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在《生物多样性公约》里,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
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给出了一个较简单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
它们所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或层次)。1.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
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
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
物质的突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基因位点内部核苷酸的变化。前者称为染色体的畸变,后者称为基因突变(或点突变)。
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生物产生遗传变异2.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
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及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在阐述一
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
的多样性,可分为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两大组分。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
的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生物群落所组成,生物群落多样性是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方面的多样化。
三、景观是一种大尺度的空间,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
统。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景观多样性的成因:自然生境和人为干扰。
四、大地女神假说主要观点:1.地球表面现有的物理化学状态(温度、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势及大气层的气体构成等)是由地球生物圈中的生物总
体来控制的。2.如将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排除,然后用物理化学方法计算大气层各种气体达到平衡时的构成成分,则地球大气层的组成与火星和金星非
常相似.
五、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一、基本模式:1、从热带到两极(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物种多样性逐渐减小。2、随着海拔增加,物种多样性逐渐减小。
3、随着气候干燥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逐渐减小。4、在海洋或淡水水体中,物种多样性随着水深增加而逐渐减小。
六、二、在植物群落中的特点:1、在温带陆生植物群落中,湿度中等的群落往往比潮湿或很干燥环境中的群落物种多样性高。2、在湿度中等的群落
中,具密闭林冠而下木生长受抑制的森林群落,其物种多样性要比乔木稀少、下木和草本植物茂密的群落低。3、常绿针叶林要比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
样性低。4、中度干扰强度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高。
七、更大的面积拥有更大的物种多样性原因:更大的面积内有更多的个体数;更大的面积内有更多的栖息地;更大的面积内有更多的生物地理区系。
八、岛屿的定义:一个自我维持的区域,区域内的物种起源完全来自外界区域的迁移;广义的定义:被异质性生物群落所隔离的区域。岛屿生物地理
学理论中的关键在于迁移。迁移是指不在岛屿上的物种繁殖群体在岛屿上的出现。
九、生物多样性的时间格局:时间尺度不同,时间格局也不同,这里重点讨论生态时间尺度。
一、生态演替模式:草地弃耕地,物种多样性随演替进行逐渐升高。森林恢复演替,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总体多样性先增后减。总之,在生态
演替过程的初期物种多样性是升高的,当趋近演替顶极阶段时,物种多样性减少或趋于平衡。测定时样方大小的影响很大,过小的样方不能反映较大地
区物种多样性特征。比较物种多样性,要注意取样面积这一因子。
二、季节变化模式:在一些地区,一些生物种类的居住点有时在一年内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对一个固定的地点来说,某些种群在这时可能迁入,而有
些则可能迁出,从而导致该地物种多样性的周期性季节变化。如动物的迁徙。在多种类型的植物群落中存在着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年周期模式,热带和亚
热带群落中发生上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并不一定是气候条件的季节变换
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一、假说:1.进化时间学说:热带群落比较古老,进化时间较长,环境较稳定,多样性较高;相反,温带和极地群落从地质
年代上讲是比较年轻的,遭受灾难性气候变化较多,所以,多样性较低。2.生态时间学说:考虑更短的时间尺度,认为物种分布区的扩大也需要一定的
时间。3.空间异质性学说: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环境的复杂性越大,物种多样性也越大。4.气候稳定学说: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动植物的种类就
越丰富。5.竞争学说:在物理环境严酷的地区,例如极地和温带,自然选择主要受物理因素控制,但在热带,生物之间的竞争则成为进化和生态位分化
的主要动力。因此,热带动植物较温带具有更精细的适应性,物种多样性更高。6.捕食学说:Paine认为捕食将被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水平,减轻
了被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有利于更多的被食者种的共存。捕食者促进物种多样性提高,对于每一个营养级都适用。7.生产力学说:如果其它条
件相等,群落的生产力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物种多样性就越高。上述7种假说,实际上包括6个因素,即时间、空间、
气候、竞争、捕食和生产力。这些因素可能同时影响着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各学说之间往往难以截然分开。也可能的是在不同
生物群落类型中,各因素及其组合在决定物种多样性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主要受3类生态因子的制约:1.主因子:地理和自然因子,这是一些大尺度的全球或区域的物理影响因子。这类因子又可分为4种,
即历史和年龄(生态系统形成的时间越古老,生物多样性就越高)、梯度(生物多样性随环境梯度,即纬度、海拔、深度、干旱度和盐度的变化而变化)
生境适宜性(水热为主)、面积(生物多样性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隔离(又可称岛屿化,生物多样性随隔离的增加而降低)2.区域或较小尺度的生态
学模式:又可分为4种,即生产力(全球尺度上,生物多样性随生产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局地,生产力的增加或降低通常会降低生物多样性)、生境
异质性与镶嵌性(生境种类越多,物种多样性越高)、生境架构(生物多样性随自然生境架构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3.相互作用的内部因子:又可分为
4种,即演替、种间干扰、扩散与拓居
二、影响机制生物因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生产力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尺度而异。在局域尺度上,群落生产力的增加将降低物种多样性。
种间关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种间协作可以改善环境和促进高幼年个体的补充与更新,从而减少死亡率和促进定居(或萌发);
