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食作文
家乡的美食作文通用1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
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
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的家乡的美食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美食作文1
我的家乡在济南,平常过年过节都会回一趟老家。我的伯伯便会
给我做许多好吃的,我最爱吃的要数油旋儿了。
第一次吃油旋儿是在六岁时,那是第一次回老家,大伯是个好厨
子,就给我做了一些好东西吃,其中就有油旋儿。
第一眼见到它:一个个马蹄形的东西,穿着金黄色的外衣,斜躺
在盘子里。只瞧见一眼就淌了口水,一手抓来便吃,一嚼,能听到
“咔嚓咔嚓”的声音,酥脆的响声,加上外酥里嫩的口感,和着面里
麦芽的香味和葱花的清香,令人犹如在天堂般飞的感觉,我当时便为
之倾倒,只觉其香味持久到我现在想来依然陶醉的地步,那种感觉超
过了味蕾上的所有感受。
向来痴于美味的我,从此便醉于这油旋儿了,所以济南各地的油
旋儿我通通吃了个遍,其中最令我回味无穷的要数大观园那家了。
虽然我家离那里有些远,但我仍然愿赶到那儿去。做油旋儿的是
有着三十多年经验的张师傅,这儿颇有名气,因为有季羡林老先生题
词的“油旋儿张”牌匾赫然悬挂在店面的正墙上,听张老板说,季老
曾专门唤人来他这里要油旋儿,他便求了这几个字,这几年俨然成了
他这儿的金字招牌。我默默地看着,耐心地等着,只见他们紧着忙活,
一个和面,一个烤,另有一人负责出锅:一个把和好的面切成一块块
的样子;一个把面皮盘成钻头一样,再在面板上放些油,把它摁扁;负责
烤制的,把半成品油旋儿一面面烤好,放上去之前还要放些油,防止
油旋儿沾在上面而烤焦,随时翻面,还要掌握好火候,熟了以后,另
外一个人逆着之前盘面皮的方向,两手拇指往外一翻,再一扣,稍微
一使劲儿就是成品了,于是它们就闪闪烁烁、大大方方地站到我们跟
前了!
每当有了零花钱,我便会去到那里买个油旋儿,尽管路远,但一
想吃完以后的唇齿留香,还能看到一团面变成一个个金灿灿美味油旋
儿的全过程,也就觉得不虚此行了。
我爱济南的油旋儿,它带给了我味蕾上的享受,我品尝到了家乡
的味道,也更爱我的家乡济南。时光匆匆流走,而家乡的味道却一直
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家乡的美食作文2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各个不
同,也有着各个不同的俗意,但是在我们的老家那最常见的习俗便是
打麻糍。
一到过年,就家家动手,热热闹闹地打起来。年三十打麻糍成为
不成文的乡规,似乎不打麻糍就不像过年,乡里人家里有专打麻糍的
石卯和粗大的麻糍棒槌。于是,奶奶便带着我一起去老家参加了打麻
糍的队列。
刚一到那,外婆便把那在水中泡了足足两天的糯米拿了出来,在
给它洗了个冷水澡之后,便又将它放入蒸笼里给它做了个桑拿后,它
便已全新的面容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此时的糯米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硬
邦邦的样子了,那软耷耷的样子仿佛就是做过桑拿后的人舒服的样子,
一粒粒糯米也因为吸收了水份而变得饱满,闻起来还有一阵淡淡的米
香。之后便到最重要的步骤,也是做麻糍的高潮——打麻糍,先将全
部的糯米都倒进石卯中,之后,便由两位强壮的青年来打麻糍,一个
打一个翻,轮流交换,砰,砰,砰坚定有力的打米声传入了耳略,人
们也随着打米声点燃了那颗对新年家人团聚的欣喜和激动。但你别看
那青年这么有力气的样子就小看了这个环节,其实单单是那个麻糍棒
槌就有好几十斤的重量呢!更别说糯米黏乎乎的,这无疑又是雪上加
霜,难上加难,很快当敲的人累了的时候,便跟翻的人交换,使得不
会那么劳累。渐渐的那一颗颗的糯米在麻糍棒槌的关照下渐渐又变了
样子,很快一个纯白色的大面团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如果不是亲
