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益格⾔
是法平等,⽆有⾼下。⼀起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1、【⽗母不孝,奉神⽆益】
⼀个⼈,假如连⽗母都不孝,纵使每天三炷⾹也是没⽤的,神明也不会保佑。
2、【兄弟不和,交友⽆益】
在家庭⾥⾯⼿⾜都不能和睦相处,家外⼜怎能懂得去协助别⼈,关怀别⼈,获得真正的朋友?
3、【存⼼不善,风⽔⽆益】
⼀个⼈的运势确确实实是掌握在⾃⼰⼿上,你⼼地善良,你们家庭就有⼀个和睦的⽓氛,你的团体也会是健康和乐的,
所谓公司,家庭风⽔就好,所以,风⽔的根本在哪?你的存⼼,假如你存⼼不善,纵使你们家是龙⽳,三年之后会变⿏
⽳,是否相信?
4、【⾏⽌不端,读书⽆益】
如果⼈的内⼼建树不端正,就算饱读诗书,也是⽤于⽀持⾃⼰的私欲和贪念,多读何益呢?
5、【⼼⾼⽓傲,博学⽆益】
⼀个⼈如果以为⾃⼰学问⾼便瞧不起⼈,就会⼼⽣傲慢,着⼀定跟学问的本质是背道⽽驰的,博⼤谦卑才是真正的学
者。
6、【做事乖张,聪明⽆益】
我们做事情假如不遵循道义、章法,只凭着⾃⼰的⼩聪明去施展,往往吃亏的还是⾃⼰。因为天地之间做⼈做事纲领不
我们做事情假如不遵循道义、章法,只凭着⾃⼰的⼩聪明去施展,往往吃亏的还是⾃⼰。因为天地之间做⼈做事纲领不
会因为时空改变。
7、【时运不济,妄求⽆益】
当运势不到的时候,你硬是要去做、去求,就会累了⾃⼰也累了别⼈。审时度势,顺势⽽为,当时机不成熟时,要先充
实⾃⼰,等待机会。随顺因缘去做事。
8、【妄取⼈财,布施⽆益】
我们假如⽤不法的⼿段去获得财富,纵使⽇后再拿出钱去帮助别⼈、救助别⼈,也⽆法弥补⾃⼰道义上的缺失了。⼀个
⼈对于财富要明理,做到(君⼦爱财,取之有道)。
9、【不惜元⽓,服药⽆益】
健康是⼀个⼈⼀切的根基,应爱惜⾝体。⼀个⼈⽣活要有节,不能常常熬夜,不可以暴饮暴⾷,⽆视这⼀切,恣意妄
为,⾝体耗损的很严重,那时候买再贵的药也为时晚矣。
10、【淫恶肆欲,阴骘⽆益】
⼀个⼈假如放纵⾃⼰的欲望,为所欲为,纵使祖先再厚的阴德也没有⽤,迟早⼤祸都会临头。所以千万不可(不以善⼩
⽽不为,不以恶⼩⽽为之。阴骘即阴德的意思)
延伸阅读:
林则徐:名垂青史的佛门弟⼦
稍懂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林则徐(1785~1850年)是晚清爱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曾担任江苏、陕西巡
抚、署理两江总督、湖⼴总督、两⼴总督、署理陕⽢总督、云贵总督,功勋卓著。是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
雄,鸦⽚战争时的著名抵抗派领袖,禁烟运动的杰出先驱。这位“历官⼗四省,统兵四⼗万”(林公晚年⾃刻印章语)的
封疆⼤吏,还是⼀位虔诚的佛门弟⼦呢!对此,恐怕知之者就甚少了。