土壤微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少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决定子。土壤病原体对群落植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有重要影响。
非生物因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干扰、空间异质性等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干扰和空间异质性是调节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干扰可以阻
止一个或少数种在竞争中占优势,维持生物多样性。自然或人为干扰(如伐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境的异质性、改变种间的竞争平衡、
从而形成特殊的生境来实现的。
气候因子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从极地和高山气候向热带和低地气候,在温带地区,由内陆大陆性气候的向海洋性气候生物多样性增加。在中、高降水
量的地区,树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温度和降水变率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也较大
土壤因子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在自然条件下,热带树种多样性随土壤肥力的增加而增加。但人工施用N肥将会降低物种多样性;地被层的增加也将
显著降低物种多样性。
火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火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很大。火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干扰,火烧的体制和强度不同,对森林和天然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不同。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许多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生物多样性。其它因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活跃地点:是指容易导致物种多样性增加的地区。这种现象在自然界非常普遍。两种类型:①地震频繁地区;②交错带。
中性理论:集合群落水平上,考虑物种形成与灭绝之间的平衡,分析区域内物种数-面积关系;在局域群落中,计测群落组分种的相对多度分布,对群
落进行统计学的整体描述;因而可假定诸物种在生态上是等价的。
生态位理论:考虑各物种的基础生态位、竞争与捕食对局域群落构建的作用,注重关键物种或物种组合对相应的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所以不能认同中
性理论关于群落组分种生态等价的假定。
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随多样性增加而增加,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机制:(1)取样效应。一个或者少数几个物种可能对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有很
大的影响。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增大了高生产力物种的出现几率,这就是取样效应。取样效应假说认为,在物种水平上高竞争能力是与高生产力存在正相
关。取样效应包含一个假定:群落是由从物种库中随机挑选的物种组成,然而自然群落究竟是不是随机的组合而成尚有疑义。(2)互补效应:随着物种
或者功能群丰富度的增加,因物种之间的生态位分化正相互关系提高初级生产力。互补和促进是导致超产现象的两种主要机制。超产现象是指植物在混
播时的产量超过单播时的预期值。互补效应产生的原因是通过生态位的分化降低种间竞争的强度。如果不同物种利用不同的资源、或者在不同时间或者
空间的不同位置利用同一种资源,那么群落可获取更多的资源总量。
时空尺度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影响;1)在局地范围内,资源竞争、生态位的分化和捕食作用可决定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动态,而在区域
范围内,物种的扩散过程、干扰及环境因素的空间变化格局、斑块间的关系、景观结构对生态系统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2)在空间尺度上,单个斑块
内的取样效应在区域尺度上变为的资源互补性利用;在时间尺度上,取样效应在短期实验(1~3年)中作用比较突出,而资源互补效应在长期(5~
6年)实验中更加显著。3)随着群落演替时间的延长,多样性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增强趋势,且资源互补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
保护生物学:理论与实践,遗传多样性(种群大小,MVP)物种(种质保存、异地原地保护、野生动物回放等)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和物种的)层次上
的保护。
恢复生态学:目标群落(地带性的顶极群落)及自然或近自然的恢复途径、FPER型的森林植被恢复途径,恢复成功的评估(物种多样性、碳汇、水文
过程等生态系统功能),驱动效应、物种冗余等。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一、生态方面1.灭绝物种的不可恢复性。2.退化生态系统的不易恢复性。3.功能群替代的种源库。二、经济方面:直接和间接的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伦理学基础1.生态伦理学观点的共识:人类的义务2.伦理学、生态伦理学。3.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四.美学的角度;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美感的动力。1.生态美感。2.定义的探讨:“美是协调”,“小就是美”等。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或生活中的各种物质的总和。一般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类型:气侯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能源: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生命的自然资源。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资源和其它非生物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可
再生的自然资源,如果进行合理开发(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能够长期予以利用。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两个方
面。1.消费使用价值:指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消费的一些自然产品的价值。2.生产使用价值:指商业上收获时,用于市场上进行流通和销售的产品价
值。生物资源产品一经开发,往往会具有比其自身高出许多的价值。间接价值:生物资源的间接价值是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它并不表现在国家的核
算体制上,但它们的价值可能大大超过直接价值。而且直接价值常依赖于间接价值,因为收获的动植物物种必须有它们的生存环境,它们维持着生态系
统的功能。没有消费和生产使用价值的物种可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供养那些有使用和消费价值的物种。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包括功能性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科学价值四种。
功能性价值: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使光能经绿色植物进入食物链,从而给可收获物种提供维持系统。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增加碳汇、吸收CO2、放
出O2。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稳定水文,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娱乐和生态旅游