眼见,我绝对不会相信,这竟是由众多颗糯米组合而成的。终于,到
了最后的一个环节了,众多的妇女一齐围绕在面团前,轻轻扯出一小
块来,放入自己所喜爱的料浆之后,再将小团对折,轻轻扯下,揉成
一个圆球样而压成圆瓶形,麻糍的样子就做好了,而圆圆的样子就象
征了那团团圆圆的俗意,在蒸笼底部撒上一层面粉,防止麻糍黏牢后,
再将其蒸好,便分发给每一个妇女,她们便将其带回家中,一齐与家
人分享新年团圆的喜悦欢乐气氛。
麻糍不仅香脆美味,使人留连忘返,而更无法让人忘记的便是与
家人一起吃时团圆那温馨与美好。
家乡的美食作文3
我出生在江西抚州的一个小县城,是外婆把我带大的。我在这里
生活了快六年,父母才把我接回杭州读书。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
早餐店的江西米粉了。
江西米粉虽然没有云南过桥米线那么有名气,但也美味非凡。县
城的每个早餐店基本上都有这道小吃,它的卖相虽然不怎么好看,但
味道却很好。
早晨起床洗漱好以后外婆便带我来到一家早餐店,此时老板正忙
得不亦乐乎。外婆给我点了一份米粉外加一小碟麻辣小肠,据说这是
上班族的标配。不一会儿,米粉就端到面前,白乎乎、圆圆细细的米
粉配上浓香的汤汁,上面撒了些葱花、香菇碎片和肉沫,看上去让人
很有食欲。我用筷子夹起几根米粉,再用勺子舀了一口汤送进嘴里,
合上葱花和肉沫,那滋味令人不能自己。再来一口麻辣小肠,又滑又
辣,接着又感觉到舌头麻麻的,这时候再喝一口汤就可以缓解一下这
种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江西米粉的做法也很讲究,丝毫不亚于云南的过桥米线。米粉必
须是当地出产的,这样才地道。生的米粉须在前一天晚上煮熟,捞出
来放在冷水里面凉透,然后放在沥水的簸箕里面,上面盖一层干净湿
润的棉布防止米粉表面水分蒸发,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汤也要凌
晨起来熬制,否则不新鲜,口感也会大打折扣。材料也是要精心挑选
猪的大骨头,先冷水下锅加料酒焯水去腥,然后加调料再用文火慢慢
熬制。这样的熬出来的汤才有灵魂。
早上客人来了以后,老板就抓一定量的米粉放进盛满高汤的锅中,
大约煮三分钟左右就可以捞出,上面撒些葱花和佐料,喜欢吃辣的可
以叫老板加些辣椒。冬天的早上醒来就能吃上这么一碗热气腾腾又有
营养的早餐,别提有多幸福了。
江西的米粉虽然比不上其它有名气的小吃,但在我的童年生活中
是让我记忆最深的一道美食,它让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
家乡的美食作文4
淳朴的家乡菜,是家乡独特的标签。一个人无论在哪儿,只要看
看他碗里吃的菜,大抵能猜出他是哪里人。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正如江南淡淡的风情一样,家乡的菜也是
以清淡著称。每当暮色四合,每户人家都会摆出一个小桌子,一家人
就围坐在那张桌子上吃饭。此时,到处飘散着氤氲热气,弥散着扑鼻
清香。那清香,如春风送来的田野的味道,沁人心脾。
我爱吃家乡菜,尤其是我奶奶做的炸响铃。这道菜的制作过程并
不复杂,只要准备好油豆皮、肉末和一个鸡蛋就好了。肉馅儿用的不
是很多,把鸡蛋打在肉馅儿里,放盐、胡椒粉、鸡粉,充分搅拌;再
把一张油豆皮铺开,在一头码放肉馅儿;然后把这一大张豆皮直接卷
过去,在豆皮的尽头抹上一点面糊;切成段,下油锅炸,不一会,一
道香脆焦黄的炸响铃就制作完成。这道菜为什么叫炸响铃呢?奶奶告
诉我,因为入口咀嚼的一刹那,发出嘎吱的声音,如同清脆的铃声,
炸响铃因此得名。
江南水乡曾是古代游子常常光顾的所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逢佳节倍思亲。”那些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游子,他们可曾习惯吃
我们的家乡菜?他们是否也吃过我爱吃的炸响铃?他们吃不惯江南菜
的时候,是否也在思念着可口香甜的他们自己的家乡菜?十年或者二
十年后的某一天,如果我在异地他乡的一处小店吃上了一道家乡菜,
我会不会如苏童一样“错把异乡当家乡”?我会不会在品味家乡菜的
过程中消解乡愁呢?
