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书

更新时间:2023-03-13 23:32:54 阅读: 评论:0

立定三级跳远-如何删除qq好友

漂书
2023年3月13日发(作者:阿里山在哪里)

图书漂流的意义

本文章讲述了图书漂流的意义.

图书漂流活动源于20世纪6o年代的欧洲,是指书友将自己拥有的书

籍贴上特定的标签,并注明类似于:“我是一本特别的书,我在全世界漂流,我

寻找想要读我的新朋友”的寄语,编排上专用号码和感言字条后置放于公园长

凳、咖啡馆桌子、图书馆楼梯等公共场所,无偿供人阅读,阅后以延续的方式

将书投放到新的公共环境。它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把自己喜欢的

书,连同阅读的感悟,投放到茫茫人海之中让它漂流,让它在素不相识的人之

间传递阅览,让更多的人共享,让更多的人受益。

图书漂流作为一种充满浪漫情调的前卫的阅读方式,其中也蕴含了游

戏情节和神秘感觉,使得原本枯燥的读书活动充满了趣味。或许你将永远不知

道它的下落,但想象一下另一个和你一样有着相同读书爱好的人,灯下展读,

洋滋在心头的或许是和你一样的感悟,想想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宽慰的默契和会

心。在心中想象一本书的“旅行”,这是阅读之外的另一种乐趣了,相当奇

妙。当然它的意义还远不仅如此。

1图书漂流的意义

1.1爱心奉献

图书漂流活动的初期是需要有足够的图书用来传递的,只要你有爱

心,只要你能将自己不再阅读的图书放漂,将自己心爱的好书放漂,将使自己

深深受益的藏书放漂,你就会成为一名传播文化的使者!与其让自己看过的图书

束之高阁,不如让它们汇成知识的海洋,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让更多

爱读书的人去分享自己的精神财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慷慨捐赠将使

他人受益,也定会最终自己受益。

1.2鼓励全民读书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漂流在给那些爱好读书的人带去阅读的

享受、分享知识的同时,还将唤起更多的人去读书,这对于一个每年图书出版

品种位居世界第一而国民阅读图书人数呈不断下降趋势的出版大国来说是非常

必要的。让书漂流,让书香流淌,让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流动的开放图书馆。

1.3低成本和低约束的管理

图书漂流的过程是自由运行的,依靠的是读者的诚信和社会公德,人

们愿意接受这一善意并把这一善意传递下去,而读者无需押金、借书证和繁杂

的手续就可免费阅读。

1.4促进杜会和谐

“多读书,读好书”是和谐社会的共识。在国家大力提倡.’创建和谐

社会”的今天,图书漂流既可让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又可以增进爱阅读

的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和友谊。“给,永远比拿愉快”,每一个放漂人在放漂图

书,给心爱的图书以自由的时候,都会给下一位阅读煮带来信任感,井让互不

相识而志趣相投者彼此联系,这无形中增加了沟通和心灵的撞击,有助于培养

人们的和谐、诚信和文明意识与举止,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更为

融洽的氛围。

2国内的图书漂流现状

武汉市图书馆今年初开设了“图书漂流”站,其间已开展了4次“图

书漂流”活动,共有400r册图书在“漂”。作为一项公益活动,这次“图书漂

流”活动在我国并非首创。2004年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在国内第一次开展“图

书漂流”活动。2005年4月23日第十个“世界读书日”上,在中国国家图书

馆举办的“春天漂流书”活动,则拭开了全国图书漂流活动的序幕。近几年,

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和大连等20多座城市先后开展了图书漂流活

动。2005年底,上海普陀区就首次“放漂”了2万余册图书,据普陀

区图书馆对漂流图书的跟踪调查,目前的循环率仅为30%,而另七成漂流书抑

或暂时搁浅,抑或永远销声匿迹。在成都、南京等地,参与漂流的图书大多

“遭遇不测”,不冀而飞。而武汉市图书馆迄今为止共放漂了400木图书,在

“漂”了近半年后,只有20本尚知去处,其他的均下落不明。由此我们不难看

出,“图书漂流”在给广大书友提供诸多新鲜感和便利的同时,图书漂流活动

这几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并不乐观。图书在“漂流”中越来越少,“回漂率”低

成为“图书漂流”发展的致命障碍,其活动的开展远没有欧美火爆。

3“回漂率”折射出来的社会诚信问题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

过:“民无信不立。’,唐代诗人李白也有祟尚诚信的诗句:“海岳尚可倾,口

诺终不移。”几千年来,曾子以信本文章讲述了图书漂流的意义(2).

教子、公沙穆卖猪、商鞍立木树信、刘备三顾茅庐诚邀诸葛亮出山等

关于诚信的故事就不绝于史,广为流传。即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

天,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仍然强调要“弘扬爱国主义

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

会公德、取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增强全社会的信用

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由此可

见,“诚实守信”依然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点。

面对武汉市图书馆一楼自习室的一个“图书漂流”站点内空荡荡的书

架,我们可以想象为,也许读者认为在图书漂流网站上注册比较繁琐,就没有

上网注册;也许是读完之后忘记了它是漂书又束之高阁;也许是对自己爱不释手

的书籍据为了己有;也许是随意送给了朋友……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图书

“回漂率”低,都凸现出了部分人诚信和社会公德的缺失。

图书漂流活动有个口号“读我,给我自由”。人们每读过一本放漂的

图书,请一定让一本木好书开始新的旅行。放图书自由,是在为更多人提供阅

读书籍的机会,好书在读者中广为流传,令知识与关爱再次漂流,让书籍传递

文明,传递诚信,传递和谐,让读者懂得诚信读书,这才是图书漂流活动的最

终日的。同时,每次放漂图书又都是给人做个诚信人的机会。

应该说、一本小小的漂流图书,它折射出来的不仅是对知识的分享,

更是对阅读者诚信公德的考验。它不仅仅是气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因为,

图书漂流.华的是信任:传递的是称重、同时,漂流的不仅是书香,还有公德和

信任。作为一个真诚的人,如果参与了图书漂流活动,就应该遵从其规则,在

每看完一本漂书后.都会负责任地把书传递给下一位读者,使图书漂流得以继

续。只有这样,在图书漂流过程中形成的新规则,才会在一部分群体中形成一

种力量,只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群体出现,才会让整个社会渐渐把遵守规则、自

我监督变成一种习以为常漪遵纪守法、维护共同利益为生活圭桌。这种潜移默

化,在中国社会重建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的进程中,或许将迸发出令人意想不

到的能量,这也正是我们建设诚信社会的需要。

武汉市图书馆有关负责人面对“漂流”站现在已无一本书的状况,仍

然表示要继续筹集图书,将“图书漂流”活动坚持开展下去,以此促进城市文

明和社会诚信的提升。我想他们为营造和谐与诚信而做出的努力一定不会白

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图书漂流”活动会

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与认同,它一定会成为一条流淌着文化和文明的河流,流

遍中国的每个角落。相信图书漂流一定会走出尴尬!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23:3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215741414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漂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漂书.pdf

上一篇:祖国大家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漂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