选择价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尽可能多的基因,可以为农作物或家禽、家畜的育种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
存在(象征)价值:有些物种,尽管其本身的直接价值很有限,但它的存在能为该地区人民带来某种荣誉感或心理上的满足。
科学价值:有些动植物物种在生物演化历史上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搞清生物演化的过程。
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和价值估算1.服务:食品、燃料纤维制品和药品,交通、保护和居住的建筑材料;空气和水的净化,废物的解毒和降解,使洪水、
旱灾气温极限和风力趋于缓和,使地球的气候稳定、温和;土壤肥力的产生和恢复包括养分循环,病虫害防治;维持遗传资源作为谷物和家畜品种、
药品和其它产品的关键来源;文化和美学利益的物质基础。
有关生态系统功能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4种假说,即冗余种假说、铆钉假说、不确定假说和无效假说。
铆钉假说:物种多样性就像一架飞机上的铆钉,个个都同等重要冗余种假说:生态系统中除了少数关键物种外,任何种都有可能是多余的。不确定假
说:生态系统功能随生物多样性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却是不能预测的。无效假说: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去除或增加对生态系统功能没有明
显影响,或者说生态系统功能对物种数目不敏感。上述假说都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但仍很有意义。就物种在生态系统的功能中所起的作用而言,上述观
点可总结为:①重要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依赖于生物的多样性。对该假设的验证主要通过一些物种的丢失对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的影响来进行。②简单
生态系统(低物种多样性)也同样可以完成复杂生态系统(高物种多样性)的基本功能,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超过一定的必须数量以上的物种都是冗余
种。
如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过程划分成若干类型,那么每个过程都可能由一个可以相互补充的一组物种(即功能群)来完成。必需的功能可分为营养、生
物地化以及结构方面的,而关键种则是这些功能群的核心成员。
功能群和物种可替代性:物种功能群地划分引出物种在生态系统功能上的可替代性和冗余,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冗余那些物种对生态系
统功能最为重要。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1.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断化。2.掠夺式的过度利用。3.人类社会特有的价值观念改变物种多样性的数量分布。4.环
境污染。5.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6.外来种的引入。7.全球气候变化将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巨大伤害。一些物种可能消失,因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农事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影响:农事活动如土地利用模式、耕作、作物间套种植方式、放牧、农药化肥的高度使用以及农业动植物品种改良等,
对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农业生产动植物的类型与品种产生重要影响,动植物对农业景观的适应直接受农业生产活动的干扰,间接受可
利用食物等生存资源数量的限制,一些农业发展措施如土地的开发利用导致生境根本性的改变,从而导致生物种群的明显改变。1.土地的农业利用规模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农业耕作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农田杂草防治措施和杀虫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放牧对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5.作物间
套轮作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6.动植物品种改良对农业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污染并不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胁迫,生物对污染的适应机制及进化格局与自然胁迫条件下的情况并不相同。
环境污染是一种生态破坏。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物种大灭绝在很大程度上与全球扩散的环境污染有密切联系。1.遗传多样性的丧失。2.物种多样性的丧
失。3.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4.生态系统复杂性降低。
外来入侵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以及人类造成损失或灾难的过程。对于特
定生态系统或栖息地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来生物。因而外来生物或外来种通常是指物种出现在它正常的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一个相对概念。
而外来入侵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息地、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入侵途径:有意识地引进:用于农林牧渔生产、生态环境改造和恢复、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物种,尔后演变为入侵种;无意识地引进:随着贸易、
运输、旅游等活动而传入的物种;自然入侵: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
入侵成因:缺乏有效的科学知识与信息;缺乏对引进物种的利益与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盲目引进;淡薄的生态意识与不顾生态后果的经济利益驱使;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1.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2.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食物网络结构的崩溃。3.本地物种的灭绝与消失。4.农林业病虫
害爆发外来种在适宜的生态气候下,往往是爆发性的,种群呈指数式增长,难以控制。5.高额的防治费用。6.威胁人类健康
阻击外来入侵物种: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管理;加强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的能力建设;加强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有关的科学研究。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性:1.物种灭绝的速度。2.栖息地的丧失。
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前者指在自然界(陆地或水域)划出一定面积,加以保护,称为“保护地”。保护地有多种类型,其中
最主要的是严格的自然保护区,限制和禁止捕杀和采集等,控制人类的其他干扰活动;此外还有国家公园、自然历史纪念地等。后者是把保护对象迁出
原地以外,以特别设计的设施进行保护,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基因库、种子库、繁育中心等。
关键种的保护:常常有些种对生态系统具有控制性的影响,被称为关键种或关键种集。如果这些关键种或关键种集丧失,其他种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