光阴飞逝,我离开家乡来到深圳已多年,儿时的情景现在变成了
模糊的镜头,家乡的那些美味菜肴也成了朦胧的影子。年少轻狂的我
似乎很少体会思念家乡的感觉,也无法体会古人远在他乡时对家乡深
沉的遥想。可每当吃着清淡的家乡菜,我就会告诉自己,我不是爱吃
“辣椒鱼头”的湖南人,不是爱吃“小鸡饨粉条”的东北人,也不是
爱吃“生猛海鲜”的广东人,我是个爱吃清淡菜的江南人。我对江南
水乡的万般情结就浸没在家乡菜淡淡的清香里。
家乡菜,在我记忆里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家乡的美食作文5
过年了!过年了!每当过年我都会想起回家乡浙江天台的场景,
我常常在车后排座位上左看看、右望望,就是不能安静一分钟。
由于大年三十晚上才到家,经过长途跋涉,所以我很快就洗洗睡
了,第二天我被一串鞭炮声吵醒。当我打算翻身继续睡时,突然我想
起了今天大年初一要喝五味粥的。起晚了,豆腐都被哥哥姐姐吃光了。
于是我赶紧起床穿衣洗漱。
所谓“五味粥”就是用白米,红枣,豆腐,红豆,香芋五种材料
合煮的粥。我洗完漱,下楼去厨房,看到大爸在厨房做粥。在家乡的
大年初一,早餐女人不下厨,男人下厨表示新一年蒸蒸日上,生活越
来越美满。我看到粥还没做好,松了口气,于是拿着碗站在大爸前等
着,粥做好了,大爸知道我爱吃豆腐,于是特意给我多舀了几个豆腐。
从厨房出来以后,边走边喝了一小口粥,哇!一个词:真香!
吃过早饭,大家都要穿上新衣服,寓意:“辞旧迎新”。我叫上
哥哥姐姐去找爷爷奶奶拜年,拜完了年,爷爷奶奶各给了我们一个大
红包。然后我们就呼朋唤友的去买鞭炮,在村里面玩耍。
该吃午饭了,天台人大年初一午饭要吃饺饼筒,可饺饼筒我不爱
吃,于是我一边听着肚子里的“革命”,一边流着口水。我心想:我
是不是也该尝尝这份美味呢?这时爸爸给了我一根饺饼筒,我硬着头
皮一口咬下去,一个字:香。我去了厨房,看见大妈在制作饺饼筒。
于是我俩一起把剩下的做完。把面先胡到鏊子上,然后把炒熟的火腿,
粉丝,山药,海带,鱼干,笋干排成一字放入饼中之后把饼卷起来,
最后把锅盖盖上小火慢煎。吃的时候拿出来吃。
做完了饺饼筒,大妈还在做另一种美食,我问大妈:“这是在做
什么?”大妈说:“这是扁食,是把萝卜,猪肉,花生,豆腐切成小
方块儿,混到一起在炒熟,用饼皮包起来,煮汤吃或者煎着吃都可
以。”吃了大妈做的美食,心里满满的幸福感!
