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症状

更新时间:2023-03-14 00:53:07 阅读: 评论:0

野外学习2-载物台

皮肌炎症状
2023年3月14日发(作者:备用钥匙)

皮肌炎临床首发症状及误诊分析

李晓云钮含春韩聚方田恒创王晓军

通信作者:李晓云,E-mail:xyli0811@

【摘要】目的探讨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首发症状及误诊情况,旨在提高对DM

的早期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总结近5年402例DM住院患者首发症状及确诊前误诊情况。

结果DM首发症状以皮疹(52.5%)多见,其次为皮疹、肌无力同时出现(32.1%),

再次以肌炎为首发表现(8.0%);DM早期易误诊为单纯皮肤疾病(46.3%),认识了DM典型

皮疹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本病;DM可累及肺部、心脏等脏器,常伴发恶性肿瘤。

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皮肌炎;首发症状;误诊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临床表现为皮肤及肌肉病变的疾病,可出现皮疹、

红斑、四肢近端、肩周、颈周、髋周肌群进行性无力,并常有内脏受累,累及肺部可导致间

质性肺炎,严重时可致肺部间质性纤维化、肺栓塞、气胸、纵隔气肿等,故提高临床医生

对DM的认识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收治的DM402例分析如

下。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符合Maddin等1982年提出的DM诊断标准,其中男119例,女

283例,男女比例1:2.4,儿童32例,发病年龄6~72岁,平均年龄40.2岁,起病至确诊时

间2~12个月,平均3.9个月。

2.临床表现:(1)首发症状和体征见表1。皮疹211例,肌肉疼痛和/或无力32例,皮

疹与肌肉症状同时出现129例,关节肿痛32例,发热42例,雷诺氏现象13例,胸闷、气短、

咳嗽、心悸78例,声音嘶哑11例,吞咽困难17例。

表1首发症状及发生率

首发症状例数发生率

皮疹21152.5%

肌痛和/或无力328.0%

皮疹、肌无力同时12932.1%

关节肿痛328%

发热4210.5%

雷诺氏现象133.2%

胸闷、气短、咳嗽、心悸7819.4%

声音嘶哑117.2%

吞咽困难176.7%

(2)皮肤表现:双上眼睑中心紫红色水肿性红斑89例,Gottron征71例,面部、躯干、

四肢弥漫性红斑、丘疹38例,伴甲周红斑26例,伴口腔溃疡26例,伴皮肤明显瘙痒18例,伴

皮肤脓肿3例。恶性红斑6例。

(3)肌肉表现:共161例首发四肢肌肉疼痛无力,135例双上臂抬举困难,上台阶困难,

27例有吞咽困难,29例有声音嘶哑、咽部不适。

(4)内脏损害:病程中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心悸共102例,肺功能检查异

常56例,胸部X线、肺部CT示间质病变98例,其中并发纵隔气肿5例;心电图、心脏彩超异

常73例,其中仅为ST-T、T波改变42例,9例心脏彩超示心脏增大,3例诊断扩张性心肌病,

心脏彩超检查有肺动脉高压3例。肾脏尿蛋白阳性3例;

(5)伴发疾病:伴发甲亢6例,甲减9例,肿瘤23例,分别为淋巴瘤、肺癌、乳腺癌、

宫颈癌、鼻咽癌,儿时曾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2例。

3.误诊情况:见表2。

表2误诊疾病及例数

误诊疾病例数误诊率

皮肤病18646.3%

心肌炎287%

肺部感染348.5%

系统性红斑狼疮133.2%

肌营养不良82.0%

运动神经元病41%

重症肌无力51.2%

肿瘤82.0%

风湿性多肌痛20.5%

4.辅助检查:305例肌酸激酶(CK)升高,109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312

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72例谷丙转氨酶(AST)升高,199例ɑ-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

升高。318例肌电图提示单纯肌源性损害,41例神经源性损害,26例混合性损害。264例患者

行肌肉病理活检,259例见肌炎改变。242例ANA阳性,47例抗Jo-1阳性,15例抗SSA阳性。

5.治疗方法:确诊后均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规初始剂量为成人泼尼松1mg/(kg*d)

口服,儿童常规初始剂量泼尼松1.5~2mg/(kg*d)口服。联合甲氨蝶呤片10mg~15mg/次,

每周一次。病情较重者应用甲泼尼松冲击、血浆置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磷酰胺等藥物

治疗。

356例好转出院,15例无明显变化,19例死亡,其中15例肺部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发生

呼吸衰竭死亡,2例死于重度肺动脉高压循环衰竭,1例死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1例死

于心肌梗塞。7例转科治疗。5例自动出院。

讨论

DM于1887年由Unverricht在多发性肌炎基础上提出,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过程,同

时伴有皮疹损伤。临床上以对称性肢带肌、颈肌及咽肌无力为特征,常累及多肿脏器,亦

可伴有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目前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和病毒感染有关。

有研究认为是体液免疫机制对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血管损伤,致毛细血管的数量减少,可

引起多系统病变。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的年龄分布呈双峰型,10~15岁形成一个小峰,

