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诗歌派别
尝试派】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
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
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
“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
白话新诗。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
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此后,更
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现代新诗的诗体范式开始
形成。胡适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半农刘大白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诗派】“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
的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代表诗人主要有鲁迅、冰心、
朱自清、周作人等。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
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
作。”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
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
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
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
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王统照周作人冰
心鲁迅朱自清刘延陵
【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1921年7月由郭沫若等人组成。
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创造社丛书》,1922年5月起
在上海出版《创造》季刊,1923年5月起出版《创造周报》。
同年7月在《中华新报》编辑文学副刊《创造日》)。前期的
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
向。后期创造社有冯乃超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
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郭沫若宗
白华王独清冯乃超穆木天
【湖畔诗人】1922年3月,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
人在杭州结成湖畔诗社后,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
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的风格,以中
国的湖畔派诗人自居,并于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
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后有魏金枝、谢旦如(谵
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刊物《支那二月》。
形成了湖畔诗派。以写情诗而最为有名。应修人汪静
之潘漠华冯雪峰
【新格律诗派/新月派】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
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
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
团。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
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新月派"
的新诗人。新月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
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
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
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
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
表诗人。徐志摩孙大雨饶孟侃林徽因于赓虞刘梦苇
闻一多朱湘邵洵美卞之琳方令孺方玮德陈梦家
【早期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出现于20
世纪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要出现在1925到1928这4
年间。中国的象征诗派创作理论和实践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
性,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
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这一诗
派对后来的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
【现代派/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
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1932年《现
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
最早提出“现代派”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
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现代派一方面追
求“纯诗”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
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
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
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现代派诗人中,
风格较为独特的是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1936年他们
三人出版了合集《汉园集》,被称作“汉园三诗人”。戴望
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金克木冯文炳林庚李白凤
苏金伞冯至纪弦辛笛徐迟南星
【七月派】由《七月》杂志得名,指在《七月》、《希望》等
杂志以及《七月》丛书的出发表作品的诗人群。《七月》杂
志于1937年9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胡风。诗人阵容强大、
思想倾向鲜明,有已经成名的诗人如艾青、田间等,而更多
的则是刚刚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政治抒
情诗占有较大比重,多着重对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
等主题的思考。艾青胡风田间彭燕郊牛汉鲁藜绿原
阿垅曾卓杜谷邹荻帆
【中国新诗(包括九叶诗派/九叶诗人)】指在20世纪40年代
中后期在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
表作品而形成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
燮等。在中国新诗派诗人中,辛笛、穆旦、唐祈等30年代
就开始写诗,而其他诗人如杜运燮、陈敬容、郑敏、杭约赫、
袁可嘉等基本上都是在40年代中期才开始他们的诗歌创作
生涯。他们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
的平衡美。该诗人群中有九人的作品《九叶集》于1981年
出版,因此又被称为"九叶派"。穆旦杜运燮辛笛陈敬容
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杭约赫
【现实主义】泛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全国报刊杂志
上出版的诗歌。作品普遍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运用典