将受到严重影响。它们的确定和保护对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必须从现在做起,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人们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要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协调一致,是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不是对资
源和环境的封闭式保存,而是要求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将保护和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确立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发展目标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加速开发替代性资源,加速开发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减少社会、政治、经济
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减少国际、国内的各种冲突,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生。和平、稳定才能持续发展。
绿色产品,就是不仅产品本身的质量要符合环境、卫生和健康标准,其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也要符合环境标准,即不会造成污染,不会破坏环境。
如绿色食品,绿色电脑,风力冰箱,无氟冰箱等。绿色行动,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公众为保护环境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保护环境,
崇国土治理与绿化造林工程
乐观派描述的前景:未来世界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将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带给人们新奇、舒适、健康的物质享受和极大的便利。
审慎派的观点:盲目乐观者勾画了一Utopia。
中国生物多样性一般特点: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态系统丰富多彩,空间格局繁复多样性。1.物种高度丰富。2.中国的动物也很丰
富。3.特有属、种繁多。4.区系起源古老。5.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野生亲缘种质资源异常丰富。二.生态系统类型多。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各
种类型(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荒漠、草甸,高山冻原等)。
三.空间格局繁复多样。中国山地还有两个突出特点:1.垂直高差大;2.汇集了各种走向。这也正是中国生物种高度丰富的重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不减少基因与物种的多样性或者不破坏重要的生境和生态系统的方式,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以保证人类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义务主要有:在政策规划方面:《公约》规定要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国家策略和规划,强调开展国家水
平的行动,并将其结合到相关的部门或跨部门的规划和政策中去。原因:第一,只有在国家或地区水平上生物多样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生物资源才
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第二,各缔约国最有可能重视在国家水平上确定的优先重点,而不是主要考虑全球意义而确定的优先重点;第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如此复杂,具体任务的完成只能依靠国家甚至地区水平的工作。在科学基础方面,要求成员国应确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和
保护与持续利用的优先重点,监测不利影响的活动过程和等级。强调土著民族或地方居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此相关的知识和实践经
验应得到保护。
湿地包括:各种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源、泥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水域;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低潮时水深不超
过6米的水域。湿地类型多,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许多珍贵生物物种资源的分布、栖息繁殖地,同时,它还与农、林、牧、副、渔、工业、
旅游业以及人类的生活其它方面密切相关,因而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调
节径流、控制土壤侵蚀、抵御洪水、促淤造陆、控制污染、调节气候及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中国主要湿地类型简况:1.沼泽湿地2.湖泊湿地: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蒙新高原地区湖泊,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东北平原地区与
山区湖泊。3.河流湿地4.浅海、滩涂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滩涂湿地围垦、海水养殖、盐业生产和油气资源开发等。5.人工湿地。
中国湿地的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为什么要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优先重点保护?原则上应当实行全面保护,但因生物多样性的复杂性和人类社会能力的局限性,只能尽可能优先保护具有
重要意义的生态系统,关键地区、濒危、特有、珍稀和关键的物种,特殊基因。
2.原则:就全球、地域、国家、局部、小地域范围等不同尺度的生物多样性来说,应首先对全球范围内特有的、受威胁的、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系统、
物种和基因进行重点保护;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中,物种多样性最为直观和易于度量。物种、特有种、珍稀种及其分布格局不仅
是某一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而且还是选择优先重点保护的生态系统和基因的重要依据。
评估物种的优先保护价值和确定优先保护目标时应综合考虑:目前保护状况(是否妥善安全),现实的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受遗传侵蚀威胁的程度(包
括灭绝风险),遗传独特性,生态地理独特性,不同保护机构各自的优先保护目标,生物学上的重要性(如关键种或相关种),文化和宗教上的重要性,
保护费用比较,能否长期进行等等。
就地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以及在物种的自然环境中维护和恢复可存活种群,对于驯化和栽培的物种而言,是在
发展出它们独特性状的环境中维护和恢复其可存活种群。就地保护的最好方法是在受保护物种分布的地区建立保护区。其意义在于物种不脱离生境或栖
息地,依然能够在自然选择中通过随机交配和遗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为物种进化提供选择材料。同时可保护其它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为种间协同进化提供了空间。
自然保护区是指那些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场所。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持生物遗传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
保护区设计的原则和实践:1.面积。满足最小可生存种群的需要。2.生境类型多样化。3.景观类型多样化。
保护区的功能区划:理想的保护区应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又称为实验区)三个部分,它们各有功能。核心区位于中心,只允许从事非干扰
