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第2期
域一1O.5m等深线以内被流冰覆盖,为黄骅港历史上有
记录的流冰覆盖范围之最。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黄骅港海域冰情开始有所缓
解,至2月底航道内的冰凌基本消融,只余小块浮冰在
海面漂浮,但港池内仍有叠冰聚集。至3月初港池内的
叠冰基本消融,黄骅港冰期结束。
黄骅港海域一10.5 m等深线以内被浮冰覆盖,其中
16 km以外航道冰层较薄、体积较小:12 km~16 km
段为大体积流冰频繁流动区,船体易被冰层挤压,造成
船速骤降,操纵失控;12 km以内航道被大面积浮冰覆
盖,不能正常航行。
为保障电煤运输船舶安全航行,黄骅海事局调遣
1~2艘大功率拖轮在防沙堤口门处值守。由于航道内冰
层严重,运输船航行困难,港内拖轮每4JJ\B ̄内就需对
航道进行一次破冰作业,并长距离协助运输船进出港。
海事部门对外来进港船舶,一律采取强制性引航措施,
以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
码头后方叠冰非常厚,导致船舶离靠泊困难,拖轮
需先对泊位破冰,船舶离靠泊时~般需4艘拖轮协助,
大大增加了靠离泊时间,降低了泊位周转能力。实施航
道疏浚的施工船舶,在冰冻期也停止了海上作业。
(三)航标维护措施
由于冰况严重航标损坏频繁,航标船舶不能在冰区
内航行。为及时恢复失常航标,航标管理部门积极与当
地通航部门、引航站、港务公司联系,加强信息沟通、
落实解决维护出航船舶等相关事项。通过现场查看和与
相关部门沟通等形式,了解航标失常情况,对确实不能
恢复的航标及时发布航标动态信息,并及时与AlS中心
联系,对不能及时恢复的重点航标,采取设置AlS虚拟
航标的形式,为航行船舶提供助航服务;在冰况减轻
后,及时恢复冰损航标。
二、应对严重冰情的对策与建议
如何做好冰期航标维护工作,更好地为冰期航行船
舶提供优质服务,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冰期航标的设置
1.冰期活节式灯桩
活节式灯桩具有位置误差小(无回旋半径1、不易
发生位移、抗风浪和维护周期长等优点,特别适合宽度较
62嚣
小的人工航道。但在船舶经过该位置附近时,标体被冰挤
压后不易露出水面,造成灯光熄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护身圈和维护平台在被冰挤压、切割后,变形、丢失。标
体不能在海上恢复,只能撤回陆地维修,后期维护成本
较高;在水流较大区域加上冰况影响,上标杆极易折断,
给船舶航行造成极大安全隐患,也为后期航标维护、残体
(沉石)打捞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为此,在冰冻严重港口
和区域应设置灯浮标,逐步取代活结式灯桩。
2.冰期灯浮标
在2O1 0年的冰况下,冰期灯浮标也出现了防冰罩
损坏、灯器破损、标体褪色等情况,但未出现标体漂
失、移位,便于冰期航标的维护。但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灯器的有效防护。现使用的防冰罩,在温度
低、冰况严重的情况下极易被冰切割、挤压损坏,直接
导致灯器受损。可在防冰罩外加装钢制防护格栅,可分
散、减少流冰对防冰罩的挤压,有效提高防冰罩的防护
能力,减少灯器损坏,提高助航效能。
二是加大防冰灯器的研发和引进力度。在冰期冰标
的标体损坏较少,多为常规灯器损坏,如在冰期使用抗
冰灯器,将极大地提高助航效能。
三是在潮流较大区域,为防止潮流和冰的双重影响
造成冰期灯浮标发生位移,可加大沉石重量。
(二)设置虚拟航标
在航标确实不能及时恢复时,应申请在重点位置
以AIS信号设置虚拟航标,补充航标维护力量的不足,
保障航行安全。
(三)利用社会资源做好航标维护
与港口的通航管理部门、引航及港务公司加强沟通
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冰期航标工作状态和冰况,为航
标维护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共同
应对严重冰况。利用社会船舶进行冰期航标维护,补充
航标维护船舶工作能力的不足。
在北方港口,冬季防抗冰工作是航海保障工作的
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对海冰生成原因和冰期航标维
护的探讨,力求得到更多的冰期航标维护经验,更好
地做好航标维护工作,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优质的助
航保障。
(编辑:马亚平王海潮)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1:02: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269261415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黄骅港引航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黄骅港引航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