型化的方法描写生活的真实化本质。代表诗人有李瑛、郭小
川、公刘、张志民等。李瑛郭小川公刘张志民
【现代派/新现代主义】1953年纪弦创办了《现代诗》季刊,
二月创刊号问世。参加《现代诗》季刊的还有杨唤、林泠、
元思、羊令野、郑愁予等。1956年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
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新诗的再革命运动,即所
谓的现代派的“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现代派诗
人也可能说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延续,所以也称为
新现代主义。《现代诗》季刊的创办也被认为是台湾现代诗
歌的起端。纪弦杨唤林泠羊令野郑愁予
【蓝星诗社/蓝星诗群】蓝星诗社于1954年由余光中等成
立,并先后创办了《蓝星诗刊》杂志、《蓝星诗页》、《蓝星
年刊》等,对台湾的现代诗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台湾
的现代诗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蓝星诗社是具有沙龙精神
的现代派诗社,最具特色的是自由创作路线,提倡充分发挥
个人才华、个性,形成独有的以乡土情结作为诗歌精神的创
作风格。1957年诗人覃子豪发表重要诗论《新诗向何处去》,
主张诗歌应该通过反映现实和人生来观照读者,也就是传统
的严谨和浪漫的抒情相结合的风格。蓝星诗群的代表诗人覃
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蓉子等。余光中覃
子豪钟鼎文罗门蓉子周梦蝶向明白萩夏菁
【创世纪】创世纪诗社成立于1954年10月,由当时的洛
夫、张默和稍后介入的痖弦发起,出版《创世纪》诗刊。作
为"创世纪诗群"的代表诗人,洛夫自1958年写作《我的兽》
便开始进入"现代诗"的创作时期。之后,用了将近5年的时
间,洛夫完成了总共有64节、600多行的长诗《石室之死
亡》,成为台湾诗坛最具争议的作品。痖弦1968年出版了诗
集《深渊》,使他在台湾诗坛赢得了持久不衰的盛誉。张默
诗歌创作的最佳时期是在对"超现实主义"进行省思和扬弃,
而提出"现代诗归宗--归向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宗"的70年
代以后,"乡愁"则是张默这一时期创作最重要的主题。洛夫
张默痖弦杨牧辛郁管管商禽叶维廉
【朦胧派/今天派(包括白洋淀诗群)】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
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人。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
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规”诗坛接受
的充满新风格的诗。他们诗歌来反思人的本质问题,通过一
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
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他们由地下秘密写作、交
流转入公开写作和集会活动。早期的朦胧派诗人有食指和黄
翔等,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了民刊《今天》,推
出了一批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如北岛、杨炼、顾城、江
河、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因为1985年11月出版
的《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人的作品,所以一般人将他们
称为朦胧诗人,又因为大部分朦胧诗人都在《今天》上发表
过作品,朦胧派也往往被称为今天派。白洋淀是当年离北京
较近的河北知青点,聚集了大批高官子弟,他们因家庭的优
势容易接触西方的前沿作品,因此而产生了白洋淀诗群。白
洋淀诗群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北岛杨炼多
多舒婷芒克顾城食指黄翔江河梁小斌严力王小妮
林莽方含田晓青哑默傅天琳
【新现实主义】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以《诗刊》、《星星》等
官方刊物为主要平台,形成了“新现实主义”诗派,其创作
