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探索
泰山刻石源远流长,早期文献中就有关于“勒石”之说,如《庄子》云:“易
姓而王,封于泰山,禅于梁父者,七十有二代。其有形垠堮勒石,凡千八百处”。
泰山摩崖石刻主要内容包括封禅祭祀、御制诗文、修建记事、造像记、名人遗
事、题景咏物、楹联等。在泰山顶碧霞祠北大观峰崖壁处,就存有自唐至清代、
民国的摩崖石刻130余处。此处最为著名的摩崖石刻为《纪泰山铭》摩崖石刻,
俗称唐摩崖。
一、历史与文化价值
大唐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李隆基来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泰山神
为天齐王,并御制御书《纪泰山铭》。唐摩崖凿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为唐
玄宗李隆基登封泰山御制御书后第二年所刻制。碑文《纪泰山铭》,由玄宗亲自
撰写,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凿就于石崖之上。整个摩崖石刻布局匀称,结构谨
严,气势雄伟。铭文申明封禅的目的是为苍生祈福,铭赞高祖、太宗等先皇之功
绩,表明自己宝行三德(慈、俭、谦)之诺言。唐摩崖高13.20米,宽5.30米。
铭文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x25厘米。额题“纪泰山铭”
竖列2行4字,字大45×56厘米,亦隶书形制端正,气势雄伟。后人题”天下大
观”四字于其上部,因而此峰又称大观峰。
《纪泰山铭》形制雄伟,文辞流畅,书法遒劲浑厚,为汉以来帝王摩崖石刻
之最,开隶书新面目,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历代书家多有称颂。唐窦泉《述书
赋》赞玄宗的书法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
壮凤,笔为海而吞鲸。”明孙鑛《书画跋跋》称:“此铭当是帝手书,不然则是择
木特效帝作此肥笔耳。”综观此摩崖体势,知以上所赞不虚。其书体偏肥,是中
唐崇尚肥美的见证。学者王克煜认为,泰山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数以千计的石
碑,使壮丽的泰山笼罩在历史、艺术、诗文的浓浓气氛里。
《纪泰山铭》在元代前唐摩崖贴金,元代脱落。下半部,由于捶拓无度,残
剥十分严重.济南府铭文现已残26字,6字不可辨认,但暇不掩玉,仍清晰可读。
玄宗东封泰山时,还有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礼部尚书苏颋撰《朝觐坛颂》
刻在《纪泰山铭》侧边。因大观峰处石刻集中且多重叠、覆盖,为占好的位置,
常有毁前人石刻而刻自己者,此现象从明清后多有发生。清代时,“忠孝廉节”
四字又被铲去。康熙书“云峰”二字,字体俊秀挺拔,下面又刻上乾隆十三年登
泰山时所书的两首五言诗《宿泰顶》为行草书摩崖,秀丽潇洒。
二、保护工作
先秦时,由地方长官岳牧主祀管理泰山。汉代,泰山郡守兼管泰山,另有使
者持节祠和山虞长专司泰山盘道和庙宇古建筑的管理。汉以后,设岳令,庙令及
岱岳镇使等实施管理维修,宋开宝年间,由县令兼管泰山,同时又有巡山使,掌
岳令掾主管泰山之事。金元至清,州,府,县长官均把祭祀和管理泰山作为主要
任务之一,并设泰山守,泰山权守专管泰山。
1928年,山东省政府迁住泰安,设泰安古物董事会,专管泰山岱庙的文物。
1931年设泰安县政府保管会,管理保护岱庙及泰山的盘道庙宇古建筑,各庙宇
单独成立保管会。1947年泰城解放后,设泰安县古物保管委员会。1949年8月,
成立“泰安古物保管委员会”,归鲁中南行署领导。建国后,党和政府对此泰山著
名石刻十分重视,1977年12月山东省革委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泰山石刻---唐摩崖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2010年3月,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邀请8位国内著名石刻保护专家
对泰山唐摩崖石刻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肯定了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对
泰山石刻的保护,但发现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泰山石刻存在着片状剥落、自
然风化以及雨水侵蚀等病害现象。针对泰山石刻存在的病害现象,专家建议在石
刻的保护过程中,抢救性保护与日常维护应同步进行为科学保护好泰山石刻提供
科学依据。
三、病害及原因
尽管对唐摩崖及周围石刻进行了贴金,描红,设栏杆,疏水等方面的保护,
但是非人为的自然因素还是在石刻上留下了迫坏痕迹。根据勘察及分析,唐摩崖
及其周围石刻病害类型是以物理风化为主。花岗岩矿物成分复杂,浅色矿物与暗
色矿物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日温差与年温差的作用,使得花岗岩的风化颇具
特色。加上雨水冲刷,沙土进入裂隙,深化和加大了风化裂隙,渗入雪水经冰冻,
形成“冰劈”,风化进一步加剧,如此恶性循环,风化程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
快,以致于形成现在的局面。
四、保护措施
1.化学保护
由于唐《紀泰山铭》摩崖及周围石刻表面存在风化剥落现象,有必要对其进
行加固封护处理,增强石刻的抗风化能力。化学保护可采取两种:一是对裂隙发
育的石刻岩块和即将剥落的风化岩片进行灌注粘结处理,可用环氧树脂—聚酰胺
+糠醛—丙酮系列配方来完成。这一技术较为完善,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有广泛的
应用;二是采用有机硅涂覆石刻表面,给石刻“穿上”一层防护服,使各种自然因
素的破坏作用降低到最小程度。据勘测,需进行粘接处理的地方是:凡有字区域
之下的缝隙,包括断裂块体和剥落鳞片。
2.贴金、描红保护工程
实施化学保护和环境整治以后,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和减少唐摩崖及周围石
刻的部分病害,延长摩崖石刻的寿命。但保护措施绝不是万能的和一劳永逸的。
要做到加强管理,设立专职保护巡视员。设立定点观测和随时检测制度及时准确
记录岩体风化情况,裂隙变化及其周围环境的温热干湿情况,空气,雨水中的酸
碱度,以及采集气象预报资料,为研究进一步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参数。
结语
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是古人认为的封禅泰山的必要条件,唐玄宗
的《纪泰山铭》见证了开元盛世的千秋伟业。在封建专制社会中,国家的兴盛衰
败,人民的平安疾苦均系之于帝王一人之身,最高统治者的个人道德、性格、能
力往往决定着社会的一切。唐玄宗封禅泰山的一系列表现,就今天来看,他在思
想、人格上都比以前封禅泰山的帝王更强一筹。他亲自撰写的《纪泰山铭》一
文,一直受到历代的保护、推崇,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泰山上。气势磅礴的文字
回荡在天地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唐摩崖及所有的泰山的石刻。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1:28: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284941416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泰山石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泰山石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