在他⾝上,萦绕着佛家悲天悯⼈的情愫,其爱国佑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概,体现了菩萨⼊世利⽣“我不⼊地狱,谁
⼊地狱”的奉献精神。
林则徐,字元抚,⼜字少穆、⽯麟,晚号竢村⽼⼈。1785年8⽉30⽇出⾝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个⽐较贫寒的知识分
⼦家庭。三岁即在其⽗林宾⽇办的私塾学四书五经,七岁开始习⼋股⽂,⼗⼆岁便以第⼀名成绩通过府试,⼗九岁通过
乡试成为举⼈。可见他从⼩即接受了正规的儒家思想教育,以后为了⽣计,⼀边学习,⼀边教书,并曾应厦门海防同知
房永清之邀任司书。后遇福建巡抚张师诚,深受赏识,在其幕府辅佐四年。由此社会阅历渐⼴,看到港⼝厦门等地社会
风⽓败坏,嫖窃成风,鸦⽚⾛私及吸毒现象严重,深感厌恶,并寓志治理。张师诚奉佛尤谨,曾辑《径中径⼜径》⼀
书,劝策⾏⼈专修净业,多切⾄之语。林则徐⾃然深受影响,在他⼆⼗三岁(公元1807年)时,曾⼿书当时佛教界最流
⾏的《佛说阿弥陀经》、《⾦刚般若波罗密经》、《般若波罗密多⼼经》和《⼤悲咒》、《往⽣咒》五种经咒,共贮⼀
函,上题“⾏舆⽇课、净⼟资粮”⼋字,作为每⽇必诵的功课。
《林则徐⽇记》记录供佛礼佛
其经本只有四⼨多长,三⼨多宽,每⾯六⾏,每⾏⼗⼆字,以便于随⾝携带。所书经咒,笔⼒遒劲,字迹⼯楷,端严秀
美,⼀丝不苟,⾜见其对佛教的虔诚与恭敬。(林公逝世后,后⼈将其合订为⼀册,题为《林⽂忠公⼿书经咒⽇
课》,1987年7⽉,中国佛教协会将此书影印流通。)
在宗教信仰及其活动⽅⾯,林则徐除在⽇理万机和戎马倥偬中,坚持“⾏舆⽇课”,不废诵经念佛外,在《林则徐⽇记》
中还可以查找到不少他供佛礼佛、求佛祈⾬、写经赠友、忌⽇持斋、兴办佛事的记述。例如:
嘉庆⼗⼋年癸⾣(公元1813年),林公供职翰林院,在《癸⾣⽇记》中载:“清晨,焚⾹叩头,斋⼼默祝”、“早晨,佛前
供汤丸”的记述。
嘉庆⼆⼗⼀年丙⼦(公元1816年),林公奉派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在《丙⼦⽇记》中有“游龙泉寺,……在座⾷斋”、
嘉庆⼆⼗⼀年丙⼦(公元1816年),林公奉派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在《丙⼦⽇记》中有“游龙泉寺,……在座⾷斋”、
“望见庐⼭五⽼峰,巳刻⾄东林寺”,并瞻仰了该寺⽂物碑刻。
嘉庆⼆⼗四年⼄卯(公元1819年),林公奉派充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在《⼰卯⽇记》(⼜名《滇轺纪程》)中记述,由
京赴滇沿途参拜的佛寺有:河北安肃慈航寺、正定⼤佛寺、赵州古庙⾦⼭寺、湖南沅陵留云寺,有时⼲脆住在寺⾥。7
⽉27⽇到达云南嵩明县时,“有寺⽈海潮,适⼤⾬如注,未得登眺为憾!”
