织与社会活动的参与四

个维度进行测量

具体指标见下文

2.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

学者江立华认为

,“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实际

上包含两方面的问题

流动儿童

的教育问题与

留守儿童

的教育问题[7]。

在本项研究中

我们将

流动儿童

界定为随父母打工流动从四川农村迁移

到成都市区处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少年儿

。“

留守儿童

是指调查时点

因父母双方或一方

外出打工

而被留在四川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

委托人代为监护

处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

少年儿童

样本与资料

本文所用资料来自于笔者2009年3月份在四

川省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社会调查

调查分为两大部

即留守儿童调查和流动儿童调查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东

中部

地区抽取了1425名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

守儿童

”;在成都市主城区抽取了891名小学四年级

到初中三年级的流动儿童

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和

样本的抽取过程详见相关论文的介绍[8]。

分析方法

我们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对

流动儿童

”、“

留守儿童

的社会教育进行交互分析

以检验农村劳动力外出对子女社会教育的影响

结果与分析

社会文化机构接触

社会文化机构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即文化娱乐机构

如电影院

卡拉OK厅等

知识教

育机构

如动物园

植物园

科技馆

博物馆

图书馆

都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单位[9]。

对于儿童来讲

常参观

游览知识教育机构

对其成长有益而无害

相反

经常去文化娱乐场所活动

对其成长往往弊多

利少

因此

少年儿童接触社会教育机构的类型对

其社会教育非常重要

在本项研究中

我们设计了

这样一个问题

:“

上学期

你有没有去下面这些地

?”,

得到表1的结果

表1的结果表明

:(1)

从接触知识性教育场所来

两类少年儿童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

共性主要

表现在

两类少年儿童中

大多数上学期都没有去过

动物园

植物园

科技馆

博物馆

去校外图书馆

和书店的要多一些

差异性主要表现有在

,“

流动儿

当中接触知识性教育场的要多一些

。“

流动儿童

当中

上学期去动物园或植物园

科技馆或博物馆

校外图书馆

)、

书店三次及以上的占32.8%、

16.4%,36.7%,45.9%,

分别高出

留守儿童

”21.4、

11.8、21.9和6.8个百分点

。“

留守儿童

当中

上学

期一次也没去过动物园或植物园

科技馆或博物馆

校外图书馆

)、

书的占62.3%、79.6%,48.6%,

16.0%,

分别高出

流动儿童

”42.0、38.4、24.7和4.0

个百分点

这说明知识性教育场所对流动儿童的作

用和影响将会大一些

。(2)

从接触文化娱乐场所来

两类儿童以共性为主

差异较少

共性主要表现

两类少年儿童中

大多数上学期都没有去过电子

游戏机房

网吧和卡拉OK厅

差异主要表现在

动儿童

去电影院或录像厅的要多些

,“

流动儿童

上学期去电影院或录像厅三次及以上的占

13.3%,

高出

留守儿童

”6.1个百分点

留守儿

当中

上学期一次也没有去过电影院或录像厅的

占70.5%,

高出

流动儿童

”25.3个百分点

这说明两

类儿童去娱乐性文化场所的都比较少

文化娱乐场

所对两类儿童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小的

大众传媒接触

随着传媒时代的来临

汹涌澎湃的信息浪潮使

大众传媒渗透到了青少年的方方面面[10]。

对儿童的

社会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是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

载体

本文从电视

课外读物两个方面来比较分析

两类儿童接触大众传媒的差异

没有去过去过一

两次去过三次以上

显著性检验

(X2值

流动留守流动留守流动留守

动物园或植物园20.362.346.926.332.811.4402.04***

科技馆或博物馆41.279.641.815.816.44.6354.69***

校外图书馆

)23.948.639.436.636.714.8198.36***

书店12.016.042.244.945.939.113.03***

电影院或录像厅45.270.541.622.313.37.2146.48***

电子游戏机房70.472.019.518.510.09.50.689

网吧65.064.219.120.715.815.10.629

卡拉OK厅85.387.99.78.25.04.03.187

表1两类儿童接触社会文化机构比较

(%)

