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学设计(精选3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经写下赞江南的诗词,谁愿意把你积累的诗词读一读或
者背一背呢?(指3至5名学生)教师对学生背诵情况做总结。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份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
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固然,我们台州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
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体面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织,水网纵横;
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
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体面给他留下了平生难忘的记
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
——《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索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顾、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
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
[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明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
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
绿者更绿。
(4)“风景旧曾经谙”
理解“谙”与“曾经”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叹: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经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曾经在江南
忆江南的教学设计
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不少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
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
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经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
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
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江南景色秀媚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
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干重游?(读词)
四、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哀,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
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
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
时懂得珍惜,那末,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顾更是漂亮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
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
眼前事,让痛苦与懊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顾。
五、欣赏歌曲拓展延情
“古人唱歌兼唱情!”诗歌,需要有音乐性和图画性。但它感动人心的艺术魅
力却不独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不独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
同学们请听:播放《忆江南》歌曲。(学生自由发挥,纵情抒情,展示自身独特的
体味,和诗的情感产生共鸣,师生沉浸在忆江南的夸姣境界之中。)
【板书设计】
忆江南词牌名人情珍惜景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
2、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4、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一课时。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
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者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好,夸姣。
旧曾经谙:旧曾经,以前、过去。
谙:熟悉。
红胜火:胜,胜过、强过。
忆江南: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
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漂亮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
(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大自然)
日出江花红胜火
忆江南能不忆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理解《忆江南》的词意。
2、背诵《忆江南》,能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3、理解词意,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得到对词文化的熏陶。
感情朗读,读出词的韵味,运用多种方法背诵《忆江南》。
对词中所写景象的想象。
1、看板书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同学相互解
答,师补充)。
预设:
我想知道白居易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词?我想知道词与诗有什么不同?我想知道
白居易还写过哪些作品?
从学生质疑导入,解决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性。同时相信学生
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搜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汇
报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进而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
识的热情。
2、听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体面: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通过听音频范读文件在脑中形成映象,注重
学生自主感悟不迷信书中文字插图敢于比较。
3、个性化读词:
同学们读得不错,还想读的更好吗?(想)怎么办呢?理解词义可以使我们更
有感情韵味的读好这首词。
1、借助注释小组讨论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要做到有议有评。
2、指名汇报词语的意思。指出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指出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仗工整,描写生动。)
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小组合作有目的有分工。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词:
忆江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白居易对江南体面的爱慕之情,能读出来吗?
(找火伴,找老师共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摇头晃脑读、表演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感悟,读中促讲,读中发展学生能力都需要教
师调动学生读文的积极性。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学。读法多样,读
的兴趣浓厚。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
4、演唱此词:
⑴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跟着来唱。
⑵自己为词配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采、声音来思维的。因此,选择适
合儿童天性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
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化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
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已经将诗了然于胸。
1、你曾经到过哪些地方?那里的风景给你留下怎样难忘的印象?
2、摹仿白居易词作,填一首属于自己的《忆江南》:
设立开放性话题,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
系。
1、说明忆江南实为上下两篇(课件)
2、介绍两篇《忆江南》(课件)
3、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词的名篇《水调歌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查
找有关资料,和同学们在课间交流一下。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1:0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767101405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忆江南怎么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忆江南怎么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