吃过晚饭,也是最期待的一刻,我和哥哥拿着烟花,放到院子中
间刚点燃了引线,我和哥哥都争先恐后的跑开了,看着烟花一飞冲天
在空中炸开一朵彩色的花,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这次过年不仅品了美食,还享受了家人团聚的愉悦。
家乡的美食作文6
今天,我们梅县来了一批游客,我是导游。
我要带游客们了解我们梅州的特色美食——盐焗鸡。我带着他们
来到了围龙屋。走进加工场,正好有几个厨师在做盐焗鸡。我走上前,
礼貌地问:“叔叔,我们可以在旁边观看你们做盐焗鸡吗?”“可以
呀。”他们很乐意地答应了。我看了一下做盐焗鸡的材料,可不少。
一只只肥肥胖胖已经收拾干净的鸡,有很多包粗盐,有准备好的一薄
一厚的黄色的草纸,还有一个大炉子,炉子上是一口大铁锅。
厨师们开始做了,只见他们快速地把盐倒进大铁锅里,然后把炉
子里的火烧得更旺了,一个叔叔拿了个大锅铲翻炒起来。旁边一个游
客问:“炒盐有什么作用?”那位叔叔边炒边回答:“把盐炒热了能
除掉一些水分,也能让鸡肉变得更香。”哦,原来如此。另外两个叔
叔则先用薄一点的草纸把鸡一个个包了起来,然后外面又包了一重比
较厚的纸。
这时,大半锅盐已经被叔叔炒得变成了白色盐粒,只见他们把包
好了的鸡依次放进盐里,然后用盐把鸡完完全全盖住。我疑惑不解:
“叔叔,你们为什么不直接把鸡放进盐里而要包上纸,这样焗出来的
鸡会有味道吗?”他们一听,哈哈大笑:“放心,鸡已经先处理过了。
把鸡包住才不会把鸡焗烂,把鸡用盐盖住,是因为这样会更香。”咳,
我明白了。看看游客们期待的眼神,我问叔叔要多久才能焗好,厨师
们告诉我们起码得等上一个多小时。
在等待的时间里,厨师叔叔们还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些盐焗鸡
的故事,游客们不由得称赞我们客家人的聪明。漫长的一个多小时过
去了,鸡终于焗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叫厨师们把鸡拿出来,游客们更
是不停地咽口水。厨师们把鸡拿出来之后,帮鸡“脱”下了衣服。鸡
肉的香味钻进了我们的鼻子里,真让人垂涎欲滴,我问:“叔叔,刀
呢?快拿刀来!”厨师们说:“不要用刀切,如果用刀切会有刀腥味,
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手撕吧。”听了这句话,我们开动了,不过眨
眼的功夫,两个盐焗鸡就变成骨头架了。游客们还不过瘾,纷纷购买,
都说要带回给家人尝尝。
盐焗鸡不愧为我们客家人的地道美食,我们一定要把这道菜流传
下去。
家乡的美食作文7
我惦念的那座城,不是北京,不是成都,不是西安,而是我的故
乡兰州。
兰州的面是拉面。无论何地,我走在街上寻找中午的吃食,总能
闻到那扑面而来的香味。美丽朴实的回族老板娘倚在门口向我笑嘻嘻
地说道:“姑娘,天冷,来碗热腾腾的面暖暖胃!”那戴着回族帽子
的回民小伙在大锅旁,把一根面条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那面条在兰州甘冽的泉水中煮过后,配在牛肉汤中,辅以葱花、白萝
卜,正如同做人,一清二白,两袖清风。
闻!那面条已端在你面前,那醋香与辣香,那面汤与拉面的味道
像调皮的小精灵般钻进你的鼻子,入口,那鲜香在你的口中回荡,久
不消散。耳边似乎又响起了老板娘的话,是啊,真的暖和了呢……
兰州的水果最多的是苹果。每到秋收时节,街上随处可见各种苹
果。最多的是红富士,又大又红堆在推车上,仿佛四五十个就能堆满
整辆小车。
红富士的红,是鲜红与黄色结合起来的红,红得灿烂,红得惊心
动魄,又红得温柔。红富士的香气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特,宁静却沁人
心脾,仿佛包含四季,又仿佛通晓岁月……
我在成都想着故乡的云,念着故乡的人,感叹“独在异乡为异客”
时,吃着那从甘肃远道运来的'苹果,品味那清爽的甜,品味那惆怅而
甜蜜的乡愁。
兰州的特产是百合,来兰州玩的人多半会带回一箱百合。一听到
这名字,你可能立即会联想到美丽的百合花。看到它你可能会失望:
它看起来与大蒜没什么区别,还带着泥土,实在和“美丽”二字搭不
上边嘛!