性活动;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允许从事科学研究、公众教育、生态旅游、采摘果实等非破坏性生产活动;缓冲区外为过渡区,允许人类居住并从事不
危害保护区持续发展的农牧渔业生产。过渡区和缓冲区是保护区和周围社区共同分享经济利益、实施共管和共同发展的区域。
建设保护区网:在相邻的保护区间建立保护走廊带,将若干小的保护区连成保护区网,就可以解决单个保护区面积过小的问题。走廊带宽应视具体动
物而定。
迁地保护的意义和方法:是在对象物种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基因库、水族馆、海洋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濒危的、
比较珍贵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人工辅助的保护。与就地保护不脱离原来的自然环境有根本区别。这种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挽救式的,
可能保护了物种的基因,但是被动的,长久以后,可能保护的只是生物多样性的活标本。因为,毕竟迁地保护是利用人工模拟环境,自然生存能力、自
然竞争等在这里无法形成。通过迁地保护的实践和研究,可以深入认识被保护物种的形态学、分类地位、系统与进化关系、生长、发育、生殖、休眠等
生物学规律、生理机制和与各种生态因子的关系,从而为就地保护的管理、监测提供依据,最终目的还是为回归引种、充实引种等就地保护活动提供生
物材料。当然,迁地保护可以为异地的人们提供观赏的机会,带来一定的收入,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宣传,某种程度上促进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迁地保护设施应满足以下条件:迁地种群正常生存和繁殖的需要;方便管理者实施最大限度地保存其遗传多样性的管理;使动物保持在野外正常生存
所必需的技能;保存个体间正常交往和繁殖、育幼的行为模式;重新引入自然后能适应其原来自然生存的环境。
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原理
所谓珍稀、濒危植物是指那些与人类的关系更密切、具有重要用途、数量十分稀少或极容易因对其直接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处于受严重威胁状况的
植物。植物迁地保护是指把植物的个体、器官、组织等部分移到它们的自然生境之外进行保护,它已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
植物引种驯化包括从野生变家栽和变它地为本地,强调人工驯化或风土驯化,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尤其是为当前是的利用服务,不强调可持续性的问
题,而在取样时极少考虑物种所包涵的遗传多样性;植物迁地保护则侧重于地区的植物区系成分,落脚于保护,尤其强调了遗传基因的维持与遗传多样
性的保护,要求尽可能避免驯化,虽有利用的含义,但它强调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1.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经济动因:1)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率。2)农业、林业和渔业的狭窄的获取。3)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
源的价值4)对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效益的占有、管理和分配不均衡。5)知识及其应用的不足
植物迁地保护的生物-生态学原理
1.个体生态是植物迁地保护的主要依据:以迁地保护地的自然条件为依据,尽可能把稀有、濒危植物移至与它们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中保存。
2.植物区系学理论是进行植物迁地保护必须借鉴的:植物区系地理是研究世界或某一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的组成、现在和过去分布以及它们的起源和演化
历史的科学。它与注重地区性成分的植物迁地保护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植物区系学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成果是进行植物迁地保护必须借鉴的。
3.种间竞争是植物迁地保护应考虑的潜在因素:植物现在分布的生境可能是由竞争或其它生物、非生物因素的胁迫所造成的,而当它们被引种到排除了
竞争者的生境中时,它们的生长发育也许更好。所以,对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时,还必须对一些种类进行竞争关系的分析,然后采取必要的对策。
4.植物迁地保护的群落生态原理:对植物实行迁地保护必须应用群落生态学的原理,以保证迁地保护植物的安全。
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方法
1)活植物整体的迁地保护。使植物的脱离其天然的生境,用人工的方法繁殖并栽培在各种条件下,如植物园、树木园或其他栽培地,让它们繁后代。
a.利用植物园、树木园等对活植物的迁地保护。b.其它栽培环境的活植物迁地保护。
2)种子和组织的迁地保护:种子、孢粉、器官和组织等在人工条件下保存,使植物种类及它们的遗传基因能得到延续,为未来的利用、培育计划服务,
这是植物迁地保护的另一种方法。a.种子贮藏:适用于可在干燥、低温条件下贮藏的种子b.组织培养: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保存物种是近年来才发展起
来的植物迁地保护新方法之一。可减少空间和维持费用。c.基因文库保存法。
迁地保护的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维持
对植物进行迁地保护,人们最关心是能不能保持物种在遗传上的原有稳定性和变异性。采取的措施1)多基因库的样品采集法:植物迁地保护时不仅要
保存物种,而且要尽可能保存遗传多样性。2)迁地保护的有效种群大小:物种保护注重其遗传多样性而要求有一较大的种群,故有“多多益善”之说。
3)迁地保护植物的重复栽培:4)植物繁殖材料的选择:植物繁殖的方法大体上分为有性和无性方法两种。
对于保护种群的大小考虑以下5个因素:代表性;防止选择流失保存性:保持性:资源:最小种群(MP)或最小存活种群(MVP)。广义的MVP概念有两
种:一种是遗传概念,主要考虑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对种群遗传变异损失和适合下降的影响,即在一定的时间内所需的最小种群大小;另一种是种群统
计学概念,即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所需的最小种群大小。
迁地保护活植物的成功栽培1.生境的选择及创造。2.建立多种类、多层次的人工群落3.各生育阶段中的具体问题1)幼苗灼伤问题2)早衰问题3)座
果率低的问题4.迁地保护活植物的有害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对迁地保护植物的危害。1)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2)生物防治措施3)有害生物清除
活植物迁地保护成功的评价:起码的标准:定居成功(从种子到种子)2)进一步标准:保存性与代表性.3)最终的标准:保持性与防止性。保持性(retention)
是指某一居群经迁地保护后能维持该居群的基因频率。而防止性系指随着时间推移,经多代繁殖,不会因选择而出现遗传基因的流失。
植物种子和组织的保存技术:保存种子、孢子和组织等,以使植物的种类及它们的遗传基因能得到延续,为未来的利用、培育之用。这种迁地保护的
方法的好处是所占的空间小,所需的人力资源少,但以后维持需要的投入较大。
2)种子贮存原理:种子的贮藏寿命与种子含水量及贮藏温度密切相关。种子分为正统型(orthodox)和顽拗型(recalcitrant)两类。正统型种子的
种子含水量能被干燥至5%以下而不受伤害,并且其贮藏寿命随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降低而加长,大部分栽培作物的种子属于此类型。热带植物种
子,含水量必须保持某一较高水平,通常不低于15%,否则将失去生命力。如果贮藏时间值一定,种子生命力与含水量及贮藏温度成反比关系。采集
的种子经干燥处理,含水量通常降至10%以下,密封于铝箔袋、铝瓶或玻璃瓶中,在黑暗的低温环境中(长期库为-20℃)予以保存,每间隔一定时间进
行生命力监测,。
3)两种类型种子及贮存:顽拗型种子:这类种子不能进行干燥处理,在日常湿、温条件下干燥也会很快丧失生命力。其种子含水量通常不能降至12%
以下,否则种子将死亡。这类种子主要发生在热带,它们多数在成熟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这类种子需要在潮湿的环境,如湿沙中保存,以延长寿命。
低温环境对这类种子不利,尤其是零下低温。正统型种子:这类种子可以干燥,并在低温下可以采用基因库技术进行种子保存。
