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工作计划
关于家访工作计划四篇
家访工作计划篇1
一、活动目的:通过集中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
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
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
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
学生的德育氛围,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
满意程度。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行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
二、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
三、活动内容: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要实施全员家访。家访时,要注重宣
传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安全卫生规章;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
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了解掌握特殊家庭生(含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儿
童)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和其他行为失范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
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建立学生情况档案
2、设立校长热线电话和班主任热线电话
3、设计教师家访活动记载表和家访信息反馈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学校集中时间,实行全员家访。家访过程中,要严格做到
四要四不得: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情况;
要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不得在家长面
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责怪训斥;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赠礼;
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学校要建立家访活动记录表,记录教师家
访简要内容、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学校德育处负责收集教师家访活动记载表和家访信
息反馈表。总结家访信息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调整学校办学思路,改
进教学方法。并制定下一步活动安排。
五、家访活动的要求:
1、在家访前,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进行具体协商,确定好各自的家访对象
并认真落实。各班主任把被家访学生名单报给学校。
2、家访学生比例不得少于50%,尽量扩大家访面,做到被家访对象不重复。
3、家访时要向家长宣传教育法规、学校课改情况、学校办学模式、办学理念
和办学特色,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师德情况、班级管理及对自己孩子要求等
家访工作计划篇2
透过家访能够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
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
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
的重要方式。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现将本
学期家访工作计划如下:
一、家访目标:
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家庭教育状况、社会交往状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
中的表现状况;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设。
4、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及带给先进的教育信息。
5、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二、家访途径:
1、打电话提前预约,登门家访。
2、电话访问。
3、邀家长来学校。
三、整体策化,实施方案
开学初将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家庭状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
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家访三位同学,家访三次)。要体现家访的灵活性,师生
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走进农家,走进古老,去探求有关
学习的点滴。
家访谈话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不漫无边际地闲聊。随时持续家长热
情,使家长对我的谈话感兴趣。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状况时,不要
一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或只提优点,说好的方方面面。以表扬为
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透过表扬别
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使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明
白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谈话气
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四、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
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
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
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五、常与家长通电话。
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点滴进步随时打电话告知家长,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
促。电话中讲的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家长就亮红灯,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采取措
施,帮忙学生解决问题。电话中讲的是学生取得点滴进步,家长就亮绿灯,及时给
予表扬鼓励,长期这样,学生就能构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家访中,既能向学生家长应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宣传实
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
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
配合。同时透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推荐,全面听取社
会各方面的意见,用心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管理和教
学工作的重要手段。
家访工作计划篇3
家访是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成功的家
访有利于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家庭教育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与主动性。在这个学期里我将家访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的家,这样可以深入到孩子的
家庭生活。我感觉到做为一名班主任仅仅把教育的目光放在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学
生的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家庭是教育的起始,也是每一个孩子一生离
不开的学校。因此,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孩子的家长成为我“教育
事业的同伴”,共同努力,才会使教育迈向成功。
一、活动目的:
通过集中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
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
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
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
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促进教
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行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
二、活动时间:
2021年2月―7月
三、活动内容:
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所有六年级科任教师要全员参与家访,家访人数不少于班
级人数的50%。家访时,要注重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安
全卫生规章;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
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了解掌握特殊家庭生
(含贫困生、单亲生)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和其他行为失范的学生)情况,有针
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2月―3月)
1、组织班主任培训《如何做好家访工作》。
2、各班级制定家访工作计划。
3、设计教师家访活动记录、反馈表。
4、建立学校家长电话信息库,便于学校开展电话查访活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4月―6月)
家访时间由教师根据个人情况和班级家庭情况自行确定。家访过程中,要严格
做到“四要四不得”: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
情况;要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不得在
家长面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责怪训斥;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
和赠礼;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学校要建立家访活动记录表,记录
教师家访简要内容、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阶段:总结考核阶段(2021年7月)
学校德育处负责收集家访活动反馈表,总结家访信息反馈情况。各班级正副班
主任老师需根据本次家访及家长反馈情况认真反思,上交活动总结(含体会)。学
期末学校将根据家访反馈表、总结及学校电话查访情况对家访工作进行评价,并计
入正副班主任老师的个人工作考核。
五、家访要求:
1、在家访前,各级部组长要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进行具体协商,确定好
各自的家访对象并认真落实,将被访学生家庭的基本信息及学生在校基本情况附在
家访计划表中。
2、各班级家访学生比例不得少于50%,尽量扩大家访面,做到被家访对象不
重复。
3家访时要向家长宣传教育法规、学校课改情况、学校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和
办学特色,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师德情况、班级管理及对自己孩子要求等意见和建
议。
5、宣扬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
6、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成长环境、行为习惯、个性特点等。
7、在确定家访对象时,被家访的学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盖面,可以是
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也可以是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等。
8、在家访过程中,要讲究家访的方法,教师要态度和蔼,举止端庄。对学生
要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真实、客观地给学生家长反映其在校表现;家访时
应请学生在场参与,便于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避免粗暴地对家
长发怨气、批评指责学生,坚决反对“告状式”家访。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
代替家访。
9、教师要做好家访记录,收集和整理好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填写
好家访信息反馈表。
家访工作计划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学校工作中,教育工作面临的
一个新的课题是指导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
径,因此,学校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与家长交往,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某种
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复杂。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对
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对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以及每个家庭的
“个性”特点。
一、联系与沟通
要教育好教师学会与家长的沟通。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
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家访也要提前备课
学生减轻了课业负担,自由时间多了,活动空间大了,对缺乏自制能力的小学
生来讲,如果引导不好,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学校应抓时间挤时间,经常到学
生家里去家访。经常家访,可以读懂每个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
个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校与家庭三者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家访前也要
提前“备课”,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家访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要考虑好以下
几个问题。
1、目的性与期望值
每次家访前,学校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
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2、了解学生
家访前,学校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
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3、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
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4、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
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5、内容与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
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
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家校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是学校教
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与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
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我们要家校联手,共育新人,做到以下几点: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改变以往的随意请家长进校“训话”为主动
走进家庭,将意见与建议送到家庭中。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
合学校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变“谈话方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应加大与家长的交流,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强教育的力度。
总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本学生素质,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共
同努力,我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家访工作,为学
校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加倍努力。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1:2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284221416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家访计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家访计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