可是当你用清水把它们洗干净,露出它们原本洁白的皮肤,剥好
后放到碗里,你不禁吃惊,碗中这晶莹剔透的白玉片是刚才那个丑八
怪吗?让你更吃惊的还在后面呢!把它们放在锅中蒸熟,揭开锅盖,
满屋香甜,你不顾烫抓起一片放在口中,会忍不住咂舌道:“这玩意
儿这么好吃?”
百合既是一种美食,又是兰州带给全国人民的温暖与祝福,百合
百合,百家团圆!
思念一座城,回味一份舌尖上的乡愁。
家乡的美食作文8
要说起我们洛阳的特产小吃,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洛阳的牡丹燕菜
了。
牡丹燕菜的来头可是不小,就连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有一个故事
呢。传说在武则天女皇登基后,天下太平,于是各路“祥瑞”奇出,
连麦子稻穗都出了祥瑞。有一处出了个大萝卜,重达数十斤,农夫心
中暗喜,这次献上去一定能得到奖赏,赶紧飞快的献给了武则天。御
厨费尽心思精心调制,做了一道精美的饭菜,武则天吃后觉得颇有燕
窝的风范,于是称之为“假燕菜”。后来民间逐渐传为“洛阳燕菜”。
因为周总理在一次宴会上说燕菜里开出了牡丹花,因此得名“牡丹燕
菜”。
这么出名的菜,做法却也不难。先把一个萝卜切成一些细丝,然
后把萝卜丝浸入水中20分钟,把泡好的萝卜放到干淀粉里搅匀,然后
再蒸笼上蒸五分钟。接着,在萝卜丝上撒精盐调味,再放到蒸笼上蒸5
分钟。哈哈,素燕菜就大功告成!然后再适当放入一些荤菜,最后用
红绿蛋糕分别做成两朵牡丹花即可。做出来的牡丹燕菜色香味俱全,
一朵牡丹花在汤中间浮着,看起来十分奇特,看着就让我们这些“小
馋虫”心里像猫抓一样,总想吃上一口来解解馋。
牡丹燕菜吃起来也是十分爽快。它是洛阳水席24道菜的第一道菜,
洛阳水席每道菜的味道都是酸辣无比、香浓可口,一闻汤的味道,就
令人食欲大开,让人喝了一口还想喝,简直都要上瘾了。牡丹燕菜能
荣升为第一道菜,可见其色香味都是绝对诱人的。不过,牡丹燕菜里
也有一些小骗局,比如说在汤里还有不少肉丝,令人一看就感觉肯定
十分好吃。不过要是一吃你就会立马发现,哪里是什么肉丝,明明就
是萝卜丝,却稍微“乔装打扮”了一下,可把我蒙骗了一次呢。可是
这萝卜肉丝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令人赞赏不已。
牡丹燕菜红红火火,我觉得这也寓意着洛阳人的生活也一定能够
如同牡丹燕菜一样过得红红火火。牡丹燕菜刚入嘴时吃着辣,让人汗
流浃背,但吃多了就会感到这滋味十分美妙。这就像我们学习,现在
总觉得学习太苦了,但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等我们都学有所成,自然
会感到那美妙的滋味。因此我们现在也要好好学习,为自己的未来蓝
图打下基础。
这就是我们洛阳的牡丹燕菜,它也有着它的寓意,怎么样,是不
是想来品尝一下呢?