:*0.01<sig<0.05,**0.001<sig≤0.01,***sig≤0.001。

71··

2011年第2期第32卷Northwestpopulation

Vol.32No.2(138)2011

1.收看电视节目

从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来看

,“

流动儿童

每天看

电视的时间长于

留守儿童

”。“

流动儿童

每天看电

视的平均时间为69.08分钟

高出

留守儿童

”20.29

分钟

,F检验表明

这种差异在0.000的水平上显著

儿童每天看多长时间电视才是合理的

目前没一个

统一规定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

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

多数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达

100分钟[11]。

本次调查发现

两类儿童平均每天看电

视的时间都在1小时左右

是比较合理的

调查数据

近一步显示

无论

流动儿童

还是

留守儿童

”,

80%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都受到父母的严格规定

规定方式来看

无论

流动儿童

还是

留守儿童

”,

有近50%的孩子只能把作业做完之后才能看电视

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只有在周末才能看电视

各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

都组织了丰富多彩

节目

除了少儿节目之外

还有新闻

体育

时尚

影电视节目

广告等等

一般来说

少儿节目对儿童

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而时尚节目

娱乐节目等成人化

节目往往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不同的节目类

型对少年儿童的社会教育意义不同

因此

在考察电

视对孩子的社会教育意义时

不能不对对他们收看

的电视节目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

见表2),

两类

少年儿童收看的电视节目既有相似性

也有不同之

相似性主要表现在无论是

流动儿童

还是

守儿童

”,

影视节目和少儿节目是他们平时看得相对

较多的两种节目

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流动儿童

当中喜欢收看少儿节目

新闻节目

体育节目

教学

节目的比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

中喜欢收看

影视节目

文艺节目的比

流动儿童

统计检验

表明

这种差异在总体中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也就

是说

,“

流动儿童

收看的电视节目相对而言更有利

于其健康成长

相反

,“

留守儿童

收看的电视节目对

其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会大一些

2.课外阅读

素质教育给了少年儿童更大的学习空间

其中

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少年儿童的必修课

是少

年儿童社会教育的必要环节

本次调查发现

见表

3)

无论是

流动儿童

还是

留守儿童

”,

经常看课外

书籍和报刊杂志的都不多

只是少部分人

相比较

而言

,“

流动儿童

课外阅读的频率要高一些

。“

流动

儿童

当中经常看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的占33.6%

和17.7%,

高出

留守儿童

”10.2和11.3个百分点

留守儿童

当中

很少看或从不看课外书籍和报

刊杂志的占24.2%和60.8%,

高出

流动儿童

”6.9和

17.5个百分点

统计检验表明

这种差异在总体中

也是真实存在的

儿童经常阅读什么样的课外书籍对其身心健康

有着重要影响

儿童经常阅读一些科学性

知识性

教育性等类型的课外读物

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相反如果儿童阅读的是一

些充满暴力

色情等类型的课外读物

不仅达不到自

我教育的目的

反而对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起破坏作

所以少年儿童选择何种类型的书刊杂志

对其

社会教育至关重要

本次调查发现

见表4),

两类少

年儿童在课外读物种类的选择方面

表现出显著差

从经常阅读的课外书籍来看

,“

流动儿童

选择

课程辅导类和科技知识类的书籍较之

留守儿童要

多一些

留守儿童

选择

小说类

人物传记

的书籍较之

流动儿童

要多一些

从经常阅读的

报刊杂志的题材来看

娱乐欣赏类杂志和少年儿童

类杂志是两类孩子都经常阅读的报刊杂志

相比较

而言

,“

流动儿童

选择文摘科普类杂志的比

留守儿

留守儿童

选择娱乐欣赏类杂志的比

动儿童

所有这些都一致表明

,“

流动儿童

选择

少儿

节目

新闻

节目

教学

节目

体育

节目

文艺

节目

影视

节目

广告

节目

其他

流动儿童28.414.24.39.210.830.00.22.8

留守儿童24.36.82.37.217.838.20.23.2

X2=72.710df=7p=.000

表2两类儿童收看电视节目差异

(%)

表3两类儿童课外阅读情况

(%)

你经常看课外书籍吗

你经常看报刊杂志吗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

经常看33.623.417.76.4

有时看49.152.439.032.8

很少看15.520.934.946.7

从不看1.83.38.414.1

X2=34.978df=3p=.000X2=102.304df=3p=.000

经常阅读哪类书籍经常阅读哪类报刊杂志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

课程辅导类22.112.5政治时事类7.67.4

小说类23.930.0文摘科普类11.55.6

人物传记类17.525.2娱乐欣赏类33.839.7

科技知识类26.521.5少年儿童杂志36.236.5

其他10.010.8其他10.810.7

X2=59.231df=4p=.000X2=59.231df=4p=.000

表4两类儿童课外读物种类比较

(%)