原则包括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和对社会和自然忠诚的写作
精神等。新现实主义主要中坚力量是叶延滨、流沙河、傅天
琳等。他们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的朦胧诗派几乎平行。叶
延滨流沙河傅天琳
【新边塞诗派诗歌】八十年代昌耀等以《绿风》诗刊为平台
形成“新边塞”诗派,以咏唱西部为主。昌耀
【大学生诗派】指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各大学兴起的前所
未有的诗潮,共有4个梯队的具有强大创作力量的大学生诗
歌创作队伍。第一梯队是77、78级大学生诗人,如叶延滨、
王小妮、王家新、韩东、丁当等;第二梯队是79、80级大
学生诗人,如宋琳、于坚、简宁、翟永明、林雪、小君、王
寅、陈东东、陆忆敏、骆一禾、海子、普珉、西川等;第三
梯队是81、82、83大学生诗人,如江堤、臧棣、黄灿然、
张枣、李元胜等;第四梯队是84、85、86大学生诗人,如
小海、伊沙、中岛、徐江、候马、桑克、戈麦等。而他们的
诗歌报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跨校组织的大型社团创办的诗
歌报刊:如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联合会1984年创办的《大
学生诗坛》,重庆近二十家大学生诗社文学社1985年3月联
合创办的《大学生诗报》,《这一代》(1979),《中国当代诗
歌》(1986),《我们》(1980),《现代诗报》(1985),《南十
字星》(1985)等。第二种是各大学诗社、文学社创办的社刊:
如辽宁师范学院1979年创办的《新叶》文学丛刊,徐敬亚、
王小妮、吕贵品等主编的《赤子心》诗刊和《红叶》,宋琳、
张小波、于奎潮等主编的社刊《夏雨岛》,于坚主编的《银
杏》《高原诗集》等几十种。第三种是大学生校园诗人自办
的诗歌报刊:如兰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封新成等1982年创办
的《回音壁诗刊》及1984年创办的《同代诗刊》,上海师范
大学中文系80级学生王寅、陈东东、陆忆敏1982年创办
的《作品1号》,北大中文系83级学生臧棣主编的《启明星》
文学丛刊,四川南充师范学院学生万夏、李雪明、朱智勇创
办的《彩虹》诗刊以及李亚伟、胡玉创办的《刹那》诗刊,
万夏、李亚伟、胡玉等创办的《金盾》诗刊等几十种。叶
延滨王小妮王家新韩东丁当宋琳于坚简宁翟永明
林雪小君王寅陈东东陆忆敏骆一禾海子普珉西川
江堤臧棣黄灿然张枣李元胜小海伊沙中岛徐江侯
马桑克戈麦万夏李亚伟郑单衣杨克南野祝凤鸣岩
鹰叶舟唐欣
【第三代/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严格地说,第三代诗人
不是属于某一个诗群的流派而是指前朦胧诗人之后出现的
一大批诗人,又称“新生代”,以1986年10月的“中国现
代诗群体大展”为结体标志。这批诗人是在82年以后与朦
胧诗人脱离时逐步形成起来的;他们在方式方法上是受其前
朦胧诗人的严重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后现代主义,
反英雄反崇高及平民化是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他们人物众
多、流派纷呈、各种旗帜铺天盖地,他们往往以集团利益的
群体出发尔后又反代、反集团,或努力在个体上趋于成熟后
的独立和孤独,或游离于一切社会、文化意义,但他们的统
一大旗一直是生命意识即强烈树立个体的趋于完全向内转
的本体价值建构文学,是从反民族传统劣根性开始的深层次
反文化的泛文学本体思想,是较之前朦胧诗人更加现代意识
的本体论上的诗歌革命运动。他们开始以“后文化实验诗”
进行实验、反叛,尔后牢固确立了终极生命边缘实验诗歌立
场和态度,即先锋诗歌,因此他们是前卫诗人。他们之中的
代表人物众多也就泯灭了典型人物的光辉。其实发动这场运
动的领潮人包括“非非主义”、“他们”、“莽汉主义”、“整体
主义”、“海上诗派”、后现代主义以及现代现实主义等的一
批具有社会实力的新生代诗人和评论家。周伦佑蓝马杨
黎于坚韩东严力西川宋渠宋炜李亚伟王家新杨远
宏石光华肖开愚雪迪南野欧阳江河张枣翟永明廖
亦武雨田柏桦万夏南野丁当吕德安柏桦肖开愚牛
波陈东东海子骆一禾西川伊蕾钟鸣孙文波
【莽汉主义】1984年初春,”莽汉”的诗歌流派由李亚伟等
人创立。莽汉主义显示了一种非理性式的反文化姿态,他们
追求生命的原生态,摧毁优美、解构崇高是他们诗歌的心理
基点,随意性的口语、放荡不羁的叙述主体、“垮掉的一代”
的形象特征,是他们诗歌的鲜明标志。1986年莽汉解散,
但是莽汉主义却留了下来。莽汉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李亚伟,
万夏,胡冬,马松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