在诸佛菩萨中,林公最崇敬的是观⾳⼤⼠,除多次向⼤⼠⾏⾹、祈⾬外,道光⼗⼋戊戌(公元1838年),在担任湖⼴总
督期间,还在督署内建了观⾳庙,每⽇⾏⾹设供。在《戊戌⽇记》中,即有诣署中⼤⼠前⾏⾹,“⼤⼠神诞,黎明诣本
署庙内设供⾏⾹”的记述。此外,林公担任江苏巡抚时,还为苏州观⾳庙题写了⼀副充满佛性的对联,联云:
⼤慈悲能布福⽥,⽈⾬⽽⾬,⽈旸⽽旸,祝率⼟丰穰,长使众⽣蒙乐利;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法,说相⾮相,学普门功德,只凭⽚念起修⾏。
此联颇能反映出林公慈悲济世的佛化⼼襟。
《林则徐诗集》弘扬佛法
在《林则徐诗集》中,也有不少反映林公参禅诵经、弘扬佛法、赞扬佛⼦、以佛咏景、以禅喻诗以及和佛教界⼈⼠交往
的内容。
嘉庆⼆⼗⼆年(公元1817年)春,有七律《潘云浦封翁奕隽⼋⼗寿诗》中有句云:“⾐钵祖庭传再世,旃檀⾹界话初
禅”,看来这位潘翁也是⼀位佛门弟⼦,曾与林公⼀块说法参禅。
嘉庆⼆⼗四年(公元1819年)七⽉,林公赴云南任考官,路过贵州黄平州飞云岩,岩上有观⾳⼤⼠⽴像,林公⽴即下车
合⼗参拜诵经,在七古《飞云岩》中有句云:“中有古佛⽴亭亭,苾芻合⼗朝诵经;催落⼭泉作钟磬,秋⾊满岩云有
声。”可见其虔诚⼼境。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三⽉,林公与友⼈同游杭州西湖,有七绝四⾸,春暮偕许⽟年及⾕张仲甫应昌诸君游理安寺、
烟霞洞、虎跑泉、六和塔诸胜,每处各系⼀诗,其中富有佛性的诗句有:“佛戒偏宜宽酒户,诗情都为检茶经;⼭僧为
道同龛约,惆怅彭宣地下灵。”“⾜⾳何必遗空⾕,⼼地从都悟慧根;试证前⾝罗汉果,三⽣⽯上与重论。”“茶梦园时参梵
课,⼏声钟磬翠微中。”
同年五⽉还有七绝《题天⼥散花图》云:“独向祇园证净因,诸天⾹⾬隔红尘;多⽣结习难消尽,记取风花未着⾝。”林
公讲的是修持中应达到的⼀种较⾼境界,既能“证净因”,⼜能做到“风花未着⾝”。
道光⼆年(公元1822年)春,有七古《题冯笏軿“红杏枝头春意闹图”》,有句云:“三⽣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
悟彻优昙天⼥散,不如趺坐⼀枝拈。”林公讲的是开悟,⽽且要像“世尊拈花,迦叶微笑”那样⼤彻⼤悟。可见其超然物
外、向往禅悟境界的⼼情。
同年闰三⽉,还有五古《“频伽礼佛图”为海宁朱贞⼥作》,中有句云:“不羡⽐翼群,不作精卫思,独爱妙⾳鸟,西⽅⾃
修持;承颜⽼病母,稽⾸⼈天师;天⼈有沦谪,净⼟⽆分离;佛⾹出闺闼,⽩云满罘崽;遥看青莲花,已出七宝池。
”林公热情赞扬了这位守贞不嫁,虔诚礼佛,⼀⼼修持的佛门弟⼦。同年五⽉,还有七律《东阿旅次赠龚暗斋观察》,
中有句云:“桑下佛缘经信宿,芦中⼈影议模糊。”林公把在旅途中邂垢这位朋友,议为是有佛缘。
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三⽉,有七律《题周相峰⼤令兴峰“湖上谒祠图”》,中有句云:“湖⼭也结⽢棠想,⾹⽕难忘⼨
草⼼;⽐似圆通禅院⾥,宝书飞盖⼀长吟。”当时林公丧母正在服阕中,请僧⼈做佛事超度亡灵。可见其充满孝思。
