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_具体是什么
专业
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一)粮食安全领域
1.生物育种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
求,服务现代种业强国建设,着力解决优异品种创制的关键科学与“卡脖子”技
术问题,全面推进生物育种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引领中国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发
展。通过“个性化、强基础、重创新”全方位育人,着力夯实动植物种质资源创
新、生物进化与驯化、遗传与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育种信息化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人文底
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能够深入开展现代
育种科学研究,在现代育种及相关领域富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
才。
2.生物育种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
求,服务现代种业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生物育种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着力夯实
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单倍体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全基因组选择等动植物
种质资源创新和现代育种技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与
自然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服务于现代种业及相关领
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土地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围绕耕地资源安全、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设,
以培养自然资源管理迫切需求的土地科学与技术人才为宗旨,以德才兼备、基础
扎实、面向需求、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拥有宽厚的地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信
息技术及工程技术,具备从国家到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及管理科学理论、土地信
息及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生态文明领域
4.生物质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面
向双碳目标重大战略决策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生物质科学与工
程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和生物质工程专门技能,能够从事生物质降解
与转化、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基化学品、生物质资源管理和生物质工
程技术,能在政府部门、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企业、工程咨询和设计单位、科研
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教育、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5.生态修复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面向国
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需求,融合工、农、理、管理等多学科知识,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练掌握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
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与专业技能,熟悉专业科学领域发展前沿,具有创新意识、
国际视野、团队精神与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农业、林草、湿地、环境、生态等
生态环境修复领域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开发、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6.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新农科建设“四新”理念,适应生态文明战略和美丽
中国建设需求,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科学人文素养、较强创新实践能
力、广阔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国家公园领域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系统掌握
林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国家公
园建设管理瓶颈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能
力,能够在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及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三)智慧农业领域
7.智慧农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互联
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注重
农业智慧生产、作物信息学、智能装备、农业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等知识能力的训
练,培养具有“三农”情怀、良好的理学基础和人文素养、能够将现代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管理知识与农学有机融合,能胜任现代农业
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拔尖创新型、
复合型人才。
8.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战略,聚焦农业工程
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融合学科交叉及科技创新理念,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农业
装备行业发展需要,融合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农学与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知识
体系,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善于从农业装备工程专业
角度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拥有系统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能够从
事农业装备工程科学研究与应用,具有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带动国家农业现
代化发展,促进我国农业装备工程技术与智能化水平提升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四)营养与健康领域
9.食品营养与健康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食品、营养和健康相关学
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及较强的交
流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健康
管理、功能食品开发、营养科普宣传、营养健康大数据分析利用、政策咨询等工
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10.兽医公共卫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健康中国建设和公共卫生治理等重要战略,培养具有
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操守,具有较好人文素养和理学基础,具有较强审
辨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具有良好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全球
化视野,积极为新农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够胜任解决人兽共患病防
控、动物源食品安全监测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及管理等兽医公共卫生领域复
杂问题的卓越人才。
(五)乡村发展领域
11.乡村治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固、
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和服务各层级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层次乡村治理人才为目标,
培养扎实掌握数理基础、农业科学知识、经济管理、乡村规划、乡村组织、社会
发展、农业科学知识,熟悉乡村振兴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乡土文化,拥有良好
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宽阔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为相关企事业
单位、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提供乡村治理解决方案、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交叉
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12.全球农业发展治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背景下,围绕“一带一路”
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尤其为提升我国在全球粮农治理与国
际发展治理领域的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跨国交流合作
能力而设,以培养该领域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管理型人才为宗旨,以德才
兼备、基础扎实、面向需求、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拥有宽厚的全球治理与国际
发展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国际发展管理和全球粮农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关知识技能,
具备从区域、国家、全球不同层面的战略政策制定、全球粮农治理、国际贸易、
价值链管理、全球科技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的交叉复
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就业前景较好。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越
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毕业会越来越受重视。
随着国内绿色景观神态的逐渐重视和深度开发、农业、园林、绿化、环保,
园林园艺景观设计及建筑规划类人才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也是当前人才市场供
求的热点;从而绿色之旅和以人文为主题的农家之旅成为当今旅游的业的时尚,
与园林,环保形成了就业链;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人才近两年来也备受社会的关
注。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农业企业经营与管
理、农业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植物生产技术、现代农业园规划与设计等现代农
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复
合人才。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园艺、园艺工程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园艺的
规划与设计、农业设施的施工与生产、技术推广与开发、农业管理部门、果蔬生
产单位、大型温室及种子种苗公司、农产品外贸公司、现代农场及现代化高科技
示范园区工作。
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2:3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819141406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农业人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农业人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