【整体主义】成立于1984年,主要活动时间在1985—1989
年之间,以石光华、宋渠、宋炜和杨远宏等人为主。石光华、
杨远宏集创作和评论于一身,宋渠、宋炜兄弟专攻写诗。整
体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存在与整体的联系和生成,只
有包括人在内的整体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存在,人也只有超
越自身的存在而上升到整体的层次才是真实的提倡整体主
义思想在诗学域中的还原,并强调直接面对整体向存在开
放,及对具体生命形态和人类现存生存状态的超越。石光
华宋渠宋炜杨远宏
【海上诗派】海上诗派成立于1984年4月,成员有王寅、
孟浪、刘漫流、陈东东等。“海上”的名称,来源于“上海”
的“被推了过来”所暗示的孤独。他们在艺术自释里写道:
“有人在海上行走。我们就是”。他们宣称“诗歌出现了,
技巧从我们的手中渐渐消失。我们都孤独得可怕……躲在这
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写诗,小心翼翼地使用这样一种语
言。”王寅孟浪陈东东
【圆明园诗派】1984年7月北京一批青年诗人成立“圆明
园诗社”,并自办民间诗刊《圆明园》,主要成员有黑大春、
雪迪、大仙、刑天等。圆明园诗派创建起就注定了不属于那
种能够在诗歌史中确立自身审美体系的诗歌流派。它在朦胧
诗之后之所以能够对诗界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诗群中有重
要的风格迥异的个性化诗歌的存在。黑大春雪迪大仙殷
龙龙
【撒娇派】1985年2月京不特和默默发起的“撒娇”诗社
在上海正式成立,创办民间诗刊《撒娇》,胡同和孟浪加盟。
1986年12月,《华夏诗报》刊评论《撒娇的与并不撒娇的》,
引起全国范围的讨论。2004年,默默等人在上海创办“撒
娇诗院”,《撒娇》复刊。在那个相对严肃的年代,公开“嚎
叫”是不被允许的,撒娇派的诗人于是选择了迂回着来“撒
娇”,也就是“温柔的反抗”。而隐藏在这温柔背后,默默他
们真正想做的不过是“撕破那些伪君子的面目”,“诗歌可以
真正的平民主义”。京不特默默孟浪
【他们诗群】1985年春,酝酿了一年的《他们》出版。在
诗坛引起巨大反响。《他们》的创刊成为第三代诗人崛起的
重要标志。其领物于坚、韩东也成为“第三代”的代表
性诗人。1986年于坚组诗《尚义街六号》发表,该诗对中
国当代先锋诗歌的口语写作风气产生了重要影响。于坚的名
字从一开始便与1985年兴起的先锋运动紧密相连,1998
年发表的《飞行》与1994年发表的《0档案》至今被人认
为是中国当代诗歌探索的最前沿作品。韩东提出的“诗到语
言为止”的着名命题,是对“朦胧诗群”所扮演的“历史真
理代言人”的有力否定。他的诗歌作品如《山民》、《有关大
雁塔》和《你见过大海》等代表了“第三代”诗歌创作成就
的最高水平。另外,“他们诗群”中比较重要的诗人还有丁
当、小海、刘立杆、朱文等。于坚韩东丁当小海刘立
杆朱文吕德安杨克普珉吴晨骏
【丑石诗群】《丑石》创办于1985年5月,是诞生在福建霞
浦的一个民间诗歌刊物,2001年被《诗选刊》杂志社评选
的“中国五大民间诗报刊”之一。早期的丑石诗人是清一色
的霞浦诗友,不定期地出版油印诗刊,后来发展到福建和全
国,最后发展成全国唯一定期双月出版的民间诗歌大报。
2003年,丑石诗歌网成立。以《丑石》为阵地,形成了丑
石诗群,涌现出了汤养宗、刘伟雄、谢宜兴、叶玉琳、伊路
等一批富有实力的诗人和诗评。谢宜兴刘伟雄叶玉琳伊
路汤养宗康城
【非非主义(包括红色写作)】非非主义于1986年5月创立
于四川西昌--成都,由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为首发起。
流派的理论和作品主要刊登于由周伦佑主编的《非非》杂志
和《非非评论》报上,此外,1994年非非主义理论及作品
专集《打开肉体之门/非非主义∶从理论到作品》出版。非
非主义倡导“想入非非”的写作意境,其写作倾向是看似开
放实则封闭的,但他们对诗歌的目的性始终是鲜明的。非非
主义诗人注重语言实验,强调语言还原,强调对声音的前文
化探索,对语言符号的前文化探索,它恰恰不注重语言符号
的文化含义,不主张在诗中“谈”出什么“意义”。20世纪
90年代以后,非非主义进入“21世纪写作”和“后非非写
作”时期。“红色写作”是周伦佑刊登在1992年《非非》复
刊号上的诗歌创作理论。周伦佑杨黎蓝马海男何小竹
小安叶舟
【神性写作】神性写作是一种诗歌写作姿态。其代表诗人有
海子、骆一禾、戈麦等。他们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更多的是
拷问自己的灵魂,也就是将灵魂或者说绝对精神放在首位,
而把带有“实验色彩”的东西如“现代性”、“后现代”之类
统统置于次要位置。对他们来说,诗意的本质是一种宇宙真
理,诗的理想就是最大程度和范围内表现这种真理的存在。
