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名利之⼼,但不可做不明是⾮之事
《道德经》:⼈有名利之⼼,但不可做不明是⾮之事
⼀、
⼈皆有名利之⼼,这本是⼈之常情,因为每个⼈都有贪欲,⽽且从实际⽣活⾓度出发,我们也需要物质来衬托⾃⼰的⼈
⽣。
这⼀切都能理解,但其中却存在⼀个普遍错误的现象,就是有些⼈被名利所惑,从⽽迷失⾃⼰,甚⾄会被名利蒙蔽了双
眼,蛊惑了内⼼,⼀⽣沉浸于物欲的枷锁之中⽽不⾃知。
从⽽逾越道义与法律的底线,并且形成了⼈⽣⼀切悲剧的开端。
在《韩⾮⼦》之中有这样⼀个故事:
从前有⼀个⽼⼈,她的⼥⼉出嫁的时候,他就将⼥⼉叫到⾃⼰房中,对⼥⼉说:“你出嫁之后⼀定要做⼀件事情,那就
是多积攒私房钱,因为嫁⼈之后被休掉都是常见的事情,你多积攒私房钱便能以防万⼀。”
⼥⼉对于⽗亲的话深信不疑,等嫁过去之后⼀直偷偷积攒私房钱,并且乐此不疲,后来她的婆婆发现这件事情之后,就
以她过度积蓄私财为由,将她休掉了。
⽽这个⼥⼦却⽆悲伤之意,回去之后对他⽗亲说:“我被休回来了,但是我的财产⽐我出嫁的时候还多了⼀倍呢。”
这个⽗亲听了不但没有怪罪⾃⼰教育⼦⼥存在过错,反⽽夸赞她⼥⼉的⾔⾏举⽌⾮常聪明。
⼈性有⼀个最⼤的弊病,就是对⾃⼰的错误不⾃知,因为没有⼈会察觉⾃⼰⼀贯信守的⾔⾏与念头存在过错,于是在错
误的路上⼀去不复返,⽽忘记⾃⼰真正应该遵守的底线,以及⾃⼰应该充当的⾓⾊,这岂不是最⼤的糊涂吗?
就像⼈因贪利⽽迷失⾃我⼀样,⼈性有⾃私的⼀⾯,但是当⼀个⼈过度为⾃⼰利益考虑的时候,就会使⾃⼰的⾏为逾越
道义的底线。
所以在这世间,多少⼈都和这个⽗亲以及⼥⼦的⾏为雷同,他们完全不顾及“君⼦爱财,取之有道”的⼈⽣信条,多⾏不
义之事,最终⾃⾷恶果。
诸如世间许多利欲熏⼼之⼈,皆是如此。
正统年间的宦官王振,专权跋扈,作威作福,以权谋私,利⽤官职肆⽆忌惮地招权纳贿,甚⾄结党营私。
每逢进京朝会的时候,⾃然会有很多官僚附属,为了讨好他,⽽进献⾦银珠宝。
最后王振在贪欲的蛊惑下怂恿皇帝亲征,结果皇帝成了俘虏,他⾃⼰也搭上了性命,正所谓多⾏不义必⾃毙。
⽽和他同朝为官的于谦则恰恰相反,于谦是明朝的忠⾂,在没有调⼊京城之前,只是在地⽅任官,但是他为官保持清
廉,对于下属各级官员要求⼗分严格,并且杜绝⼀切贪赃枉法之⾏径。
当时很多⼈进京⾯圣的时候,都会带⼀些珠宝⾦银贡献给王振,来讨好他,便于⾏事,⽽于谦每次进京的时候却不带任
何礼品。
⼆、
当时有⼈就劝他说:“你虽然不进献⾦银珠宝,攀求富贵,但也应该带⼀些有名的⼟特产,送点⼈情,否则⼈家对你有
看法,还会故意找你⿇烦。”
于谦只是潇洒⼀笑,打趣地说道:“只有清风,我为官的时候是为国为民,⼜不是为某⼀个⼈,只要认真做事,⼜何须
担⼼别⼈呢。”
后来为了这件事情,他还做了⼀⾸诗,以⽰⾃⾝明志,说到:绢帕蘑姑与线⾹,本资民⽤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
得闾阎话短长。
所谓“绢帕、蘑菇”就是别⼈建议他带的当地有名特产,⽽于谦却说,这两个东西只是供民众享⽤的,最后却因为上级的
恶意搜刮,⽽让这些东西成了祸害百姓的⼯具。
⽽在诗中,他同样也表明了⾃⼰的态度,那就是⾃⼰进京什么都没有,只有两袖清风。
《道德经》有⼀句话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意思是说:⼈的内⼼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往往被私欲所蒙蔽,导致观物不得其正,⾏事则失其常。
所以我们要尽⼒使⾃⼰的内⼼,恢复到虚明、宁静的状态,这样就能看清万物蓬勃⽣长、体会循环往复的道理了。
所谓“五⾊令⼈⽬盲,五⾳令⼈⽿聋,五味令⼈⼝爽”,过度的追求感官的享受,最后必定会因为纵情于玩乐之中,⽽导
致感官上的觉知丧失,弄得⾃⼰⼼神不宁,魂不守舍。
这⼀切的根本,就在于被物欲遮住了⾃⼰看清事物本质的识见,正如开篇中的⽗亲和⼥⼉⼀样,正是因为眼睛只盯着财
物,最后竟然丧失了辨明是⾮的根本。
⽽解决这⼀切的⽅法,就是淡泊物欲,使内⼼回归于虚明、宁静之中。
⼈⽣欲海难填,有欲望本是⼈之常情,但是却不能任由欲望吞噬⾃⼰的内⼼。
如果过分追求欲望⽽不⾃知,不仅不会使⾃⼰感受到⽣活的美好,反⽽会在欲望的驱使下失去⾃我,这样必然会造成⼈
⽣⽆尽的痛苦和灾难。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化,体悟不⼀样的世界,看见不⼀样的⼈⽣。
收藏
举报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1:0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764661405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明是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明是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