4)野生亲缘种在种子库中保存情况:栽培作物的野生亲缘种在育种上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国际社会极其重视栽培作物野生亲缘种的调查、收集。
新建的各种种子库除了收集、保存农作物的传统和地方品种外,野生亲缘种的收集、保存也是一个重点。
组织离体培养技术:离体培养主要是以组织培养的方法保存物种,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物种迁地保护方法之一。对于具顽拗型种子的植物种类来说,
它甚至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种质保存方法。
植物回归引种的意义和有关概念
1.意义:由于多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生态系统退化、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甚至在原产地灭绝、种群范围缩小及数量减少以及遗传侵蚀的发生在许多地
方是无可挽回的。在此情况下,可通过人工引种或回归引种的方法将植物材料栽种(或播种)于自然的或人工管理的生态环境中去,以使其最终确立或
强化成为长期存活的、自行维持下去的种群,使这些植物及其后代融入一个可持续运行的生态系统中去。
2.广义的植物引种和回归引种包括引种:使一种植物在它历史上从未生存过的地方确立生存地位。回归引种(狭义)将一种植物释放到它以前曾生存
过但现已灭绝或认为已经灭绝的地方并加以管理。也称作复原、恢复或重新确立。是连接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桥梁。迁移:将一种植物材料从现在的
分布范围内的某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强化:通过向现存的种群加入新的个体而增加种群的大小或多样性的方法。也称作再储备、补充、增强或扩增。
异地保护动物的重新引入指在某种动物已经灭绝的历史分布区内重新建立该物种种群的活动,不包括通过各种手段向现存种群移入同种野生个体或添
加同种个体。其主要目的是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野生种群已经灭绝或在某个地区内已经消灭了的种或亚种建立野外的、自由散养的种群。
物种的重新引入分3个阶段,即准备、释放和监测。
1)引入前需要进行准备的工作有:①确定引入个体与已灭绝的物种是释放地区原有的同一亚种或地理宗;②了解该物种在释放地区消失的原因,并确
认这些原因已被消除;③了解该物种野生种群的生态、生物学资料;④接种释放地区特有的流行性疾病和家畜疾病的免疫疫苗;⑤选择健康的引入种源;
⑥选择释放策略,如分阶段释放还是一次性释放;⑦了解当地居民对引入计划的意见,若引入的是肉食动物,则此项工作尤其重要;⑧确保重新引入的
个体能得到有效保护;⑨要有足够的经费保证。
2)野外释放后,要对所有个体进行监测,定期进行种群数量统计,对种群生态、行为学和适应性进程进行研究,调查死亡原因,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
如提供食物、降低天敌密度等。
稀有濒危植物回归的方法与技术:稀有、濒危植物的回归也称为“再引种”,是把经过迁地保护的人工繁殖体重新放回到它们原来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
系统或适合它们生存的野外环境中去。
1)植物回归的目标:目标是两个方面,对于生态系统来说,通过回归应提高其生物多样性,增强其群落的稳定性,而不是加速自然生境的退化或对其
动植物种群的破坏。对于回归的稀有、濒危植物而言,它们应是能适应其回归的自然生境,并且能够自我维持,正常繁殖其后代,成为该群落中的成员
并参予其生态系统功能
2)回归的生境要求:(1)回归应在那些灭绝的根本原因已被解除的地方进行;(2)回归应只在那些物种所需要的生境都被满足的地方进行;(3)当使种群
减少的原因大部分解除的时候,回归才能尝试进行。最好是选择它们原来的生态系统的群落,这样成功的把握较大;假如原来的群落不复存在,则要尽
量选择与原来的生态系统相似的群落或生境。
3)对回归植物的要求实行迁地保护的时间不能太长,回归所用的材料最好是种子或实生苗,提供回归的种子和苗木必须健壮,没有病虫害,以保证正
常生长和避免对回归生境的危害。
回归植物的优先类型和调控技术
1)回归物种的优先类型:对农业、药物、商业或工业有重要开发价值的物种和种内分类群;过去或现在用于农村或传统社区持续生活方式的野生物种,
以及那些具有重要文化、宗教和历史意义的种类;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种类,形态或遗传隔离的种类、单种属和孑遗种等;已列进国际、国家和地方法
律保护的种类,具有特殊繁殖问题的种类,地方特有种或孑遗种,以及自然分布极其有限或在区外受威胁的物种。
2)优先物种选择的综合原则:确定还要根据物种被研究的程度和它们是否有足够的种子或苗木供回归所用而定,当然更重要的还要能获得必要的基金。
另外,由于植物回归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难度很大的工作,为了积累知识、经验和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在物种的选择上应由易到难。那些主要由于人
们过度采挖、砍伐作为商品出售而变(人为)稀有或濒危的种类可能容易回归;那些较晚演化而成的稀有种,它们虽然分布在局限的地区或特殊的生境,
但它们一般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它们也可能较容易回归。
生物多样性的综合保护与管理
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辅相成: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只有就地保护生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才能使生物多样性在生
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得到全面、持久和可靠的保护。但就地保护并不是万能的和唯一的保护策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当物种在野生状态
下灭绝不可避免时,迁地保护便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方法。而且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从整体来讲应当采取各种手段在内的综合保护策略,
最大限度地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管理
栖息地的监测和管理:对栖息地进行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栖息地的质量和数量发生的变化,然后根据变化的趋势制定管理措施,使栖息地能够满足
被保护动植物生存和繁殖的需要。物种的监测和管理:目的在于及时了解保护区境内物种数的增减、物种分布区范围的变化、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
生存状态是否得到改善等。监测依据是动物遗留的痕迹(足迹、粪便、擦痕、食迹等)与动物的数量具有线性正比关系。选择监测对象:①若以生态系
统恢复为目的,则监测对象应是生态系统的指示种。如荒漠生态系统,则选对水分依赖性高的种类作为生存环境的指示种。②若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为目的,则选被保护种作为监测对象。物种监测的主要手段是在每个年度(或某个固定的时间段)在固定地区、固定线路、固定样方等监测地区调查出
现的物种、监测对象的个体数或遗留痕迹数量,并进行前后比照,得到物种数、监测对象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的变化,确定或调整管理措施。
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管理
迁地保护的植物遗传资源的数据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护照数据,包括植物采集和引种数据;②特征描述与价值评估数据;③管理数据。
植物迁地保护的管理:植物迁地保护的目的是长期保存物种和遗传多样性。应防止遗传侵蚀、遗传混杂或发生不适应其原来野生或栽培生境的变异,
以便在回归引种时作为物种保有继续进化的基础而长期存在下去,作为种质资源为可持续利用提供多种开发的可能性。
以下因素与迁地保护的人工种群或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组成或变化有关:
被保护植物的遗传基础a.在原产地物种或种群本身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b.采集植物材料的数量以及采集方法。c.由不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
对位置决定的基因分离、连锁和互换特性。2)遗传型突变3)基因重组和引入外来基因(基因流动、基因渗入、杂交)4)选择的种类、选择压力的方
向和强度.5)遗传漂变.