无论是诗的架构还是诗的内容,形式是宇宙规律的再现,内
容是哲学和宗教统一于最高的诗艺——绝对宇宙精神,绝对
宇宙真理。因此,诗意也是永恒的。海子骆一禾戈麦
【新乡土诗派】1987年湖南青年诗人江堤、彭国梁、陈惠
芳发起了“新乡土诗派”运动,并先后出编了《世纪末的田
园》、《家园守望者》、《新乡土诗派作品选》等诗歌刊物。诗
派的特点着重于写景状物,有时具有批判意识。诗派发展至
今已有一段时间了。其间虽几经沉浮而初衷不改,最终以其
独具的精神基因和艺术物质,成为这些年的中国诗歌历程
中,具有相当影响的一脉走向。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吴新
宇指纹庄宗伟吕宗林宫哲唐朝晖姚振函匡国泰
【知识分子写作诗群】知识分子写作是诗人西川与陈东东、
欧阳江河于1987年参加诗刊社举办的“青春诗会”时提出
来的。西川认为,他之所以提出知识分子写作的概念,一方
面是希望对于当时业已泛滥成灾的平民诗歌进行矫正,另一
方面也是希望表明自己对于服务于意识形态的正统诗歌和
以反抗的姿态依附于意识形态的朦胧诗的态度。欧阳江河则
认为知识分子写作是抗议的主题被耗尽,群众写作时代过去
之后,一种有语境与语言策略的考虑、寻求阶段性活力的诗
歌实践。知识分子写作代表诗人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
王家新等。正是有了知识分子写作诗人欧阳江河、西川、翟
永明和王家新等的大量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新诗在90
年代进入了新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知识分子写作”和“民
间写作”的有力对抗,更使一批诗人走向“第三条道路写作”。
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家新臧棣张曙光孙文波黄灿
然张枣陈东东肖开愚西渡席亚兵王艾冷霜胡续冬
蒋浩穆青曹疏影姜涛森子郭志杰桑克周瓒林木清
平
【民间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里,“民间写作”作为一种
新的诗歌探索和创作实践,成为与“知识分子写作”相伴相
克的对抗力量。在“民间写作”看来,诗歌写作应强调本土
经验与叙述的客观化,并注重语言的口语化,甚至要重新解
放和焕发地方方言的活力。同时,他们致力与拆解诗歌语言,
甚至一切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隐喻结构和象征
体系,并试图努力恢复语言和生存经验的原生状态。“民间
写作”的代表诗人有伊沙、徐江、侯马等。就“民间”本身
的概念,在于坚看来,“民间”与口语等价,它对抗的是僵
死的、规范的普通话。而在韩东看来,“民间”成了一种立
场,一种地下状态,一次农民起义。在“民间”概念的首倡
者陈思和看来,民间意味着一种原型,一个超稳定的故事结
构,兼具理性化与神秘化的双重特点。在新诗史上,伊沙、
徐江和侯马等"民间写作"代表诗人的贡献主要是在拓宽"口
语"入诗渠道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坚守了"口语"在诗歌创作中
的疆界或底线。伊沙徐江侯马管党生阿坚中岛余怒
独孤九马非秦巴子李伟黎明鹏鲁西西张志唐欣岩
鹰王顺健宋晓贤夜林阿翔徐柏坚任知贾薇君儿萧
沉谢湘南陈云虎张敏华魏风华
【第三条道路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诗群始于1999年
12月,1999年在北京郊区平谷县召开的盘峰诗会上“知识
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间的冲突是促成“第三条道路
写作”形成的重要原因,12月莫非、树才和谯达摩提出了第
三条道路写作的诗歌概念,《九人诗选》出版。《第三条道路》
诗报于2002年创刊。第三条道路试图以一种新的理论来介
入诗歌写作立场的分歧中,强调诗人个体的位置和基本的责
任感,建立起一个超越集团、对立的写作立场。“第三条道
路”是要反对一种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并试图建
立起一种自由的,并且直接指向人性的写作方式。“第三条
道路”试图在思想上容纳来自各个价值立场的写作者及其思
想倾向,使得他们能在同一个诗歌氛围中互相碰撞和平等交
流。在审美上容纳不同的艺术主张,以不同的诗艺、言说方
式、修辞策略来共同丰富当代汉语诗歌的内在品质。因此,
随着“第三条道路”诗人与作品的不断增加,写作方式与风
格的多元化也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日益呈出来。谯达摩莫
非树才林童刘文旋马永波卢卫平十品简宁娜夜殷
龙龙老巢海啸路也李南刘川凸凹杨拓墓草张耳
席君秋邱勇陆苏讴阳北方温冰然禄琴刘文旋谷禾
黄海凤庞清明蔡丽双
