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

更新时间:2023-03-13 09:24:31 阅读: 评论:0

微信备份通讯录-仙人掌怎么画

言语行为
2023年3月13日发(作者:宁静心)

studentParentsociety132

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世界已对教育的价值给与高度的重视,各

国都已经把教育改革作为国家的重点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近年来尤其

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改革,相继出台了有关幼儿教育的文件和政

策,尤其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学前教育更是迎来了

“它”的春天,一展它的风采。

对幼儿来说在幼儿园主要是发展学习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

质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良好的行为也包括幼儿的言语行为,在

言语行为中最应该养成的是幼儿主动表达、倾听、沟通交流的习惯或

能力。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目标之一,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改革

无疑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亮点”,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作

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发展幼儿自主

学习更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说话”是幼儿乃至全人类

的一种表达自我或与人交流的形式,是让别人或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

的意图或观点以至表达、调节自我和促进“你我”之间的沟通以使产生

“对话”,促进交互、启发、告知的功效。幼儿主动发起的言语更能表达

自我的内心一系列的行为,是幼儿主要的与世界交互的主要形式,也

是解读幼儿行为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基于对幼儿园的实践对个案的观察对幼儿主动发起的言语行为

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了解幼儿的言语行为的主要分类,以对幼儿言语

的发展得以把握。

1幼儿言语行为

言语是指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

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言语行为主要是针对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而提出的,

即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

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

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在

之后的研究中美国哲学语言学家约翰.舍尔(Searle)对言语行为有了深

入的探讨。针对言语行为提出了详细的分类和解释。以说话人为出发

点:陈述愿望;询问愿望。以听话人为出发点:陈述能力;询问能力;陈

述意愿;询问意愿;陈述将来的动作;询问将来的动作以动作为出发

点:陈述理由;询问理由。并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阐述类指令类;试图

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

幼儿的言语主要包括外部言语和独白言语。外部言语主要是指由

幼儿主动发起的对人、事物所出声的言语行为。独白言语也叫自言自

语,是指儿童用于自我交流、自我引导和自我调节行为的言语。通俗的

讲就是幼儿自己对自己所发起言语行为。

2对幼儿主动发起的言语行为的分类

2.1对幼儿主动发起的外部言语行为的分类

按照说话来分主要分为以说话人为出发点的言外行为;以听话人

为出发点的言外行为;

2.1.1以说话人为出发点的言外行为

案例1:在拼插积木时,幼儿说“老师,看我的”说着时右手食指还

点着地板,“还有一点”教师说,排好之后,C跑过去嘴里不停的喊“老

师、老师、老师,看我的”老师说:“你拼的太好了”C回来继续拼接第六

排的积木,“是奶酪吗?”回答教师向A提问的问题,说完之后继续操作

活动。

在这段时间里幼儿共主动发起四次言外行为,其中三次主动发

起的言语行为是对教师的,一次是对幼儿的。针对这三次师幼互动行

为主要是由幼儿主动发起的,主要目的是陈述自己的意愿,希望得到

教师的关注。在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之转为同伴身上,希望通过对教

师对同伴提出的问题回答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关注,以帮助同伴解决问

题,给与建议性的策略。

2.1.2以听话人为出发点的言外行为

案例1:在C完成自己的活动后,对身边与自己玩的一样活动的E

说:“你叫什么名字,E?”接着又与E进行了多次回话,其中对话包括

对E活动的指导言语,例如:边帮E排积木并说“你看看,这样摆的话,

是不是就可以了,就拼接上了”。并停下手里的活动看向E又说:“是不

是?”

幼儿的言外行为按照不同的目的可以分为:指令类、表达类、承诺

类、阐述类、警告类,指令和警告类的叠加类。按照在观察中的编码在

幼儿言语行为出现的频次高低,频次依次为是指令类、表达类和叠加

类、宣告类、警告类、阐述类等,以下主要对指令类、表达类、和叠加类

的案例进行分析:

