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米之炊

更新时间:2023-03-13 17:29:44 阅读: 评论:0

吵架公约-天歌唱起来歌谱

无米之炊
2023年3月13日发(作者:花环面包)

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病因及对策

——作文课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生

普遍缺乏应有的作文训练环境,致使学生出现了“提起作文直摇头,

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的情况,写出

的文章语言干涩,思想苍白,见解肤浅,而且往往有雷同化,概念化,

公式化的毛病,更有甚者,以抄代作,敷衍了事,作文教学何以会陷

入如此尴尬的窘境?

一、环境因素

农村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随时阅读的环境和习惯,家长也

不愿多给学生买些或让孩子看些与作业“无关”的课外读物,再加上

平时也没什么业余活动,学生基本上过着封闭的生活,做着应付差事

的作业,看着永远也看不完的肥皂剧等等,这种环境无意间断绝了学

生写作的源泉,扼杀了学生创作的灵感,造就了学生无语可说,无文

可写的写作通病,

二、个人因素

不善观察、缺乏感悟是当代学生的“通病”。尽管学生的生活圈

子狭窄,但毕竟不是真空。校园无闲事,家家有新闻,社会有热点,

值得思考或众说纷纭的话题应该还是有很多的,但学生往往视而不

见,听而不闻,即便见到了,听到了,也不从自己对生活的积淀和感

悟出发,而是套用老教材、老思想、老观念,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很

少。“我”是文章的灵魂,无“我”之文,必然无“我”之情,这样

的文章又怎能打动别人呢?

三、教育因素

由于考试制度的原因,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思

想,课堂上只讲授那些与中考有关的知识点,答题技巧,将原来应该

欣赏品味的范文条分缕析,节节肢解,使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

而所谓的写作教学,教师往往是多了些灌输,少了些感染;多了些说

教,少了些陶冶;训练时,多类型化整体作文,少个性化片断练习。

在此“教导”下,学生何来个性?更何来热情?面对如此境况和诸多

因素,作为老师又怎样扭转这种局面呢?

(一)激活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

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想象是创造的前

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

励他们不同于教师的思想,学习中大胆想象,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

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中的训

练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作文综合能

力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

(二)优化指导,激发习作热情

常听到不少教师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其实不然,学生的头脑中蕴

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优化作文指

导,做好“开源”,就是作文题要出在学生的生活和语言的积累上,

出在学生写作的兴奋点上,教材中的作文,大都是范围题,虽然少了

限制,却有些不着边际,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范

围和自己的兴趣,自行拟题,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

(三)提倡观察,描绘内心真情

学生要在作文中精心描绘,真情表白,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

活,感悟生活,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留心身边的事,才会发现真

情就在身边。把一些触动内心的事及时记下来,时时积累素材,在写

作的时候就不怕“无米之炊”。再加上自己的感悟,真情表白,就可

以形成一篇篇好文章。

(四)重视阅读,积累写作语感

我认为,作文课和作文训练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作用并不明显,

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还是得益于大量的课外读物和自由练笔。杜甫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杨雄的“大抵读千赋则能为之”,都是

说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读得多了,积累了语感,

自然就好写了。

(五)借鉴模仿,再现学生天性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模仿绝不是呆板复制,模仿应是

从此物到彼物间的“支撑点”。模仿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机械

模仿到变通模仿,最后发展成创造性模仿,沿着仿造---改造---创造的

轨迹,推陈出新。所以说,只要学生“抄”的合情合理,大可不必一

棍子打死。在“抄”中学生总会有所感悟,有所体会,从中掌握一定

的写作技巧。当他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时,自会主动找米下锅,到

时又何愁再抄呢?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训练是

一项艰苦的劳动,教师应努力寻找“突破口”,让学生在写作中去品

尝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7:2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9978495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无米之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无米之炊.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无米之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