【中间代】“中间代”是指20世纪60年代出生、没有参加
“第三代”诗歌运动的诗人。他们独具个性的诗歌写作、精
彩纷呈的诗歌文本,已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诗歌
的精神高地。“中间代”的出现,预示着中国当代诗歌将彻
底告别依靠“诗歌运动”命名的悠久传统。“中间代”不是
新一轮的诗歌运动,它是一代诗人对自身诗歌写作的“现身
说法”与“自我证明”,是一个宽泛的代际概念。所谓的“中
间”,除了代际的辨识之外,还意味着在诗歌运动之外、坚
守中间立场的诗歌写作精神。“中间代诗人”,就是自觉维护
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运动”与观念写作
的一代诗人。安琪赵丽华马策格式黄梵寒烟谭延桐
晓音王明韵祝凤鸣蓝蓝西渡小云岩鹰森子
【网络诗歌(包括信息主义)】1993年起诗阳使用电脑创作诗
歌并通过网络大量发表,网络诗歌诞生。1995年诗阳、马
兰、鲁鸣等创办《橄榄树》网络诗歌月刊(后曾有祥子、京不
特、桑克等加盟),“网络诗人”、“网络诗刊”等名词出现。
与网络诗歌密切相关的“信息主义”诗派发端于网络诗歌的
兴起,是以信息论的观念对网络诗歌的创作实践进行诠解和
干预的尝试,信息主义创作实践带有一定的虚拟现实的网络
文化特征,其代表诗人有诗阳、九歌、诺然、遨笛、克莱尔
等。1999年出现网络诗刊《界限》(李元胜),2000年诗生
活(莱耳、桑克)、诗江湖(南人)等诗歌网站成立,2001年于
怀玉创建诗歌报网站,此外还有:丑石(谢宜兴、刘伟雄)、
轻诗歌网(刘湛秋)、诗选刊、诗歌网(墓草)、新诗代(海
啸)、扬子鳄(刘春)、第三条道路(林童)、或者、荒诞诗工厂(祈
国)、一行(严力)、女子诗报(晓音)、今天(北岛)、时代(九歌)、
翼(周瓒)、蒲公英、独立诗歌网、乐趣园诗歌社区以及其他
诗歌网站等,从此中国的网络诗歌进入多元化时代。诗阳
九歌诺然京不特马兰桑克遨笛克莱尔祥子李元胜
南人于怀玉谢宜兴刘伟雄刘湛秋墓草海啸刘春林
童祁国严力晓音北岛周瓒于洛生
【70后】“70后”诗人泛指一大批70年代出生在20世纪
90年代中后叶开始创作发表作品的诗人。“70后”的概念最
早源于1996年陈卫在南京创办的民刊《黑蓝》。他们在《黑
蓝》上打出了“70后——1970以后出生的中国写作人聚集
地”。1999年陕西的一份诗歌民办诗报则直接命名为《70
年代》,而将这个概念推到极致的是广东的两份民办刊物
2000年的《诗歌与人》和《诗文本》。这个时期,70后写
作群体开始随着年龄的优势纷纷上场,并在世纪之交迅速使
“70后”这个概念连同洋溢的激情四下散布开来。“70后”
这一名称真正地产生影响,被诗坛广泛认可并使用,则是
2000年1月及一年后,由黄礼孩分别推出的民间诗歌刊物
《诗歌与人》“中国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歌展”。黄礼孩还
主编了《70后诗人诗选》。“70后”代表着一大批70年代
出生的诗人,其写作特征大致包括以下几点:1、带有色情
因素、口语色彩和日常性取向的通俗语境;2、带有情爱、
神性、家园色彩和具有明显抒情倾向的传统型语境;3、其
它的混合型写作且呈阶段性摇摆状态。黄礼孩孙磊胡续
冬蒋浩王艾燕窝盛兴墓草曾蒙刘泽球朵渔吕叶
符马活廖伟棠李红旗吕约尹丽川康城阿翔白鹤林
姜涛刘春轩辕轼轲
【下半身写作】2000年7月沈浩波等发起创办《下半身》
同人诗刊,并写下《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一文。从此
“下半身写作”不断扩大成为诗歌流派,并不断引起诗界争
议。所谓下半身写作,指的是一种坚决的形而下状态,“下
半身”强调的是写作中的“身体性”,其实意在打开身体之
门,释放被压抑的真实的生命力。他们认为,他们已经与知
识和文化划清了界限,他们决定生而知之,用身体本身与知
识和文化对决。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艺术的本质是唯一的—
—先锋;艺术的内容也是唯一的——形而下。下半身写作的
创作方式,指的是一种诗歌写作的贴肉状态,呈现出带有原
始、野蛮的本质力量的生命状态。所以“下半身”的宗旨是∶
真实、具体、可把握、有意思、野蛮、性感、无遮拦。沈
浩波尹丽川李红旗南人朵渔巫昂盛兴李师江
【荒诞主义】2001年底祈国、飞沙、远村、牧野、张小云
等成立“荒诞主义诗歌实验小组”,荒诞主义诗派诞生。《荒
诞诗工厂》于2002年成立。荒诞主义诗人认为,荒诞诗歌
就是表现存在之荒诞的诗歌。在常人看来,荒诞的是正常的。
在荒诞主义者看来,正常的却是荒诞的——这是就认知而
言。而作为诗作者,正常与荒诞不仅错位,而且交融,是与
非消灭了界限,真与幻并无鸿沟。在荒诞主义者眼里,事物
原本无所谓美与丑的分别,相应的诗歌要给所有的词以平等
的待遇,荒诞是存在的本质,人类的活动是在自以为理性的
非理性中进行的;对荒诞的书写在于寻找荒诞中的意义,也