72··

Vol.32No.2(138)2011

Northwestpopulation2011年第2期第32卷

的课外读物更符合其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更有

利于其健康成长

社团活动的参与

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

爱好,自发

自愿,

并经相关部门批准组成的群众性组织

大量的研究

表明,社团是学生进行

自我教育

”、“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的重要阵地,更是学校进行加强思想政

治教育的重要环节[12]。

社团活动的参与符合儿童成

长的需要

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

扩大儿童的知识

提高儿童的思想觉悟

培养儿童的实际动手能

激发儿童的兴趣

是学生社会教育的必要途径

是其成才的重要环节

本次调查发现

见表5),

两类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现在

守儿童

中未参加任何学生社团组织的高达36.2%,

高出

流动儿童

”17.0个百分点

。“

流动儿童

当中

经常和有时参加社团活动的占35.5%和43.4%,

留守儿童

”14.8和9.6个百分点

留守儿童

当中

很少和从不参加社团活动的占35.4%和

10.1%,

高出

流动儿童

”18.4和6.0个百分点

统计

检验表明

这种差异在总体中也是真实存在的

说明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更为充分地利用了社

团组织活动这条重要的社会教育途径

课外知识来源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

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

书籍

杂志

电视

网络等等

都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

来源

比较两类儿童信息与知识的来源渠道

是分

析其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次调查发现

表6),

两类儿童课外知识来源渠道既有共性

也有

不同之处

共性主要表现在课外书籍

电视

网络是

两类少年儿童最为重要的课外知识来源渠道

不同

之处主要表现在

流动儿童

将课外书籍和电视

做为最主要课外知识来源渠道的占52.5%和

25.5%,

高出

留守儿童

”4.6和6.5个百分点

而留守

儿童当中

将老师和同学做为最重要课外知识来源

的占11.3%和4.9%,

高出

流动儿童

”6.5和4.1个百

分点

卡方检验

这些差异在总体中也是真实存在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流动儿童

课外知识来

源渠道较之

留守儿童

更为现代一些

留守儿

课外知识的来源渠道则更为传统一些

调查当中

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

你在

兴趣爱好

思想品德

行为规范

未来理想方面受谁

的影响更大一些

”,

调查结果显示

见表7):(1)

网络

电视是两类少年儿童兴趣爱好最为重要的

影响主体

不同之处在于

留守儿童

的兴趣爱好受

网络

电视的影响要大些

流动儿童

的兴趣爱好

受书籍

父母亲的影响要大些

。(2)

老师是两类少年

儿童思想品德最为重要的影响主体

不同之处在于

留守儿童

的思想品德受同学

网络

电视

书籍的

影响要大些

流动儿童

的思想品德受老师

父母

亲的影响要大些

。(3)

影响两类少年儿童人生理想

的主体表现出较大差异

,“

留守儿童

的人生理想受

网络

电视的影响要大些

流动儿童

的人生理想

受父亲的影响要大些

总之

,“

流动儿童

的兴趣爱

思想品德

行为规范

未来理想较

留守儿童

多地受到老师

父母亲的影响

留守儿童

的兴趣

爱好

思想品德

行为规范

未来理想较

流动儿童

更多地受到网络

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影响

结论与讨论

表5两类儿童社团活动参与情况

(%)

参加了哪些学生社团组织

参加社团活动的频率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

少先队45.729.6经常35.520.7

共青团10.118.1有时43.433.8

其他学生活动组织25.016.1很少17.035.4

未参加任何学生组织19.236.2从不4.110.1

X2=135.979df=3p=.000X2=147.638df=3p=.000

表6两类儿童课外知识来源渠道比较

(%)

电视

课外

书籍

网络报刊老师同学父母

外出

旅游

其他

流动儿童25.552.511.72.84.80.80.80.20.9

留守儿童19.047.912.92.811.34.90.50.30.4

X2=69.908df=7p=.000

兴趣爱好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未来理想

流动留守流动留守流动留守流动留守

老师11.89.142.731.530.427.016.815.2

同学22.423.98.411.29.912.57.87.4

网络14.321.94.08.74.010.110.217.3

报刊2.81.74.14.62.43.82.85.1

电视14.618.84.911.64.710.112.820.5

书籍12.97.26.910.54.56.16.37.4

父亲7.23.810.98.217.410.124.411.8

母亲8.84.511.66.517.811.38.25.1

其他5.29.16.77.08.99.110.610.2

X2=88.583***X2=96.673***X2=96.461***X2=104.819***

表7两类少年儿童影响主体比较

(%)