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林公丁⽗忧回原籍福州守制时,有七古《题韩云昉抚部克均“龙湫宴坐图”》中有句云:“雁⼭
在郡不能有,康乐枉为永乐守;西来尊者此⼭开,掷丈云中⽟龙⾛;涅槃⼀去蒲团空,但见法⾬飞蒙蒙”、“是时公为⼊
定僧,潮⾳千劫浑不膺;倏然挂杖⼀抚掌,龙来听法泉⽆声;拂⾐笑视佛弟⼦,且为⼤千众⽣起。”林公把雁荡⼭⼤龙
湫瀑布喻为西天佛祖掷杖化成的⼀条⽟龙,⽽且是能够听法受化的神龙,把飞溅的⽔花喻为蒙蒙法⾬,使佛理与美景融
为⼀体,以佛喻物咏景想像丰富奇特。
道光⼗年(公元1830年)六⽉,有七律《次韵酬潘星斋莹见怀之作》,中有句云:“懒吟回避债,倦客且参禅”,表明林
公宁愿趺坐参禅⽽不愿会见众多的俗客。
道光⼗五年(公元1835年)四⽉,有五古《题“⽣公⽯上论诗图”》中有句云:“读诗如说法,索解⼊三昧;点头⽚⽯和,
挽⼿两⼈对。”林公以禅(说法)喻诗,把读诗、学诗得其三昧⽐为“⽣公说法,顽⽯头点。”
道光⼗六年(公元1836年)⼗⼀⽉,有七古《齐梅麓彦槐“送古佛⼊焦⼭图卷”》,中有句云:“⾦⼈⼊梦始有佛,六代造
像何纷纷;唐初采经及西竺,供养功德宜精勤。”“齐君种善多善根,古佛显应成妙因,杉板船轻剪江去,江风不动波澐
澐。是⽇⼭中佛光现,异云五⾊明朝暾;⾳乐鸟鸣溪涧晓,旃檀⾹散林峦春。汲来冷泉作清供,曼陀罗⾬吹细蕴。我闻
⼋万四千幻名相,世尘讵著莲花⾝。天⼈感应现则⼀,刹竿⾃树波由旬。为君作歌歌⽌此,别有灵契君应闻,铜观⾳像
光福村,在宋出⼠祈祀殷。⾬旸征应纪前志,年久庙圮丛棘榛。前年去年两祷旱,杨枝滴⽔苏吾民。⼈⽆饥寒圣⼈悦,
亲洒宝翰题遍璘。君如来游太湖滨,请依兰若瞻慈云。更将贞⽩摩岩⼿,⼀写裴休赞佛⽂。”
林公这⾸诗,实际上也是⼀篇全⾯宣传佛教,弘扬佛法的赞佛⽂,既阐述了佛教传⼊中国的经过,⼜赞扬了那位“种善
多善根”的齐君,感应佛祖,出现佛光。还建议齐君游太湖时去朝拜那尊“杨枝滴⽔苏吾民”的铜观⾳。林公曾两次请⾄杭
州苏州⾏⾹祈⾬,极为灵验。
道光⼗⼋年(公元1838年)六⽉,有七绝《潘公甫舍⼈冒暑游洞庭,⾈过鄂州,留之不可,枉三绝句答之》,其⼀
云:“去年曾对君⼭碧,天楚东南⾸重回;谁料杜门⽼居⼠,⼀帆六⽉剪江来。”林公的这位友⼈原是⼀位佛门⽼居⼠。
道光⼗九年(公元1839年)三⽉,有七绝《次韵和解筠前辈》,中有句云:“蛮烟⼀扫众魔降,说法冯公树法幢。
”(按:“法幢”为佛教仪仗,林公把坚决打击英国侵略者⽐喻为佛祖⾼树幢,扫荡众魔。)
道光⼆⼗⼀年(公元1841年)三⽉,有七律《⾟丑三⽉,室⼈⽣⽇有感》,中有句云:“遥知⼿握牟尼串,犹念⾦刚般
若经。”林公原配郑夫⼈也信佛,故以念佛诵经祝寿。
道光⼆⼗⼆年(公元1842年)四⽉,有五律《次韵答宗涤楼稷⾠赠⾏》,中有句云:“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当时
林公正赴戍伊犁途中,仍不忘念佛诵经,同时,还期望倚仗佛⼒降伏“狂魔”,也即指贪得⽆厌的侵略者。
林公交往的佛教界⼈⼠中,既有在家的居⼠,也有出家的诗僧。在诗僧中,根据记述可以肯定有两位,⼀位是林公赞誉
其“诗亦清隽”的镇江焦⼭定慧寺⽅丈巨超法师,⼀位是昆明西⼭华亭寺⽅丈岩栖法师。岩栖法师系林公在担任云贵总督