就是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是力图对被控制下的生活进行还
原。祁国飞沙远村牧野张小云林子张进步小荒南
蛮玉佛手
【灵性诗歌】中国灵性诗歌的提出在2001年底,2002年形
成了理论,以北京《诗刊》的编辑、蓝色老虎诗歌沙龙和在
京的部分诗人为主要力量,形成了以哭与空论坛为主要活动
中心,其中心思想就是∶“灵性诗歌”写作,基于诗歌之上
的写作,“灵”和“性”的合作关系,非传统意义上的形而
上或形而下,它来源于诗歌高于诗歌,高的地方在于诗歌本
身的纯粹还原和高于诗歌的理想愿望,是诗歌乌托邦主义的
实践者。主要成员有∶天乐、蓝野、于贞志、周公度、王珍、
宋尾、伊人、疼痛等。天乐蓝野于贞志周公度王珍宋
尾疼痛
【新江西诗派】新江西诗派于2002年成立,以谭五昌、滕
云主编《新江西诗派》等为新江西诗人的主要出版刊物。新
江西诗派的出现,意图在诗歌语境中建构一种相对规范与严
肃的诗歌理念与诗歌标准。从流派建构的“合法性”而言,
“新江西诗派”在禀承和保留“江西诗派”某些重要的诗
歌原则和艺术趣味外,已用新的语言形式和诗歌内容对“江
西诗派”进行了全面的刷新;其次,“新江西诗派”的成员
拥有共同的赣文化,使得以流派集结方式出现的诗人们在诗
歌写作中的题材主题选择、语言风格、美学趣味等诗歌外部
与内部面貌上具有某种“可通约”性。“新江西诗派”主张
诗歌形式和诗歌内容的双重创新,诗歌语言态度上的兼容并
蓄,以及地域色彩与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新江西诗
派”是一个以共同地域背景为名义而集中起来的诗歌团体。
谭五昌滕云牧斯三子程维李晓君艾龙渭波邓诗鸿
圻子雁西阳阳江子汪峰傅旭华陈安安胡刚毅李贤
平谢华丽楼河紫薇颜溶徐勇易行黄小名
【垃圾派】垃圾派出现于2003年3月,创始人是皮旦(老头
子),出版有《北京评论》网刊。垃圾派的三条原则是“第一
原则∶还原、向下,非灵、非肉;第二原则∶离合、反常,
无体、无用;第三原则∶粗糙、放浪,方死、方生。”皮旦
【80后】“80后”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80
后”的概念最先在诗歌界兴起,2002年概念被更多的人和
批评界所认同。2003年《诗选刊》正式推出80后诗人专号、
《海峡》连续八期推出80后诗歌展。此后,“80后”诗歌
更加活跃起来。新的“80后”诗人不断登上诗坛,风格迥异,
令人眼花缭乱。比较引人注目的“80后”有:春树,已经出
版了个人诗集《激情万丈》,并主编了几期《“80后”诗选》;
李傻傻,2005年作为中国新文化力量代表登上《时代》周
刊(全球版),被称为“幽灵作家”;阿斐,《2004-2005年
中国新诗年鉴》执行主编,被称为“80后的第一诗人”。对
于“80后”诗人来说,他们拥有出色的直觉和才气,比较大
胆地试图发现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作品往往富有极大的潜力
和活力。春树李傻傻阿斐朵孩谷雨潇潇枫子山上石
唐不遇木桦羊肖水蒋峰莫小邪张小静刘东灵南渡
汤成伟田荞熊盛荣泽婴
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赏析: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
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
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
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回
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
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
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北岛,一个诗样的男子...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曾经我不知道多少次高中作文引用过他。或许,世界的确让人悲观,然而,这个世界的
博大总会让人坚强的奋起,为那一点点光明。)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23:08: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201171414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格律诗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格律诗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