45~60岁形成一个大峰,而青春期及年轻人发病相对较少。总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5[1],

本文统计男女比例与此基本相符。对于皮炎与肌炎的发生先后,本研究统计52.5%先出现皮

炎,皮炎与肌炎同时出现者占32.1%,先有肌炎者占8.0%,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

DM有各种各样皮肤表现,如出现上眼睑周围紫红色水肿性红斑、四肢伸侧鳞屑性红斑、

指关节背侧Gottron丘疹、胸前“V”字形充血性斑疹,均为其特征性皮疹,掌握了皮肤损

害特点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肌肉病变表现为肌肉酸痛和/或压痛、无力,后期可出现肌

肉萎缩,以四肢近端及颈肩肌群、食道、咽喉肌为主,有了皮肤及肌肉病变表现,进一步查

血清肌酶升高尤其CK高至正常值2倍以上,则有诊断意义。有研究表明[3]CK可作为检测病

变活动的一个指标。Takada等[4]提出CK/AST低提示往往伴有间质性肺疾病且预后不良,可作

为衡量预后的重要指标。

肌电图异常可作为肌炎诊断及随诊其活动性之用,应积极进行,且必要时需多次多部位

进行。表现为多灶性肌病性肌电图改变,伴或不伴有插入电位延长或自发的电位。本文示肌

源性改变占79.1%,少数患者肌电图是神经性损害及混合性损害,Bohan等[5]认为此为肌膜易

激惹性增高所致,而不代表原发性神经损害。

肌肉病理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DM炎症细胞浸润多表现肌束周间质血管炎,体液免

疫在发病中起重大作用,细胞浸润主要在血管周围,浸润细胞为B细胞核CD4+T细胞。本文

65.7%行肌肉病理检查,其中活检阳性率为98.1%。

自身抗体检查中,本文ANA阳性率60.2%,抗Jo-1阳性率11.7%,与文献报道10%~15%

相符。

DM患者多伴有脏器损害,且肺部受累最为常见,本组24.4%患者有肺部病变,主要为间

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少数有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肺纤维化是DM死亡的主要原因,患

者发生胸闷、气促,两肺底可闻及Velcro啰音,肺部CT利于诊断。尤其发生纵隔气肿,病

情极为凶险。本文DM合并肺部间质纤维化中有5例发生纵膈气肿,均已死亡。故患者一旦诊

断为DM,应常规行肺部检查,若提示存在肺部间质性病变,应尽早应用足量激素或甲泼尼

龙冲击治疗,条件允许者应用丙种球蛋白静点,同时应用环磷酰胺、环孢菌素A等免疫抑制

剂联合控制病情。

DM患者常伴发恶性肿瘤,其发生率约为5%~40%[6],本文统计为5.7%。DM并发恶性肿瘤,

在不同地区类型不同。据近年文献统计报道,DM并发肿瘤的发生率依次为肺癌、鼻咽癌、

乳癌、胃及贲门癌、卵巢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可在肌炎之前、同时或之后出现,约30%

的恶性肿瘤发生在DM之前,20%两者同时发现,恶性肿瘤出现在DM之后者占50%,个别患者

确诊DM后至发现恶性肿瘤的间隔时间可长达3~5年。因此,对于以下情况应警惕DM并发肿

瘤可能:⑴40岁以上尤其老年DM患者。⑵DM患者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

规治疗DM症状仍无好转。⑶皮损呈恶性红斑或指趾有血管病变者,有典型肌炎症状而CK

正常的患者,存在缺铁性贫血、显微镜下血尿等用肌炎不能解释的症状。⑷有肿瘤家族史的

患者。应进行全面、彻底的肿瘤探查,即使阴性者,仍需加强随访,反复多次复查。一旦确

诊DM并发肿瘤,则应按肿瘤治疗原则处理,可望改善和缓解DM症状。若肿瘤治疗过程中

DM症状加重,则可继续用皮质激素等藥物治疗DM。

综上,DM实为可累及多个系统的疾病,发病常以皮肤病变首发,其次为肌肉病变首发,

部分患者以肺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就首诊,故可能至皮肤科、外科、呼吸科、

心内科、消化科等首诊,若不了解本病,则易造成误诊、漏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共

同认识本病,以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

参考文献

1蒋明,DAVIDYU,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91-1094.

2金泓,邓列华.72例皮肌炎的临床分析.暨南大学学报(医学

版),2001,22(2):134-135.

3环文英,杨霖.多发性肌炎/皮肌炎71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藥,2010,5(9):18-19.

4TakadaT,SuzukiE,alFeaturesof

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withSteroid2ResistanlInterstitialLungDia.

InternMed,1998,37(8):669-673.

5宋玉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2(4):217-219.

6赵辩.临床皮肤病学.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67-672.

(收稿日期:2012-05-04)

(本文编辑:姜杰新)

作者简介:李晓云(1977-),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主治医师,硕士。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0:5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263871415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皮肌炎症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皮肌炎症状.pdf

上一篇:莱特兄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皮肌炎症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