家乡的美食作文9
秋风起,正是吃螃蟹的大好季节。面拖蟹,不仅螃蟹好吃,连面
粉都那么好吃的一道菜!说起面拖蟹,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知道。是的,
有的地方俗称蟹脚呢,它可是一道名副其实的人间美食。淡黄色的汤
中透着橘黄色的蟹壳和嫩绿的毛豆,那可真是叫人垂涎三尺!而且面
拖蟹不但好吃,做法也很简单。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几天,爸
爸就给我做了面拖蟹。
10月2日,爸爸一回来就说:“今天吃面拖蟹!”“欧耶。”我
高兴地叫了起来。“那我们就开始做面拖蟹吧!”“好!”
爸爸先把蟹洗干净,然后准备把蟹切成两半——这是最恐怖的一
步,不过我的大厨老爸可不怕,只见他把螃蟹放在切菜板上,把它按
住,让它不能动弹。接着爸爸举起菜刀,一刀切下去,刚刚还神气活
现的螃蟹“咔”的一声被切成了两半。就这样,爸爸把买回来的四只
大螃蟹全都切成了两半。
下面一步,当然就是烹饪啦!阿姨先把锅放好,火打开,加入油。
趁油还没热,爸爸把螃蟹沾上面粉。过了一会儿,油热了,就像跳起
踢踏舞一样,在锅里蹦跳着。爸爸把沾上面粉的螃蟹放进锅里,只听
见“嗞”的一声,那油跳的更厉害了。等螃蟹从青色变成金黄金黄的
时候,爸爸在锅里加入了一点盐和生抽,然后又到了半碗水,盖上锅
盖焖。趁这会儿功夫爸爸在剩下的面粉里加了一个鸡蛋不停地搅拌。
我也积极地想帮爸爸搅拌,爸爸笑着说:“呵呵,你就当我的小助手
吧!”“好耶!”我叫道。当我把面粉搅匀了,螃蟹也差不多好了。
揭开锅开锅盖,香气扑鼻,我恨不得马上就吃掉。爸爸说:“别急。”
他把面糊往锅里一倒,放点毛豆,在翻炒一下,撒上香葱,关火装盘!
我馋死了,爸爸说:“馨怡,尝尝好不好吃!”于是我就拿了半
个。烧好后的面拖蟹,只只都晶莹饱满,金灿灿的,一口咬下去后,
浓浓的面酱汁裹夹着肥美的蟹黄蟹膏,真让我齿颊流香,回味无穷!
吃“面拖蟹”时,我的两只手就会很难看,全是酱汁,嘴角也全是,
像个小丑。但它实在是太好吃了,我会伸出舌头把嘴角、和手上的酱
汁仔仔细细的全舔干净,妈妈一看见我吃的样子,就会说:“小馋猫,
要舔得这么干净吗?”“实在是太好吃了,妈妈你尝尝。”
面拖蟹真好吃,你想吃吗?