:*0.01<sig<0.05,**0.001<sig≤0.01,***sig≤0.001。

73··

2011年第2期第32卷Northwestpopulation

Vol.32No.2(138)2011

通过对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社会教育的定

量分析与比较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

流动儿童

的社会教育要优于

留守儿童

”。

主要表现在

其一

从接触社会文化机构来看

,“

流动儿童

当中接触知

识性教育场如动物园或植物园

科技馆或博物馆

外图书馆

)、

书店的要多一些

这有利于开阔眼

增长见识

其二

从接触大众传媒看来

,“

流动儿

收看少儿节目

新闻节目

体育节目

教学节目和

选择文摘科普类杂志的比

留守儿童

相反

,“

守儿童

收看影视节目

文艺节目和选择娱乐欣赏类

杂志的比

流动儿童

的要多一些

这表明

流动儿

接触的大众传媒更符合其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

更有利于其康健成长

留守儿童

接触的大众

传媒对其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会大一些

其三

社团组织活动的参与来看

,“

流动儿童

当中参加社

团组织的比

留守儿童

参加社团活动的频率比

留守儿童

这说明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为充分地利用了社团组织活动这条重要的社会教育

途径

其四

从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影响主体来看

流动儿童

将课外书籍和电视做为最主要课外

知识来源渠道的较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

老师和同学做为最主要课外知识来源的较

流动儿

这说明

流动儿童

课外知识来源渠道较之

留守儿童

更为现代一些

留守儿童

课外知识

的来源渠道则更为传统一些

。“

流动儿童

的兴趣爱

思想品德

行为规范

未来理想较

留守儿童

多地受到老师

父母亲的影响

留守儿童

的兴趣

爱好

思想品德

行为规范

未来理想较

流动儿童

更多地受到网络

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影响

流动儿童

的社会教育要优于

留守儿童

的原

因至少有两方面

其一

是社会结构制约

。“

流动儿童

留守儿

社会教育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城乡

二元社会结构的差异

或者说

,“

流动儿童

的社会

教育优于

留守儿童

”,

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

无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城乡差距持续扩大

农村人

城市人

在中国不仅仅是生活空间上的

差别

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与标志

中国的城乡

差别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

也体现在文化

教育等

方面

从社会文化机构的分布来看

动物园

植物园

科技馆

博物馆

图书馆

少年宫等大多集中在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

对于农村来讲

这些似乎都成了奢侈

张艳国等人调查显示

,“

湖北省4705个乡镇

31162个行政村中

建有如青少年宫

文化馆

体育

博物馆和儿童图书馆等社会教育场馆设施的微

乎其微

即使只算图书室这样最基本的文化设施

许多农村仍是一种奢侈品

至于学校以外有组织的

活动

在农村地区开展得也不是很多

因为在当前

农村地区

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一般都是以县为单

乡镇很少组织校外活动

村一级就更少组织相关

活动了

”[13]。

正因为农村这些社会教育机构的缺乏

使得

留守儿童

很难有机会在这些社会教育中开阔

眼界

增长见识

其二

父母监护的缺失

。“

留守儿童

都处于生

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

他律

阶段

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的能力弱

因此

这一时期

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教育

导和监督

然而

,“

留守儿童

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沟通联系较少

亲子之缺乏正常的心灵沟通

情感交

流和精神慰藉

父母的监督作用也因空间与时间的

阻隔而难以有效发挥

而其他监护人尤其是大多数

祖辈或过度溺爱

或监护方法不当

正是父母监护

的缺位和祖辈监护的乏力

使良莠不齐的各种社会

教育主体都会对

留守儿童

产生消极的影响和作

。筝

参考文献

[1][5]郑蓉.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江西社会科学2004(2):163-166.

[2]于恩玉.学校

家庭

社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教育研

究论丛

,2007(1):347.

[3][7]江立华

鲁小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

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1):45.

[4][13]张艳国

胡盛仪

周小霞.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的发

展趋势研究

———

以湖北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为例[J].湖北行政

学院学报

,2009(3):57-61.

[6]侯怀银

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

,2007(4):3-8.

[8]许传新.学校适应情况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

[J].中国农村观察

,2010(1):77.

[9]詹万生.学校

家庭

社会德育网络[M].北京

中国民主法制

出版社

,1998:161.

[10]刘迅

陈卓威.把握媒介政治道德伦理属性

加强大学生媒

介素质教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6.

[11]卢德平

郑丹娘,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N].

中国青年报

,2004-05-14.

[12]顾华宁

张欣

李莉.当前高校社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1.