动物迁地保护的管理
在动物迁地种群的管理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持种群的遗传变异并防止近亲繁殖的有害影响,措施如下:要尽可能获得几十只个体作为建群者;
尽快增加迁地种群的规模;建立能够存活并延续所必需的最小种群数量,通常为250—500只动物。繁殖动物的性比尽可能保持在1:1的水平;建立谱
系,人工安排配种方案,避免近亲交配;应在每代增加少量与迁地种群无血缘关系的动物。一旦达到所必需的最小种群数量,就应努力增大世代间隔时
间,从而延缓基因多样性丢失的速度。消除非自然选择压力。民族和宗教文化是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双版纳傣族贝叶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
1)贝叶文化被理解为广义的傣族文化,或者说贝叶文化就代表了傣族文化。贝叶文化指的是佛教文化,在西双版纳更具体的是小乘教文化。它是傣族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已被融入西双版纳傣族的整个文化中。
2)佛教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佛教的教义主张认为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都不外是苦,主张自我解脱和自我拯救;反对扰乱和残害生灵,以求一生
平安度过,渴望社村般的田园风光,美的生活情趣。佛教的许多戒律均把不杀生列为第一条。这样,西双版纳傣族对佛教的全民信仰所形成的传统文化
和生活方式就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与植物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密切相关。
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资源对侗族人民的生存和繁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对生物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使之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中
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地区传统文化体系。从而保证了侗族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持久性,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始宗教:侗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2)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侗族的传
统经济形式,并完全依赖于当地的生物资源3)生产和日常生活:侗族刀耕火种已经存在和发展了数千年,是他们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作
物栽培方式,轮作了2—3年后,人工造林。4)设置防火隔离带是侗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佛道宗教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宗教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作用:我国宗教类别多样,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关联较密切的主要有佛教、道教和民间形成的一些宗教活动,如图
腾崇拜、膳食禁忌、建坟山、建风水地等。佛教、道教和民间形成的一些宗教活动客观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之一就是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佛
教、道教的戒律中多处规定“不杀生”,这种戒律和信念使得道士、僧侣和信教群众形成了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习惯,产生了很好的保护效果。民间
形成的一些宗教活动,如为求得环境安全和吉祥,在住房、村庄、宗祠、坟山周围造林植树,形成了分布全国被称为“风水林”、“照山”、“靠山”、“风
水山”的吉祥地,保护了动植物资源及其环境。古代王朝所建的“皇家园林”实际上是野生动植物与环境的保护地,一些民族地区的图腾崇拜、膳食禁
忌是野生动植物直接得到保护。实事求是地评价上述结果,应该看到宗教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积极、有效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宗教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体现:从宗教文化的角度讲,历代僧、道人都十分崇尚丛林风水,而寺庙周围的植被无疑是风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旦寺庙建立,其周围的山林等植被亦划为寺庙所有,进而对其进行保护管理,使其免遭砍伐和人为破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这在客观上对生
物多样性形成了保护。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植树造林,引种栽培,促进了植被的恢复,保存了种质资源。
2)清规戒约,专职管护,维持了栖息地的完整性3)划定范围,明令禁伐(林、草、柴等),形成了自然保护区的雏形,有效地保护了植被资源。
4)争取官府支持,规范保护行动,为资源保护提供保障。
中国宗教旅游活动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关系
宗教旅游是指游客以宗教所崇拜的圣地、名山仙境、及所遗留下来的著名宫观庙宇丛林为旅游目的的旅游活动。在我国主要宗教旅游是指道教和佛教
旅游。
我国保护区道教现状
1.对神仙的虔诚膜拜、对仙境的向往是信徒对道教的基本信仰。
道教旅游活动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保护区旅游业发展。由于道教活动的场所多位于保护区内著名风景点上,因此道教的名刹古观与
这些风景区连为一体,构成不可分割的景观综合体。促进保护区区域经济、社会效益发展。道教旅游业的发展部分地为保护区自身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有利于"以区养区"。道教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保护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道教团体就业和经济来源。
道教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的负效应:近年来,保护区内道教活动处于盲目发展、过量容纳信徒游客的状况。一些道教活动又与封建迷信混淆不清,道教
团体与保护区管理部门矛盾重重。道教旅游活动协调不当势必导致保护区功能失调,生态环境恶化。对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道观重建,游客过量涌
入所需生活及取暖用材、非科学地修路导致部分森林植被被砍伐破坏,高山草甸、灌丛自然景观丧失;局部区域的原生性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羚羊、金
丝猴等大型珍稀保护动物的正常繁殖过程受到影响,栖息地范围缩小。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对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污染破坏。保护区功能濒于失调,
生态效益下降。影响保护区区域经济发展,降低了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协调道教旅游活动和保护区持续发展对策:协调好道教团体与保护区机构关系。旅游特色塑造与游客环境意识的宣传。生态负荷和旅游容量控制与分
流。保护区功能塑造与功能区划。发扬道教文化积极因素、促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
生物多样性编目是指对基因、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境、景观或它们的组成成分等实体进行调查、分类、排序、数量化和制图,并对这些
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编目的结果不仅仅是一个包含名称及其数量的记录,也包括它们在系统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及管理方面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指为确定与预期标准相一致或相背离的程度而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本质上是对生物多样性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进行反复编目,反映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不同层次上的编目和监测:即在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层次上的编目和监测。遗传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最为薄弱,因为缺乏监测
手段且多数物种的遗传变化不清楚,因而仅局限于家养动植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珍稀濒危物种及农业和工业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通常用一
定区域内物种的总和进行度量。目前的事实是多倾向于那些已知或认为可能对人类有价值或危害的物种,而对一些类群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
藻类及线虫等还所知甚少,任务艰巨。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一般在系统或景观水平上进行,优先检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变化。
编目和监测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监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服务,为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评价环境影响等问题上提供
必要的信息。具体说来,这些信息可用于以下几方面:为研究提供科学基础,为满足人类需要提供选择的机会,为近、远期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及决策