家乡的美食作文10
河南是我的故乡,我爱我的故乡,虽然现在不在故乡但是我还是
要来尝尝我家故乡的美食。
在我们河南,最著名的就是豆腐脑。也许还有许人不知道豆腐脑
是怎么做的吧。做豆腐脑要先把大豆在水里泡上四五个小时,把大豆
泡得又白又胖的时候,捞出来在花磨中磨。花磨中间有一个小孔,那
是放进豆子的地方。把豆放进去,然后拿着晃杆带动花磨转动起来,
那豆子就慢慢的进去,下来变成豆汁流在桶里。
那白色醇香的豆汁真是太诱人了,然后就一直的添豆、添水,一
会儿豆就磨完了。
该过滤了,把豆汁倒在吊单里面,那净得豆汁就漏了下去了,而
豆渣便留在吊单里面了,用手握着吊单两头,慢慢晃动起来,留在豆
渣中的豆汁就会从吊单中全漏下来。
过滤后剩下的豆渣很多人通常都用来喂了牲口,其实先留着,一
会儿有大用处呢。现在把豆汁倒进锅里,烧着火,沸腾时,那烟就冒
起来,远远的就可以闻见豆汁的香味了,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喝一口。
这时把醋倒进豆汁中,过三四分钟,豆汁就像变魔术一样就成了黄色
的浆和大块大块白白的豆腐脑。
然后和面捏丸子。用豆渣刚才剩下的豆渣和着小茴香、韭菜、面
拌成馅,然后手捏成圆圆的丸子,当锅沸腾时放进去。
做豆腐脑最好用干菜,因为干菜叶很有嚼劲,特好吃。再放进腌
好的葱花儿等调料,这样香喷喷的豆腐脑就做成了。看它的样子有白
白的脑、绿绿的菜、用各种材料拌成的丸子颜色好看,那香就不用说
了,在门外就能闻到香味了,说是香飘十里也不夸张。
看到做好的清香而诱人的豆腐脑,我赶紧盛上一碗,放上点儿辣
椒,尝一口,啊!太好吃了!那豆腐脑香辣可口,还有股酸酸的味道,
好喝极了。再尝一个丸子,里面是软的,有股小茴香的清香。这豆腐
脑真是色香味俱全呀!要不怎么能成为我们河南著名的小吃呢?
大家如果现在看我写的已经流了口水的话那就来我的家乡来试试
吧。
家乡的美食作文11
每每回到泉州,每每经过家乡小桥河畔下那一家石花糕店,我都
禁不住它的诱惑,非要停下脚步尝一尝以饱口服。它就是泉州的传统
美食——四果汤。
四果汤并不是汤,也不是水果饮料。它只是一碗用白开水制成的
夏日消暑甜品。“四果”是指任选三种甜品料,如:椰果、甜豆、木
耳、绿豆……再加上一种泉州海岸特产——海石花均匀搅拌后,然后
冲上一碗冰凉白开水,便制成了一碗正宗的泉州小吃——四果汤。
记得小时候,在河畔边玩耍。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我,身旁像是
有一团大火球,热得喘不过气来。偶然间,我走进了石花糕店,用口
袋中剩余的零钱,随意地点了一碗四果汤。看着摆在面前各种各样的
“四果料”我点了白木耳,红豆和绿豆石花糕。服务员利索地用汤勺
均匀搅拌,再加上一碗白开水。我小心翼翼地端到桌前,四果汤的冰
凉从我的手心慢慢渗入,渗到了心里。我仔细地观察着,它无色,水
面上漂浮着一条条透明的胶状物质。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我张开嘴,
喝了一口,顿时,我惊呆了。嘴中,红豆的甜汁,石花糕的蜜味,以
及白水的冰凉,瞬间,已渗入我舌尖上的每一个味蕾,似乎随着血液
的循环,一股透心凉涌遍全身,驱走了每个毛孔的热气,顿时畅爽无
比。我继续品尝碗中的美食,白木耳的脆嫩,红豆的甜软,以及绿豆
的清香,都荡漾在我的口中。石花软软的,嫩嫩的,像一条条晶莹剔
透的玉带,真是天然美味。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吮吸,慢慢地吞咽,
四果汤的美味早已麻痹了我的神经,让我沉浸在美食的海洋里,忘记
了酷暑,忘记了旁人,忘记了世界。
直到最后一口喝完,最后一勺嚼完,我麻痹的神经才得以苏醒,
这一次美食的品尝之旅才得以结束。我走出店内,心中涌上一丝丝欢
喜与庆幸,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回了家。
从那次以后,与四果汤的“约会”便再也没有停止过。冰冰凉凉,
清清淡淡的四果汤,总是洋溢着家乡的味道。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这
家乡的美食——四果汤。这就是我家乡的美食,我引以为豪!
点评:炎炎夏日,小作者笔下的一碗冰冰凉凉,清清淡淡的四果
汤,让我们随着小作者清丽的文字做了一次美食之旅,不由让人垂涎
三尺。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8:10: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7022021410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乡里人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乡里人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