下转82页

74··

2011年第2期第32卷Northwestpopulation

Vol.32No.2(138)2011

Population,Consumption,AgeandIndustrialStructure’sEffectonCarbonEmissioninHunanProvinceandIts

EvolutionAnalysis:BadonSTIRPATModel

YINXiang-fei

(EconomicandTradeSchoolofHunanBusinessCollege,HuNanChangsha410205)

Abstract:BadonSTIRPATModel,Population,Consumption,AgeandIndustrialStructure’sEffectonCarbonEmissionin

HuNanProvinceareanalyzedinthispaper,majorfindingsincludes:Population,consumptionpercapita,urbanizationandaging

drivecarbonemissiongrowth,whileindustrialstructurechangeimpedescarbonemissiongrowth;STIRPATModel,Population,

Consumption,AgeandIndustrialStructure’sEffectonCarbonEmissionaredifferentondifferentstage,populationeffectde-

creasgradually,consumptionpercapitaandpopulationurbanizationbecomethecondandthirdmostimportantfactor

gradually,vicesareprovidedintheend.

Keywords:carbonemission;consumptionpercapita;aging;populationurbanization

SocialEducation:ComparativeAnalysisbetweenChildrenofFloatingPopulationandLeft-behindChildren

CHENGuo-hua

(mSchoolofEducation,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Chengdu610054;t

AffairsOffice,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

Abstract:Thispaperusalarge-scalesamplesurveyquestionnairefindings,ItContactsfromfourterms:thesocialandcul-

turalinstitutions,massmediacontacts,groupactivities,participationinextra-curricularknowledgeandsourcesofliquidityto

haveacomparativeanalysisbetweenchildrenoffloatingpopulationandleft-behindchildren'-

parativeanalysishasconsistentlyshownthatthechildrenoffloatingpopulationofsocialeducationshouldbebetterthanthe

ofthisraarchhastheanalysisofboththereasonsforthisresultfromthesocialstructuralcon-

straintsandlackoffamilyeducation.

Keywords:Childrenoffloatingpopulation;Left-behindchildren;Familyeducation;Comparative

tionalStandardsonInvoluntaryRettlement,in:CanCompensationPreventImpov-

erishment?MichaelCerneaandHariMohanMathur(eds.)OxfordUniversityPress,

2008:147-176.

[24]Tamakloe,M.(1994).Long-termImpactsofRettlement:TheAkosomoDam

ntaryRettlementinAfrica:SelectedPapersfromaConference

gton,WorldBank.

WorldBankTechnicalPaperNo.227.

[25]gProjectBenefitstoImproveRettlers’

:TheEconomicsofInvoluntaryRettlement:ChallengesandQues-

lCerneaed.,WashiontonD.C.:TheWorldBank,1999:241-256.

[26]lementandDevelopment:TheBankwideReviewofProjects

nmentDepartment,Washing-

ton,d,1994.

[27]dDevelopment:ANewFrameworkforDe-

cisionMaking-Overview,WorldCommissiononDams.2003.

[28]cement,Rettlement,Rehabilitation,Repara-

tion,andDevelopment,WCDThematicReviewSocialIssuesI.3,2000:35-36.

[29]lofCon-

temporaryAsia,2002:32(2):255-266.

[30]段跃芳.开发性移民政策

概念框架

应用及发展[J].江汉论坛

,2007(7).

EvaluationandPerspectiveonInvoluntaryRettlementPoliciesinDevelopingCountries

DUANYue-fang

(RearchCenterforRervoirRettlement,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Yichang,Hubei443002)

Abstract:Asawhole,involuntaryrettlementpoliciesindevelopingcountrieshavenotsatisfiedwiththeneedofrettlement

practiceduetolackformalnationalrettlementpolicies,adequaterettlementplansandauthorizedadministrationsystemsas

tly,developingcountriesaretryingtoimprovetheirinvolun-

taryrettlementpoliciesandmakingeffortsinimprovingrettlementadministrationsystemsandbuildinginstitutionalcapac-

ile,NGOsareplayingmorothe

hugedifferencesintermsofpolitics,economyandcultureandlawamongdevelopingcountriestherewillbealongroadtogo

throughforthemtoimprovetheirpoliciesandpracticeofinvoluntaryrettlement.

Keywords:DevelopingCountries;InvoluntaryRettlementPolicy;EvaluationandPerspective

!!!!!!!!!!!!!!!!!!!!!!!!!!!!!!!!!!!!!!!!!!!!!

!!!!!!!!!!!!!!!!!!!!!!!!!!!!!!!!!!!!!!!!!!!!!

上接74页

上接69页

82··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2:4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333351417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流动儿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流动儿童.pdf

上一篇:电脑运行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流动儿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