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驮粮食

更新时间:2023-03-13 09:52:41 阅读: 评论:0

女生贾梅读后感-五月天停停

驮粮食
2023年3月13日发(作者: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知识点、教案及

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学问点

字:淌、迈、驮

词:欢乐、时间、粮食、迟疑、松鼠、困难、劝慰、摸索、深情

重点句子:

1、他驮着粮食飞速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淌

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迟疑中的小马一抬头,观察了正在不远

处吃草的牛伯伯。小马抓紧跑过去问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里的水深

不深呀?”

2、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

3、小松鼠翘着她美丽的尾巴,睁着圆圆的眼睛,很仔细地说:“前两

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当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

4、马妈妈老远地就观察小马低着头驮着粮食又回来了。心想他肯定

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去问小马。小马哭着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知了

妈妈。妈妈劝慰小马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5、小马和妈妈又一次来到河边,妈妈让小马自己去摸索一下河水有

多深。小马当心地摸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

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

知道。

中心思想:

本篇文章叙述了小马过河遇到困难的事情,可是他的妈妈让他自己亲

自尝试,最终自己解决了困难。它想要告知我们的是:以后遇到了困难,

不但要多听别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自己还要勇于尝试,别人的阅历不肯

定适合自己,只有亲自去尝试,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动动脑筋想一想:

1、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由于小马要帮忙妈妈去河对面的村庄去送粮食。

2、小马在遇到困难后回家问了妈妈,妈妈对他说了什么呢?

妈妈带小马一同到了河边,妈妈让小马自己去摸索一下河水有多深。

小马当心地摸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最终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

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3、为什么牛伯伯说河水很浅,而小松鼠说河水很深?

由于牛伯伯很高,腿很长,所以河水对他来说很浅;而小松鼠很小,

很低,所以河水对他来讲很深。

4、小马转头向村子跑去。他今日特殊快乐,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由于小马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了困难,并且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

应当亲自尝试,才能找到更适宜于自己的方法。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熟悉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

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

深”?

课前预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了《坐井观天》,同学们很喜爱读,今日我们再学习一

篇童话故事,同学们肯定会觉得很好玩。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

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

片正音。留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匹:是三声,不要读成“p”或“p”

如:读二声,留意和方言区分。

突:读一声,不要读“t”。

然:读“rn”,不要读成“yn”。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思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

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订正。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情愿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

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其次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索: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

很情愿帮忙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

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情愿做事。还可以换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索: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

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犯难了?它想到了

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犯难了。

“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拦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

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

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索: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留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即跑到河边……”

(留意“立即”)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预备过河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拟,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展

比拟,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

之所以说法不同,是由于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

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

要求学生按“由于老牛……所以说……;由于松鼠……所以说……”的句

式答复。

(3)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赶忙收住脚步,不

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即”跑到河边预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

马“赶忙”收住脚步。“立即”、“赶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

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

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五、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答复,

说得安静,由于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

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2、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挡住他大叫”,后面的话用的是

感慨号,表示语气加重。“小马!”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一

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其次个“别过河”语气要

加重些。

3、“小马惊讶地问”,不是一般地问,“惊讶”,吓了一跳,表示小马

可怕,紧急。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

4、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是拿不定办法,无可奈

何,只好回去问妈妈,要读得轻缓。

5、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一、朗读第七自然段

思索: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

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

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马来到河边,老牛说河水浅,它“立即”预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

小马“赶忙”收住脚,不敢过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只是听别人一

说就信以为真,肯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索的根底上,再亲自试一

试。由于别人说的,往往只适合别人。别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

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思索: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

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

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由于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

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三、指导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小马的话中“过……过不

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

说话时心里很犯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四、总结全文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

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五、指导书写生字,分析记忆字形

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

匹:共4画,笔顺是:

事:共8画,笔顺是:

然:共12画,笔顺是:

“愿、半、袋、挡、如、道”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

字分析记忆字形。

麦:上下构造,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夂”,不要写成反文“攵”。

突: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终一点。

2、练习写字。

(1)每个字写三遍。

(2)自己对比范字,评一评,自己哪个字写得好,还有什么缺乏。

(3)组内相互评议,在写得好的字下面加点。

(4)在评议的根底上,有针对性地再练写生字。

六、重新组合学习小组,选择合作完成以下一项任务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3、编课本剧表演《小马过河》。其他同学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

4、想象,小马过了河,在答复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

里,见到妈妈,它会说些什么?其他同学评一评想象得怎么样。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一课生动好玩,对话许多,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而

要真正到达分角色朗读的目的,需要以读好每一个人的语言为前提。文中

虽然“说”字一样,但“说”的语言与神态却不同。不同语气、神态、动

作的“说”云集此课,如“连蹦带跳地说”“快乐地说”“仔细地说”“叹

了口气说”“难为情地说”“低下了头说”“亲切地说”;还有那些“说”的

“亲戚”,如“大叫”“问道”“惊讶地问”。更有六处单一个“说”字,至

于语气和神态,自己心领神会便是。于是,教学此课,便抓住不同的”“说”

进展教学设计,强化朗读训练。

先是让学生动笔墨读书,在文中用曲线划出各种各样的“说”,然后

分组共同试读,要求入情入境,仿佛文中的角色乃自己,并以“谁读得有

声有色,头饰将戴在谁的头上,角色将有谁来扮演”为“诱饵”,激发孩

子读的兴趣读的水平。学生读得投入,又如“做嬉戏”般轻松,各种声音

此起彼伏,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生读,师读,生生互读,师生互读等

多种读的形式让孩子们“读书多遍也不厌倦”。等由“读的量变”到“读

的质变”后,敲定分角色朗读的人选,示范过后,再以小组形式给人人担

当角色的时机,让人人过把“读”瘾。此时此刻,课堂的精彩与高潮便水

到渠成。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9:5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72361140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驮粮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驮粮食.pdf

标签:驮粮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