期间结识的,两⼈过往甚密,林公对其诗甚为激赏,曾为《岩栖诗草》题七⾔绝句四⾸。诗云:
“为助营斋诵法华,潮⾳散作曼陀花。何其合⼗参禅后,更擅吟擅⼿⼋叉。半偈修持静掩关,六时钟磬彩云间(上⼈居
彩云阁)。个中悟彻诗三昧,砚洗平泉绮语删。”
“闻道吴刚缔旧缘,曾修⽉斧⼴寒天;吾衰退尽⽣花笔,惭负推敲贾浪仙。前宵吟侣集衙斋,四韵分题各写怀。最是寒
钟清梵梦,枕边诗味得来佳。”(昨课五华诸⽣,以“寒钟”等题分吟,上⼈见⽽有作,余赏其“诗味枕边回”之句。)
郑丽⽣先⽣校订的《林则徐诗集》仅收有后两⾸,题为《岩栖上⼈以诗求题,率成与之》。
林公亲笔题书的这四⾸诗,连同吴和甫学使题词,以后被刻于⼀块⼤理⽯屏上,岩栖法师圆寂后即嵌于其舍利塔,以当
塔铭。今塔已毁,诗屏犹存。近年华亭寺已将该屏嵌于新建的藏经楼左侧墙壁上,供游客观赏。
道光⼆⼗九年(公元1849年)秋,林公在云贵总督任内,以频年积劳,旧疾复发,奏请开缺回籍调理,已蒙恩准。因宦
海浮沉多年,深感仕途险恶,加之相依为命的郑夫⼈于上年⼗⽉病逝于昆明,他本⼈年迈多病,因⽽萌发了看破红尘,
归隐寺院的意向。离滇前有《袁午桥礼部甲三闻余乞疾寄赠,依韵答之》七律三⾸,其中⼀⾸云:“⾝似闲僧退院初,
维摩丈室暗踟蹰。养病只合颓然卧,怀旧真惭迹也疏。但得⽀公怜病鹤,肯同赵壹赋枯鱼。愿君早拥南天节,或许相逢
退⾷余。”
此诗⾸联,林公把⾃⼰⽐为“退院”(即卸去⽅丈等领导职务)初期的“闲僧”,“维摩”即维摩诘菩萨名,林公在书斋中供佛
或挂有菩萨画像,故称“维摩丈室”。
第三联的“⽀公”即东晋著名⾼僧⽀遁,曾养鹤,“病鹤”为林公⾃喻。《枯鱼赋》典出《南史》“⽂学传•卞彬”,传因屡以直
⾔忤帝,虽有才⼲仍被署数年不得仕进,乃拟赵壹《穷鸟》作《枯鱼赋》,⾃伤不遇。林公这两句诗表明其⼼迹中:只
要有某位⾼僧⼤德发慈悲⼼,怜其病衰,愿意引度,他宁可追随遁⼊空门,也决不肯再像赵壹、卞彬那样热衷仕途了。
此外,道光⼆年(公元1822年),林公家乡福州乌⽯⼭积翠寺重修完毕,林公应寺僧要求,曾撰写了《重修积翠寺
记》。
从以上《林则徐⽇记》和《林则徐诗集》的择要例举中可以看出,佛教或佛教⽂化对林则徐有着多么⼤的影响啊!林则
徐清正廉洁,⼀⾝正⽓,其精神⽀柱与动⼒实源于佛教修证,并在社会实践中升华为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我国丰
富⽽悠久的传统⽂化有着提升、完善⼈格的特殊作⽤。这是我们佛教界值得⾃豪并应努⼒继承发扬的。
林公作为⼀位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作为⼀位佛门弟⼦,⼜是佛教界的荣耀。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20:5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1190328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十无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十无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