者服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信息,为自然资源的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野生资源中鉴定、选择有经济价值的物种(包括变异或新种)
及其产品,并维持或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通过鉴定对人类有害或有利的有机体来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过程来维持对人类
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系统公益。确定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减少其危害,认识气候变化及其它形式的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和可能影响,认识生物多样性
的美学价值来保持人类的生存质量。
编目和监测的程序和原则:1.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监测的程序,包括项目设计、资料收集、野外调查、鉴定、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分析。2.在进行项目设
计时,最重要的原则是把所采取的方法和目标联系起来。3.选择好一些基本数据作为编目和监测数据,这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包括生物数据、
非生物数据和人类活动有关的数据。4.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经济投入,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有数据。
编目和监测的方法及依据的理论基础
1.遗传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主要有以形态学性状为主的表型分析和分子水平的监测。
遗传多样性编目的内容和应用:种群内个体间:a.种群内遗传变异的大小;b.种群内个体间的亲缘关系;c.种群内的交配制度;d.种群内是否存在近
亲交配以及怀疑近交衰退的理由;e.个体性别不均扩散的遗传效应;f.具有迁移特性的个体的地理起源。居群和物种:a.一个物种内是否存在在遗传
方面具有明显特征的进化谱系;b.居群间遗传分化的程度如何;c.生物地理和遗传分化的关系;d.居群间基因流程度如何。不同物种间的比较:a.物
种间系统发育的关系;b.物种间遗传分化的程度;c.关系密切的物种间个体或居群是否可以明显区分;d.物种分化的相对年代。
物种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物种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既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物种的编目和监测,也包括对一些关键种、外来生物、指示种、重点保护种
等的编目和监测。
物种多样性编目的内容:1)种群的编目和监测,两方面内容:编目,调查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种群的内禀增长率、种群平衡时的种群大小、不同年龄
和性别的种群结构;监测,是指随着时间和空间种群的动态变化,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出、迁入的变化等。2)单一物种编目和监测,主要是对重点
物种的编目和监测。
关键种:鉴定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研究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动态。
外来种:鉴定各种生态系统(自然的或受人类影响的)的外来种,监测其扩散及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用GIS根据气候资料确定它们的适宜生境,
预测其可能的扩散地区。
保护物种:对濒危种、特殊价值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建群种或代表种的编目和监测。
指示种可以敏感地反映环境的质量和变化,也可指示群落物种组成的物种。对这些物种的分布、丰富度、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编目和监测是非常重要
的。
多类群编目和监测:对于了解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两种方法:深入编目.快速编目.
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编目和监测:编目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监测它们的变化趋势,对认识生态系统过程,了解景观片断化、生境破坏及其他形式的干扰
作用,预测它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预测某个或几个关键种的灭绝可能导致的生态学变化,认识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
响,以及生态系统优化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编目和监测在空间尺度上变化很大。有在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水平进行的,也
有对保护区及整个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的,但关键是取样要有代表性。3S技术和GAP技术的广泛应用。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传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编目,主要是对生境、结构、物种组成、优势种种群结构等进行研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近年
来主要通过建立大面积固定样地,调查它们的结构和动态。
3S技术在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编目和监测中的应用:直接或间接提取植被类型及面积、土地利用等信息;对土壤、植被等进行制图;确定野外取样的地点、
规模和方法;对编目结果的各种信息进行储存和综合分析;对特定区域进行快速数据更新及监测;对编目和监测信息进行交流。在运用3S技术的同时,
必须进行野外取样,以收集未得信息,为模型建立提供基础,对遥感信息进行校正,便于更准确地评价。
GAP分析与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监测;GAP分析是确定保护遗漏区的过程,即确定哪些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没有在保护地(保护区、森林公园)得到
适当保护的过程。因而可以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GAP分析需要一系列数字化的图件:①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类型图;②预测的土著脊椎动
物丰富度分布图;③土地所有权,即公共所有、私人保留地或某一组织;④已有保护地网络的分布图。对这些图件中的物种、群落类型等的分布叠加,
和已有的保护地进行比较,找出那些生物多样性高而未得到保护的遗漏区。首先,GAP分析的一系列图件就是对生物多样性各组分的编目,其次,GAP
分析的重要手段是RS,可迅速、定期对某一地区进行GAP分析,完成监测及对保护成效进行评价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1.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将原来分散、零星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汇总,以适当的方式电子化,并提供完备的数据检索和查询工具,以适
应不同目的的查询需要。及时、准确地提供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各级立法、执法和监督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提供信息务。积
累基础数据,为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科学家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广泛传播和普及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知识,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根据所管理的信息内容,可分为:生物多样性编目数据库。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库。迁地保护数据库,生物标本数据库。种质资源数据库。
2.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种类和内容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可分为:基础数据系统,分析预测系统,专家系统,科普知识系统。
3.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过程:①确定系统目标及参与建设的有关机构;②用户需求分析;③系统设计;④系统实施;⑤运行和维护。
新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个处理空间位置数据,2)遥感(RS)及遥感图像分析系统:RS是利用飞机、卫星等航空器从空中采集地面特定区域的一
些特定波段光谱图像的一种技术手段,遥感图像分析提供了数字图象处理功能。可以与GIS结合在一起。3)全球定位系统(GPS):GPS利用若干个卫星
在地球表面精确定位。对野外观测和样地定位特别有用。以计算机相连,将数据储存,画出地图,标出定位点。4)多媒体集成技术:多媒体集成是指在
信息系统中,用适当的信息表达方式来呈现生物多样性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特征,并将它们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5)计算机网络技术:功能特点:①
形式多样,除传统的数据库外,增加了网页、搜索引擎、信息公告和交流系统等形式,便于信息迅速传递;②将原来集中管理的数据库系统改为分布式
数据库系统,降低了建设、管理、维护等的费用以及系统崩溃的风险;③跨平台服务,信息查询可以使用多种运行环境检索信息,不需要知道信息源的
硬件环境。④易于扩充和更新。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6:4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610221401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保护生物多样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保护生物多样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