(1)指令类。指令类是指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情,指令类在幼儿

的言语行为中出现的频次是非常多的,通过自己的权威使别人来做些

事情,其中指令类的言语主要表现在同伴之间的交流与活动中,在于

师幼言语中幼儿没有出现指令类的言语,这说明在幼儿言语中存在话

语权的现象,存在着“言语的不平等”,谁拥有话语权则谁的指令性的

言语就会居多。

案例1:D在益智区玩《摩天大楼》活动时,当C收完材料,回去的时

候发现了D还在那里完材料,就立刻对D说:“音乐响了,没听见啊?”D

没有理会C,紧接着C提高了音量说:“该收玩具了……”强着把D的材

料夺走放回了盒子里,并看了一眼D说:“快点,放回益智区,该做操

了”……

由于D遇到了对于他来说是很大的操作难题,可由于C只知道时

间到了而不知道D为什么没有收玩具的原因的情况下,对D进行了“语

言攻击”,试图通过语言来暗示D去干某事,以命令的口吻让别人做出

自己期望或应该怎么做的言语。言语中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和“情绪

性”的语气和态度。

(2)表达类。表达类是指表达类:表达对某一现状的感情和态度。

在幼儿活动中都会时不时的伴随着言语的出现,这与幼儿思维发展的

特点有关,通过言语来表内心的感受和对现状的一种态度,不满或满

幼儿主动发起的言语行为

——基于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

李 丹

(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 要:幼儿的言语行为表现是幼儿在幼儿园最直接和最能映照幼儿内心世界的产物。基于在案例的观察和分析下以探讨由幼儿

自身主体主动发起的言语行为进行规整,以对幼儿言语行为进行分类。

关键词:言语;外部言语;独白言语

133

教师讲座

2020年第10期

意。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可以通过他的表情和言语、动作反应出来的,

不仅幼儿,成人也是一样,虽然可以把言语内化为内部言语但是通过

成人的微表情或动作是可以窥视他的内心世界和想法的。在幼儿园中

幼儿表达自己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语言来展现。通过语言来引起比人

的注意或认同获得一种存在感或归属感,是一种心理上的发泄或不

满。

案例1:C:“老师,我拼好了”、“老师,我拼好了”、“老师,我拼好

了”,幼儿一边向老师所在的方向跑去,一边对教师喊到。

可以看出幼儿是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渴望,希望通过言语

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并对他的作品做出“一定的评价”。也许是希望

教师给与意见也许希望教师给与肯定和表扬。

案例2:由于活动当天是九一八事变的纪念日,警报被多次拉响,

C对教师说:“老师,警报要拉一天吗?感觉太吵了!”。

因外界的环境而引起的幼儿言语的变化,多次的警报声而引起幼

儿的“反感”和疑惑,用以语言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态度。

(3)叠加类。叠加类是指在幼儿主动发起的言语行为中有指令类

的成分和警告类的成分的言语,被称为指令类和警告类的叠加类言外

行为。这类的言语主要也是发生在幼幼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都会出

现的一种言语行为,但最为突出情景是在幼儿发生冲突或矛盾之时幼

儿伴随而产生。

案例1:在制作区幼儿H进行剪裤子并缝裤子活动时,H在剪好裤

子之后,再缝裤子时一不小心把腰也缝了,这时对面坐的S发现了H的

错误并试图给H过来指出他的错误,并想说什么,这时H以很快的说话

速度对S说到:“坐下,闭嘴!”

幼儿言语中带有很强的命令和警告成分,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不

让S说出他的错误和对自己“指手画脚,言加指导”,他已经在看出别人

意图的情况下,主动发起言语并对其行为给与回应,以表达自己的观

点和意愿。

2.2对幼儿主动发起的独白言语行为的分类

在幼儿园阶段自言自语是幼儿最为典型的语言表达方式,Berk

(1995)研究中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说话会变得越来越简化和

不完整,发出的声音也不再是陈述的完整句子,而逐渐呈现出思维的

特征。在以后的研究中主要是对比维果茨基观点的研究,Kohlberg把

幼儿的自言自语分为七种,还有Berk对自言自语的详细分类和论述,

在我国主要是彭茜对自言自语的研究,在研究中指出自言自语有至少

以下的分类:问题解决;自我激励;情绪宣泄;模仿表演;自娱自乐。

以下是在观察中对幼儿的自言自语的分类:

2.2.1语言游戏

(1)字词。字词是指幼儿在活动时主动发起的与任务有关或无关

的一些词语。字词有时候代表着意义,有时候是毫无意义的只是发出

的字词。

案例1:C在操作图形配对《找影子》时,在发现一个小狗的影子的

图形块时,突然大声的说:“小狗”“影子”“汪汪”。

幼儿发起的字词代表着一定的含义,是与幼儿操作活动相关的任

务,但后来又有联想的成分在字词中,由于自己操作活动的主体而引

起了想象的游戏,只是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主动发起的字词。

案例2: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一直在说:“汽车”“飞机”“坦克”“导

弹”并发出与之相应的声响,一直重复着这些字词,在十五分钟内重复

了六次,一直循环往复。

幼儿发起的字词是与他的任务毫无意义的字词,只是在那里因为

“好玩”还是什么,只是发起重复字词,其注意力并不在言语上而在自

己操作的活动上,字词的发起只是伴随或无意的,不代表任何意义。

(2)哼歌。哼歌也是一种伴随性的言语,是幼儿在操作活动时哼唱

的发起的言语行为,不是对任何对象而发起的自言自语行为。

案例1:幼儿在早晨晨间活动时间里,坐在小椅子上,幼儿突然唱

起“老爸,老爸,我们去哪里呀?你是我的大树”

(3)数数。数数也是幼儿在自言自语行为中常出现的一种言语游

戏。幼儿只是把数数当成一种游戏来玩,而不是为了任务而去数数,对

数的认知和量的对应。只是随意的

案例1:幼儿在积木区以积木建房子时,C幼儿说:“1、2、3、4、5、

6、7”,“1、2、3、4、5、6、7”,“4、7、1”,“1、3”。

2.2.2自我指导

(1)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自言自语是指儿童在问题解决情境中自

己引导自己解决问题的言语。

案例1:还是在图形闯关游戏中幼儿在操作中,自言自语的说:“我

应该把这块给去掉,换一块短的”。“嗯,对了,还有颜色,得找一个图形

一样的红色材料”……

(2)表达自己疑惑的自言自语。

案例1:在幼儿操作材料时,说:“怎么两个呀?”……

案例2:在幼儿在美工区画水粉画时,说到:“怎么了?”“为什

么”……

(3)表达自己的期许。

案例1:在操作活动中幼儿遇到了困难,但是幼儿经过对次试图解

决问题,最终还是未解决,这时他说:“我不信找不到你”“我一定把你

给闯过去”……

案例2:幼儿在画蛋壳画时,并自言自语说到:“就画树,画,我要画

一颗苹果树,再画几颗其他的树,再画点小花、蝴蝶……”

2.2.3情绪表达

情绪表达在幼儿自言自语的言语成分中占有很大的频次,在幼儿

的自言自语行为里有很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的言辞。通过幼儿的

自言自语也可以看出幼儿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的特点。

案例1:在幼儿活动时,时常会出现类似的语气词来表达幼儿对自

己所处的情景之中的一种积极情绪状态反应,例如“哇塞”、“好厉害”、

“你真行”、“闯关成功了”、“成功了”、“完成”、“这个很简单的,加油

吧”。

案例2:在幼儿活动中也会出现一些消极情绪状态的反应,例如:

“吵死了”、“怎么回事,那么难?”、“怎么又下雨了”、“什么时候可以出

去玩”、“这个又不行”。

言语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幼儿通过言语来表达思维的逻辑性及其

思考性,在观察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言语行为,通过言语行为来窥探

幼儿的内向世界,以直击幼儿的内心渴求,解读幼儿的心理和需要。通

过言语行为,教师可以更好的把握幼儿在不同情境及其语境下幼儿的

言语行为,以正确的对待幼儿的言语及其言语背后的“意图”。

参考文献:

[1]张瑜.文学言语行为论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2]黄凌云.关注观念行为——幼儿园教师对儿童自言自语的反应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白学军.国外对儿童自我言语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0(1):35-40.

[4]彭茜.儿童为何自言自语——个案的观察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

(9):17-18.

[5]王晓芬.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看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J].上海:幼儿教

育(教育科学版),2007(9):39-43.

[6]杨宁,王玉.论幼儿自言自语的自我调节作用[J].上海:华南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10.

[7]刘晓峰.论自言自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第30卷第5期(33-37).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9:2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70671140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言语行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言语行为.pdf

上一篇:跳远通讯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言语行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