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万死不辞

更新时间:2023-03-13 19:06:59 阅读: 评论:0

郊游简笔画-眼镜框十大品牌

万死不辞
2023年3月13日发(作者:打狗棍法)

【导语】刘禹锡是我国唐代⼀个很有政治抱负的诗⼈。长期遭贬,备受打击,却仍然抗厉不屈。这⾸诗正是充分地表现了他

的可贵品格。下⾯是分享的千家诗: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原⽂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昼居池上亭独吟》

唐/刘禹锡

⽇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清琴⼊性灵。浩然机已息,⼏杖复何铭。

【⽩话译⽂】

在⼀个夏季的午后,独⾃⼀⼈来到池中的⼀个亭⼦上吟诗。

通过对池亭中蜂巢上的蜂⼦如何进⾏“教诲”的观察,退想仙鹤们为何有如此美好的仪形。

⽂明的饮酒之风可以使⼈调适精神,清正⾼雅的琴曲可以调养⼈们的性灵。

⼼胸开阔澹荡,毫⽆意义,当今为⼏杖作铭⽂,⼜有什么⽤呢?

【注】

①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

②机:⼼意,⼼愿。

③⼏杖……铭:给⼏、杖作铭⽂(含⾃警或劝诫意)。

【赏析】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个很有政治抱负的诗⼈。长期遭贬,备受打击,却仍然抗厉不屈。这⾸诗正是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可贵

品格。唯写作时间不可确考,但定于公元836年(开成元年)分司东都以后,当⽆⼤误。

“⽇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联两句写出了⼀个恬静幽雅的环境,借以衬托诗⼈孤独闲适的情韵。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颔联写诗⼈的两个动作:看和想。并从所看所想的内容展现出诗⼈美好的⼼灵。池边花草丛

⽣,蜜蜂飞舞。他静静看去,感到很受教益。蜜蜂“繁布⾦房,垒构⽟室。咀嚼华滋,酿以为蜜”(郭璞《蜜蜂赋》),⼀⽣不

曾偷闲;对于敌害,它们群起⽽攻,万死不辞,临战从不退却。这就引起诗⼈深沉的思考。诗⼈积极参加政治⾰新,并写了⼤

量讽刺权贵的诗篇,这⼀切都是问⼼⽆愧的。但历遭打击,也曾产⽣过消极退隐的念头。这⾥“蜂教诲”三字,说明诗⼈从蜂的

勤奋勇敢受到启⽰。我国古代有“圣⼈师蜂”的说法。师蜂⾃励,表现出⼀种积极的⽣活态度。这⼀联出句从“看”字引出,是实

写;对句“闲想鹤仪形”则从“想”字着笔,是虚写。相传鹤是君⼦所化(见《抱朴⼦》),所以“鹤仪形”也就是君⼦的仪形。在他

另⼀⾸《鹤叹》诗⾥有:“徐引⽵间步,远含云外情”两句,就可以想象出“鹤仪形”的神态,及诗⼈曲折表达的⾼尚⼈格。这⾥

以“鹤仪形”为尚,修德⾄勤,表现了“⾝闲志不闲”的⾼尚情操。总的来说,这两句诗抓住蜂的勤劳勇敢和鹤的志趣⾼尚的属

性,构成了鲜明的感性形象,是极耐⼈寻味的。

“法酒调神⽓,清琴⼊性灵”。颈联进⼀步刻画诗⼈的⾃我形象。“法酒”是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古⼈饮酒,有的纯系纵

情享乐,有的是为了消忧,诗⼈饮酒则是为了“调神⽓”,即调节精神。这与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说的“暂凭杯

酒长精神”是⼀致的。下句借清琴以陶冶性灵,寄托⾃⼰⾼洁的情怀。紧承上联仍从“静”、“闲”两字着笔。表⾯上写得恬淡闲

雅,⽽感情的伏流并不平静。接受“蜂教诲”,应该勤奋⼯作,勇于为⼈;取法“鹤仪形”,应该进德修⾝,⼼存社稷。但诗⼈当

时已被排挤出朝,⽆政可从。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盾,使诗⼈深感苦闷。饮酒、抚琴,既表现了诗⼈不⽢沉沦、在寂寞中⼒求

振拔的精神,⼜是诗⼈娱情悦志、排遣愁绪的⼀种⽅式。渴望⽤世与琴酒⾃娱,从写形的⾓度来看,是相反的,⽭盾的;⽽从

写神的⾓度来看,⼜是相成的,统⼀的。颔联和颈联正是运⽤相反相成的艺术⼿法,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诗⼈的美好情操。

“浩然机已息,⼏杖复何铭?”尾联作达观之语,正好与“鹤仪形”相契合,不失为君⼦风度。但⼜以反问句作结,隐隐透出

内⼼的不平。“浩然”是形容⼼胸的开阔和澹荡。“机”是机⼼。世⼈为了争权夺利,机⼼百出,刘禹锡⽆意于此,所以说“机已

息”。给⼏、杖作铭⽂,往往有⾃警或劝诫之意。“⼏杖”在这⾥是偏义词,主要是说“杖”。刘向《杖铭》:“历危乘险,匪杖不

⾏;年耆⼒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不⽤,害何⾜⾔?”此诗末句暗⽤刘向《杖铭》之意,讽刺朝廷“有⼠不

⽤”,⽽⼜不直接点破,只是说当今为⼏杖作铭,毫⽆意义。内⼼的不平,仅以反语微露⽽不使泻出,因⽽诗意就显得更为含

蓄了。

扩展阅读:作者贬谪⽣涯

贞元⼆⼗⼀年(805年)正⽉,唐德宗卒,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原太⼦侍读王叔⽂、王伾素有改⾰弊政之志,这时受

到唐顺宗信任进⼊中枢。刘禹锡与王叔⽂相善,其才华志向尤受叔⽂器重,遂被任为屯⽥员外郎、判度⽀盐铁案,参与对国家

财政的管理。这段时间⾥,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涨,和柳宗元⼀道成为⾰新集团的核⼼⼈物。“⼆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

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

失败。唐顺宗被迫让位于太⼦李纯,王叔⽂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

州司马。这就是历的“⼋司马事件”(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史称“⼋司马”)。此后,刘禹锡在朗州近⼗年。期间,刘禹

锡创作了⼤量寓⾔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不满,⼜写了许多赋来表达⾃⼰不⽢沉沦的雄⼼。由于接触当地民间歌谣,从

中吸取了营养,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些新的特点。同时,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元《天说》相呼应的

《天论》三篇。

元和九年⼗⼆⽉(815年2⽉),刘禹锡与柳宗元等⼈⼀起奉召回京。

次年三⽉(816年),刘禹锡创作了《元和⼗年⾃朗州召⾄京戏赠看花诸君⼦》⼀诗,得罪执政,被贬谪到更远的播州去

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帮助,改为连州(今⼴东连州市)刺史。此后,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

次年三⽉(816年),刘禹锡创作了《元和⼗年⾃朗州召⾄京戏赠看花诸君⼦》⼀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元和⼗四年(819年),刘禹锡因母丧才得以离开连州。

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

史。

宝历⼆年(826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从初次被贬到此时,前后共历⼆⼗三年。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9:0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056191411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万死不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万死不辞.pdf

上一篇:全民国防教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万死不辞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